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進行洋愧育苗造林?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三農小妹兒


說到刺槐我好像馬上就聞到了槐花的香味,清香怡人,槐花蒸菜是我的最愛。



刺槐別名就是洋槐,它屬於豆科刺槐屬的落葉喬木,它的適應性特別強,生長是速生的,用途也是多樣性,被廣泛的引種,它和桉樹,楊樹一起被稱為世界上引種最成功的三大樹種。刺槐全身都是寶,樹葉是一種優良的飼料添加劑,花是蜜源還可以食用,樹皮以及花和根可以開發藥物,刺槐豆莢種子的胚乳可以提製槐豆角膠,被廣泛的應用到食品工業中。(我還是說刺槐比較順口)

要想科學育苗造林首先要了解刺槐的特徵特性,它的栽培技術,栽培技術就包括瞭如何播種育苗,營養繁殖和造林的技術,育苗還要育苗病蟲害的防治。

㈠刺槐的特徵特性

①植物月特徵

刺槐是屬於豆科刺槐屬的落葉喬木,它的樹高可以達到25米,胸徑可以達到1米,樹冠是接近卵形,樹皮的顏色呈灰褐色至黑褐色,並有縱裂,小枝比較光滑,呈褐色或者是淡褐色。在總葉柄的基部有軟硬,大小不相等的2托葉刺。有小葉7~11片,葉片是長橢圓形或者是卵形。3~5年生就可以開花結實,10年生以後的開始大量結實。刺槐的花期在4~5月份,果期在9~10月份。花是兩性,花冠是白色,具有清香氣味。莢果是矩圓狀的條形,是扁平狀棕褐色,長度是4~10釐米,寬度是1~1.5釐米,沿著腹縫線有窄翅,種子呈扁圓腎形,顏色是黑色或者是暗棕色,並有淡色的斑紋。



②生物學特性

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地區,刺槐的地上部分年年凍死,而到了來年的春天就又會重新萌發出新枝,多數是呈灌木狀。如果是年平均氣溫在5~7℃,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的地區,它可以長成大樹。刺槐在幼齡期(3~5年之前),它的枝條常受到凍害,會看到枝條的端梢是乾枯的。如果年平均氣溫在8~14℃,雨量在500~900毫米以上的地區,這時刺槐的生長良好,幹形是通直的。如果是年平均氣溫在14℃以上,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以上地區,刺槐的生長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樹高和胸徑在旺盛生長期持續的時間會短一些,樹幹是低矮彎曲的。刺槐不適宜栽植在風口,否則的話就容易被風折斷,偏樹冠,並且生長緩慢,幹形也不好。

刺槐比較耐旱耐瘠薄,也耐寒,比較喜光,在中性的土壤,酸性的土壤,以及含鹽量在0.3%以下的輕鹽鹼土上都可以正常的生長。刺槐是屬於淺根性的,萌芽力和根孽性都是很強的。

㈡刺槐的栽培技術

①播種育苗

◆種子的處理

在每年的秋季,莢果的顏色會由綠色變成赤褐色,莢皮也會由軟變硬然後呈枯乾狀,當種子發硬的時候就達到了成熟(西北和華北地區大多是在8~9月份,江淮流域是在7~8月份)。成熟以後的莢果雖然說會長期不落,但是種子很容易受到小蜂的危害,所以說要在成熟的時候就採摘。

莢果在採摘回來以後,必須及時的晾曬,等到莢果開裂以後來敲打脫粒,也可以採取機械脫粒,然後再用風選的方法把莢果皮,還有其他的雜物都去掉,這樣就可以得到了純淨的種子。(出種率大約在10%~20%,種子的千粒重在17.3~24.8克,發芽率在60%~80%,安全的含水量在10%左右)由於刺槐種子的皮比較厚,並且是特別的堅韌,透水性還很差,如果不經過催芽處理的話種芽發芽是很慢的,且出苗也不整齊。

種子催芽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點:

❣熱水浸種法

要用60~70℃的水來浸種,並且是邊倒邊攪拌一直到不燙手為止,等到了水自然冷卻之後再換清水泡上1晝夜,然後把下沉的膨脹的種子裝入到罐中,或者是溼草袋,或者筐裡,上面蓋溼布,但在比較暗的地方進行催芽,每天要翻動1~2次,注意用溫水來沖洗種子,有4~5天后看到有1/3種子露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沒有膨脹的種子再繼續用80~90℃的水,按照上面的方法來處理。

❣小蘇打溶液來浸種

採用2%的小蘇打溶液浸種10~12個小時,陰乾後就可以播種。

❣濃硫酸浸種法

採用濃硫酸浸泡25~30分鐘,然後洗淨,再用水浸上1晝夜就可以播種。

❣混沙催芽法

在5~10℃的低溫條件下混沙進行溼藏2個月左右。

◆播種

主要是春播為主,一般建議採用壟作,不過也有采用苗床進行育苗的。在壟作的時候每壟2行,行距是15釐米,播幅是3釐米,採用床作的行距是25~30釐米,順著床進行播種,每床播種3~4行。一般情況下進行床播的時候,播種量是22.5~37.5㎏/h㎡,如果是壟播,用種量是45~60㎏/h㎡。在播種之前要灌足底水,覆土的厚度大約是0.9~0.8釐米。



◆苗期的管理

❣出苗期

如果在催芽時處理的比較適當,播種以後溫度也合適,一般情況下有5~7天就可以出土,幼苗在出土15天左右的時候會出現真葉,這個階段主根生長的比較快,注意要保證土壤的溼潤,進行合理灌溉,還要防止地表出現板結的現象。

❣幼苗期

這個階段,大約要持續3~4周的時間,期間垂直的根系生長會很快,並且出現側根,地上部分是幼嫩的,所以要注意防治病蟲害。除草和鬆土要每隔10~15天進行1次,最好是在澆灌和雨後來進行。由於刺槐幼苗比較喜光,分化也快,所以要早間苗,在幼苗出現了2~3片羽狀的複葉的時候就要進行第一次間苗,這時要把弱苗去掉,疏開比較密集的苗。在以後就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再進行間苗1~2次。當刺槐幼苗高度有10~15釐米的時候就可以定苗了。建議每平方米留苗是20~25株的樣子,追肥時適宜早一點,最遲是不能夠超過7月的下旬的。

❣速生期

7~8月份是生長的盛期,在這個階段必須要搞好肥水的管理並注意進行除草,鬆土,追肥和排水,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8月份以後就要停止灌水和追肥。

❣生長的後期

到了8月的下旬至9月初開始,這時生長開始緩慢,到了霜降時就停止生長,這時候就要採取措施來促進苗木的木質化。

刺槐當年育的苗就可以出圃來造林,在起苗之前進行截幹,注意留茬高是15~20釐米,保留的很長不要小於18釐米。



②營養繁殖

◆扦插繁殖

注意採條時間要選擇在秋季(11月的中旬),春季(3月的上旬)都可以。插條要選用根莖部和下部的1年生的很萌條,粗度是1.5釐米以上,長度是20釐米左右。在上部距離芽1釐米出進行平剪,下部要進行斜剪。刺槐的插穗比較難生根,必須要進行藥物的處理。建議插穗要經過清水浸泡3~4天,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來消毒,然後再用NAA500㎎/㎏和IBA500μg/㎏,等量混合以後進行處理。

扦插的時候建議按照株距30釐米,行距是55釐米,每公頃扦插到60000株,等到苗高有10釐米以上的時候進行抹芽定幹。

◆嫁接育苗

在早春可以選用劈接的方法,在7~8月份採用芽接的方法。

◆插根育苗

這時要選取0.5~2釐米粗的根,把它剪成15~20釐米長的根進行插穗,在春季把它埋入苗床,上面要覆蓋塑料薄膜,這樣可以增高溫度,能夠提高發芽率和成活率。

③造林技術

刺槐的適生能力是很強的,在一般的土壤類型上都是可以營造的,但是如果pH值超過了8以上的鹽鹼地,露風地,還有太過於乾旱的粗沙地,並且是地下水位比較高的低窪地,有積水的地方,乾燥還瘠薄的黏重土上,這些也是不適宜作為刺槐的造林地的。

建議採取穴狀整地,長寬是各50釐米,深度是25釐米,最好是選擇在春季頂漿造林。在栽植的時候必須把苗木扶正了,苗坑必須根據苗木的大小,深淺標準是根系可以舒展開,並且是不窩不露為標準,在栽植的時候注意先填表土和溼土,進行分層覆土和踩實。

由於刺槐側芽的萌發力是比較弱的,所以往往是由第二個或者是第三個的側芽萌發出來的旺枝,這樣就會形成多分枝,出現幹形彎曲的現象,那麼就必須把初植的密度進行加大,同時還要根據林種,立地的條件,還有經營集約的程度來確定比較適宜的密度的。薪炭林或者是水土保持林建議每公頃栽植499株,或者是6600株比較適宜,如果是用材林那還要稀一些。


④田間管理

刺槐的幼林撫育主要就是進行除草鬆土,擴穴培土,抹芽修枝等工作的,要在造林的第一年的5月份進行除草鬆土時結合追肥,,最好可以追施適量的磷肥,這樣是可以促進根系的生長的,到了7月份,再除草鬆土1次。在第二年的1~2月份,要進行幼樹的平茬,到了5月份除草和鬆土,這個階段追肥,最好是施用氮肥,在6月份進行抹芽,7月份的中旬進行中耕除草。第三年的6月份只進行中耕除草1次就可以了,你如果是薪炭林就不用進行抹芽了,刺槐的生長高峰是出現在7月份以後的,所以要在6月的中下旬進行施肥是最好的。

⑤病蟲害防治

◆刺槐紫紋羽病

這種病是一種慢性病,它不限季節的,隨時都可以發生,主要是在初夏的雨季發病比較嚴重。在土壤比較瘠薄的山地或者是河灘的沙地,還有鬱閉度過於大的林分,發病率都是比較高的。當然樹木生長如果健壯的話發病率要低一些。

防治措施:

❣要加強撫育管理。必須做好刺槐林的修枝和間伐的工作,這樣可以避免鬱閉度過大的問題,還可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的能力。

❣改善林分的衛生狀況。及時的把病毒木以及腐爛的病根清除出去,然後再用石灰,硫磺粉,氯化苦,福爾馬林,黑礬,賽力散等農藥進行土壤的消毒。

❣對苗根進行消毒

對於可疑帶菌苗木,建議用0.1%硫酸銅溶液浸3小時,或者是用20%石灰水浸半小時,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後進行栽植。

❣注意,在7月底至8月的中旬,把發病了的林木表土挖出來,標準是露出樹根為標準,讓後把石灰粉或者是用石灰乳灌入。(用量是小樹每株用石灰250~500克,大樹是500~1000克)然後用土覆蓋。


◆刺槐尺蠖,

防治措施:

❣營造混交林是防治刺槐尺蠖的最有效的方法。

❣對越冬蛹在羽化前進行挖樹盤來消滅蛹。

❣幼蟲的危害期進行搖樹或者是震動樹枝,讓蟲吐絲下垂後墜到地下,然後進行集中處理。或者是在各代幼蟲吐絲下地準備化蛹的時候進行人工收集殺死它。

❣採用藥劑防治。

❣要保護胡蜂,土蜂,寄生蜂,麻雀等天敵,保護林間生物的多樣性。

◆刺槐外斑尺蠖和防治刺槐尺蠖的方法是一樣的。

◆木橑尺蛾

防治措施:

❣如果大面積發生的時候,2~3齡期,建議採用飛機超低量或者是低量噴灑藥劑。

❣也可以採用50%的殺蟲淨,50%的敵敵畏,50%的殺螟松,採用飛機超低容量噴灑。

◆雙齒長蠹蟲

防治措施:

❣做成的傢俱必須進行刷油漆,這樣可以封塞木材的導管,以避免產卵。

❣如果發現木材用具有受害的時候,建議採用煤油或者80%的敵敵畏100倍的液進行塗抹或者噴灑,並殺死其中的活蟲。

❣當大量的木材受害時,建議採用氰酸氣或者是二硫化碳來燻殺。

❣對於一些工藝價值比較高可以採用加熱處理。


◆刺槐種子小蜂

防治措施:

❣調運種子時必須嚴格實行檢疫。

❣要結合採種及時的清除被害果和種子,這樣可以減少林間的蟲源。

❣在種子的貯藏期或者是外調的種子都必須進行燻蒸處理,並且在種子的含水量不超過10%的常溫條件下,建議用氯化苦30g/㎥燻蒸80個小時。或者選用溴甲烷等。

❣大面積的母樹林要在成蟲羽化的盛期來噴灑50%的殺螟松乳油2000倍的液,或者是用80%的敵敵畏乳油3000倍的液,這樣可以毒殺成蟲。

❣在播種之前要用80~100℃的熱水來燙種1~3分鐘,或者是用10%~20%的食鹽水進行漂洗。

❣在冬季要徹底的摘除就在樹上的帶蟲的莢豆,這樣可以清除越冬的幼蟲。

◆綠蕪菁

防治措施:

❣在清晨進行人工捕殺成蟲。

❣採用藥劑來滅殺成蟲。比如用溴氰菊酯乳油等。



溫馨提示:因為是造林,建議採用的殺蟲辦法用飛機是噴灑面積大,而且比較及時。一些藥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黃曉紅果果


洋槐,又稱刺兒槐,主要分佈在華北、西北及東北南部等,喜光、耐旱,樹高可達20米以上,葉色也會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雖說洋槐的育苗造林看著簡單,但要達到高產穩產,必須要認真細緻地做好育苗造林。只有掌握其栽培技巧,才能有助於提高洋槐的產量,才能提高洋槐造林的質量。接著本文將與大家共同分享如何科學進行洋槐育苗造林管理。

育苗

  • 苗圃的選擇

育苗,要選擇適宜的土地建立苗圃。土性疏鬆的砂土地和黃土地,都可以做苗圃地。在山地,土壤的深度不到一尺半以上,不宜做苗圃。苗圃最好設在澆水和排水方便的地方,但是在靠近河岸和過於溼潤的地方建立苗園,應注意不要遭受水災,免得淹死苗木。種過地瓜的土地做苗圃,洋槐苗容易發生立枯病,也應注意避免。如果因條件限制,沒有適宜的土地做苗圃用,可用百分之三的黑礬水進行土壤消毒。育苗的土地,必須深刨細耙,使土壤疏鬆細緻,以利苗木根部生長。

  • 育苗的方法

我國洋槐育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旱地育苗,一種是苗床育苗。

★旱地育苗

旱地育苗是指在沒有灌溉條件的地方育苗,在平原地區多用大田式育苗。播種時,一般多用條播,因為這種方法便於播種,洋槐苗出土後也易於管理撫育,條與條之間的距離,一般為八寸到九寸。

◆條播方法

在已經整好的圃地裡用板掘條溝,溝深四寸、溝寬三寸、溝底要平坦。播種前最好把溝底用腳踩一遍,再將種子均勻的播在溝內,覆上一層土就行,不能過厚,以免妨礙種子發芽。復土後再用腳輕踩一遍,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若用耬播洋槐,播得淺的一部分,出苗很好,播得過深的一部分,全部沒出苗。因此沒有耬播經驗的地區,最好不要用耬播。旱地育苗,因為缺乏灌溉條件,春播發芽有困難,可在秋季上凍前播種。種子播在地下後,經過冬春雪雨的浸潤,可以提早發芽,抵抗春旱,也用不著儲藏種子。

★苗床育苗

首先要把地整好,做成苗床(就是畦子),床面要平坦,以便灌水。一般的床面,淨寬三尺,長三十尺。床與床之間的小步道(畦脊),寬八寸。苗床的位置最好是東西方向,每畝能做五十二個,每個苗床內可播種四、五條,每畝要用五、六斤種子(指純潔的種子)。條播的方法,和上述旱地育苗一樣,不再重述。

  • 浸種催芽

洋槐種子的殼,堅硬程度是不一樣的。在一般的洋槐種子中,硬粒種子約佔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由於堅硬的程度不同,播下後,吸收水分的能力不一致,出芽的時間也就有早有晚。為了使種子及時發芽,使幼苗迅速生長,在春播時,必須做好種子催芽工作。近幾年來,我國各地在洋槐種子的催芽方面,已創造了一些辦法,基本上解決了硬粒種子不易發芽的困難。

★催芽方法

(1)冷、開水浸種分級播種法

在浸種時,不要把種子全部用開水浸。具體做法是:把種子放在盆內,先用冷水浸泡四十八小時,經過浸泡後,不硬的種子絕大部分都能膨脹。膨脹後,再用濃度百分之三十的泥水,將膨脹的種子漂出來,攤晾在屋內,等晾乾後,就可播種。餘下沒膨脹的種子,絕大部分是硬粒。

這些硬粒種子,必須用開水浸泡,才能膨脹。浸泡時,先把開水倒入盆內,再將硬粒種子倒進去(種子不要露出水面),用木棍攪拌,到不燙手為止。經過二十四小時,把膨脹的種子再用泥水漂出來,晾乾後再播種。剩下的未膨脹的硬粒種子,再用上述的辦法浸泡,經過一到二遍,硬粒種子就可全部膨脹。最後剩下的極少數的種子,如果質量不好,就可以不用了。這種方法不但燙不壞非硬粒種子,還能做到苗子出土整齊,高低一致,便於經營管理。

(2)分級催芽播種法

這種方法是把每一次膨脹後的種子漂出來,再進行催芽(像生豆芽一樣),等到種子剛要扭嘴時,就把種子播種到地裡。這種做法能使種子迅速發芽,採用這種方法必須注意防止黴爛,和生芽過長。生芽過長,不便播種,也容易損傷它的生機。另外用這個播種方法時,必須預先在播種溝內灌水使其溼潤以防落幹。

  • 播種後的撫育管理

洋槐播種後,要加強撫育和管理。秋冬季在旱地裡播種的洋槐,到第二年春季才發芽。這一段時間較長,更需要防備蟲、鳥為害。比如到春季化凍後,就要用腳踝一遍,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免得種子不好發芽或吊死。洋槐的幼苗出土後,要適當的進行中耕除草,經過半個月上下的時間,就要進行問苗。

間苗時,把發育整齊的壯苗留下,細心撫育培植,使它更快的生長。洋槐有一定的耐旱力,在幼苗生長時期,澆水不宜過勤,以免苗木的地上部分生長過大,而根系纖細,不利以後成長。每畝按五十二個苗床計算;每個苗床寬三尺,長三十尺,按播種四行計算。

  • 樹苗的出圃和假植

各地洋槐切乾造林,大部分是使用一年生的實生苗。根據歷年栽植經驗,用一年生的實生苗造林,比用二年生的實生苗或移植苗,成活率高,一般的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並且還節省生產費用。年生的洋槐幼苗,一般高二尺半到三尺,根際直徑二到四分、就可出圃造林。

洋槐出圃造林,在掘苗前如果土地過於乾燥,不好掘,事先可澆一次水。苗木掘出後,要進行挑選分級(通常分為二級),把主根捲曲和過於細弱的小苗去掉;直根、側根過長的,要剪一剪,留五六寸長,然後再從根上部分二到三寸處截去主幹(如果在掘苗前把苗幹截去,掘苗就更方便),這樣就可造林了掘洋槐苗應當有計劃的進行,做到隨掘隨運、隨栽。

樹苗掘出後,如果不能馬上運到造林地或者運到造林地不能馬上造林,需要妥善保護,不要使樹苗受風吹日曬。最好的保護方法,是假植。假植在土壤溼潤、排水良好的有遮蔭的地方。假植最好實行溝植。為了便於排列苗木,溝的一邊可掘個斜坡,把樹苗均勻的排列在溝的斜坡面上,上面用土把根和乾的下部埋上。埋時,要埋嚴,以防透風,埋完後還得灌水。假植的苗木如果長時期不起用,在假植期間,為了保持土壤溼潤,也可適當灌幾次水。

造林

  • 整地

要使洋槐在造林後很好的生長,造林前必須做好整地工作。在土質較為瘠薄的林地,如果不提前整地,改良土壤,採取隨刨坑隨造林的辦法,樹苗就很難正常的生長,甚至會枯死。地怎樣整法呢?可根據坡度的大小和沖刷的程度來確定。在坡度大、石頭較多的山地,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可採用穴狀整地,穴的形狀有圈形、方形和魚鱗坑形等數種。

在坡度不大的山地或丘陵地,可採用水平溝或較大的塊狀整地;在平原地區的砂灘或海灘地帶,如有風害:可採用帶狀整地,無風害可採用全部整地。整地的時間,在造林前半年或一年比較好。比如,計劃在明年春季造林時,我們應當在今年的春季或夏秋季把地整好,好使土壤得到充分的風化,和多蓄積些雨雪。

★整地方法

(1)水平溝

溝的長短寬窄,可根據自然條件和造林目的來決定。一般的溝寬是一尺四到二尺,溝長三尺半到九尺,不能過長,過長了不易使兩頭取平,下大雨很容易被沖刷。採用水平溝整地,如果每畝栽洋槐六百株。

(2)魚鱗坑

當棵與棵之間的距離是二尺半,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是九尺,每條溝栽二棵和栽三棵,棵與棵之間的距離是三尺,行與行之間的距離仍為四尺,每條溝栽三棵時魚鱗坑,坑長二尺,寬一尺半。採用魚鱗坑整地造林時,一般的多在一個坑內栽植一棵樹,棵與棵之間的距離是三尺,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是四尺,每畝栽五百棵。現在各地也有采用大型魚鱗坑整地造林的,每個坑內栽二棵或三棵不等,坑的長、寬也不一樣。

  • 栽植

栽植洋槐時,要將樹苗正直的放在坑中,使根部舒展,然後填土,疏鬆肥沃的表土填在下面,生硬的底土填在上面,最後把樹苗用腳踩實。一、二年生的洋槐苗幹,組織疏鬆,上部往往乾枯,再從乾的中下部發出很多芽子。這樣在造林後再去截幹、拿芽、定芽,就非常麻煩。為了減少麻煩,可採用截乾造林方法,把洋槐的苗幹截留二、三寸長。

栽植時,截幹可少露出地面,也可與地面取齊。在有風、旱和凍害地區,栽完後再用土封坑,能提高洋槐的成活率。洋槐栽植的密度,各地不一樣,這主要根據造林的目的和當地的條件來確定。一般的說,在山地陡坡上營造水源林,為了保持水土、應進行密植,每畝栽六百到八百棵。

在山的下游和丘陵的緩坡上、營造用材林,由於土壤較好,洋槐生長迅速,每畝可栽五百到六百棵;在河流兩岸的砂灘上造林或比較肥沃的荒地上造林,每畝可栽四百到六百棵,六、七年後,就可鬱閉。如果我們要營造新炭林,可栽八百棵。栽植洋槐的時間,通常以早春化凍後和洋槐發芽前比較適宜。

近幾年來,我國為了防備春旱,在秋季落葉後趁土壤溼潤的時期栽植,效果也很好。但是在凍害嚴重的地區,不宜在秋季栽植。另外,也有在夏季栽植的。據試驗,夏季造的洋槐林,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不過,夏季雨多,洋槐怕淹,最好不要使樹坑裡積水。

總結:想要提高洋槐育苗和栽植的整體產量,從而有效進行造林。育苗的方法很重要,根據洋槐的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方法來進行育苗,只有育苗方法正確,才能保證洋槐造林的質量。也只在造林前掌握其造林技巧,才能有助於穩固洋槐造林的作用。


老趙談三農


洋槐莢果

1,收集種子,洋槐樹定植之後,一般在正常情況下,三年左右就有開花,大約五,六年之後進入盛花期。準備採集種子的洋槐樹,最好是生長健壯,盛花期過後10年以上洋槐樹。洋槐在秋季有成熟的莢果,表皮變硬,外表呈赤褐色,就說明已經成熟,就可進行採種,將莢果曬乾之後,除去果皮,就可得到種子,將種子放於通風陰涼處保存,一般每畝地育苗需要種子4公斤左右。也可以進行採用根扦插繁殖。

2,處理種子,可用溫湯浸種,準備好60度的溫水,將收集的種子放入水中進行攪拌,大約經過10分鐘左右,水溫降至40度左右,就可停止攪拌,涼至常溫,將種子撈出來,隨後放入現配的0.1%高錳酸鉀水溶液中繼續浸泡大約一天一夜,將種子撈出來,在清水中漂洗一下,就可進行催芽或進行播種。採用高錳酸鉀進行浸種的目的就是,能直接補充少量的鉀元素,同時高錳酸鉀又對種皮有一定的腐蝕作用,播種後,出苗快而整齊。一般播種的時間在穀雨節氣前後,晚霜過後。

洋槐花

3,育苗床選擇及播種,為了讓洋槐樹種子一播全苗,要選擇在土質疏鬆肥沃,透氣性好,有方便的水澆條件,地勢較高,大雨後不積水的大田間。

4,苗期管理,按照行距30公分進行條播,開溝足墒播種,總之上面覆蓋1.5公分厚的細潮土,上面覆蓋地膜,保溫保溼,避免澆水與雨水拍打,土壤出現板結,影響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適時撤除地膜。一般在苗高8,9公分進行間苗,剔除病苗弱苗,苗高15公分左右,按照株距7~8公分進行定苗,洋槐樹幼苗木質化後,生長緩慢,但地下根向外向下生長比較快,遇到乾旱,及時澆小水,澆水後,進行淺鬆土保墒。應定期進行追施氮磷鉀複合肥,每畝地10公斤左右,距離幼苗30公分開施肥溝,將複合肥埋入深10公分,可減少肥料揮發,施肥後進行澆水,能充分利用肥料。

5,病蟲害防治,幼苗出土前後,最容易招惹的就是螻蛄,蠐螬,蚜蟲,種蠅等害蟲。在整地前每畝地撒施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左右,預防地下害蟲,出苗後,仍然有害蟲危害,可進行澆灌0.3%苦參鹼水劑,每畝地700毫升。蚜蟲最喜愛洋槐苗幼嫩的枝葉,應及時進行防治,可在蚜蟲發生初期,進行噴灑2000倍液噻蟲嗪+1000倍液氯氰菊酯。

6,定幹,洋槐樹不像其它苗木只有一個主幹,分枝多,按照生長勢強的枝條留為主幹,保留頂端優勢,其餘的枝條摘除頂心,並分開疏除,不要一次疏除掉,避免影響主幹生長。

7,苗木出圃,培育一年的洋槐苗,一米高處達到1.8公分的直徑,在秋季落葉後,土壤封凍之前移栽。另一個在春節過後,土壤解凍之後一直到萌芽之前,起苗移栽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