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讀詩:讀有“疫”、“瘴”、“瘟”、“癘”字眼的唐詩有感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大辭典》上、中、下冊,以“疫”、“瘴”、“瘟”、“癘”進行搜索,發現該大辭典所有收錄的唐詩中,僅6首存在以上字眼。從這些詩分析來看,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及感受:

一、作為封建社會發展巔峰的盛世大唐,在詩人們眼中未記述過如當代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未在唐詩中發現這種以特定病種命名的疫情。這是當然,科學認識發展未到這個階段,中醫上的《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著)這一專門著作到明代才出現,並且不辨病原通稱瘟疫,闡述了“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於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由此觀之,當下要感謝現代科學,新冠冰毒一出現,雖然還未出現最有效的對症藥和疫苗,但是至少很快就將新型冠狀病毒暴露於有形,不再停留在“氣”這種虛無概念上。同時很快揭露出其傳播路徑,雖然切斷其人與人傳播的社會成本太大,但是生命第一、健康無價,防控總有辦法: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人為積極地切斷飛沫、直接接觸等途徑。

大數據讀詩:讀有“疫”、“瘴”、“瘟”、“癘”字眼的唐詩有感


二、唐詩中也未記述特定年份爆發的疫情。可以推斷,一是唐代在疫情方面應該總體平穩,因為清代以前記載的瘟疫爆發期,主要是東漢末三國初、明末清初,因未產生足以讓唐代詩人著墨推敲的現實痛感,所以就沒有針對特定疫情來寫的詩了。二是唐代在疫情防控方面應是薄弱的,可能釆取的是聽之任之的態度。重要佐證是官員的懲罰措施之一,就是將其貶謫至當時稱為“瘴癘之鄉”的廣東、廣西等地,例如韓愈被貶潮州、柳宗元被貶永州、柳州。這些史上留有清聲的有為詩人的詩中也沒有特定年份的疫情,說明其在位上要麼未發生,要麼不管理,聽之任之,要麼管理缺乏抓手,效果不大。但是要說不發生,可信度不大,因為“瘴癘”的惡名已昭著遠播,才有貶謫這些地方作為懲罰手段的可能。

而在當代中國,不僅在疫情防控方面建立了常態化管理機構和陪套機制,而且從法律層面進行了規範。疫情發生後,可以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統籌各方力量,以舉國體制,發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可以及時高效地防控疫情,相比於唐詩中揭露出的缺陷,實則幸甚至哉!

大數據讀詩:讀有“疫”、“瘴”、“瘟”、“癘”字眼的唐詩有感


三、唐年代,廣東一隅,史稱嶺南,仍然是看作化為之地。萬山重疊,森林茂密,交通閉塞,環境惡劣,蚊蠅群舞,蟲媒猖獗,瘴癘流行。朝廷視為“蠻荒”的“瘴癘之鄉”,稱為瘴粵人也被列為“蠻夷”。 被皇帝選為處罰大臣的貶謫之地。當時廣西亦是如此。

而從SARS病毒病原的追源確實來看,先以為是從廣東的果子狸,但經過中國武漢病毒所的科學家們十三年的跟蹤、採樣、研究,終於在雲南一偏遠洞穴內發現了帶有引起疫情的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組件的中華菊頭蝠種群。而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最初出現也是在野生動物市場出現的,目前雖尚未確定來源,但只是來源自於何種野生動物存在爭議。

從唐詩中體現對“瘴癘之鄉”的思想感情來看,從SARS、新冠病毒發生來源來看,我們當代人應該對野生動物保持足夠敬畏,併為其提供良好棲息地,人類與野生動物應各自相安友好相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想這是杜絕疫情發生的根本。即便唐詩中也見端倪,而目前仍有人為飽口福之慾而食用野生動物,從而導致流行性傳染病的發生,實則應該引以為戒啊!

大數據讀詩:讀有“疫”、“瘴”、“瘟”、“癘”字眼的唐詩有感


寄韓潮州愈

賈島

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

隔嶺篇章來華嶽,出關書信過瀧流。

峰懸驛路殘雲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一夕瘴煙風捲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夢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答張十一

韓愈

大數據讀詩:讀有“疫”、“瘴”、“瘟”、“癘”字眼的唐詩有感


山淨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篔簹競長纖纖筍,躑躅閒開豔豔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鬥覺霜毛一半加。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