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心態


大閘蟹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心態

大閘蟹,又稱中華絨螯蟹、河蟹、毛蟹等,屬於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弓蟹科,是一種經濟蟹。大閘蟹肉質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豐富微量元素,深受人們喜愛,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大閘蟹的完整養殖(從胚胎到成蟹)通常需要經歷兩年時間。從受精卵孵化到蟹苗發育完成一般需要2個月左右,蟹苗入塘大概1個月時間成長為幼蟹,再經過5-6個月的時間才能從幼蟹培育成蟹種。我國大閘蟹主要產區為江蘇主產區、安徽主產區、上海崇明島產區、湖北主產區等。其中,江蘇省大閘蟹產量在全國佔比超過了40%,而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陽澄湖大閘蟹和洪澤湖大閘蟹均來自江蘇省。

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大閘蟹的營養價值被越來越多人所認知,大閘蟹開始走進越來越多家庭的餐桌,而80、90後人群則是購買大閘蟹的主力軍,銷售額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消費者,且銷售額增速加快。下游需求的增長極大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大閘蟹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心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2024年中國大閘蟹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蟹企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25000家。另外,我國大閘蟹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大,已從2015年的53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978億元,年平均增速超過20%。未來幾年內,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大閘蟹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穩定發展趨勢。

就目前市場消費特點來看,我國大多數消費者比較看重大閘蟹的品牌及價格,但對市面上的大閘蟹的實際產地缺乏辨認能力。多年來陽澄湖大閘蟹樹立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部分消費者由於對大閘蟹產品缺乏理性認知,“唯陽澄湖化”心態嚴重,對陽澄湖大閘蟹盲目追逐,導致陽澄湖大閘蟹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山寨版”陽澄湖大閘蟹充斥市場,嚴重擾亂了大閘蟹市場的正常秩序,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2018年,國內市場上出售所謂的“陽澄湖大閘蟹”中,超過90%的產品並非真正產自陽澄湖。

大閘蟹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消費者應保持理性心態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大閘蟹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未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大閘蟹的市場需求和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另外,洪澤湖、盤錦和大縱湖等湖區的大閘蟹品質與陽澄湖大閘蟹並無多少差距,消費者應迴歸理性消費,避免因盲目追逐單一產品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同時,有關部門也應完善市場監管機制,規範行業經營秩序,推動大閘蟹行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