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徐州首位度,繼續加強,連雲港淮安為輔助。

自20世紀初期,清末民國以來,徐州設省的討論就不絕於耳。那麼為何在這一時期突然興起這樣一種構想,又是誰最早提出來的呢?這事兒還真不徐州自己的意思

淮海地區

清末由於京杭大運河的廢棄,以上海為中心的海運興起,漕運衰落,在此過程中出現了蘇淮分省(江淮分省)的問題。光緒三十年,清末狀元、南通實業家張謇針對此議提出了在徐州一帶設新行省的建議。具體方案是:析江蘇之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安徽之泗州(今泗縣,泗洪,天長,盱眙),宿州、亳州、淮北:河南的商丘,山東的臨沂,濟寧,棗莊劃為新省。

構想

但清政府最終的決議卻是將江蘇劃江而治,設立江淮省,將重心由徐州移往淮安清江;將從徐州周邊四省分割州縣成立新省,改為將江蘇北部改為新省。

江淮省

到民國時期,鑑於徐州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徐州設省的輿論再次興起。有1918年張兆岐的徐淮海省、1940年胡煥庸的徐海省、1944年郝鵬舉的淮海省、吳傳鈞的徐州省、1948年傅角今的淮運省,但都是著眼於整體的發展。江蘇省南北、安徽省南北,山東省東西兩部,由於生活習慣、人民氣質不同,同時由於省界導致淮河不能統一治理,有必要設一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徐淮省

地理行政上,蘇北、魯西南、豫東、皖北這一地區基本是屬於淮河流域,自然人文地理自成體系。徐州是九州之一,其轄區基本上與清末民國倡議的徐州省(淮海省)地界吻合。這也是清末民國諸多學者名人倡議在此建立新省的共同出發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