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家,我來了!武漢之“疫”,是他的主場

在北京醫療隊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肖漢,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對於其他隊員來說,馳援武漢是遠道而來;對他來說,這裡他的“主場”。面對疫情,他心急如焚,面對近在咫尺的家,只能“三過家門而不入”。

不一樣的“歸心似箭”

2000年離開武漢,肖漢醫生一直很忙碌,只有每年春節才能回武漢看望家人。2019年底,肖漢醫生和往年一樣,早早買好了回鄉的機票。隨著春節臨近,母親從武漢打來電話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肖漢醫生更是歸心似箭。

然而,回家的盼望,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

肖漢退掉了飛機票,做好了堅守崗位的準備,他說無論是鎮守北京還是支援武漢,自己都義不容辭。記者問他更願意在哪兒奮戰,他仍用了“歸心似箭”這個詞。

“我生於武漢,在家鄉,我學到了從醫的本領。”肖漢說,家鄉有難,作為一名醫者,尤其是專業對口的醫生,他站到最前線是天經地義的。

武漢日記|家,我來了!武漢之“疫”,是他的主場

△身穿防護服的肖漢醫生

除夕夜,當家家戶戶都暫時忘卻煩惱,圍坐在桌邊觀看春晚時,肖漢家的電視卻一直黑著屏幕。在校友、同仁的微信群裡,他忙著和大家討論該如何支援家鄉,“物資夠不夠?需不需要籌集捐款?”在每個群裡,肖漢醫生反覆地問著。他相信,此時海內外所有的武漢醫者,都在做著和他相同的事情。

近在咫尺家難回

終於,肖漢醫生跟隨北京醫療隊出征而“歸來”武漢,以這種方式回到家鄉,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

這座城市對他來說絕對不陌生,醫療隊駐地和他的家雖然位於這座城市的對角,但若驅車前往,也不過一個小時。相對於北京到武漢的距離,溫暖的家、想念已久的母親已經近在咫尺了。但肖漢明白,今年只是“理論上回家了”,他無法去見家人。

“這不僅是要遵守醫療隊紀律的問題。”肖漢說,此次疫情來得迅猛,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切斷傳播途徑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他去見家人,會給雙方都帶來感染的風險。“很多人對病毒的理解仍存在誤區。一個人身上是否攜帶病毒,並不是有或沒有這樣一個非黑即白的道理,而是可能存在量的變化,量變會帶來質變。所以在非常時期,儘量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才是控制病毒傳播的最好辦法。”

遠在北京、難以常回家看看是一種無奈,家門近在咫尺卻回不去,更是讓他非常難過。“為了大局,請家人原諒吧!”

武漢日記|家,我來了!武漢之“疫”,是他的主場

△肖漢(右)和北京醫療隊的隊友

耳聽鄉音痛在心

北京醫療隊剛到武漢時,大多數醫護人員都遇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困難——面對患者的訴說,他們必須“豎起耳朵”,因為不太能聽懂武漢話。可對於肖漢來說,病房裡聽到的都是鄉音,有時候他還為患者當起了翻譯。不過,他聽到的每一句鄉音,翻譯的每一句話,都是來自父老鄉親的痛苦。痛在患者身上,也痛在肖漢的心裡。

這種情感肖漢從未在戰場上流露過,那時,他就是一名沉著冷靜的戰士。“只有脫下防護服以後,我才思緒萬千。”肖漢說,從醫多年的醫者,都會培養出控制情緒的能力,因為如果控制不好情緒,會導致自己判斷及操作的失誤。

“回到駐地的時候我會想,作為醫生,能夠救治這些患者的手段,我已經都用上了,可作為普通人,我到底還能再做些什麼,去減輕他們的痛苦。”說著說著,這位堅強的戰士也哽咽了。

武漢日記|家,我來了!武漢之“疫”,是他的主場

“不過,疫情當前,家鄉人民的臨危不亂更讓我振奮。我看到醫院裡發熱門診的排隊秩序很好,我們武漢人就是這樣,凡遇到大事,心一定能擰到一塊兒去,沒有過不去的坎兒!”肖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