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4年的老阿姨工作出來了還想考研,這現實嗎?

nicole4


太不現實了。想通過考研迴避就業,想法有點幼稚。因為對自己現在所工作的單位不滿意,所以就想通過考研來逃避就業。這種想法我是不贊成的。

如果你是,單純的上一個非全日制研究生我是比較贊成的,如果你是想脫離工作直接考一個全日制研究生,其實我是不贊成的。

先說你的年齡今年是九四年。也就是二十六七。三年後畢業,那就意味著你是將近30歲。30歲然後再去找工作,沒有一點點競爭力。

我個人建議入行一定要入早,你與其去考研究生,你還不如去考公務員,或者你去考教師這些都是可以的。

因為對於你來說考研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應屆畢業生沒有考上研究生,然後再進行二次考研甚至是三次考研,這考研的難度會很大。

與其你考上一個不入流學校的研究生還不如繼續工作。研究生要考就考985,最次也要考個211。要不然考研究生和不考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相反,我個人建議你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因為我的同學裡面有很多就是在工作以後又有工作的,需要考慮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2017年改革以後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單位和企業是認可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僅僅是週末上課,考起來也比較容易,

更重要的是不需要佔用工作時間。希望你能夠理性認真地對待,別一股腦一條筋的就記著去考研,考研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最主要的你還是要面臨工作。


公考遴選寫作大講堂


現實啊,我今年研一我們班就有94年的小姐姐和小哥哥,他們也都是上了一年班或者創業失敗想著來考研的。所以重要的是你要確保自己考上。

但是考研是一個戰線很長的戰役,對個人的心態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個人認為在你認真準備之前你應該思考一下幾個問題。

你考研是為了什麼?如果僅僅是為了逃避工作的話,我勸你還是不要考了。對某些人來說研究生就跟圍城一樣,特別是研一,數不清的作業,看不完的論文,討論不完的課題等等等等,研究生不一定比工作輕鬆,我身邊很多小夥伴都有一種筋疲力盡的感覺,當然這可能也跟個人有關,不能以偏概全。所以,我想說的是,既然你決定花這麼長時間來準備這場考試,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考研,這樣不僅能夠讓你在備考路上堅持下去,成功上岸後也能指導你的研究生生活,讓你不至於迷茫和無措。

想清楚為什麼考研之後你仍決定考研的話,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讀學碩還是專碩。國內一般學碩三年,專碩兩年,培養的能力也不一樣,學碩更注重學術,專碩更注重實踐。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即便是同一門課,學碩和專碩的作業要求也可能不一樣。如果自己不是一個喜愛讀書的人,對專業知識也沒有很透徹的理解,個人勸你不要讀學碩,不然會很累很累,尤其是選題和寫論文的時候,真的會掉頭髮、禿頂、熬夜的。但是如果考上碩士想深造讀博士的話,就只能報學碩了,在文獻和研究方法的海洋裡遨遊吧。

如果只是為了拿個碩士文憑的話,個人感覺專碩就夠了,畢竟學碩和專碩的學位證書是同等效力的,還能節省一年時間。

最後祝題主開心快樂!


豐南珂


真不好意思,我這91年的老大爺還有考研的心呢,我有老婆孩子,老婆還有二胎,我還是想考研,一直沒有付諸行動,想歸想,自己本身底子差……工作多年,也都沒基礎了,上班丟不下,家裡不能放,其實我過成這樣,是有很多原因的。沒辦法,不知道你的情況如何,如果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可以去考研試試,一旦試了就要全力以赴,首先空閒時間要利用起來,咱們不比學生,沒那個時間,所以只能擠出時間,我覺得考試關鍵還是看記憶力,你得多看多記,如果有條件最好報個班,我建議是現場教學,因為可以有學習氛圍,我自制力差,看視頻看不進去,你要是意志力強也可以看視頻,上班的人考研,有個難處就是孤獨,你這條路基本就是一個人走了,沒有研友,沒有老師同學,很艱難,我覺得上班族能考研成功的都是神人,太難了,祝你好運


捌000里路


考研這事,要不要考關鍵看需不需要,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靶子在哪,那沒必要拉開弓。我相信大多數考研的人都是這樣,考研要麼是因為工作不順,要麼就是跟風,要麼就是想畢業了找個好工作。但是等真正畢業了又發現跟你競爭的研究生太多,於是又想考博,博士畢業了發現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做一些基礎工作。我本人就是考過研,第一年過了b線,沒上,第二年完全沒過線,就放棄了。當時考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沒有明確目標,想想後來放棄可能也是好事。



水流在合兮


好可怕,現在94年的都自稱老阿姨了,那我這個歲數豈不是都要叫我長腿歐巴了?如果你瞭解考研的話,你會知道,早在幾年前,國家已經放寬了考研的年齡了,現在原則上,如果你想考,你可以再考十次、二十次(這裡不是說你考不上,只是說明考研的上限已經拓的非常寬了)。

從去年的數據可以看到,往屆生首次超過應屆生,除去一小部分是畢業之後還全職考研的,絕大部分的往屆生都是半工半讀,其中畢業三年以上的考生,更不在少數,所以從心態上你要知道,你這樣的考研人,大有人在。

既然說到這裡,我還是要恭喜你的,至少你還有繼續往上爬的心,你還能有辭職再學習的想法,你還知道如何才能最公平、也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一條成功的道路。這裡需要說明,不是你不考研就不能成功,也不是說你考研就一定能成功,只不過對於不滿足現狀的你來說,在學習上的深造還是最優的選擇。

畢業之後考研現不現實,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你真的想考,真的想學、真的能踏踏實實的學習起來,你就有考上的可能性。這裡需要提醒你,畢竟已經畢業幾年了,在考研的時候,你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考研,是以提升學歷為主、還是以讀個好學校為主,還是以換個專業、換個職業發展為主。如果基礎很好,資質尚佳,你可以全都要;但是如果你沒有很多的時間學習,你本身殘留的知識也沒有多少了,那你就要想清楚了,如果是考上為主,那就別在乎地域和專業;如果是想上點好學校,那就別在乎專業;如果是想換個專業,就別太看重學校;有些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最後提醒你一句,既然想,就去做,只有做了,才有可能成功,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決心和毅力了。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89年老阿姨,目前研一。一切皆有可能。自己考慮好所有的利弊就可以。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不用顧慮太多。


檸檬媽媽的求學錄


我84年的老頭已經報名了,從6月開始複習。感覺記憶力衰退很多,貴在堅持。所以考研這東西不是老年人擅長的活動,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沙漠LR


94年今年也才25歲,只是相對應屆生來說有點大,你放到整個考研群體中25歲根本不算啥。

研究生不同於大學,研究生的年齡分佈特別廣,有不少二戰三戰的,還有不少是工作幾年後又考研的,所以複試遇見30歲40歲的一點都不稀奇。下圖是鄭州大學2019年研究生新生數據,其中1996年的最多有1859人,1994年的也有585人,你今年考上了往前推一年按1993年的算至少也有235人和你同齡,看到這你還擔心什麼呢?唯一要擔心的是能不能考上!


像你這種工作幾年後又考研的其實有很大的優勢。第一點你有工作經歷,工作一段時間後又回來考研的人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同於跟風考研,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又回來讀研的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研機會。第二點工作幾年後手裡多少會有點積蓄,這一點很重要,這意味著讀研三年你不需要再向父母要錢。這樣你讀研的經濟壓力很小很多。

考研的競爭是逐年增大的,2018年238萬,2019年290萬,2020年340萬,明年可能就390萬了,決定了就不要猶豫,跟從內心,不留遺憾!


考研小秘書


同為94年的中學教師來打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90500038a0bd0b6d3e2\

鄉鎮中學曾老師


93的老阿姨表示出來工作兩年後,邊工作邊考研,現在研一,座標北京某所211。

箇中辛苦誰考誰知道,一直在追求穩定,奈何性格太造作,從來沒有停下過,既害怕辛苦,又不斷地用辛苦虐自己,每個人的軌跡不一樣,性格決定命運吧。

考上了也會有新的問題出現,沒考上也會有新的問題出現。借用今天在食堂視頻看到的一句話“人只要活著,就有過不完的坎”。

加油,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