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千古名篇《旅夜書懷》好在哪裡?詩中體現了杜甫怎樣的胸懷?

影視蜃樓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一一杜甫《旅夜書懷》

釋過來:

微風徐徐吹拂著江岸上細細的小草,

夜間沽酒於停泊的蓬舟。

點點繁星低垂連著廣闊的原野,

茫茫江水伴著月光滔滔東流。

文章的精華不是為了名聲而違心所作!

如果夙願未了應託病辭休。

此時飄泊喚起一種相似的情懷,

飛翔在大江平野的就是這樣的一隻沙鷗。

【注】

這首五言律詩是杜甫在公元七六七年秋天飄泊夔州(今重慶奉節縣)所作,從中可以領略詩聖的高尚情懷。





白溪釣客


杜甫的《旅夜書懷》,寫於他的晚年,是他的經典名篇之一,被清人蘅塘退士選入《唐詩三百首》之中。全詩如下: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strong>

這首詩寫於唐永泰元年(765),當年,杜甫在成都的依靠嚴武去逝,只好全家東下,到忠州後,寫了這首詩。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危檣,高高的船桅杆。

微風輕輕吹拂著岸上的細草,夜幕下,一艘桅杆高高的小舟停泊在岸邊。

“危”、“獨”二字,隱含著他艱難的生活,起二句從近處小處寫,平靜的語言中暗含著杜甫洶湧的情感暗流。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兩句意境突然變得闊大,因為平野廣闊,所以星星彷彿從天幕上垂下,明月倒映而下,隨著大江奔流湧動。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

我的名聲豈是因為文章而顯著,官位倒是因為老病而退休。

這裡杜甫是正話反說,他的名聲本來說是因為文章而得,官位卻是因為與同僚不和,自稱老病退休。他這樣正話反說,傳達出他內心的鬱鬱不平。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如今四處漂泊,就像天地間一隻孤獨的鷗鳥。

杜甫的這首詩,從眼前的細草、微風、孤舟寫起,於平靜的語言中暗藏洶湧的情感,繼而突然境界擴大,但見天幕四垂,大江奔流,在這廣泛的天地中,詩也將暗藏的情感發洩出來,在正話反話中婉轉地控訴出現實的不公與命運的無奈,最後結之以天地一沙鷗來結束自己對人生的感慨。

杜甫的這首詩中,雖然有對人生的無奈,有對命運的控訴,但氣勢雄壯,毫無衰頹之感,頷聯的闊大景象使全詩充滿力量,最後的沙鷗雖然以弱小,但它依然飄飄於天地間,顯示出它強大的內心。

從詩中可以看出,杜甫無論經歷怎樣艱苦的人生,他的內心始終有一股雄壯的力量,這也是詩聖杜甫偉大的人格體現。

近代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中評:通首神完氣足,氣象萬千,可當雄渾之品。


謝小樓


詩聖杜甫是我國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素有詩史之稱。由於—生坎坷,貧病相煎,故他的詩多有沉鬱。

《旅夜書懷》全詩為: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沙鷗。此詩大概作於公元七六五年嚴武死後,杜甫失去了生活依靠,不得巳攜家乘舟東下的途中。

詩的笫—.二句寫近景:微風吹拂著岸上的細草,小船孤獨地停泊在岸邊。但這並不是空泛的寫景,而是寓情於景,以景示懷:我就象岸邊的細草—樣渺小,象江中的孤舟—樣的寂寞啊!笫三.四句寫遠景:群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好雄闊啊!注意!這裡的樂景其實是在寫哀情:美景如此,而我卻孤苦伶仃.顛波流離。面對美景,滿心只有悽愴。第五六句開始書懷:我現在有名聲,是我的文章好呢還是我年老多病該老休呢?其實都不是!而是政治上受排擠,不得巳才這樣的。最後兩句說:現在的我象什麼呢?只是象這廣闊天地中的—只沙鷗罷了。真是字字血淚啊!

這首詩的寫作特點可以說是古典詩歌中情景互生.互為其宅的範例。


原卉詩詞


《旅夜書懷》好在哪裡?體現什麼胸懷?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進入詩中。所以,我們先把其詩溫席一遍,才能慢慢下手。《旅夜書懷》詩云: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江岸之上,微風吹拂著細草。寂靜的夜晚,高高的船帆下面,詩人孤獨地棲息。原野非常的廣曠,星星十分低矮,幾乎接近於地面。大江滾滾向東流去,月亮在水中湧動著。

這名聲難道是因為我的文章寫得好嗎?不管如何,官位是應該因為我年老多病而辭退掉的。如今我來到這江邊上,孤孤單單地停留在這裡,就像那天地之間的一隻孤孤單單的沙鷗一般!

杜甫寫這首詩時,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此年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回成都草堂。四月,嚴武死去,他失去了依靠,便攜家從成都出發乘舟東下。沿途經過嘉州、榆州、忠州等地。此詩即是在這次行程中所作。

此詩前半部分以寫景為主,而景中亦喻其情。開頭兩句:“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這是在寫近處之景。岸上吹著微風,微風吹著小草。寂靜的夜晚,一葉孤舟,高高的船帆,詩人在這船中獨自棲息。“細草”,隱喻詩人自己渺小,“危檣”,隱喻仕途的艱險。細草即使在微風中,也只能風左則左風右則右,是弱者之象徵。危檣聳立著,在寂靜之夜亭亭而立,是強者之象徵。在這細草微風,危檣獨立的寂夜裡,詩人孤悽地在船上獨宿。接下來的兩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兩句寫的是遠景。原野非常的平坦廣闊,星星低垂著,幾乎與水與地相接。大江滾滾東流,一刻不停,月亮在江中不斷地湧動。“平野闊”,平野既闊,也說明一個孤獨的人十分渺小,何況“星垂”,更有一種壓抑之感。“大江流”,給人滾滾向前的衝動,而詩人的政治前途十分暗淡,而“月湧”更造成作者心緒之難以安寧,這情景導致人難以入眠。



詩的後半部分以抒情為主,但情中也藏著景。五、六兩句:“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我這點名氣難道是因為文章寫得好嗎?而我的官位則真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解除了。這兩句都是在說反話。因為他的名聲本來就是因為文章寫得好才著其名的,但他卻說“難道是這樣嗎”?他的官職本來就是因為論事得罪了上司才被解除的,但他卻說“應該是因為年老多病”。兩句詩的意思是恢諧的,一是表明自己的反感,一是表現自己的無奈。上句的“豈”字和下句的“應”字,在句中起到關鍵作用。最後兩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自己如此的飄泊無依,象個什麼呢?就像是天地之間孤獨飛翔孤獨棲宿的沙鷗一般。“飄飄”,有飄泊、飄零的意思。“一沙鷗”,一隻孤孤單單的沙鷗,又給人悽清冷寂的感受。這兩句總體上給人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印象。開頭兩句有個“細草”,表達渺小;後頭兩句有個“一沙鷗”,表達孤獨。



整首詩的寫法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所以它好就好在情景交融。而它表現出來的胸懷就是:自己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卻不能去實現,這集中從“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兩句中幽默地反映了岀來。


王夫之曾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和景互藏其宅,也就是㝢情於景、㝢景於情。㝢情於景,就是書寫適合於表達詩人所要抒發的情感的景物,使情藏於景中;㝢景於情,就是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旅夜書懷》就是一首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典範。全詩情景交融,意境雄渾,氣象萬千。景物之間互相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孤獨悽零形象,全詩瀰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就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用戶60397079085


杜甫的這首《旅夜抒懷》其實在我看來最為值得我們當代青少年學習的地方就是能融情於景,完美地詮釋情與景之間的關係,能夠將外界的景象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同時又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景物之上,正所謂真正地做到了情景交融。

詩中的很多意向例如星星、月光、大江、桅杆、江岸、細草這些景物,詩人正是藉助這些景物來表達自己的四處漂泊,無法穩定的孤獨淒涼的心境。但是我們反過來看,也就是說剛才是由景到情,這是正常的思路,現在我們逆向來看,也就是由情到景,詩人杜甫此刻已經年老且病,長期漂泊在外,久不歸家,包括自己在仕途上無法實現抱負的遺憾導致詩人內心孤獨淒涼,由此產生了漂泊無依的感傷,由景入情。

但是討論到現在,我們仍然沒有談論到這首詩的核心部分與內涵,詩人在外漂泊,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彷彿當今在外背井離鄉的工人和農民,詩人所遇到的困難比如無人理解、四處漂零就類似於在外地工作的這些人,他們一年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可想而知他們的心境與杜甫寫作此詩時候的感情是何其地相似,在外打工,可能很多時候遇到不被人理解,遭受排擠和打壓等等現實社會中的不公平待遇,這也就像杜甫當時不被人所心上的那一份無助和感傷。這是他們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同之處也恰恰是在此,杜甫在這首詩中表達了無盡的感傷,他的心情基本上都是處於低谷中的,但是在外工作的農民共或者是這些背井離鄉打工的人卻往往心中正是那一份對家的責任,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支撐著他們不斷地向前看,即使在現實中屢受挫折,即使不被別人所看好,但是正是對未來的信念促使他們不斷前進,不放棄。也就是說他們更多地是關注著未來,而杜甫在這首詩中可以說都是圍繞著過去而展開寫作的,在整首詩向後推進的過程中,他的焦點也一直都是以過去發生的種種悲傷和遺憾之事來立意的。換句話說,此處情感雖然相似,但是情感的來源和時間以及情感導致的結果都是不同的。一個是過去,一個是未來。


一往文學


小可當年學習寫詩詞的時候,曾做過一個試驗。旅夜書懷頜聯出句是“星垂平野闊”,那個垂字想替換一下,於是翻開平水韻表,將所有的平聲字一個一個地放上去,想換掉這個“垂”字,結果無論換哪一個字,都不如這個“垂”字好!

杜甫是怎麼想到用這個“垂”字的?

那個“湧”字也是如此。

題主問,這首詩好在哪裡?

好在一字不可易。

古詩詞第一難在煉字,第二難在搭配。而煉字煉的不僅是字義的生動與形象,還有這個字的發音所產生的音律之美。

一個垂字,音色深沉,雄渾,頓挫,孤寂。

一個湧字,音色有力,開闊,急促,悲壯。

還有尾聯的飄飄二字,世界上最俗不可耐的疊字,唯一用得雅到巔峰的就是這一首,相比之下蔣捷那首《虞美人》中的“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簡直不堪入耳。

全詩沒有一個出奇的字眼,全是俗到底的字,天地,文章,老病,微風,細草,這些字連後世詩人都輕易不用,因為太俗,或者因為功力不足寫不出彩來,只有杜甫這一首,真真的煉字加搭配加音律的完美合一,毫無違和。

這首詩是五律的典範之作,是神作,不可複製,無法模仿。

僅用白菜和豆腐就做出了絕世美味,直接把滿漢全席碾壓了一萬個來回。

這首詩不應當出現在中學課文裡,因為中學生看不出這首詩的好來,而所謂的那些賞析文章更是丟西瓜撿芝麻,放著真正的魅力不展示,偏偏糾結於字義這種爛大街的梗。

杜公還有一首《春望》,很多人欣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一首最撩人的應當是頸聯對句的那一個“抵”字,這個字愈品愈妙,難以言表。堪稱千金不易!

詩以一字論優劣,古人誠不欺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