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與“機”——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的加速迭代

2020年的春節應該是我們度過的最長的一個春節假期,你的公司什麼時候正式開工?是這幾天同學,朋友間最頻繁的話題。

受此次疫情影響,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不分大小,全部按規定延遲復工。但延遲復工不意味著不辦公。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場疫情,企業數字化轉型必將加速,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進入迭代期。

一.看數據

在社會發展規律中,每次大的危機會都會孕育出巨大的機遇,正所謂危險與機遇並存吧。受這次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復工時間一次次延長,直接的導致是企業市場哀鴻一片。可在慘淡的市場之下,線上辦公卻成為風口。本來很多企業都覺得,延長的假期,用微信、QQ的視頻、語音功能就可以湊合過去,但延長的時間已經開始按星期計算的時候,上述的各類C端工具就不可能滿足企業更專業的需求了。

2月4日,在脈脈發佈的《職場人開工狀態調研》報告顯示,當前42%已開工的職場人都開啟了“在家辦公”的模式。預計在2月10日左右人數會突破70%!

從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力壓微視、快手、抖音以及各類娛樂視頻App,牢牢佔據著排行榜前三的位置。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實,我們都知道toB類產品特別是saas,在這之前都面臨著同樣的獲客難問題。

“危”與“機”——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的加速迭代

其中做為職場習慣“風向標”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在2月初就開始了線上辦公模式。

“危”與“機”——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的加速迭代

從線上辦公人數上看,在2017年,美國就有超過八成的企業引入了線上辦公制度,已有3000萬人在家中線上辦公,佔美國工作人口的16%-19%。可目前為止能在家中線上辦公的中國人還未超過1000萬,市場下沉空間巨大。

可以看出,目前不單單是大型企業,數量巨大中小企業,小微企業主動下載安裝各類在線辦公產品,“突如其來”的巨大流量,就連釘釘,企業微信們都始料未及。

釘釘在3日、4日連續兩天擴容了2萬臺服務器;企業微信進行了一定量的服務器擴容;騰訊會議更是在8天內緊急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投入的計算資源超過100萬核。可以確定的是,受疫情影響中小企業對線上辦公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

傳統觀念總是認為線上辦公不靠譜,saas軟件效果一般,通過這次事件這種觀念將得到極大改變。

二.看本質

任何事情我們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目前好像是因為特殊原因,線上辦公忽然間稱為當下最大的風口,但事實的本質是,我國數量巨大的企業需要數字化轉型的發展必然,此次疫情只不過是加速了這種轉型。

那麼還要明確一點,企業數字化是產業數字化乃至與數字經濟的基礎,我們的現狀是當前國家絕大部分產業還沒有完成數字化的轉型,產業數字化的核心是企業數字化,企業數字化的核心是工作協同數字化可視化。

那肯定有人說,到底什麼數字化,我們公司很早就開始用釘釘打卡審批了,算數字化嗎?可以說很確定的說,算也不算,原因很簡單,好比20年前只有個別家庭有電腦連接網絡,你能說那個時候就是互聯網的時代嗎?肯定不能吧,因為用戶普及率和生態沒用建立起來。

我認為數字化標準就是企業內部工作可以100%線上完成,上下游產業鏈60%以上可以線上協同,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各類實時數據做出經營性判斷,大量的第三方產品(toB服務)可以隨時被提供。在整個產業數字化中,企業主體既是服務/產品的提供方也是需求方,整個經營和管理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三.看影響

1.線上辦公成為常態(習慣的形成)

就好比03年sars疫情期間,人們快速適應了網上購物,03年以後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大爆發一樣。此次疫情的後續影響,必然會持續2—3個月,屆時就會有大量人群習慣於在家裡辦公。

同時我認為在省去通勤時間,企業內部協作越來越通暢的情況下,特別是小微企業,會加速選擇線上辦公這種方式,這樣不光為員工節約時間成本,更為企業主本身減少了較大的房租成本。

而且現在已經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在靈活用工逐步提倡和助推下,大量個體都脫離了公司獨立發展,比如網紅/自由職業/自媒體等等,他們都不在需要傳統的辦公室。

並且從社會學角度來看,一個社會越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那麼未來有能力的人都會變成獨立的經濟體,以企業數字化為依託,人與人線上協作性只會越來越便捷,“居家”工作習慣會越來越鞏固。

2.ToB業務會進入高速發展;

現在幾乎沒人否認,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這次疫情只是加速了變革的發生。如果從創業的角度看,目前我們所面對的產業數字化的機遇一點都不亞於20年前互聯網化的機遇,最少還有數十個大小賽道沒有明顯的行業老大,可以說創業機遇巨大。

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ToB業務不單純指的各類saas服務提供商,而是具備數字化能力,有系統服務體系的各類公司。原因很簡單,員工更習慣“宅”,大量工作需要協同,老闆們需要各類專業化的服務來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

3.寫字樓租賃會進一步蕭條

在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線上辦公成為常態,人人都會是“獨立經濟體”。可以預測自2020年開始,寫字樓租賃行情會進一步蕭條,同時在供個體使用的辦公傢俱也會快速流行。不久的將來員工真正會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大量的寫字樓會面臨存量市場流失和增量市場越來越難獲得的循環中。尤其是以建設各類空間,打著共享辦公概念的“二房東”,在大量小微企業不在需要空間實體辦公,政府引導減弱,其存在的價值會逐步淪為企業工商“合規”註冊地,經營會越來越難過,整個行業會出現整合和併購期。

4.巨頭加速佈局

阿里、騰訊、華為、頭條等行業巨頭加快saas端的佈局,2019年3月,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就提出“被集成”概念,同樣華為也堅守不做業務內容,只做基礎平臺,並更一步提出了耕“雲”計劃。除此騰訊也提出“saas千帆計劃” ,頭條利用“飛書”在18年就開始佈局自己的saas體系。

5.專業化服務領域迅速發展

目前各個巨頭都在加快搭建底層生態系統,但企業服務最後“一公里”的接觸服務必須要有專業服務機構完成,各個細分市場領域會出現大量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不用多想,這是發展的必然。比如在教育培訓領域,基於saas的學員管理,招生營銷等。

結語

沒有哪個冬天是過不去的,我們中國人一直就可以在危機中發現機遇,市場中的每一個主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危”與“機”的參與者。面對自己我門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面對市場,面對規律,我們更要保持敬畏之心,這樣才可以時刻警醒,在危機中發現成長的機遇。

最後,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防控人員辛勤付出,我們馬上就會迎來這次戰役的全面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