慈禧太后病逝後,太監李蓮英的結局如何?

李薔薔


宦官這一伴隨封建王朝存在的特殊現象實際上在入關之前的清朝時不存在的,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之後,因為繼承了明朝的制度,所以才在宮中設置了宦官,但是清朝統治者吸取了明朝宦官亂政的教訓,在防止宦官弄權干政方面做出了諸多限制,因此整個清朝時期並沒有出現類似明朝那楊的宦官干政亂國的事件,清朝的宦官不僅在數量上遠低於明朝,在權力的掌握方面也遠低於明朝。熟悉清朝歷史的應該知道,在整個清朝時期能叫得上名的宦官實際上並不多,並且基本出現在清朝晚期,實際上晚清知道慈禧太后掌權,才先後出現了幾個出名的宦官,這其中又以幾乎伴隨了慈禧一生的李蓮英最為出名。

從咸豐五年到光緒三十四年,李蓮英在宮中侍奉慈禧時間長達五十三年,是慈禧最信任的人,李蓮英的一生伴隨著慈禧從懿嬪到懿妃,從懿妃到懿貴妃,再從貴妃到皇太后,最終在慈禧太后去世後告老還鄉,出宮養老,最終又離奇死亡。李蓮英最後的日子實際上是鮮為人知的。

料理喪事,全身而退

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病逝,侍奉了慈禧一生的李蓮英協助攝政王載灃,將慈禧太后風光大葬後,仍然沒有離開宮中,而是留在宮中為慈禧守孝百日,這時的李蓮英實際上仍然是不想出宮的,但是在守孝的這段時間,李蓮英突然發現,隨著慈禧太后的去世,自己這位大總管的權勢也早已今非昔比了,此時紫禁城中隆裕太后掌權,因此,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開始得勢,這位昔日對李蓮英畢恭畢敬的小太監此時暴露出的確是對這位前朝大總管的蔑視,李蓮英何等聰明,他看在眼裡,氣在心上,但是精明的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了靠山,也沒有了與小德張抗衡的本錢,並且,此時朝中大事由光緒皇帝的弟弟攝政王載灃主持,自從光緒帝去世後,始終流傳著一種李蓮英毒死光緒帝的說法,李蓮英擔心載灃報復自己,基於上述兩種原因,於是選擇了退卻。

出宮養老,離奇死亡

在為慈禧孝滿百日之後,李蓮英做了兩件事:首先他將慈禧多年以來賞賜給他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等悉數上交,其次,他向隆裕太后叩請告老還鄉。隆裕太后同意了李蓮英的請求,並且念及在宮中侍奉一生的功勞,賜給他很多金銀,讓其出宮養老,李蓮英就這樣離開了他生活了五十三年的紫禁城。出宮後的李蓮英居住在自己的之前就已經建好的宅院中,他為人低調,深居簡出,宣統三年,李蓮英病逝。然而五十多年後的1966年,一群憤怒的青年在打開了李蓮英的墓地之後,卻驚奇的發現了,李蓮英的棺槨之中只有一個拖著長長辮子的頭顱,並不見其屍體。


歷史課課代表


李蓮英還好吧,得以善終。

1908年慈禧太后死了,在辦完喪事,守孝滿100天后,李蓮英提出了退休請求。

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蓮英算是識相的,走吧,離開這個服務了半個多世紀的皇宮!

怎麼說呢,人家老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把皇宮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也不容易!

一個太監,和人家計較這麼多幹嘛!



於是乎,在宣統元年正月底(1909年),李蓮英的退休請求得到隆裕太后的批准:準了!

李蓮英也正的是一個聰明人,他出宮前,將慈禧太后歷年賞賜給他的寶物共七大捧盒全交出來了,還說:

“這是皇家的東西,不能流入民間,我小心謹慎地保存了幾十年,現在這些寶物對我也沒有什麼用,全部奉還給主子吧”。

瞧瞧,李蓮英這事做得滴水不漏吧?



隆裕太后得了這些寶貝當然是十分滿意,之後不僅批准李蓮英“原品休致”,而且出宮後還可以繼續享受每月60兩銀子的退休待遇。

也是不容易啊,李蓮英9歲進的宮,61歲離開,在皇宮裡呆了52年,這裡既是他的工作場所,也是他的家啊!

當然,李蓮英畢竟名聲在外,他出宮後想打他主意的人起碼一個連。

試想,這些大盜土匪們心想,好你個李蓮英老小子,這宮裡幾十年,一定撈了不少吧!

沒有宮廷侍衛的保護,那出了宮的大太監,不就是一口肥豬嘛?趕緊下手綁啊!



可是,大盜們這麼想,難道李蓮英就不知道麼。他出去後也是十分警惕,極為低調。

據說,平日裡他就呆在一個小莊園裡,從來也不拋頭露面。

正因為藏得太深了,那些想下手的人根本就找不到機會,徒呼奈何!

說來也巧,李蓮英去世那年,正好是清廷即將覆亡的辛亥年,也就是1911年。

也因為太過深藏不露,結果大名鼎鼎的大太監李蓮英最後竟然死得默默無聞。

事畢後,隆裕太后得報,仍按大臣的禮恤,賞給其侄子喪葬費2000兩,好生安葬。

所以,李蓮英的墓在太監墓裡是最豪華的。

但是呢,根本不用打主意,那是假墓,毫無疑問,空的。


坑爹史冊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直隸河間府大城縣人。生於道光二十八年,即公元1848年,卒於宣統三年,即1911年,終年64歲。其9歲入宮,16歲來到長春宮當值,做慈禧的貼身太監。宣統元年辦理完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喪事以後,平安離開生活了51年的皇宮。

慈禧太后一生最寵信的太監有兩個,一個是早期的安得海,一個就是以上所說的李蓮英。不過,這兩個的下場可迥然不同,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怕是一點也不為過。安得海死得有點冤,本來是奉了太后之命出京辦差,結果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違反“宦官不得出京”的祖制給殺了,且暴屍三日。而精明過人的李蓮英則不然,雖然得盡慈禧太后萬般恩寵,卻能夠始終保持著行事低調,為人謙和的作派;既對慈禧太后事事以敬,又對他人事事以寬。所以,李蓮英不僅在任時贏得了二品頂戴花翎(大清祖制,太監最高銜不得超過四品)的尊榮;而且退休時還能“原品休致”,即享受原薪每月六十兩白銀“光榮”退休;死後,清廷還專門撥出祭奠銀一千兩,為其在北京恩濟莊附近造了一座豪華的“李蓮英墓”,這在有清一朝近三百年曆史上無數大太監當中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小崔說歷史LanyaLanya


題主提到慈禧去世後李蓮英的結局如何?李蓮英是慈禧在世時權傾一時的大太監總管,他的靠山是慈禧。歷史上很多權傾朝野的太監在自己的靠山死後得沒有什麼好的結局,但是李蓮英卻可以全身而退。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李蓮英全身而退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回顧李蓮英的一生。

一、入宮<strong>

李蓮英入宮當太監其實完全屬於偶然,入宮是因為封建迷信。
話說李蓮英出生於1848年11月2日,出生地是河北省大城縣臧屯鄉李賈村。李蓮英原名李英泰,他的家庭只是當時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裡也兼職做些小手工活。家裡的兄弟姐妹也多,八個孩子中他排名老二。

可惜的是,李英泰在7歲的時候,左腿的膝蓋韌帶拉傷導致積水過多,開始化膿成瘡,在老家怎麼治療都沒用。不得已,他的父親只好帶他去北京接受治療,在北京的時候他們遇到一個賣野藥的人。而就是這個賣野藥的人改變了李英泰的一生。.

賣野藥的人說,李英泰得的是人面瘡,如果不醫好的話就會在瘡上長出鼻子眼睛,十分可怕。不過只要用了他的藥保管會好。賣了藥之後,買野藥的人還說自己會看相,一看就說這孩子是鐵掃帚命,10歲以後會克父,也會克兄弟姐妹,到時候家裡就會大禍臨頭,家破人亡。如果給他5個銅錢,他就告訴破解辦法。沒辦法,李英泰的父親只好給他了5個銅板,可惜的是這個破解辦法也是個坑爹的辦法。
他給出的辦法是要麼讓李英泰出家當和尚,要麼就是讓李英泰入宮當太監。封建迷信真是害死人啊,為了5個銅板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李英泰的父親知道這個事情後心裡越想越不舒服,考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讓李英泰去當太監吧,比較和尚是窮一輩子,而當太監要是運氣好的話還可以飛黃騰達。

到了李英泰9歲的時候,他父親就拖了在刑部當差的親戚的介紹在北京南長街會計司衚衕畢五家自費做了淨身手術。冬天的時候等到李英泰痊癒就進宮了。

二、升職

進入宮中之前,李英泰在內務府進行了一番訓練,之後咸豐皇帝讓李英泰去服侍那拉氏懿妃,直到同治元年的時候,慈禧才幫李英泰改名改為李蓮英。慈禧覺得蓮就是荷花,她覺得自己是菩薩,而菩薩是坐在蓮花上的。她願意讓李蓮英服侍她一輩子。
到了18歲的時候,李蓮英在師兄安德海的推薦下被提拔為首領太監,授六品頂戴花鈴。又過了四年,22歲的時候安德海被刺殺,李蓮英為提拔為副總管,變為四品頂戴花鈴。

到了光緒十二年,也就是1886年的時候,慈禧派李蓮英去天津閱兵,慈禧親賜黃馬褂,二品頂戴花鈴,閱兵完畢後直接升為內廷大總管,從此李蓮英號稱九千歲,那年他才39歲,當他40歲的生日的時候,慈禧還親自為他辦生日宴,甚至還要求各省督撫和京中要員為他送上生日厚禮。這等禮遇對於一個太監來講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生日會那天慈禧還親自賞賜一個玉貓和一個大大的福字,又在宮中唱戲三天,還把李蓮英的母親請進宮來聽戲。
到了晚年,慈禧又賜了一件蟒袍補服全襲,從此他的身價又漲了百倍之多。

三、李蓮英的為人處世

李蓮英能夠全身而退和他的為人處世有很大的關係。
李蓮英知道自己權利再大那也是慈禧給的,只要慈禧一句話自己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自己只不過是主人的奴才罷了。所以他很懂得在慈禧面前裝奴才,甚至是裝成奴才的奴才。
同時他也知道,就算自己的權力再大,也要和王公大臣們搞好人際關係。他的師兄安德海就是因為人際關係不好,才會被人刺殺。

所以他有自己的一套奴才經驗,李蓮英性格幽默詼諧,小時候雖然沒讀過幾年書,但是他笑話講的好,每次慈禧無聊的時候總會講幾個笑話讓慈禧開心。但是如果你覺得李蓮英單靠講笑話就可以獲得慈禧的喜歡那你錯了。

作為一個太監總管,他的本職工作自然不會差,他對宮中物品擺設和宮中禮儀都爛熟於心。 而且李蓮英很會組織調度人員,宮中有什麼大事都是李蓮英指導,每次慈禧都很滿意,所以如果慈禧要臨幸那裡,那裡的官員都會來請教李蓮英,讓李蓮英指導他們讓慈禧滿意。
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說到善解人意的除了被刺殺的安德海外,只有一個李蓮英,晚年的慈禧把李蓮英當做一個信得過的伴兒。慈禧在中南海和頤和園居住的時候,要去散步的時候就會對李蓮英說:“蓮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每次去散步的時候,都是李蓮英和慈禧走在前面,而其他人跟在後面。慈禧完全把李蓮英當做自己的夥伴。
李蓮英混的好是有他的道理的,就拿當時慈禧派李蓮英去閱兵的事情做例子就可以看出李蓮英的為人處世。

1886年,李鴻章的北洋軍訓練好後奏請朝廷派欽差前去巡閱。慈禧派光緒的父親醇親王奕譞前往,但是必須有太監和御醫隨行。奕譞為了避免慈禧的猜忌,主動請求讓李蓮英前往。

李蓮英一路上並沒有任何欽差的架子,認真伺候奕譞,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奕譞的家奴。晚上的時候李蓮英還主動給奕譞洗腳,對奕譞說,自己以前想要孝敬醇親王都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機會一定要好好孝敬王爺。把奕譞感動的痛哭流涕。
當閱兵的時候,李蓮英也算是檢閱人員,但是他主動站在李鴻章和奕譞的身後,幫奕譞拿著菸袋,完全一個跟班的模樣。晚上的時候也跟隨這奕譞,並沒有自己去住專門為他準備華麗的行宮。當時大家覺得他是慈禧身邊的紅人,想要來巴結,他也是閉門不見客。
這次出差,李蓮英完全懂得自己的身份,也為慈禧掙足了面子,慈禧誇他:“總算我沒白疼你。”

除了慈禧,李蓮英還主動和光緒搞好關係。

光緒被慈禧關在瀛臺的時候,慈禧派人送過去的食物是餿的,李蓮英知道以後經常在請安的時候偷偷藏著糕點給光緒吃。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慈禧帶著光緒逃亡。慈禧和李蓮英的臨時住所十分華麗,在慈禧睡著後。李蓮英擔心光緒,偷偷去看光緒,發現光緒身邊連一個看守的太監都沒有,甚至連被褥都沒有。李蓮英看見大冬天的光緒沒有被褥,立刻跪下痛哭流涕,把自己的被褥給光緒。在光緒病重要死前也是李蓮英通知隆裕皇后前去看望光緒。

看完這些是不是感覺光緒和李蓮英關係很好?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光緒和李蓮英的關係十分糟糕。李蓮英是慈禧的奴才,很多事情都是李蓮英幫慈禧辦的。但是光緒和慈禧的廣西眾所周知,光緒雖說四歲登基,但是實權一直在慈禧手上。光緒怨恨慈禧,但是又害怕慈禧。所以只能把氣撒在李蓮英上。但是李蓮英知道,要是慈禧走了,光緒肯定會掌權,如果自己和光緒交惡。以後對自己肯定不利,所以李蓮英一直在想辦法修復和光緒的關係。所以才會有上面的事情。
所以對於李蓮英來說,他是一個“廣結善緣”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有心機有眼光的人。
所以,在光緒和慈禧死後,他可以全身而退,在1909年二月離開了呆了51年的皇宮,而且隆裕太后還允許他“原品休致”,每月給他60兩銀子。

四、拉幫結派

李蓮英能夠全身而退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有強大的幫派支撐。
晚晴的時候,太監拉幫結派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情。李蓮英是當時河間派的,這個幫派在宮中勢力很大。這個幫派是有傳承的,要從道光皇帝說起。當時道光皇帝的總管大太監是沈魁和韓玉來,他們兩個都是河間人。道光死後,沈魁又做了咸豐的大總管。後來沈魁退休就由他的徒弟劉承印變成了咸豐的掌管三大殿玉璽的首領太監。而劉承印就是安德海和李蓮英的師父。安德海和李蓮英都是當了大總管。

李蓮英做了大總管後,開始安插自己的親信,培養了很多太監。他的師父劉承印退休後去道觀做了道士,他和李蓮英內外串通。讓太監捐款修建道觀,太監為了以後退休有地方可去,也是樂意出錢。就這樣太監幫派就形成了。太監幫派形成後,這些太監有分部在不同的地方,所以皇帝和皇后,王爺之類的法身任何事情,李蓮英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然後再彙報給慈禧邀功。

同時,李蓮英還抓住一些大臣、親王、貝勒,互相利用,形成關係網。
李蓮英就是有這樣的為人處世加上有特殊的幫派,所以才可以全身而退,不過最後李蓮英還是被人暗殺了。李蓮英被暗殺後家人也不敢聲張,之後派人去尋找也找到了李蓮英的頭顱。李蓮英的嗣子為了報答李蓮英的養育之恩,就為李蓮英修建了豪華的墓地。
墓室前有橋及牌坊,牌坊為四柱三門,橫眉上書“欽賜李大總管之墓”,左側題字“間苑清風”,右側題字“仙台縹緲”。石坊正面柱子上對聯為“通幽嚮明昭垂萬撰”,“大中至正鞏固千秋”。院內東西兩側各有一座亭子,墓室寶頂前有石雕五供桌。

參考文獻:

1、蔡世英 《一代權監李蓮英》 文史精華 [J]1996年06期

2、賴晨 《全身而退李蓮英》 文史月刊 [J] 2012年01期


非說不凡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凌晨,禁宮中傳來了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而光緒皇帝也在前一天,即二十一日傍晚駕崩了。

作為執掌了大清帝國五十餘年大權的慈禧太后,她的死算是國家的幸運,但對於清廷來說卻是不幸的,其中最痛苦的莫過於慈禧身邊大太監李蓮英。



慈禧死後,李蓮英也得到了他改得的報應

本來李蓮英的計劃是:在慈禧死後投靠光緒皇帝,繼續享受恩寵,而且也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了。可現在兩人先後死去,李蓮英從炙手可熱的大太監一下子變成了無可依靠的老太監,這心裡的落差太大,李蓮英難受得放肆大哭一場,誰勸都勸不停。

不過李蓮英在內宮中事事逢迎,不持恩自重,這一點也是他在慈禧死後沒受到清洗的主要原因,而光緒的皇后隆裕,此時也升級為隆裕太后,算是大清帝國地位最高的人了。李蓮英和隆裕的關係也還不錯,在安葬了慈禧的光緒之後,李蓮英就跪在隆裕面前,以自己年近七旬,老而無用為由,乞求回家養老。隆裕同意了,還賜予他內宮南花園,給這位為帝國服務了五十餘年的老人一個頤養天年之所。

以李蓮英攢下的財力,在北京城做個快快活活的土皇帝並不是難事,可南花園是清廷奏樂演戲排練的地方,慈禧最喜歡看戲,南花園裡也留下了不少她的物件,把南花園賜給李蓮英,除了讓他住得舒適之外,還可以讓他偶爾睹物思人,算是成了慈禧和李蓮英之間數十年的主僕之情。有感於天恩浩蕩,李蓮英把自己在北京城裡的資產全賣了,折成金銀,和自己全家人一起住進了南花園。

其中有他大哥的次子李福康、三弟的三子李福廕、四弟的次子李成武、五弟的三子李福德,這幾個人都被過繼給了李蓮英,而且都娶妻生子。李蓮英雖是個太監,但在入住南花園那一刻,也算得上是子孫滿堂,其樂融融了。李蓮英每天閒來無事就帶著孫子孫女四處遊玩,生活悠閒自在,著實過了一段舒心的日子。


不過好景不長,在李蓮英入住南花園的次年春季,或是是因為觸景生情(往年這時候,李蓮英正和慈禧在頤和園看桃花),或許是心血來潮,李蓮英帶著李成武和幾個孫子去西山踏青了。日落西山,已是黃昏時分,李蓮英和子孫們一起坐車回南花園,就在路上,李蓮英就遭到了恐嚇。

在西直門外,李蓮英的車駕正行,一個騎馬的黑衣漢子迎面而來,並飛出了一把匕首,直直地釘在了車轅上,匕首上還有一封信,裡面寫著:“李氏老賊,昔日宮中,仗勢作惡,殺吾之父,今吾誓取汝性命”。經此一嚇,本來年齡就大的李蓮英自此臥床不起,自知時日不多的李蓮英讓兒子們開始給自己修墓。為了死後安寧,李蓮英讓李成武在德勝門附近的北苑大張旗鼓地修築假墓,而在清朝太監墓地恩濟莊後的一塊風水寶地修築真墓。

兩年後,辛亥革命爆發,李蓮英也正好死於這一年,死因眾說紛紜,到底是被仇家殺死的,還是自己憂鬱成疾病死的,至今史學界尚無定論。不過據民間野史所說,李蓮英是在睡夢中被人割去了頭顱,他的兒子們只好重金請了能人巧匠,以上好楠木安在了李蓮英那血肉模糊的脖子上。

數日後進行安葬儀式,按李蓮英生前遺言:入葬時要請高僧誦經做法,將離開了自己五十多年的“寶貝”放在自己的兩胯之間,以求死後能以全屍去見父母。可“寶貝”是裝回去了,李蓮英的頭顱卻還是沒找到,只是一個木頭腦袋而已,李蓮英最後還是死無全屍了。


一貳一橙


靠山慈禧死後,李蓮英卻是全身而退,為什麼他會這麼幸運呢?



有幾方面原因,一,李蓮英很會為人處事,他不但會討慈禧歡心,更會用心伺候慈禧,只要交代給他的事情,他都會盡心盡力做好。而且除了慈禧,他也會籠絡其他權利掌管者,比如和光緒搞好關係。

二,李蓮英為人低調,謙虛,不會因為自己是慈禧跟前的紅人,就擺架子等。有一次,慈禧派李蓮英去閱兵,一路上他都是非常認真的伺候光緒的父親醇親王奕譞,閱兵的時候,作為檢閱人員,他主動站在李鴻章和奕譞的身後,幫奕譞拿著菸袋,完全一個跟班奴才的模樣。即使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也還是跟隨這奕譞,並沒有去住專門為他準備華麗的行宮。很多人看他是慈禧身邊的紅人,想要來巴結,他更是閉門不見客。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蓮英的為人處世。



三,李蓮英很聰明,失去靠山以後,他開始並不想離開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苗頭不對,隆裕太后身邊的太監小德張開始得勢,而自己的權勢卻今非昔比,繼續呆在宮裡對自己會很不利,於是在為慈禧孝滿百日之後,李蓮英做了兩件事:首先他將慈禧多年以來賞賜給他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等悉數上交,其次,他向隆裕太后叩請告老還鄉。

不過最後出宮的李蓮英還是被人暗殺了。李蓮英的嗣子為了報答李蓮英的養育之恩,就為李蓮英修建了豪華的墓地。


歷史小貓咪


李蓮英的結局始終是一個迷,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李蓮英有頭無身。李蓮英是慈禧寵愛的太監,同時也是臭名昭著的人,他一直陪伴到慈禧死去,並且為慈禧守孝百日後才隱退。李蓮英原來叫李進喜,後來慈禧給他起名叫蓮英。8歲入宮,16歲跟慈禧,61歲隱退,63歲逝去。

李蓮英當太監的路途十分坦蕩,因為有慈禧在,慈禧寵他,給他升官,給他房子,權力金錢李蓮英都有。光房產就有三套,再加上大臣們賄賂的錢財,家財萬貫。

但是李蓮英的結局應該是很悲慘的,就連他的墓都被人給破壞了。

有一篇文章是《李蓮英死因之謎》,這裡第一次提到了李蓮英身首異處,還提出李蓮英是死於非命。有人認為李蓮英是被宮中的仇人所殺,但是在順治皇帝的時候,就規定過不允許太監干預朝政。所以李蓮英不會得罪宮中的黨派,也就不會被宮中仇人所殺。李蓮英死的說法有很多,比如說他是被革命黨人殺死的,還有的說是死於討債途中。但是這些肯定都是杜撰出來的。

據李蓮英孫女說是因為痢疾而死,可又有專家說李蓮英死的時候是初春,不可能得痢疾。


理科男讀歷史


作為晚清最有權勢的太監,李蓮英的一生可謂傳奇。

因為家庭貧困,李蓮英七歲淨身,經鄭親王端華推薦入宮,此後青雲直上,做到了大總管,更是打破清宮太監不能過四品的祖制,賞戴二品頂戴花翎。

李蓮英能夠快速崛起,有不少傳聞,其中之一就是說他精於梳頭,加之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賞識,這種說法流傳很廣,以至於晚清不少官員上書彈劾他,也以“小篦李”(“篦子”是過去婦女梳頭的一種用具)代指。

安德海被丁寶楨誅殺後,李蓮英就成了慈禧身邊最受寵愛也最放心的太監,無論是陪同醇親王視察北洋海軍,還是隨慈禧太后逃亡西安,李蓮英都盡職盡責,慈禧對他也十分滿意,發展到後來,兩人名為主僕,實則是情深義重的朋友。

戊戌變法中,李蓮英因為沒有及時站隊,受到了慈禧的冷落,但年邁的慈禧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一來二去,就這麼過來了。

1908年慈禧死於北京西苑的儀鸞殿,李蓮英在辦理完慈禧的喪事後,於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離開生活了52年的皇宮,算是光榮退休。

1911年3月4日,李蓮英在北京去世,關於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

(1)病死

根據當時發佈的訃告,李蓮英死於痢疾,過繼孫女李樂正也證實了這點,並補充道,李蓮英得病三四天就突然死亡。但這種說法依然值得推敲,時值初春,痢疾發病率很低,縱然得病也不至於走的那麼快。

(2)謀殺

李蓮英生前做事謹慎,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不假,但為人貪婪,聚斂錢財也並非空穴來風,據史書記載,做了總管後,李蓮英以各種名目敲詐地方官員,少則數百兩,多則上千兩,光是宅第,就有三處。如此這般,退休後招來仇家或者土匪謀財害命似乎也說得通,關於他被害,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是在拜祭慈禧陵墓回程中遭遇土匪被害,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是在九門提督江朝宗那吃飯,回家途中途徑後海河沿被土匪所殺,無論哪種,終究不得善終。

文哥中,李蓮英的墳墓遭到破壞,一名教師被委派下去清理李蓮英的棺材,結果打開以後才發現,裡邊只有一顆頭顱和一根辮子,並無軀體,似乎佐證了李蓮英死於非命的傳聞。

李蓮英如果是被人害死,仇家是誰似乎又是另外一個謎團,但彼時辛亥革命如火如荼,社會震動,盜匪橫行,誰來做此事都屬正常,也可能就是普通盜匪,知道他家裡多有錢財,謀財害命。也有可能是舊時仇家,落井下石,指使別人以盜搶的名義,要他性命,無論哪種,對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監來說,下場都不會太好!



日慕鄉關


做為清末最有權勢的大宦官,李蓮英在慈禧去世之後的結局究竟如何?對此,我們得從慈禧去世,李蓮英離開皇宮開始說起。

1908年,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駕崩一天之後也隨即駕崩了,做為慈禧身邊最為得寵的大太監李蓮英,在給慈禧守孝百日後,隱退離開了皇宮。

李蓮英在離開皇宮後,僅僅過了不到三年,就於1911年的3月4日死了。那麼,李蓮英在離開皇宮後的近三年裡過得怎麼樣呢?他又是怎麼死的呢?這其實一直都是歷史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關於李蓮英的死因,據李蓮英的過繼孫女李樂正透露,李蓮英是因為得了痢疾而死的,而且是在得病才三四天就突然死了!!這一說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原因就是李蓮英死的時候是1911年3月份的初春時節,這個季節得痢疾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後來發生的一件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直接否定了李蓮英病死的說法:1966年的文革期間,李蓮英的墳墓遭到了破壞與挖掘。然而,在李蓮英的棺材被打開之後,人們在其棺材中卻只發現一個頭顱和一條辮子!!至於,李蓮英的屍體身軀卻不知去向!!李蓮英的屍體身軀為什麼會無故消失,及其具體的去向,均無從考證!!!

因此,關於李蓮英是死於生病的說法,基本是不可信的。

那麼,李蓮英死因究竟為何?關於這點,其實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1985年的時候,佟洵發表了一篇文章《李蓮英死因之謎》。在這篇文章中,佟洵有對1966年李蓮英墳墓被掘的整個過程,以及李蓮英屍體身軀的去向做了說明,同時也提出了李蓮英死於非命的觀點。只不過,其中很多的內容也依然無從考證,所以關於李蓮英死因之謎,學界依然有著不同的說法。

就算是作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的唐益年,在查閱了所有清代太監的檔案資料之後,也依然給不出李蓮英死因的確切說法。

不過關於李蓮英死因的說法,在民間倒是流傳著很多個版本。有人說,因為李蓮英剛好死於辛亥革命時期,所以他是死於革命黨之手;也有人說,李蓮英在離開皇宮之後,是被宮中的仇敵所殺的;還有人說,李蓮英借給了別人錢,是在去山東討債的路上被土匪所殺的;............

民間流傳的說法雖多,但畢竟找不到確切的證據,所以也基本只是做為人們閒聊的話題而已,當真不得。不過,根據史書中模糊的記載,以及李蓮英後人對其死因的掩飾,再加上民間流傳的各種說法,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李蓮因的結局相當悽慘。

要不然,其後人也不需要找一個破綻百出的“病死”來掩飾真相了。更何況,李蓮英在身死之後,還被人弄得身首異處!!!


暗夜思考


李蓮英,1848年11月12日,出生於河北大城縣。由於家境貧困,1856年(8歲),李蓮英被爺爺帶到京城做了閹割手術。第二年,被送進皇宮當了太監,取名李進喜。

李蓮英入宮後,先後在奏事處和東路景仁宮當差。1860年(12歲),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李蓮英隨咸豐皇帝逃到承德避難。1861年,咸豐駕崩,慈禧和慈安太后發動政變,垂簾聽政,李蓮英跟隨回到北京。

李蓮英初入皇宮,無依無靠。他聽說,慈禧想梳一種流行髮髻,但宮裡太監怎麼也梳不好。他便去苦心鑽研,不斷揣摩練習新發型的梳法。終於在同鄉太監的推薦下,1864年(16歲),李蓮英成了慈禧太后的梳頭太監。

李蓮英除了梳頭外,非常善於揣測慈禧太后的心意。而且李蓮英性格詼諧,喜歡說笑話,非常招人喜歡。慈禧太后沒事的時候,經常讓李蓮英說笑話來解悶。他很受慈禧的歡心,1867年(19歲),受封為二總管。

1908年(60歲),李蓮英服侍了一輩子的慈禧太后去世。這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李蓮英一直留在身邊。他最瞭解慈禧,也最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他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讓慈禧開心不已。

李連英辦理完慈禧的喪事,併為她守孝了100天,才黯然離開生活了半個世紀的皇宮。

1911年2月4日,李蓮英在路上遭人暗殺,暴斃而亡,得年63歲。民間流傳是清末大俠“大刀王五”下的手。

李蓮英死後葬於阜成門外恩濟莊。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掘李蓮英墓,發現無屍身僅有頭顱。這個沒幹過什麼壞事的“奴才”,果然是死於非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