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河縣組工幹部馬國海勇當疫情防控一線“排頭兵

廣河縣組工幹部馬國海勇當疫情防控一線“排頭兵

廣河縣委組織部 廣河黨建


“爸爸,天黑了以後你會回來嗎?”

“回不來,爸爸最近很忙。”

“那你天亮了會不會回來,你在忙什麼呢?”

“爸爸天亮了也不回來,爸爸最近在織網。”

“爸爸,以前你總說你在忙著織布,每天都在為叔叔阿姨們做嫁衣,現在怎麼又在織網了呢?”

.............................................

看著夜空中斜掛的月亮,無數的星星閃爍著,馬國海似乎很久都沒有仰望過這麼美的星空了。掛完女兒電話,他擦拭了下溼潤的眼角,回頭看了看正在高速路口忙碌的交警和同事,他才想起這是他在高速路口堅守的第7個夜晚,整整7天他都沒有回過家,接到女兒的電話莫名有點心酸。

馬國海,廣河縣委組織部二級主任科員、幹部股股長,這是他在組織部度過的第18個年頭。平時,在女兒眼裡,爸爸是個超級大忙人,自從她記事的日子起,爸爸大多都是半夜回來,早上她醒來時匆匆就去上班了,但每次寫作文寫到爸爸時,女兒總是驕傲的寫到“我的爸爸在織布,不知道每天織的什麼布,但媽媽說爸爸是在為叔叔阿姨們織嫁衣。”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7年組工幹部工作經歷,身邊的同事走了又來,來了又走,而他一直選擇堅守。2011年,由於工作需要,他開始從事幹部工作,對幹部工作的每個程序步驟他都輕車熟路,“工作通”“活字典”——這就是多年來單位領導和同事們給他作出的最貼切評價。同時,認真、負責也是他的標籤,2017年,他的左腳腳踝韌帶因意外嚴重拉傷,醫生囑咐要在家休養6個月,由於當時省委正在對廣河進行巡視,視工作如命的他,沒有等到痊癒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積極配合上級開展工作。

2020年春節,註定讓我們銘記。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席捲了全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正式打響,疫情時刻牽動著25.9萬廣河群眾的心。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面對黨組織的出戰號令,全縣各級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舍小家、顧大家,奔赴疫情最前線,留下了“最美逆行”的身影。緊急時刻,縣上決定抽調80後優秀年輕幹部到各主要公路口檢查點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聽到消息後,馬國海堅定的說,“疫情肆虐,越是群眾‘危難’之際,越是社會‘憂患’之時,作為1名組工老兵,越要衝鋒在前”!他第一個向組織申請奔赴疫情防控任務最重的廣河縣高速路口檢查點,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同時,作為組工幹部,他第一天到在最前沿崗位上思考:如何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他當機立斷,立即向組織申請成立廣河高速路口檢查點臨時黨支部,並擔任臨時黨支部負責人,第一時間立起黨組織鮮紅旗幟,把檢查點上的44名黨員迅速團結凝聚在一起,組織帶領檢查點100多名工作人員切實把牢廣河縣“第一道關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州委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發揚連續作戰、英勇無畏、甘於奉獻的精神,以最嚴的責任、最實的舉措織密織牢聯防聯控“十張網”。馬國海作為臨時黨支部書記和檢查點負責人,他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當起戰鬥員、組織員、考察員、後勤員,24個小時堅守在第一線,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逐一排查、登記、核查身份、測量體溫、宣傳知識、上報數據,用心、用情、用愛織密疫情防控的“檢查網、排查網、管控網、宣傳網”,構築起了嚴防疫情輸入的堅實屏障。

厚厚的防護服,熱氣騰滿的護目鏡,唯有一雙眼睛不停的閃爍著,測體溫、做登記、疏導車輛,看著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那些可愛的幹部,馬國海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而在檢查點同事們的眼裡,馬國海就是知心老大哥,每次遇到換崗、值班,都讓其他幹部休息,他選擇堅守崗位;每次發放醫護口罩、防護服時,他把N95口罩、防護服給了最前沿的公安民警、醫護人員、登記摸排人員;看有的年輕幹部心情低落時,為他們打氣、加油,幫助疏導情緒;每次上報數據時,他都反覆校對、反覆核實,確保上報數據真實、準確、有效;遇到情況比較複雜工作時,他第一個衝上去,耐心細緻的解釋政策、疏導情緒、宣傳政策。

“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是每名組工幹部的初心和使命。面對工作,他默默堅守、甘為人梯;面對疫情,他衝鋒在前、義無反顧,用責任和擔當點亮了組織部那盞“信念之燈、擔當之燈”,做到哪裡有疫情、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組織的聲音、哪裡就有組工幹部站在最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