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句諺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什麼是璧?就是玉石。 玉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比酒和文字更悠長。甚至有歷史學者說,中國的文化就是一部玉的文化。而看過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的讀者,都會對中國的玉文化有所瞭解。歷史博物館裡那些精美玉器身上,不但凝聚了我國古人的汗水和智慧,還附著著多少人的生命。是的,那件寶貝玉器背後沒有過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呢?而玉石,只不過是一塊塊石頭。除了我國,玉石在國際上的影響並不大。
而另一種石頭,本來在我國也是垃圾。但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成了這種石頭的最大市場,這就是鑽石。但這種碳分子合成的東西,背後卻是數不盡的血腥和殘忍,歷史上稱他們為“血鑽”。
·一顆石頭是如何變成價值連城的珠寶的
很多人並不知道,是我們的鄰居印度首先發現的鑽石。
而目前世界上最先的鑽石加工工藝依然在印度,他們可以將鹽粒那麼大小的鑽石切割出58個面。
而直到改革開放後,我國才開始接受鑽石文化,在此之前,鑽石在國人眼裡什麼也不是。
而奇怪的是,短短几十年,我國的鑽石市場率居然位居世界第一,其銷量比第二、第三的日本、美國的總和還多,而且比他們都貴。
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接受鑽石文化的國家,平均3個月工資可以為未婚妻買一枚鑽戒,美國是1個月,而我國是5個月。
而制定這些價格是人可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佔有全球90%市場份額的戴比爾斯集團精心策劃的。
戴比爾斯公司是如何將石頭變成超過他自身幾十倍價格的呢?
一是經過不斷洗腦,給鑽石賦予了象徵永恆愛情的東西。二是無數次告訴女人,男人愛你有多深,怎麼衡量呢?
又不能挖出來他們的心,那就看他們給你買的鑽石有多大,捨得為你花多少錢。
而亞洲文化深受儒家毒害,是最愛面子和最虛偽的,所以整個世界,就中國和日本鑽石賣得最好,也最貴。
而當記者參觀戴比爾斯公司倉庫時,裡面有上百萬噸的天然鑽石。
而這家公司每年只拿出十分之一投入市場,不錯,這就是飢餓營銷。
如果所有商家都將每年生產的鑽石投入市場,鑽石的市場價至少能降10倍。
很多人說,我們身上最大的優點就是,國際上好的東西我們偏不學,垃圾和糟粕卻總是無師自通。
這話很汙衊,但想想是不是這個理?而鑽石的發展史,多數人看後會噁心。
·為何叫鑽石為血鑽
3000年前,有位印度僧侶在河邊打水時發現了一種比其他石頭看著有光澤的石頭,於是就將這些石頭拿回去鑲嵌到了佛像是身上,這就是最早的鑽石。
沒經加工的天然鑽石,沒幾個人會要,因為真的很不好看。
到了9世紀,印度人發明了一整套打磨鑽石的工藝。通過將天然鑽石不斷切面和打磨,使這種石頭變得閃閃發光。
隨後,這種東西被迅速傳入歐洲。
這時鑽石和愛情一毛錢關係也沒有,反而最多的是用來鑲嵌在寶劍、馬鞍、手槍等這些殺人工具上。
1477年,法國公主訂婚第一次使用了鑽戒。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是上層建築裡的人炒作出來的,而下面的人都是跟風。
而這些多數來自南非的鑽石,是怎麼開採出來的呢?
大概有人看過《盧旺達大屠殺》、《血鑽》和《戰爭之王》這三部電影,這可不是胡編亂造,這都是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
而現實中的情景,比電影裡要殘忍多了。
在南非那些黑人政權裡,鑽石就是硬貨幣,是他們購買軍火,進行權力爭奪的工具。
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鑽石,這些軍閥採用暴力手段驅使平民去為他們日夜開採鑽礦,其場面之慘烈,比秦始皇修長城有過而不及。
如果這些軍人懷疑那個曠工偷藏了鑽石,過去就是一刺刀,檢查他們肚子裡有沒有東西。
而且搞笑的是,在非洲,鑽石是不被認可的。
而更為可怕的是,工人為軍閥開採的鑽石越多,他們就擁有的武器和勢力越大,戰爭和屠殺就越多。
當然,這除了大國背後的較量和支持,曼德拉也是功不可沒的。
而鑽石最大的加工市場在印度,也全部都是血汗工廠。
在印度,加工鑽石的工資為每小時0.1美元,一月也就能掙大約200元人民幣,還沒有任何保險。
而鑽石粉末,隨時可以將人致死。
很多人並不願相信,加工鑽石的印度工廠,80%使用的是童工。
綜上,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合成鑽石被大量生產,為何價格還是居高不下呢?
我們人類地球上千分之一的物質都是碳,為什麼鑽石還那麼緊缺呢?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能大批量地生產商品,而是因為某些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將這種東西人為變成了稀缺品。
看看二戰時期每天生產多少東西,是生產力不夠嗎?是運輸問題嗎?是原材料不足嗎?
是某些人、某些集團太過貪婪,背後操縱了商品的市場定價。
關於血鑽的故事,讀者您讀懂了多少呢?
閱讀更多 仁青品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