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羈旅之夜,寫下一首詩,感懷至深,可與《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家,是每個人心中的牽掛,每個漂泊在外的遊子都希望可以得到一份來自家的溫暖,古代的這些文人墨客,他們或許是漂泊在外,又或許是謀取仕途,亦或是在赴任途中,在這個旅程中,他們所見頗多,由此觸動靈感,寫下了很多羈旅詩,這些羈旅詩大多抒發了遊子感物傷懷,思念家鄉的濃烈情感。

王勃羈旅之夜,寫下一首詩,感懷至深,可與《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離開家鄉的日子裡,似乎會少了一種叫做“歸屬感”的東西,詩人可以將這種情感通過明月,杜鵑、沙鷗來傳達,元代詩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羈旅詩中的名篇,其中“斷腸人在天涯”一句更是讓人讀之肝腸寸斷,無論遊子用一種什麼樣的語氣來自我表達,他們終究所表露的都是同一種情感——羈旅思鄉之情。

唐初詩人王勃早年漂泊在外的時候,也寫下過一首羈旅詩,名為《深灣夜宿》,淡淡從題目上來看,就不難讀出這首詩的類別,王勃是唐朝初期的詩人,也因此有人稱這首《深灣夜宿》為最早羈旅詩的代表作。

《深灣夜宿》

[ 唐 ] 王勃

津塗臨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此時故鄉遠,寧知遊子心。

王勃羈旅之夜,寫下一首詩,感懷至深,可與《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詩歌的首聯為讀者展現了遊子漂迫途中所遇到的艱苦卓絕的境況,“巨壑”、“危岑”都說明了王勃旅夜即將要面臨的生存環境,異國他鄉之苦加上貧困交加的現狀,難免讓人有一種心酸悲痛的感觸。頷聯繼續寫四周環境的蕭瑟,由“堰絕灘聲隱”到“風交樹影深”,一個“隱”字,寫灘聲時隱時現地傳來,可想象出詩人凝神遠聽的神態;一個“深”字,寫出江邊的樹木隨風起伏,樹影晃動時的情景。

王勃羈旅之夜,寫下一首詩,感懷至深,可與《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頸聯運用了經典的思鄉場面:女子的搗衣聲陣陣傳來,“砧”指的就是女子搗衣,“江童”代指兒童,頸聯提到了女子,孩子,這裡看似信手拈來,其實已經是詩人準備已久的話語,前兩聯只描寫景物會顯得有些單調,加入人物,更文章增添了一絲溫情,另一方面,也從側面襯托出詩人的思鄉情感。

最後一聯,一語道破,此時故鄉遠,說明詩人在遠離故鄉的天邊,點明距離。一句“寧知遊子心?”似乎是一個匝口,讓王勃鋪墊已久的羈旅之情噴湧而出,也寫出了本詩的主題,最後一句是本詩的主旨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