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舉國抗疫,成效顯著。疫情肆虐,經濟還得發展,生活還得繼續。隨著疫情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各地開始號召在,在防護條件充分的前提下,開始復工。但由於學生群體數量大,群體聚居時間長,交叉感染的幾率,全國各地,都延遲了開學。幾乎所有地方,開始實行“網上覆課”,進行遠程教育、網絡直播課。

但問題來了:父母都上班去了,孩子一個人在家,怎麼上網絡直播課?

先來看一個案例。據《看看新聞》報道(見下圖):

2月9日,上海寶山區菊太路一小區內,一位女士下樓倒垃圾時,一心只惦記著要戴口罩,卻把鑰匙忘帶了。她心想14歲的女兒還在臥室學習,便使勁敲門,但怎麼敲都無人應答,此時家中灶臺還開著火燒著晚飯,這下令她心慌了,立即報警求助。

原來女孩本一直坐在臥室的飄窗上上網課,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對外面的情況渾然不覺。當民警和母親進了臥室呼喊,她才清醒過來。

14歲女兒在家 敲門卻不應答!消防破門一看傻眼了

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請注意,這還不是父母上班,僅僅是外出丟一下垃圾!

對於“停課不停學”,我從開始就持反對態度(準確地說,是反對“線上直播教學”)。我從教育學、管理學、健康學等各個方面,做了分析,並認為讓孩子讀書,才是最好的“停課不停學”。

另外,雙職工家庭、父母缺乏管理能力和網絡素養的家庭以及經濟貧困的家庭、留守兒童家庭,這四類家庭的孩子,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或許,這應該是當下熱熱鬧鬧但必將偃旗息鼓的“停課不停學”“線下停課線上學”需要著實解決的難題。

反對始終是反對,但一旦實行,卻也不得不被裹挾到其中——教育體制、人才選拔機制就在那裡擺著,你不學,別人學,你落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這就是社會學上的“劇場效應”,一旦別人站起來,你還坐著,那麼,你就什麼都看不了!

那麼,隨著各地開始復工,一些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如何上網絡直播課呢?

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個人認為,首先要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寧願不上網絡直播課,也不讓孩子單獨上。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基於安全

不要讓孩子單獨上網絡課,首先基於安全。父母都離去上班,孩子一人在家,年齡大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強一些倒還好,那些年齡很小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很差的孩子,一旦脫離大人的照顧或監督,是很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

這樣的例子,簡直是不勝枚舉!

第二,基於健康

不要讓孩子單獨上網絡課,還因為健康。我們知道,網絡是個好東西,容易讓人著迷。如果沒人監管,一坐就是一天,缺乏必要的運動,身體健康特別是脊柱和視力受到損害,那簡直是一定的!

從心理和精神健康的角度,由於網絡充斥著各種信息,一旦沒有監管,孩子很容易接觸到不健康的信息,甚至是反動黃色的,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第三,基於效果

孩子終究是孩子,特別是那些心智還不成熟、貪玩好耍的小學、初中生(高中生也好不到哪裡去),一旦脫離監管,效果,將大打折扣——如果這會有效,老師都不需要管理了!


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上好網絡直播課呢?

第一,一定要有人監督、管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雙職工家庭,都要上班,沒人監管,那麼,是否可以請老人呢?即使達不到指導作用,但起碼安全會有保障得多吧?

如果老人也沒辦法,是否可以採取遠程監督管理呢?比如,安裝攝像頭,實時查看孩子的狀況,還是會有一些用處的。

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第二,信任孩子但要循序漸進放手

經常有教育專家說“每個兒童都是天才”“要相信兒童”“信任可以創造奇蹟”等等。如果你相信這些,那麼,孩子基本上就完了——信任老師,為何一個學校那麼多領導?(可以類推)

我們是要信任孩子,但要記住,養成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適度放手,中途要不定時“殺殺回馬槍”。

第三,每天要進行效果評測

只有學習沒有效果評測,這樣的學習,基本上是沒有效果或者效果很低的。所以,回家後,父母一定要對孩子的學習效果進行測評。建議問三個問題:學了什麼?學懂了什麼?哪些問題還不懂?

口頭的問答,效果也不一定好,還需要有知識和能力的檢測,所以,準備必要的紙質試題,很有必要性。

總之,當下的疫情,對所有的工作,都是一個挑戰。我們一方面要有獨立思考,另一方面,還做好積極應對!

再次向所有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支招:復工在即,雙職工家庭如何上“網絡直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