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肖家大院與抗日將軍

菏澤:肖家大院與抗日將軍

整修後的肖將軍故居

記得1983年,我在菏澤軍分區大禮堂參加一個教學研討會。休會期間,在軍區大門東側看到一座古老的四合院落,院門鎖閉,可院中的松柏和兩層角樓突顯出牆圍,灰磚灰瓦,古色古香。可牆體多處裂縫,牆壁斑駁;房頂脊瓦脫落,長滿蓬草;角樓上頂塌陷,架樑傾斜,猶感滿目蒼涼。後來,有位朋友告訴我,說這是肖家大院(又名為肖氏民居),是抗日將軍肖之楚的故居,是他1936年建造的私人宅院,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據專家說,肖家大院是目前菏澤老城區具有代表性的、保存完好的民國時期建築。

近日有人告訴我,說肖家大院正在進行整修,準備對外開放。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有些迫不及待,當天下午我就去了菏澤軍分區幹休所,說明來意,辦公室的陳主任熱情地指引我去探訪。一進門就看到施工人員正忙碌著,牆外的腳手架有的正在拆除,外圍牆體和房頂已修復,灰磚黛瓦,彤門朱戶,一眼望去,肖家大院已煥發了生機。陳主任告訴我,此處已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完工後還要立碑保護。

走近南大門,廳門相連,共三間,前有柱廊,格柵門窗,實為過廳。走進院內,環顧四周,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磚木結構,建築考究,佈局嚴謹,四面門前皆有柱廊,房院相連,渾然一體。東西廂房對稱各三間,向南還有三間側房相連,與廳門間有過道。北面正房三間,木雕隔斷,東西兩邊對稱有兩角樓,下層和正房相通,旁側有小門。登上東角樓,木梯木欄,柱牆亭狀,四方翹角,可以觀光。俯視大院,在兩棵松柏掩映下,尤顯得幽情逸韻。重回院中,仔細觀察,磚藝精湛,嵌縫如線;格窗雕琢,刻藝精細。特別是房簷下的木簾雕花,設計精巧,刻有蝙蝠、荷蓮、菊葵、杏梅等各類圖案,古樸而又典雅。院中有兩座石碑,一塊是紀念碑,上刻“肖氏民居”整修紀文,2008年立;另一塊是保護碑,上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立。

陳主任告訴我,這原是幹休所的孟凡光副司令員和幾位老幹部依據文物保護法,向市政府提議,要維護肖家大院的。後引起多方重視,省市政府撥專款整修,工程是由曲阜市古建築院以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勘察設計,成功地保護了這一歷史遺存。

據《菏澤市志》記載,肖之楚(1896年——1958年),別號景湘,菏澤市賈坊鄉肖老家村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日名將。1915年,肖之楚在山東省六中(今菏澤一中)讀書時,恰逢馮玉祥在河南省招兵,未曾畢業就投筆從戎。1925年,脫離馮玉祥部加入蔣介石第一集團軍第4軍任參謀長,次年調任93師師長,參加了北伐戰役,與張宗昌的直魯聯軍激戰於中原豫東一帶,重創其主力。1930年,任國民黨第44師師長,參與了討伐馮、閻的中原大戰,在平漢鐵路沿線廣大戰場上全力展開廝殺,肖之楚連戰皆捷,大敗西北軍的劉汝明、張自忠、樊鍾秀等部。1933年,中原大戰結束,積功卓升,任國民黨第26軍軍長,駐防鄂東,兼任剿匪司令官。

一年後,長城戰役爆發,肖之楚率一師一旅開赴古北口戰場,與其他國軍兩部合併作戰,對日寇展開了激烈的廝殺,雙方死傷慘重,這是國軍與日軍首次正式大規模的戰役,1935年被國民黨中央政府授予陸軍中將。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肖之楚隨李宗仁任國民黨第五戰區第26軍軍長,奉令率部參戰,先後參加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以抗擊日軍的侵略。1940年,被授予“華胄榮譽勳章”和“忠勤勳章”,後任國民黨第十一集團軍副司令。1941年,參加宜昌戰役、瀏陽會戰和長沙第二次會戰,皆獲大勝,殲日軍四萬三千餘眾。1942年,又獲長衡會戰和第三次長沙大捷,殲敵六萬五千人,以一級戰功榮獲“寶鼎勳章”。肖之楚在抗戰期間,戰功卓著,被譽為“抗日將軍”。

1944年秋,肖之楚在重慶面謁蔣介石,以肝疾不勝辛勞,請辭本兼各職,獲允。1949年,舉家退居臺灣。1958年,病逝於臺北。其子肖敬人,2017年曾帶著父親的遺願,攜子女回到故土,來肖家大院專程探訪,並攝影留念。文/鄧文獻 來源菏澤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