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雖然大家想通過症狀來判斷,其實很難,因為不管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都屬於呼吸道疾病。

目前的觀察告訴我們,這些表現都很接近,雖然有區別,但根本不能單純從症狀就判斷是或不是。

但目前對於湖北以外的人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接觸!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1、有沒有去過包括武漢等附近地域,當然包括疫情較重的地域,這個地域包括大地域比如武漢及湖北;還有就是小地域,比如本人所在地出現過聚集性肺炎的地域。

2、有沒有接觸過確診或疑似病例。

這兩點目前看來更為重要,而不能僅僅看錶現。

如果符合上述兩點,又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甚至鼻塞流涕腹瀉,呼吸困難等等表現,那麼就要高度懷疑。

如果沒有上述兩點,一般來說風險很低!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2020年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臨床表現:潛伏期1~14天,一般為3~7天。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43.8%的患者在早期出現了發熱症狀,住院後發熱的比例激增到87.9%,這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期診斷不能過分側重於是否發燒。

雖然大多數人發燒,但也有不發燒的情況。

發燒(87.9%)和咳嗽(67.7%),而腹瀉(3.7%)和嘔吐(5%)很少見。

25.2%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種基礎疾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因部分重症患者無明顯呼吸困難,表現為低氧血癥,改為“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強調“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基於已經發現沒有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確診病例,故將“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也納入疑似病例進行排查。

確診病例診斷標準: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湖北省:

無論有沒有接觸史,只要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兩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相當於疑似病例標準放寬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為臨床診斷病例。

實驗室檢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LDH、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和“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胸部影像學的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引起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多達100餘種,其中病毒約佔30%,而且其他病毒導致的肺炎與常見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狀病毒等有相似之處,單從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難以鑑別,需依靠病原學檢測來區分。


疑似新冠肺炎,初步判斷:湖北和湖北以外不同的參考


也就是在湖北只要有症狀,就得查!

在湖北以外,先看有沒有接觸的歷史!

(參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