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我們都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一生所致力則是“復周禮”,也就是以“仁”為內含的禮制社會的恢復。但是“仁”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對不同的弟子的提問,給出的答案又不盡相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所謂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但是歷代學者研究討論的最多的恐怕還是孔子對顏回的回答,“克已復禮為仁”。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全文吧,也就是《論語.顏淵篇》第一章,原文是:

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克已復禮”到底是什麼意思。以朱熹為代表的宋儒對於這句話的註釋是“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慾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朱熹在《論語集註》中還引用了程頤夫子的話“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朱熹和程頤的註釋簡單說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後世學者如錢穆先生對於朱熹的註釋並不認同,他認為首先“克”更多的應該是“約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則是約束已身的意思,並不狹隘的只是戰勝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錢穆先生認為“下文‘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謂上一己字特指私慾”。對於這種看法錢穆先生舉了人與人相處“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認為“若立心行事,專以己身為主,不顧及相偶之對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約束己身為先。”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對於“復”字,朱熹註釋“復,反也”,錢穆先生認為朱熹的註釋,復,是反的意思。如“湯武反之”之反。禮在外,反之己身而踐之。故克己復禮,即猶雲“約我以禮”。而錢穆先生則認為此處的“復”應如“言可復也”之“復”,說的主要是踐行的意思。

對於“禮”,朱熹認為禮為“天理之節文”,也就是天理的規範和標誌;而錢穆先生則認為禮應該是“仁道之節文”, “無仁即禮不興,無禮則仁道亦不見,故仁道必以復禮為重”。錢穆先生認為宋儒以“勝私慾全天理”解釋“克已復禮”,大義相通,但多半並非《論語》原文之本義。

我個人比較贊同錢穆先生的解釋,人慾是與生俱來的,斷滅人慾可能嗎?約束已身,以成就仁道為自己的目標,從思想上、行為上不斷向禮的規範靠近,踐行所學所思,這也許才是可行的求仁之道。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對於這句話,朱熹的註釋為“歸,猶與也。又言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意思就是如果一日做到了勝私慾,而所存必為天理,天下人與其交往也都會以仁道為標準和規範,成效快而且影響深遠。錢穆先生對這種理解也不贊同,他認為仁道的踐行是發自個人的內心,以個人主觀為主,並不以外界的效應為重,而且也不可能有這種速效。如果按這種理解解釋,這句話應該為“天下歸仁矣”,之所以用“歸仁焉”,就是因為“焉”有於此於彼之義。所以錢穆先生認為“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應該理解為,如是能在一天中做到約束自身,踐行仁道,則天下盡歸入我之仁心中,我在對面和對待天下任何人、任何事時都保持一顆仁心。以仁心、仁道待人,其成效在內,也就是在於個人對外界的表現和心態,並不在於外界的反饋。

“請問其目”,“目”,即具體條目的意思。目與綱相對。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朱熹註釋為“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復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朱夫子認為所謂非禮即個人之私意,四條目是勝私復禮,也就是克已復禮的關係,戰勝私意,則動容周旋等日常均在禮的規範之內,日常做事的規則無不順應天理。朱熹引用了程頤夫子所撰的視、聽、言、動四箴,對四條目進行了闡釋。對於程子四箴我們另外進行學習。

錢穆先生認為此處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就是約束自己的工夫。通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約束,使自己的視、聽、言、動均能符合仁道及禮的要求,這也就是復禮的過程。而且此處所謂“禮”並不是專指社會上流行的種種流於表面的俗禮。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本章的譯文是,顏淵問如何為仁。孔子說:“約束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如果能做了克已復禮,則天下盡歸入我仁心之中。為仁全在於自己,怎麼會在於外人呢?”顏淵說:“請問應該怎樣做呢?”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說:“回雖然不聰敏,但肯定會照著老師的話去做。”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通過《論語》的學習,有一點我們可以比較深刻的認識到,“禮”所重視的應該是內心的仁,而不應該是外表的形式。克己復禮即是約己歸仁。“歸仁”偏重於內心的修養。“復禮”則多體現在處事之表象,並有工夫可循,最後從表象再反映出其意義。如果能約束自己的視、聽、言、動能一一符合禮的要求,以禮之規範視、聽、言、動也是修養內心的過程。正如錢穆先生所說“於約束抑制中得見己心之自由廣大,於恭敬辭讓中得見己心之惻怛高明”,以此循環往復,不斷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觸,全與己心痛癢相關,血脈相通,而“天下歸仁”之境界,即於此而達。豈只在社會現行禮俗之細節處規行矩步,而便謂之“約禮”?


那句著名的“克已復禮為仁”,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也許有人會說,什麼“克已復禮為仁”對於現如今的教育或社會發展能有什麼幫助或指導?有必要費那心思去考慮這些問題?其實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但全民素質提升的問題一樣存在,簡單說,“克已”無論在任何情況都是教育的目標,我們的教育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把這個目標拋棄掉。而“復禮”中的“禮”可以是傳統文化中以仁智禮義信為內含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盡職盡責的優良表現。“克已復禮”的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摒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任何時候都不落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