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張之洞送了慈禧一件“杵法器”,慈禧得之連睡覺都捧著,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夜你們要隨風未央


慈禧的六十大壽是在1894年陰曆十月初十,為了舉辦這個慶典,宮中從一年前就開始準備,各大臣和官員也想盡一切辦法收羅各地的玉石珍寶送給慈禧。

其中晚清名臣張之洞送了慈禧一件“杵法器”,慈禧得到以後,喜不自勝,連睡覺都要捧著,究竟是什麼寶貝,讓慈禧如此喜歡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慈禧本人是不折不扣的翡翠發燒友,慈禧特別愛翡翠,在她居住的儲秀宮裡面,飲茶的翠蓋碗,頭上插戴的翠扁方、翠簪子、耳朵上的翡翠耳墜、時常把玩的翡翠白菜等,翡翠製品觸目可及。

慈禧嗜愛翡翠,朝中大臣不可能不知道,在準備慈禧生日禮物的時候,大家為了投其所好,都在給慈禧準備禮物,其中張之洞也不能免俗,他也需要給慈禧太后準備一份豐厚的禮物。

張之洞知道慈禧喜歡翡翠,可是大臣們肯定很多都送翡翠,如此一來,如果單送翡翠,自然沒辦法脫穎而出,也沒辦法討得慈禧歡心,正當張之洞一籌莫展的時候,他買通了慈禧身邊的小太監得知了慈禧的喜好。

張之洞打聽到慈禧深信佛教,而且慈禧因為朝廷眼前內憂外患,列強咄咄逼人,經常夜不能寐,經常做噩夢,張之洞得知後,有了主意,因此請了名家,花費了大把銀兩,最終命人雕刻出了一柄翡翠“杵法器”。

到慈禧大壽的那天,大臣們都拿出了獻給慈禧的禮物,只有張之洞送的禮物別具匠心,這個禮物是翡翠的“杵法器”,張之洞呈給慈禧的時候,特別告知慈禧說這是特意開過光的,並且加持了法力,將慈禧帶在身邊,可以鬼神不侵,邪魔不近。

張之洞送給慈禧的“杵法器”,不僅有法力加持,還是翡翠所制,通體“豔奪春波,嬌如滴翠”,這對於喜歡翡翠的慈禧來說,簡直就是最合心意的禮物,因此這禮物深得慈禧喜愛,慈禧睡覺的時候都得捧著,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杵法器”是翡翠所制,慈禧是不至於睡覺都要捧著的,讓慈禧愛不釋手,並且日夜離不開的是原因是因為“杵法器”代表的更深層的意義。

“杵法器”其實相當於降魔杵,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法器,在民間傳說中,降魔杵通常用來降服魔咒,具有威猛的法力。

慈禧之所以特別喜歡“杵法器”,睡覺都要捧著,是因為慈禧一生爭權奪利,壞事做盡,因此內心惶恐不安,經常失眠,有了這佛教法器降魔杵,慈禧把它放在枕頭邊上,可以很快安心入睡,內心平靜,半夜也不做噩夢,因此每天睡覺都得捧著。

雖然在我們現在看來慈禧深愛“杵法器”,是因為慈禧深信不疑“杵法器”是佛教法器,可以安心入睡,更多的是因為她的心理作用,但是從送禮的層面來看張之洞這個禮物真的送到慈禧心坎上了,她能瞭解慈禧的需求,並且“對症下藥”,可見送禮也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


小聰歷史客棧


1894年,慈禧六十壽誕在即,誰不知道這老婦人是個耽於於享樂的人?所以為了討好她,人人挖空了心思。

哪怕是被成為晚清中興名臣的李鴻章和張之洞,也不例外。

李鴻章甚至為了能夠討好慈禧,將自己的精力幾乎全放在瞭如何在慈禧六十壽誕上哄她開心這事上,弄得北洋艦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後竟因李鴻章的“瞎指揮”而被一鍋端了,讓耗費了無數金錢和心血才練出來的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餵了魚。

李中堂這麼忙活是為了博慈禧一笑,張之洞哪能落後?

說實在話,想要爬到更高的位置,除了手裡真有幾分能耐之外,誰不得會幾手馬屁功夫?沒有的話,恐怕很難。

所以,張之洞為了給慈禧慶壽,為了找個禮物討慈禧的歡心,實際上也絞盡了腦汁。

張之洞想來想去,後來便選中了一個特殊的物件——“杵法器”,慈禧收到之後便喜歡得不得了,即便睡覺時也要抱著它睡。

慈禧掌權數十載,什麼樣的珍寶沒見過,何以會對張之洞送來的這件“杵法器”如此鍾愛有加呢?

張之洞送慈禧“杵法器”,絕對是拿捏對了分寸,或者說拿捏對了慈禧的喜好。

光緒皇帝即位之後,慈禧想繼續垂簾聽政,但又不好主動說出來,怎麼辦呢?李蓮英幫她想了個辦法。

他讓人在萬壽寺建了一座佛像,然後說佛像顯靈,讓慈禧去萬壽寺瞧一瞧,慈禧到了之後沒見到什麼顯靈的佛像,反倒見到了一群早已侯在那兒的群臣,只聽李蓮英喊了一聲:“老佛爺到!”

所有人便呼啦啦跪下,恭恭敬敬說:“恭迎老佛爺。”

慈禧心裡一樂,卻故作驚訝地問:“你們恭迎哪位老佛爺?”

眾人皆說:“自然是太后您這位拯救黎庶的觀世音老佛爺!如今先皇晏駕,新皇年幼,還請老佛爺繼續垂簾聽政,主持國事呀!”

慈禧聽了,頓時高興壞了,總算找到繼續掌控朝政的臺階了,她再怎麼樣也是要臉的嘛!

先不說此事真偽如何,但是慈禧確實是一個崇佛信佛之人,她之所以對“老佛爺”這個稱呼情有獨鍾,除了“佛爺”二字在滿清是皇帝的特殊稱呼之外,恐怕也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夠修佛成佛吧。

既然知道慈禧崇佛信佛了,那麼在眾人都跳貴重的禮物送給她的時候,張之洞另闢蹊徑,送給她一件獨特的禮物——用翡翠製作的佛教法器降魔杵,自然便輕易地吸引了慈禧的目光。

老佛爺手上有降魔杵,豈不應景?

不過,慈禧之所以對張之洞所送的翡翠降魔杵如此鍾愛,除了她信佛之外,實則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慈禧在1861年通過發動“辛酉政變”,以一介寡婦之身篡奪清朝皇權,自此之後掌控了清朝長達47年的時間,這一路走來,她手上沾染了多少人的鮮血?沒有人知道。

哪怕是對待她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她也沒有一點心軟,後來對待光緒皇帝的時候也是如此。

對同治和光緒尚且如此不講親情,對待底下的人,她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可她偏偏又是一個信佛之人,佛教講究的是因果,她手上沾染了那麼多人的鮮血,害了那麼多人流離失所,所以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裡多多少少總會有點不安,聽說皇宮裝了電燈之後,她是連睡覺也要開著燈。

這時候張之洞送來了降魔杵,簡直是雪中送炭了,有了降魔杵在手,還怕什麼妖魔鬼怪作祟嗎?

所以,因為降魔杵給了慈禧一定的安全感,她才會睡覺也不忘抱著它。

此外,張之洞送給慈禧的這件降魔杵,在她看來,也是她的權杖。

降魔杵是佛用來降魔的法器,只要降魔杵在手,萬魔降伏。

慈禧被人稱為“老佛爺”,而“佛爺”二字在滿清卻是皇帝的代名詞,慈禧雖不是皇帝,可權力卻勝過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是清政府的實際最高領導人,至少在她心裡,甚至是在所有人看來,她已經是“皇帝”了。

佛持降魔杵,讓萬魔降伏。

老佛爺持降魔杵,讓天下人臣服。

所以呀,這件降魔杵在慈禧看來實則是權杖,權杖在手,天下誰敢不服?既然是權杖,那當然得好好摟著了。

張之洞送慈禧這件降魔杵,送得恰到好處,真可謂是玲瓏心思了。


寧糊塗


我是放牛娃,我來回答。

張之洞確實因為知遇之恩,送給慈禧一件寶物,名字叫"翡翠降魔杵"。慈禧收到後,愛不釋手,從此從不離身,去哪兒都要帶著。

那麼,慈禧為什麼如此喜愛這件寶物呢?我認為,理由有四個:一是張之洞以此表達對慈禧的感恩之情;二是做工確實精良;三是可以安撫慈禧內心的不安;四是難於作為寡婦的慈禧內心對男人的渴望。

翡翠降魔杵的由來

翡翠降魔杵,又叫金剛降魔杵,是1894年,慈禧60大壽的時候,時任湖光總督的張之洞送給慈禧的一件壽禮。它長約兩寸左右,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手握的手柄部分,有三個佛像,一個大笑、一個憤怒、一個怒罵。下面是個三稜錐形狀。具體見下圖:



這個東西,是佛教用的東西。最初,是印度佛教中護法尊者用來消滅敵人的武器,可安定心神,萬邪不侵。當時,慈禧已多年飽受失眠困擾,睡不好覺。為此,張之洞和屬下再三商量之後,決定以此作為慈禧60大壽的壽禮。慈禧果然愛不釋手。

慈禧為什麼會這麼喜歡這個東西

1.這是張之洞的一番心意。

張之洞仕途坎坷,12歲中秀才,卻多年徘徊在正四品,無法更進一步。是慈禧,力排眾議,一夜之間破格提拔,連升他四級,一舉跨過從三品、三品、從二品三個臺階,成為正二品的禮部尚書。雖然,張之洞心知,這裡面有制衡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的意思,可他還是萬分感謝。



▲張之洞

所以,1894年慈禧60大壽,張之洞別出心裁,送了這個東西。對慈禧來講,這時的張之洞已經是湖廣總督,是天下四大總督之一(直隸總督榮祿、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封疆大吏,位高權重,卻依然念舊,記著這份情。慈禧很滿意,認為自己當初沒有看錯人。

2.這個東西,貴重且做工巧妙。

慈禧作為一個老女人,喜歡翡翠,眾人皆知。可其他朝臣送的翡翠的東西,比如翡翠西瓜、翡翠白玉湯,體積較大,攜帶不便,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但張之洞送的這個翡翠降魔杵,體積小,做工好,手感舒服,便於攜帶。

3.有降魔、寧神的作用。

翡翠降魔杵,是佛家法器。慈禧晚年是否真信佛,不得而知,但口頭上是信的,所以人家都稱呼她為老佛爺。那麼,佛家法器,配老佛爺,再好不過。

此外,慈禧一生,殺伐無數。肅順等人,死於其手。慈安太后,雖無實據,卻夜與其脫不了干係,就算不是她殺,排擠架空冷落總是有的。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又早早得花柳病死去。所以,慈禧內心很痛苦,很恐慌。無人的時候,總是擔心因果循環,天理報應,因此整晚整晚睡不著覺。現在有法器在手,總算是不用怕,可以安心睡覺了。


▲同治皇帝

4.降魔杵形似男人那玩意兒。

降魔杵,上粗下細,和男根有點類似。這種生殖崇拜情節,很多武俠小說都有,比如講房中術,必把男人那話兒形容成韋陀杵,由此衍生出韋陀三式等房中姿勢。不單如此,房中術有一名曰觀音坐蓮,其實就是把蓮根比喻為男根。

慈禧壯年喪夫,從此守寡一輩子。無論有多少風流韻事,都不如自己的老公咸豐好。她懷念自己的丈夫,手摩挲著降魔杵,就是在懷念二人在一起的美好歲月。


▲慈禧

翡翠降魔杵的最終下落

慈禧去世後,這件寶物從此下落不明。

有人說被慈禧隨身帶進陵墓了,可孫殿英東陵盜寶,距今已有百年。當時值錢的東西,都送給當時國民政府要員,比如夜明珠送給宋美齡,祖母綠送給戴笠,以這件東西的知名度和價值,不可能始終默默無聞,不見天日,不知所去。所以,有可能不在墓中。


▲孫殿英東陵盜寶圖

那麼,就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摔壞了。第二種,丟了,比如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逃亡山西過程中丟了。第三,送給別人了。比如,傳說中她同樣守寡多年的義女。

牛娃點評:

翡翠降魔杵,是張之洞在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送的壽禮。之所以送這個,張之洞是深思熟慮,反覆權衡過,目的是想借此傳達自己對慈禧知遇之恩的感謝。慈禧之所以對這個東西愛不釋手,也有政治、實用價值、懷念亡夫等多種考慮。由此可見,送禮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送的好,相當困難。


執著的放牛娃


在清朝時期不管因何被迫簽約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及不間斷的割地賠款,而她,依然過著無比奢侈的生活,這人不是誰,就是清朝掌控者慈禧太后;慈禧執掌清朝時的幾十年間廣羅天下蒐羅了眾多世間奇珍,還特令專門的太監負責掌管這些寶物,唯獨這件“杵法器”是她貼身睡覺之物。

在眾所周知的翡翠白菜之外,慈禧最獨愛此寶物,那這件“杵法器”到底為何物?為什麼讓慈禧放下奇珍翡翠白菜而選擇它呢,這段歷經還要從它與佛教的故事講起。

慈禧貼身睡覺之物“杵法器”的淵源

這件“杵法器”實際名喚翡翠降魔杵,傳承於印度,它最開始流傳時用之為武器,是古時打仗擊潰敵軍用的,後來經過佛教改良,由護法鍛造被稱為法器,它的樣子雖然在當時面較粗糙,但重在易拿,且呈三菱刀模樣,在創傷敵軍上以當時的醫療技術是無法縫合傷口的,傷害力巨大。

由於被佛教改制成護法之器,所以後來的手柄處還特意加上了佛教的佛頭形象,而這三個形象分為三種,第一種即大笑姿態,第二種即怒罵形象,第三種為憤怒表情,在佛教中此降魔杵是寓意降妖除魔的,也就有了“降魔杵”這個名字。

後晚清之時,張之洞知道慈禧喜愛一些翡翠白菜杵,為報慈禧對自己的知遇恩情,特奉上這件翡翠降魔杵。


慈禧得之為何連睡覺都要捧著源於心魔與自己的稱呼“太后老佛爺”

這件翡翠降魔杵與太后老佛爺早期收藏的翡翠白菜不一樣的是,這是一件佛教法器,而且眾所周知慈禧生平最喜歡別人稱呼她為“太后老佛爺”,她不僅非常信佛,且喜愛佛教之物。

當然,這只是其一原因,其二源於早年的慈禧因為多次奪權,導致殺念眾多,不僅違背祖訓,還違背女子干政倫理,她臨死前還曾直言:“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

由此可見,慈禧的內心是惶恐不安,得之這件佛門法器後,才讓慈禧夜夢之中得以撫平內心惶恐情緒。

慈禧這輩子最心神不寧當屬殺了戊戌六君子,她時長照鏡的緣故就是因為常年夜不能寐,導致皮膚鬆弛顯老,得之降魔杵時經張之洞徐徐道來的佛教經歷,才迫使慈禧喜出望外。

據悉,當初張之洞送這件降魔杵之時,一是因為知道慈禧的喜愛弱點,二是因為自己任職湖廣總督時得罪了很多富商豪強,這些人花巨資賄賂了大太監李蓮英請他在慈禧心情不佳之際彈劾張之洞。

知道慈禧狠辣的張之洞連忙用任職時收斂的錢財為慈禧收購了一件翡翠降魔杵,也就是後來慈禧得之後,竟然把彈劾張之洞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的由來,並且還誇讚了張之洞對於朝廷的巨大貢獻。

後慈禧因為降魔杵得以心裡慰藉,不僅睡眠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心情更是放鬆,面色也開始好轉,而慈禧把這些均歸功於翡翠降魔杵,後續因為與佛教深淵的降魔杵,愛屋及烏,更愛被人叫“太后老佛爺”,這也是為什麼慈禧睡覺都要捧著“杵法器”。

死後的她,下葬品裡雖說那顆“夜明珠”最為珍貴,但是,生平時,她最喜歡的莫過於這件翡翠降魔杵,只可惜的是,由於幾十年間蒐羅的奇珍異寶太多了,導致死後被軍閥孫殿英窺視,最終一掃而空,從此世間再無翡翠降魔杵。


探索歷史奇聞


慈禧的一生充滿了鬥爭與質疑,雖大權在握,但愈到晚年,愈感孤獨,甚至與皇帝、大臣離心離德,隨之而來的便是危機感與孤獨感。張之洞可以說是外派疆臣中最得慈禧喜歡的,他的才華與智慧深受老佛爺青睞,慈禧六十壽誕進貢來的翡翠降魔杵也成了慈禧愛不釋手的寶貝,因為慈禧本身就喜歡翡翠,加之降魔杵的特殊含義與張之洞的孝心,成為人們口中“睡覺都要捧著的法寶”。


翡翠降魔杵

慈禧信佛,這個是眾所周知的,更確切的說是信藏傳佛教,在重要場合儀式裡,伴隨著慈禧的皆是喇嘛,而非漢族特色的僧侶。這個當然是帶有政治色彩的,佛教提倡眾生平等,清朝入關屬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喇嘛佛教為信仰,實際上是對抗儒家的華夷之分,強調滿清的正統性。故而說張之洞送給慈禧的翡翠降魔杵正合慈禧心意,這也體現了張之洞的智慧。

降魔杵是佛教的一種法器,它以三稜為前端利器,傷及妖魔時無法癒合傷口,這個不知道是否為現今三稜刺的原型,但作為法器是沒有開口的,並且以翡翠為原材料,三稜圓潤,不會傷及身體。它的手柄處是三面不同形象的佛頭,一個為大笑的佛,一個為憤怒的佛,還有一個為怒罵的佛,栩栩如生又格外威嚴。在佛教中這件法器是用來降妖除魔弄,故而有了“降魔杵”這個名字。降妖除魔這個含義其實也符合晚年的慈禧,因為她的內心世界危機四伏,孤獨寂寥。



慈禧的內心落差

  • 同治中興老佛爺

歷史上的老佛爺是萬人敬仰、大權在握、說一不二的女強人,當然也被罵成了晚清時期中國的罪魁禍首。但無論她權利多大,禍國多深,她終究只是一個寡婦。有許多人將慈禧比作孝莊皇太后,有其政治手腕,卻沒有其品性。我個人覺得這一點是對慈禧誤會最深的,孝莊皇太后對於清初的貢獻在於輔助了聖君,慈禧則是全盤接手了晚清的爛攤子,相比較孝莊,慈禧更難!



慈禧嫁了個體弱多病的咸豐皇帝,咸豐時期的清朝不僅要面臨英法聯軍的入侵,還要肅清南方的太平天國,而這一切讓本就體弱的咸豐皇帝應接不暇,時為懿貴妃的慈禧便開始替咸豐分擔工作,代批奏章。1860年,慈禧隨咸豐逃往熱河,次年咸豐駕崩,慈禧藉機發動辛酉政變,從顧命八大臣手中奪取政權,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


然而慈禧接手的是內憂外患的爛攤子,她選擇了以國家利益換取洋人的支持,從而肅清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這裡對維護社會穩定是有積極作用的。慈禧也並非頑固守舊,洋務派就是在慈禧的大力支持下進行的洋務運動,並得到了不錯成效,民用工業與新式海軍、陸軍蒸蒸日上,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

慈禧的轉變是在同治皇帝十七歲那一年,意味著慈禧要捲簾歸政了,這個落差真的會讓人發生變化,這個時候慈禧提出了修繕圓明園以供她頤養千年,但這個工程耗資巨大,故而遭到了王公大臣的強烈反對。這可能在慈禧看來是一種“不在其位”的虎落平陽吧,我覺得這就是慈禧下定決心幹政的導火索。隨著同治皇帝的駕崩,1875年,慈禧立了4歲的小載湉為新皇帝,即光緒皇帝,慈禧再次順理成章的開啟了垂簾聽政。

  • 日薄西山憔悴心

光緒時期的清朝依舊不安生,老太后也是操碎了心,這個時期雖有左宗棠收腹新疆、中法戰爭“趁勝即收”,但總體上喪權辱國為主旋律。

“上事太后謹,朝廷大政,必請命乃行”。——《清史稿》

1884年,慈禧再次發動“甲申易樞”之變,將最大的政敵恭親王奕訢搬倒,開始西宮獨裁,徹底掌控晚清政局。五年之後,光緒親政,慈禧訓政,這時候的慈禧可能真有還政之意,只是面對甲午戰爭這樣的大事,慈禧也不得不表明態度。但此時頤和園工程的挪用軍費成為她飽受詬病的把柄,甲午海戰失敗後,李鴻章這一慈禧倚仗的大臣於日本遇刺受傷,也就退居幕後不再掌權。面對列強瓜分的態勢,慈禧也開始支持光緒大搞維新事務,而在這上面,慈禧的心態也是矛盾的,因為此時的洋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企圖革新除舊的光緒帝,而老佛爺的光鮮似乎快要煙消雲散。


也正是維新變法中,慈禧得知了一件倍受打擊的事,那就是光緒秘令康有為等人,聯絡袁世凱圍殺太后。慈禧立即做出回應,發動了戊戌政變,處死了譚祠同等人,並將這位整日叫自己“親爸爸”的光緒帝軟禁起來。這件事情慈禧做夢都不會想到,皇帝會對自己起了殺心,而袁世凱這個人又首鼠兩端,關鍵時刻出賣了光緒,雖是有利於慈禧本人,但難保以後不會出賣自己,是留是殺也成為棘手的問題。結局眾所周知,慈禧還是留用了袁世凱,但此人可能一直是慈禧夜不能寐的心頭之患。


“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慈禧

隨後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也成為慈禧的心病,先是剿不動,後是招扶惹了一身騷,隨之而來的便是八國聯軍將慈禧趕出了北京城,不僅讓年過六旬的慈禧老太婆狼狽西逃,還迫使清朝以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收尾。面對危局,慈禧西逃歸途時宣佈改革新政,隨後便在國內諸多輿論中同意了憲政體制改革,並於1906年開始預備立憲。不得不說,這雖然符合歷史發展的進程,但對於慈禧來說,祖宗基業和祖制是在她手上開始了變化,相對於國家,這個損害祖宗的罪名更讓她內心愧疚。所以慈禧臨終強調後宮不得干政,可能也是一種自嘲!


慈禧晚年的內心落差其實很大,從所謂的同治中興到預備立憲,她眼睜睜看著大清祖制在自己手中淪喪,祖宗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裡被列強瓜分,財力衰敗還欠了列強一屁股債。皇帝想殺自己,榮祿埋怨自己,沒人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千夫所指的是這位大清皇太后的奢侈生活,擅權專政!相比較而言,外放的張之洞可能才最懂事,最能體諒老佛爺的良苦用心!

懂事兒的張之洞

張之洞據說是同治二年由慈禧欽點的探花,慈禧對張之洞有知遇之恩,張之洞也時時刻刻記著老佛爺的好,當然這裡有其族兄張之萬的功勞,這對“君臣”亦相當有默契。張之洞雖為外派之疆臣,但常上疏時弊,為慈禧提出可行性的政治建議,從新疆涉俄事務中脫穎而出。慈禧也是出了名的喜歡張之洞的摺子,稱大臣之中張孝達的摺子最有文采,也正是老佛爺的喜愛,張之洞才敢重用彈劾過李蓮英的朱一新,說明張之洞也是有原則的。


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日本擬籤《馬關條約》,期間傳回國內的消息包括割地賠款,慈禧與光緒皆同意賠款,但堅持寸土不讓,雖然此時慈禧明白李鴻章的難處,但心裡畢竟裝著祖宗的基業,張之洞針對條約所擬條款,提出了保臺之策,算是說到了慈禧的心坎裡,但最終無濟於事。其實早在中日宣戰後,慈禧和光緒都表示了主戰思想,而李鴻章最清楚北洋水師的現狀,主張調停,張之洞可能也是出於私心,上奏朝廷“馳赴天津,聽候調遣”,表示了主戰態度,這一點也是迎和了老佛爺的內心,畢竟老佛爺的六十壽誕怎能用一場屈辱求和迎接?


“立憲事關重大,如將來奉旨命各省議奏,自當竭其管蠡之知,詳晰上陳,此時實不敢妄參末議”。——張之洞

到了預備立憲階段,清庭是派了五大臣出洋考察,五大臣回國後徵求張之洞意見,他表現出了非常謹慎的態度,這一點也是在窺探慈禧的內心想法。雖然慈禧支持立憲,但這是時局所迫,並非慈禧本意,當國內大談立憲時,慈禧是最難的,她在守舊派面前要維護其利益,在改革派面前要大力支持,此時張之洞的做法就是一切都聽老佛爺的,做臣下的聽命執行就行了,這也是他懂事的一面。後來新學之事,張之洞與袁世凱一同入京,慈禧見了已是滿頭白髮的張之洞,老淚縱橫,這位自己欽點的探花名臣,為了清廷和老佛爺鞠躬盡瘁,走時而立之年,歸來已是垂暮老者。


其實張之洞在慈禧六十壽誕之時,送的最著名的禮物是一張萬壽貼,由張之洞親自執筆,素聞老佛爺喜張之洞之才,張之洞的書法造詣又是晚清一絕,以萬壽書法為禮,相比較各地官員進貢的珍寶,更顯得別具一格。所謂整天捧著睡覺的翡翠降魔杵,也可能只是為了安撫慈禧晚年毫無安全感的內心,以及身系祖宗基業的重擔,就連稱自己“親爸爸”的光緒皇帝都對自己起了殺念,不知這大清國還有多少“妖魔鬼怪”欲加害於己呢?

參考史料:《清史稿》、《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之洞卷》、《慈禧全傳》、《御苑蘭馨記》


棍哥觀史


慈禧捧著睡覺的這個東西名叫“翡翠降魔杵”,它不光能用來把玩,還有一些特殊的通途。這件降魔杵是慈禧在六十歲大壽時,由兩江總督張之洞所送。在慈禧的眾多首飾及玩件中,降魔杵之所以能出名,主要是因它的功用獨特。

慈禧的首飾及玩件裝滿了兩個屋子,每間屋裡大約有三千盒寶物,大部分都是各地官員和富商所送。但這些寶貝中,慈禧真正喜歡的並不多,張之洞送的這個雕工精美,價格不菲的翡翠降魔杵便是其中之一。

六十大壽喜獲翡翠降魔杵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歲,清廷準備撥出三千萬兩銀子為其舉辦慶壽典禮。全國各地的官員像發瘋了一樣,想盡方法撈錢四處為慈禧尋找寶貝,都想在慈禧的壽宴上為其送上一份厚禮,以博取這位實際統治者的歡心。

慈禧計劃先在早上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然後隨鑾駕出皇宮西華門,經北長街折向西安門大街,再經西四路口,沿西四北大街出西直門,直奔頤和園。然後在園內聽大戲,開大宴。不料甲午海戰爆發,慈禧計劃被打亂。

雖然六十大壽是在寧壽宮中黯然度過的,但各地官員的賀禮還是如約而至。誰都不甘落後,兩江總督張之洞也是如此。張之洞即使頂著晚清名臣的光環,但也不能免俗,他同樣得給慈禧準備一份非常豐厚的壽禮。

金銀首飾對慈禧來說並不是稀罕物,為了能真正博得慈禧的歡心,張之洞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專門派人進京打探消息,最終得知慈禧因內憂外患而夜不能寐,經常失眠且時常伴有噩夢。這讓張之洞想到了佛家的金剛降魔杵。

他派人購買來一塊極品的翡翠,然後又不惜銀兩聘請雕刻名家,雕出了一件非常精美的翡翠降魔杵。這個物件上端一圈刻有三尊佛像,一個呈笑狀,一個呈怒狀,還有一個呈罵狀。下端為圓錐杵型,長度有的說兩寸,也有說兩尺。

這件降魔杵的長度可能是兩寸,約6.6釐米。有人說是兩尺長,也就是66.6釐米左右,而佛家的金剛降魔杵長度最長不超過二十指,也就是20釐米,根據這個可推斷出,這件翡翠降魔杵的長度應該是兩寸。

慈禧為何對降魔杵愛不釋手?

我們先介紹一下降魔杵的淵源,降魔杵是佛教法器之一,通常為佛教密宗修降伏法所使用,其法力威猛用以降伏魔怨。在佛家來看,降魔杵能消除自身的所有罪障,可斷除煩惱使人六根清淨。慈禧喜歡此物件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翡翠降魔杵是用極品的翡翠料雕刻而來,再加上大師的雕刻及加持,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寶貝。據說張之洞用來雕刻降魔杵的這塊翡翠,是一塊難得的老坑料。這個物件剛好能握在手掌中把玩,方便隨身攜帶。

其次,慈禧篤信佛法,這件降魔杵正好是佛家的法器,而且具有驅魔、安神、消除罪孽的作用。慈禧掌握的大清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她也因此常常夜不能寐,有了這件翡翠降魔杵,至少也能在心理上有個安慰。

最後,翡翠降魔杵除了上述好處外,可能還有一些特殊的功用。翡翠也是玉的一種,它也具有玉的溫潤、光滑的特質。除了把玩之外,還能撓撓癢癢,或者還能解決一些燃眉之急,慈禧還有很多類似形狀的物件。

慈禧的這件降魔杵下落如何?

慈禧對張之洞送的這件翡翠降魔杵愛不釋手,那麼這件寶貝的下落如何呢?關於這件寶貝的下落共有三種說法,一是它被慈禧帶入到了定東陵中,據說在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時,被其手下所得,後來不知去向。

二是八國聯軍貢獻京城後,慈禧在逃亡的途中,將翡翠降魔杵丟失。三是贈送給了其養女榮壽固倫公主,公主死後降魔杵不知去向。總之,張之洞送給慈禧的翡翠降魔杵確實是個好玩意,但卻至今下落不明。


野史也是史


中興四大名臣,曾、左、李、張,無論誰想要增加朝中的話語權,都必須得與慈禧的關係搞好才行。慈禧在朝中一人獨大,同治、光緒兩朝皇帝,雖是名譽上的“掌門人”,但其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傀儡而已。朝中任何大事都必須得經過慈禧的點頭才能行事。慈禧60大壽時,朝裡朝外、地方上下的官員,都紛紛上朝進貢,以此希望能博得慈禧的“青睞”,這些“上等貢品”中,以張之洞送的“杵法器”頗得慈禧的歡喜。

杵法器為何物

“杵法器”也叫 降魔杵,是藏傳佛教的一種佛門法器。在寺院舉行的佛事活動,或者佛事禮儀時,通常由高僧持掌,是神聖莊嚴的一種象徵。“降魔杵”,從它的取名上我們就可以猜出它功能的一二。其一:降魔杵能摧毀在佛教修行中,那些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阻礙修道的惡魔; 其二:它還能幫人斷除各種煩惱,達到耳根清淨的目的。

張之洞為何會送這樣一件“法器”給慈禧了?

其實這很好理解,晚清政府時期是中國多災多難的一段歷史。慈禧通過“辛酉政變”,除掉八大臣,進而籠絡朝中政權,開始“垂簾聽政”。雖然慈禧掌握了朝中大權,但接之而來的內憂外患,根本不是慈禧一人能應付了的。西方列強的威脅恐嚇,讓慈禧惶惶不得終日;國內的捻軍起義、邊疆危機、一些朝中大臣內外勾結,致使慈禧根本就忙不過來。忙不過來,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了?

一個字:殺!

慈禧在對外的政策中,表現的還跟“溫和,”一直都是戰和不定; 但對內鎮壓百姓起義,她的態度卻很堅定、強勢,鎮壓捻軍起義、義和團運動,她的一旨命令,不知剝奪了多少條人命、摧毀了多少個家庭,那些死去的亡魂,估計做鬼也不會放過慈禧。

(慈禧)

慈禧崇信佛教,也與之有很大的關係,這可能也是她喜歡別人稱她為“老佛爺”的原因之一吧!

因為佛門能淨化人心,幫助人驅除磨難,慈禧的這一生,做了太多的惡事、壞事,雖然她在物質上很是豐裕,但在精神上她卻很難找到慰藉,無可依靠。特別是八國聯軍侵佔北京之後,慈禧在西逃途中,更是惶惶不安,在一個人精神“空虛”時,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了?就是急需一種東西來“安慰”自己。

而張之洞恰巧就注意到了慈禧的“這一毛病”。他送給慈禧的這件“降魔杵法器”,正好中了慈禧的下懷。讓慈禧能在精神上找到依託,在心靈中找到慰藉,“杵法器”猶如佛祖的化身,在身邊眷佑、保護著慈禧,晚年的慈禧對這件寶物更是寸手不離,就連睡覺也是放在枕頭邊,以此希望求得心靈的一個安寧!

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慈禧的一生做盡了太多的壞事,特別是同治時期“垂簾聽政”,主張對外戰和不定的政策,使人民飽受著西方列強的折磨,國內民生更是一片死水;在光緒時期,歸政之後,慈禧變了一個戲法再“訓政”;使本來有機會使晚清政府,有可能獲得“一線生機”的火苗也被無情的撲滅了。

晚年的慈禧,回顧從1835年出生以來,自己這一生的所作所為,除了大權在握、“受人崇敬”之外,可能心中更多的是愧疚、恐懼、可憐,她一人物盡其有,享受一生,背後都是天下的百姓,不再是用汗水換來的,而是用生命換來的!心靈的折磨,是她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正是因為心靈和精神的痛苦,她才會對這根“杵法器”情有獨鍾吧!


文史議春秋


導語:晚清名臣張之洞在一夜之間,由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直接升為從二品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一夜之間,張之洞連升四級!他得到了慈禧的青睞和重用,其實張之洞之所以升的那麼得快,和他善於揣摩慈禧心意,奉承迎合是分不開的,據說,張之洞送了慈禧一件“杵法器”,慈禧太后是愛不釋手,睡覺都捧著,可見,張之洞奉承拍馬還是有一套的,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麼寶貝睡覺都捧著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一,晚清名臣張之洞,善於窺透慈禧,迎合上意

張之洞作為一介書生,一夜之間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直接升為從二品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雖然張之洞也算的上是一個能臣,但是也與他善於揣摩上意,善於奉承拍馬是分不開的。在慈禧看來,張之洞雖是一介書生,可他愣是憑藉一己之力,推翻東鄉慘案,力阻崇厚賣國,扳回午門冤案。這等大事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他能夠辦到,說明他不是一般人,一個有能力,一個又非常器重,也就成就了一夜連升四級的奇蹟,況且,為了報答慈禧的知遇之恩,回報慈禧的恩寵,張之洞和其他一些官員一樣,總會送些奇珍異寶進獻給慈禧,其中就有這麼一件法器翡翠降魔杵。


二,法器“翡翠降魔杵”,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慈禧會對它愛不釋手,甚至睡覺還帶著它?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對翡翠有著獨有的鐘愛,比如我們熟知的翡翠白菜、翡翠西瓜,可是張之洞送給慈禧的這一件寶物翡翠降魔杵,慈禧太后更是愛不釋手,很多朋友心中肯定有這樣的疑問,這到底是件什麼寶物呢,慈禧會如此鍾愛?

1.“翡翠降魔杵”又稱之為金剛降魔杵,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法器,也屬於古印度兵器的一種其一端為金剛杵的樣子,另一端為三稜杵,中段有三個佛像頭為柄,一作笑狀、一作怒狀、一作罵狀。據說有著威猛的法力可以降妖除魔。


2.至於說為什麼慈禧會如此,喜歡如此愛不釋手,是因為此寶物是張之洞所送,而張之洞又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寵臣,況且本身慈禧對翡翠也是有著獨有的鐘愛 ,還有一點原因很重要,降魔杵據說具有降妖除魔的法力,它可不單單是一件佛教聖物,也不是普通翡翠,它是一件法器,有著有降伏魔怨、安定心神的功效,正因為這樣慈禧就將此物放置於枕邊,助她安然入睡,心神氣寧。


結束語:有著這麼一件佛教聖物,能夠降妖除魔,又有威力強大的法力可以鎮定安神,況且又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寵臣張之洞所送,自己有對翡翠有著獨有的偏愛,睡覺都捧在手上,愛不釋手也就再正常不過了,難怪,慈禧死後,這件寶物也伴隨著慈禧,埋藏與地下,可見此寶,在慈禧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唯戀無名




話說慈禧太后26歲就當了寡婦,後宮又沒有男人,只有徒具男人容貌和身軀的太監。後宮的日子不好過,尤其對於一名年輕寡婦來說,但慈禧太后卻找到了打發時間的法寶。

那就是權力。權力是最好的春藥,每一個沾到它的人都再也離不開。慈禧太后的親兒子同治皇帝實際上就是一個傀儡,慈禧把大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權力鬥爭是你死我活的,慈禧的手上也沾了不少的鮮血,半夜難免做噩夢。她又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每次做噩夢總感覺有人向自己索命。

在一些人的建議下,慈禧太后就信了佛教。她相信自己所有的罪孽都能被洗滌乾淨,因此特別喜歡誦唸佛經。慈禧太后還非常喜歡別人稱她為老佛爺,因為自己是觀世音轉世,經常讓宮女化妝成童男童女,站在她身邊。



年歲不饒人,一轉眼慈禧太后就60大壽了。這時正好也是甲午戰爭的前夕,中日關係非常緊張。當時正好處在三千年所未有之大變局之中,再加上年歲已高,慈禧太后就生病了。

人一生病,身體就比較衰弱。身體衰弱,精神上就會出問題。慈禧太后再次感覺有人向她索命,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又不敢隨意向身邊的人說起。

就算是民間的老太太,60大壽也要大操大辦,因為這是一個隆重的生日慶典,也代表著一個人的高壽。慈禧太后也想風風光光的過一個生日,她要求各省的督撫都要向她送禮。

送禮是一門大學問,關鍵不在花了多少錢,而在於能否投收禮人的歡心。滿朝文武大臣在大半年的時間裡都忙前忙後,就像水滸傳中的生辰綱一樣,各地的寶物像流水一樣湧向京城。



張之洞自稱是慈禧太后的門生,他能夠身居高位,基本上全靠慈禧太后的提攜。當時張之洞擔任的是湖廣總督,掌管湖南湖北,是晚清的八大封疆大吏之一。

表面上看張之洞是一個清流派,在朝中是響噹噹的正人君子,實際上他非常明白,慈禧太后才是自己的靠山。只有討她老人家的喜歡,才能夠官運恆通。

張之洞當年曾經是清流派的領袖,也是洋務運動的干將。他身邊不缺乏形形色色的人,他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到全國各地給自己蒐羅寶物,挑一些奇珍異寶送給慈禧太后當生日禮物。

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收穫了不少,但張之洞不知道哪一樣能逃得慈禧太后的歡心,這就確實有一點煩惱。他給李連英送去了一張價值不菲的銀票,李連英告訴他慈禧太后最近的病情。



聽到這個消息,張之洞馬上開始動心思了。他深深的知道慈禧太后的病根,一是因為身體衰老,二是因為心思太深。如果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慈禧太后的問題,送再多禮也沒有用。

正好西域的番僧送給張之洞了一個翡翠降魔杵,這位西域高僧說這件法寶已經被開過光了,價值連城。它最大的價值在於能夠驅除邪魔,保護他的主人。

張之洞思前想後,認為這絕對是一件最好的禮物。在慈禧太后60年大壽的時候,他親手把這些禮物敬獻給了慈禧太后,並把其中的功效講給了她聽。



果然這件寶物讓慈禧太后愛不釋手,就連平時睡覺時也抱在懷裡。翡翠降魔杵給慈禧太后了不少信心,承擔了她不少的精神寄託,讓她相信這個寶物真的能夠驅除邪魔,從此慈禧太后睡覺就很少做噩夢了。

從這以後張之洞就更得慈禧太后的信任了,不是自己的忠誠奴才,哪裡能體察主子的心思。儘管在朝中有不少人彈劾張之洞,但在慈禧太后的庇護下,他始終不動如山,後來還進入了軍機處,成為滿清政府的中樞大臣。


新知傳習閣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慈禧有一件“杵法器”是張之洞送給他的,後來被孫殿英盜墓的時候拿走了,如今下落不明。這就是關於慈禧“杵法器”的傳聞,有人說這件寶貝的記載來自李連英口述,其侄子執筆的《愛月軒筆記》。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和大家聊張之洞,也不說慈禧的生平,我就想說一說這件“杵法器”。

《愛月軒筆記》已經失傳,如今流傳的版本也只是從《佛學大辭典》摘錄的部分內容,真實性也有待考證;孫殿英盜墓後很多文物已經流失,如果“杵法器”也在此時流失,那麼:文字記載沒了,實物也沒了,這件寶物又是如何公佈於天下的?

開局沒有圖,內容全靠編!

關於慈禧的“杵法器”,不管是史料出處,還是實物證據,都沒有一絲痕跡可查,然而卻被很多人說的五花八門,有人說這是一件用翡翠製作的“降魔杵”,慈禧常年帶在身上用於驅魔辟邪;甚至有人說此物被慈禧用於夜晚安撫寂寞之用。

對於這些傳聞,我只想說:開局沒有圖,內容全靠編!

張之洞是否有送慈禧降魔杵尚未可知,就算慈禧真的有這麼一件寶物,她敢拿來做對佛祖“不敬”的事嗎?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佛教的降魔杵:

降魔杵,又被稱為普巴杵,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曾經在古印度被用於兵器使用。佛教引用降魔杵後,將其製作成二段三面,上面那段是杵,下面那段是三稜尖刺,如下圖:

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出,上段杵的部分有三個頭像,分別是笑、怒、罵的表情,這三種表情對應了佛教的貪、嗔、痴。降魔杵在佛教是用來降伏魔怨的,是一種具有威猛法力的法器。

慈禧是信佛的人,她還把自己當成是觀音菩薩,歷史上也有留下她扮成觀音的照片,旁邊是李蓮英扮成韋馱的樣子一起合照。慈禧如此信佛,她得到降魔杵自然是非常喜愛,因為正合她的心意。但如果說她要拿降魔杵做一些私密的用途,她還真沒這個膽!她的信仰不允許她這樣做,她也沒有必要這樣做。

結束語

關於張之洞送給慈禧的“杵法器”由於缺少史料記載,實物也已流失,因此無法做出詳細的解答。如果有人有更詳細和權威的出處,可以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