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結束前,大家願意放棄領工資,和公司一起度過難關嗎?

牛山君主


您好。

其實放棄工資並不是什麼大事,首要大事是疫情,比如:重慶復工了,能不能完全控制疫情傳染,傳播,如果不能就不要復工。

工資沒了還可以掙,錢沒了還可以賺,有些東西沒了,就真的沒了,可能性太多了,一旦出現無症狀,可謂是防不勝防,百密都有一疏的時候。

工資其實在疫情面前都不叫事,頭等大事是疫情,疑似病例雖然降低了,但是不代表沒有新的感染者,只是還在潛伏期裡面而已。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跑去工作了,跑到公共場合去了,那傳染就是一群一群的。

只能耐心等待,不能操之過急,如果百密一疏那麼就會一直反反覆覆的,總有一群人是不信邪的。

復工風險非常高,人口流動大,而且大多數屬於密閉空間,那傳染速度可想而知。

一個城市淪陷了國家還能幫上忙,兩三個超級城市都淪陷了,就徹底玩完了,雖然疫情從古至今沒戰勝過任何一個國家,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失控後重新控制住的。

有些地方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要錢不要命,有一群人也是做到了不自覺,不自律,能穩住才是技術。





能量漫漫傳播者


我在一個小公司上班,底薪三千,我們公司這個月聽說虧損幾十萬,我也知道公司困難,可如果不要工資我也很難,我有兩個小孩要養,還有房貸要還,花唄也要還,19年遭遇以前公司裁員重新找的這個公司,我老公降薪還要被拖欠工資,過年的時候都沒有錢給父母,現在如果連底薪也不發的話,我不知道該怎麼生存了………


半世迷離之迷糊姐姐


我在的公司剛起步的時候還沒有盈利,各種福利都沒有,就基本工資,扣除五險一金每個人到手不到兩千塊錢(一個大男人掙2000塊誰信)有不少人離職,廠長挨個部門挨個班組的講話,說什麼你們能留下來就好好發現,將來你們都是功臣,單位不會虧待你們。。。。10個月後,步入正軌,發了年終獎,名聲大震,開報名的人擠滿了力力資源部。後來。。。。開會時愛幹不幹不幹混蛋,不缺人。。。成了領導口頭禪[靈光一閃]


糖豆戰士


謝題主!首先需要確定的是:疫情結束‘前’的前字,是一個月,還是更長時間。員工幾乎都是屬‘雞’的,動一下,‘吃’一口。他們必競要吃飯,要養家餬口。第二點,個人認為更為重要。疫情,猶如一面鏡子,在它面前折射了各種各樣的人性,也折射出了企業的文化,管理理念和真正的‘凝聚力’。企業是員工的第二個‘家’。正常情況下,企業管理‘以人為本’,尊重,信任且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名員工,我想,員工會克服自己的困難,與企業‘風雨同舟’的。反之,企業一貫‘強勢’,對員工不尊重,不信任,甚至於惡意刻扣工資等等。現在面臨‘困難’。又讓員工放棄工資,於情於理都說不通呀!



愚叟2


雷哥認為,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估計都不會主動放棄領工資,一方面,薪資收入是自己維持生計的必要來源,豈能放棄?另一方面,在他們的心中,自己所在的企業,沒有與自己同甘,哪裡能夠共苦?


雖然雷哥的結論很悲觀,但是,這確是不爭的事實。下面,雷哥簡單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僅供你參考:


首先,“幹活—拿錢—維生”才是職場的本質邏輯。

就像很多朋友嘲諷的一樣:“領導天天跟我講理想,讓我努力工作,而我的理想就是不用工作”。


大多數的職場人,不過是“幹活——拿錢”這筆“買賣”之中的一方而已,付出勞動,獲得報酬,維持生計。這就是眾多職場人工作的最基本的底層邏輯。


所以,想讓職場人自覺自願體惜公司的難出,並且放棄自己的工資,與公司一起度過難關,這本身就是強人所難。


因為,我們也有房貸要還,我們也有小孩要養,我們也要生活,放棄了工資收入,你叫我如何維持生計?


除非企業原來的薪資待遇十分優厚,普通員工一年的收入可以完全頂別人好幾年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一類企業的員工,才有資本和實力,可以自覺自願地與企業一起同甘共苦,共度難關。可惜的是,這種企業基本上是鳳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對於大多數的職場人來說,放棄工資的結果,就是自己先一步深陷窘境,活不下去,所以,自願放棄薪資,不現實!


其次,企業過往的表現,值得員工為之放棄薪資嗎?

俗話說,沒有“同甘”,哪裡能“共苦”?


大多數在職場打拼的朋友,對於自己所在的單位,應該是沒有太多的感情的,畢竟,老闆們的唯利是圖、上司們的狠心壓榨、工作上的巨大壓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很多無奈。


當公司經營好的時候,也沒見老闆有多仁慈,不吝嗇企業賺的利潤,分享給眾多的員工,但當公司經營差的時候,老闆卻可憐兮兮來,要求大家共度難關。這種落差,員工如何能夠接受。


當然,不可否認,有少數企業,不僅薪酬福利待遇優厚,而且充滿人性關懷,企業厚重的文化底蘊,徹徹底底征服了員工,讓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完全高度重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覺。在這種企業內部,估計很多員工都願意放棄領工資,與公司一起共度難關。


但這種企業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企業,追求的依舊還是企業主或者出資人的利益,甚至為了利益可以完全不顧員工的利益,因而在對待員工的關懷上,不過是走走過場的形式而已,根本無法觸動員工的內心,更不能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這如何能夠說服員工,可以在危難時刻,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呢?


還是那句話:你要我“共苦”,卻不與我“同甘”,這是何等的荒謬和可笑!


因此,想讓職場人自願放棄薪資,你老闆為什麼不捫心自問:你企業的過往表現,是否值得員工們為之犧牲自己的利益!


結束語

想要員工們自覺自願為企業付出,甘願放棄工資來為企業生存做出貢獻,還是要看企業曾經的表現和對員工的關愛程度。套用一句網絡紅人的經典語句,就是:“百因必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


疫情當頭,企業的經營確實很困難,但是,如果曾經的企業只知道壓榨員工而不去珍惜員工,到了窘迫之時卻妄圖員工“以德報怨”,這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過,諷刺的是,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很多企業又主動打起了攫取員工利益的小算盤,各種不要臉的行為層出不窮。例如:有的企業,甚至直接扣罰員工1月份的工資,這種噁心企業,哪裡值得員工與之一起共度難關呢?


哎,找到一個好企業不容易,大家努力奮鬥吧!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首先,這不是一個好的提議,可以肯定絕大多數人不會同意棄領工資。

1.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用道德綁架,其用心就是轉嫁損失,這本身就不道德。

2.如果企業沒有一點抗風險的能力,那留在這個企業還有什麼希望?這次疫情也只是一塊試金石,能力和良心就暴露無遺,確實得掂量掂量。

3.有些企業,和有些人一樣,該死就得死,死不足惜。該生的新行業新企業,就得生。

4.一些老闆平時不擅經營,做人太摳,遇到一點事,想大家出手,怎麼可能呢?

5.不能宣揚這種哭窮,摞挑子的企業行為。

自己的困難自己面對,老闆的能力和良心,決定了員工在你危難時的態度。所以,這不是一個該討論的話題,該怎麼做別人心裡清楚。


股浪雨shail


不行,對於絕大多數員工而言,疫情期間放棄領工資不現實。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疫情到底會存在多長時間誰也不能確定,如果疫情時間過長,員工不領工資顯然無法生活。從目前的感染人數來看,數量非常大,而且目前也還沒有研發出針對疫情的特效藥,尤其是疫情有一個14天的隱藏週期,而現階段正處於疫情的第二個週期初始階段,這意味著疫情必然還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延續;加上疫情的變異能力,據說已經有的患者體內疫情隱藏時間能達到22天,有的患者沒有任何症狀,這都增加了疫情的持續性。所以我大概率地判定疫情還是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而在疫情期間,公司雖然難過,可員工同樣難過,如果員工上班了卻放棄領工資,的確可以減輕公司的壓力,但無法根本解決公司的問題,反而因為員工不領工資的情況會導致員工無法生活下去,因為員工吃穿住行都要花錢,只提供勞動而不要求回報,員工是無以為繼也無法長存的。假設一個極端,如果疫情持續半年,那員工半年都不要工資嗎,那吃什麼、喝什麼、住什麼呢?所以員工的工資還是要拿的。

其二,與員工放棄領工資幫公司度過難關相比,政府的政策支持才是幫公司度過難關的關鍵因素,當然公司自身也要想辦法克服難關,所以公司的難關應該由公司和政府承擔主要責任,員工的作用極其有限,所以員工該領的工資還是照常領。當然,由於此次疫情的影響,公司肯定損失較大,一時之間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鍊運作,這種情況下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發展,員工是可以跟公司協商降低工資待遇的,可以少拿點錢,但不能不要錢。其實在我看來,員工能夠為了公司而主動少領取一些工資,已經算是員工對公司做出了貢獻,已經是負責任的態度了,這就是員工與公司共渡難關的表現。

總之我認為,員工對公司的好,不一定非要表現為員工不領公司一分錢才是對公司好,所謂共渡難關,就是大家都能渡過去。如果員工只工作,放棄工資,那最終只有公司渡過難關了,而員工卻沒辦法渡過難關,這不叫共渡難關。因此,員工提供了勞動,就必須領工資,放棄工資不可行。



Sir聊HR


不會有人願意放棄領工資,考慮公司困難,暫緩領薪還是可能。一般公司一般人不會考慮公司困難,實際公司也沒指望員工理解。這次疫情期間難在由公司承擔誤工損失不合理,公司合法納稅,疫情來了有困難應多方共同承擔,員工不上班少拿錢,政府給一定補貼,公司承擔社保費用繳納等等。完全由公司承擔有的企業可以,有的企業可能承擔不起,只能破產。


小散007


這個問題是站在老闆角度上提出的?還是站在員工角度上提出的?甭管是站在誰的角度上,我以為,這個建議都不可行!

首先,站在老闆角度上來分析不可行的道理。

這次疫情,對企業的衝擊影響會很大,這是毋容置疑的,尤其是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就更大;能否渡過難關,是對企業一次嚴峻的考驗。

如果站在老闆的角度上來要求員工放棄領工資,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願望是好的,但是效果並一定好。

因為,影響企業生存的因素有很多,員工工資只是其中很小的組成部分。影響因素最大的因素是現金流、上下游客戶、員工隊伍的穩定等綜合因素。

現金流的解決還是要依靠銀行。針對疫情,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難關的金融支持政策。從擔保、利息、放貸流程等方面,都給予了力度很大的扶持。企業可以通過政府、金融部門的支持、扶持,來解決現金流緊張的問題。

員工工資佔生產經營成本的比重並不大,尤其是員工人數不多的中小企業。指望員工放棄工資,從根本上也解決不了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問題。

還有,如果不給員工發工資,能不能留得住員工還是個問題。沒有員工工作,即便是公司不缺錢,沒有員工幹活,也無法進行生產。無法進行生產,就無法交付客戶產品,就會構成違約。在國內還好說,客戶能理解;如果是不友好國家的客戶呢?

聰明的老闆,一般都不會打員工主意的;都是通過公司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困難的。還要想方設法來穩定員工隊伍呢!

其次,站在員工角度上來分析不可行的道理。

提出這個建議的員工可能家庭收入比較好,也許放棄幾個月的工資對家庭生活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絕大多數員工情況可能就不那麼樂觀了。他們完全是靠工資吃飯,靠工資來交房貸,靠工資來贍養老人、撫養孩子。離開了工資,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題主幫公司共渡難關的想法是好的,畢竟是公司與員工是命運共同體;但是,如果讓員工放棄工資來幫助公司共渡難關,未必就能得到大家的響應。因為,員工的情況都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

你這麼提議,就等於是對員工進行道德綁架了。也會讓絕大多數員工反感,也不會有多少員工響應。

第三,給出的建議。

如果非要員工在工資方面來幫助公司度難關的話,我覺得,工資是不能夠放棄的。老闆與員工可以協商,暫時適當地降低些工資待遇,等疫情過去後,公司業務趨於正常了再恢復;也可以先暫緩一下發工資,等疫情過去、業務正常後再補發。

這樣,相信員工能夠理解。畢竟,這次的疫情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員工與公司同舟共濟是應該的,做出些犧牲是值得的。

綜上所述,在疫情結束前,要求員工放棄工資是不現實的;員工能對公司不離不棄,安心工作就是對公司的支持。

【歡迎關注我@職言心語,20年職場工作心得,樂於與您分享。】

職言心語


我願意放棄工資,和公司迎接困難,因為

第一,公司肯定是對自己的信任和肯定才留自己在公司工作的,本人非常感激

第二,公司每次都是按時發工資的,所以有困難也理解

第三,雖然公司的個別領導說話修養不足,但咱作為員工不能修養不足,不能計較太多

第四,就是公司有困難只是暫時的,要幫一把,以後肯定會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