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辭職不想上班的衝動,你有嗎?

3兩6錢


在我們的工作中,患了“上班綜合症”的人真的是隨處可以見到:

週一,壓抑!因為我們在享受了兩天自由後突然又得約束自己。因為週一回去有一大堆事在等著你,似乎會令你喘不過氣來;

週二,壓力大!稍微回到一點工作狀態,但這一天是一週中工作量的最大峰值,人們普遍感覺焦頭爛額,所以你還是會感到心情有些低落;

週三,焦慮!人們更易在週三感到焦慮和擔心,因為這一天是一週中的情緒最低點,感覺負擔最重的時候;

週四,舒緩!週四的結束意味著一週的工作時間只剩下最後一天了,所以這一天望梅止渴的意味最濃烈,開始邊工作邊思考週末的放鬆活動;

週五,歡呼雀躍!無心工作,心已經放假;

週六,完全放開,因為這一天完全脫離了苦悶而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的工作;

週日,恐懼!因為週日的結束意味著週一的到來,人們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會比當下的事物更加恐懼!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就是這樣的心態?

有很多人,每天愁眉苦臉地來到公司,心情極度抑鬱地工作著,面對著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雜細的工作事項,感到無比厭惡卻一直堅持!我見過許多人,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著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並不快樂。他們是一群孤獨的人,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星期一;他們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

太多的人,工作都缺乏熱情,這是因為所做的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歡的,缺乏使命感。或許他們工資很高,但是卻是把上班當做例行公事。

我們經常都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一邊工作,一邊抱怨工作的所有一切。抱怨工作量大,抱怨領導交辦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抱怨工資低,抱怨經常要加班到晚上9點,抱怨同事不好,抱怨其他部門不配合。所以,你經常想逃避工作,你覺得工作不過是養活你的一種手段而已。如果你是這種人,那說明你根本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對工作的不喜歡,導致你的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開的。他們把自己的時間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花在了維持生計而不得不幹的工作上,另一部分則為了娛樂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很多人的一輩子估計都是這樣,過著分裂的狀態。從讀書的時候開始,我們不喜歡某個專業,但還是堅持讀了,然後卻在課外花很多時間去讀自己喜歡的專業;工作後,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因為貪圖工作穩定,不想改變,或者因為薪資還可以而不想改變,於是,每天帶著無比糟糕的心情去工作,然後下班後拼命地花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了結婚而結婚,另一半不是自己喜歡的,為了孩子而不得不在一起。這種狀況,直到生命的終結之後才了結。

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講過她的故事:

有一個朋友,畢業後,他父親剛剛去世。為了回去陪伴母親,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因為大學學的專業是化學專業,可家鄉卻沒有化學類的公司。為了能夠暫時生存下去,經家人介紹,在一家做混泥土澆築的公司做了一個數據統計的工作。

這個工作非常簡單,就是經常要上夜班。這份工作在母親的眼中算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因為除了偶爾要上夜班之外,還算比較清閒,而且薪資也不錯。這家公司在當地算是有規模的公司。因為工作清閒,每天不過是坐在辦公室裡敲敲電腦,在老家的那些長輩眼中,這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在他們的眼裡,女孩子只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不用太辛苦,然後找個好人家嫁就可以了。

可是慢慢地她發現,這份在她眼中只要是個會用EXCEL表格的人,哪怕是初中生都能做的工作,清閒得讓人心煩的工作,她開始慢慢討厭它了。

曾經為了走出大山,走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考了離自己家鄉千里之外的大學,如今為了家人又回到了家鄉,做著初中生都能做好的工作,她總感覺不到一丁點的快樂!

她曾經想離職,跟家人也說了很多次,可是家人都反對,說一個女孩子想那麼多幹嘛,能有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就好了。於是,她違反自己的內心,勉強留在了那家公司。

漸漸地,她對工作失去了熱情。她每天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早早就到公司,她開始遲到,每天工作也是心不在焉,恨不得每天能夠快點下班,以逃離那個她厭惡的地方。她開始牴觸這份工作,因為不喜歡,所以當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她不再全力以赴想辦法去解決,而是迴避問題;當同事有疑問時,她不再耐心地解釋,而是表現出厭煩。她每天的心情都不好,心情不好反映到身體,身體也慢慢不好,總是很容易感冒。這樣的生活過了半年,她覺得自己好像老了幾歲一樣。

焦點在哪裡,結果就在哪裡。以前很開心地工作,所以覺得工作是一種幸福,也經常會主動去學習,努力提升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如今對這份工作充滿厭倦,她不再主動去學習。每天下班之後,就打開電腦看泡沫劇或者玩遊戲來排洩工作的壓力。

漸漸地,她根就本不願意為工作花費任何一點心思,能拖延的就儘量拖延,能敷衍了事的就敷衍了事。任何一份工作,你有沒有用心去做,都會直接呈現在結果上。

這份工作,她終於在堅持了半年之後,終於在一次考核中排名倒數第一而被公司勸退了。

我想還是有很多朋友跟上面這位朋友一樣,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堅持!有可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改變,也許是因為沒動力改變。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始終不願意放棄,就像人的婚姻一樣,一旦結婚了,就算彼此之間沒有了感情,也會繼續維持下去。

做喜歡的工作和不喜歡的工作賬單

我們工作的動力很多,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例如很多人工作的動力為了賺多點錢。就拿這點來算算做喜歡的工作和不喜歡的工作賬單。

做著喜歡的工作的特徵:你就更願意付出,你每天的心情會是愉悅的,你對自己是高要求的,你希望工作能做得儘量完美,你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怎麼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結果是:你每天的工作效率都很高,領導交給你任務,你恨不得馬上就完成。為了能夠做好工作,你會利用業餘的時間去參加學習,培訓,以提升自身的能力。當你的能力不斷增強的時候,你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加得心應手,所以業績會越來越好。當你的業績越來越好的時候,公司對你的認可度會越來越高,那你的職業發展就會越來越好。你實現了身心、生活、工作的統一。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做著不喜歡的工作的特徵:你會敷衍了事,面對工作的壓力,你會排斥,每天的心情都很糟糕,所以你的工作效率會很低。每天下班後,會馬上逃離工作場所,然後去做一些與工作無關但能讓你放鬆的事,例如看電視等。因為對工作沒有興趣,所以工作中的問題能拖延就拖延。你也不會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提升工作業績。你有可能會在8小時之外去學習一些跟現工作無關的技能。但是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你的生活和工作是完全分開的。在你的眼裡,工作不過是養活自己的一個工具而已。更糟糕的是,由於你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所以你的工作業績是比別人要差很多的。所以職業要有很好的發展更談不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能力也沒有發展,現工作沒有發展,你慢慢就會陷入職業發展的瓶頸期。各種職業發展的問題就會出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因為你得到的,除了那一丁點工資之外,你什麼正面的東西都沒有得到。

德克爾曾在他的經典著作中這樣描述很多人的工作觀:很多人都難以隱藏對工作的不滿。他們經常會怨聲載道。普工說:“我就是一臺幹活的機器。”銀行的出納員說:“我就像被關在籠子裡面。”鋼鐵工人說:“猴子也會幹我乾的活。”前臺接待說:“初中畢業的學生也能幹我的活。”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視工作為賺錢的工具,他們根本就不會把工作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認為工作就是要和生活分開。工作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苦差事。週一就盼著週末,週末恐懼週一,永遠也體會不到工作的樂趣。

然而成功人士都能衝破工作和娛樂之間的這道牆-------他們做的事就是自己喜歡的事。他們從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成就。

因為喜歡,心裡才會一直裝著它,你會想辦法去做很多跟你所從事的工作有關的事,遇見任何能夠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事情都會想著記下來,遇見任何行業內裡現象都會想著要去了解一下、學習一下、跟人討論一下……很多時候,一份工作並不需要太多的天賦,而一個人能不能在他的領域裡取得成就,往往取決於他能不能夠長期專注於這個領域。而專注的最好方法就是喜歡。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在他的著作中寫到,要成就一番偉業,必須做能夠自我燃燒激情的“自燃性”的人。即“自我燃燒。”

物質有三種類型:一、靠近火就燃燒的可燃性物質;二、即使靠近火也不能燃燒的不燃物質;三、本身就可以產生燃燒的自燃性物質。

做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工作,會讓你無比熱愛,他會讓你成為“自燃型的人。很多東西都是你自動自發去做,而不需要別人的鞭策。

我們在招聘的過程中,也會經常考察候選人的內驅力。看一個人喜不喜歡目前的工作,是否把現在的工作當作自己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主要看兩點,一是這個人是否會在業餘時間不斷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來提升工作業績。如果他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他肯定不會做跟現在的工作有關的事。比如我喜歡人力資源,我會經常關注人力資源論壇,去考證,去參加人力資源的各種專業論壇討論。二是看他花了多少時間在工作上。大部分成功的人,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4小時以上。而且根本就沒有周末雙休的說法,週末的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能讓他們有如此大的付出,就是因為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你能做到嗎?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我從大學畢業到今天,工作的時間將近10年了。

直到現在,我還經常有辭職的想法。

我覺得現在職場真的不好混,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有了辭職衝動是非常正常的,不必一上來就刻意的否定,或者剋制。

依照我的職場經歷,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不能一有離職衝動就真的辭職,但在某些情況下,當時機成熟或者不得不離職時,果斷走人,了斷煩惱,也是一種明知的選擇。

我的衝動離職經歷

衝動辭職的理由有很多,要麼是這份工作太無趣,要麼是這個公司沒前途,要麼是這個老闆太“傻”......

總之,你在職場的一切不順心,都可以成為你衝動辭職的理由。

我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證券機構做銷售,而且是做最苦的電銷。

我打了一整年的電話,每天都在打,打,打,然後就是無數次的被拒絕。

我當時覺得,我把這輩子能打的電話全打完了。

我很快意識到,電銷是一件特別不靠譜的事,我要是這麼打下去,一輩子就會了。

辭職後,我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幹了兩年的文案。

那是一家小公司,我是那家公司第12名員工。

你能想到的,幾乎所有和文字沾邊的工作,我都要參與幹。

離職的時候,我把我做過的所有word文件與ppt歸檔計算,結果是,我每天平均碼字3000。

我當時覺得,我把這輩子能寫的字全都寫完了。

不過,雖然這兩次工作我都是衝動辭職,但也算因禍得福。

電銷工作磨練了我的表達能力與心智,文案的工作提升了我的文字能力,憑藉這些經歷,我進入了一家還算有些名氣的證券雜誌社。

在這家公司的編輯部,我的寫作能力有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偶爾還要在電話裡和其他作者進行約稿,說服他們保質保量、按時交稿。

我在這家公司幹了3年,由於薪水和待遇一直上不去(當時紙媒行業生存堪憂),於是再次衝動辭職,去了一家互聯網眾籌公司,做了文案主管。

在那家公司,我主要負責“雙微”運營以及自媒體運營,藉著當時市場對眾籌模式的炒作,我算是做出了些成績,也寫出了人生第一篇10萬+。

不過,兩年之後,我再次選擇離開,原因是公司老闆涉及違規商業運作,導致公司項目一虧再虧,甚至連工資都要遲發一個月之久。

老闆一次次挽留,一次次承諾改善,但一次次爽約,我只能憤然離職。

如今,我在現在這家公司負責統籌新媒體業務以及品牌運營。


可以說,直到目前,我的職場的每一次離職,幾乎都是一種“衝動”。但在這看似衝動的背後,也是一種必然。

並不是說,當你有了離職的衝動就一定要剋制——當然,適當的剋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你不是老闆,職場不可能按照你的意願去發展,不能有了委屈就撂挑子。

我想說的是,對於這種因衝動導致的離職,你是否真的做好了準備?

你離職之後怎辦?下一家公司找好了嗎?去什麼行業?多久再次上班?

如果你這些沒想好,那麼我勸你一定要壓制離職的衝動!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認為時機成熟,而且藉助你在這家公司所學到的技能、 積累的經驗,足以支撐你去更好的平臺發展,那為什麼不離職呢?

人在職場是否成熟的標誌,很大程度在於對“衝動”的處理方式,是否足夠理性。

一味的剋制、盲目的離職,都是不理性的表現。

你應該做出最有利於你職業發展的選擇,並且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後悔,加油幹,努力讓結果證明你是對的!


金投手閒話理財


這個真沒有。我從來沒有想過辭職不想上班的問題,更沒有這種衝動。

我是從農村走進城市的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大學,找到了現在的工作,非常不容易,也終於脫離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


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非常珍惜。公務員,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大學四年,一直在準備著考試。2012年,大學畢業那年,通過自己的努力,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考取了老家的公務員。全家人都很高興,終於成為公家人,吃上了國家皇糧。我非常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因此,我不想辭職。


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非常喜歡。人民公僕,時刻為人民。我非常願意為老百姓幹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造福於民,不求多大政績,但求每一個找我的群眾都能在我這裡得到滿意的答覆。在村裡幫助村民協調解決問題,是我最樂意做的事情。看到村民的問題被我解決,看到村民們高興的樣子,我的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對於現在的工作,我非常需要。作為農村娃,進城工作,壓力非常大。娶妻生子,買房消費,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需要花銷。我的工資能夠維持家用。隨著孩子上幼兒園,面臨著買學區房,面臨著給孩子購買圖書、報輔導班,跟多的花銷隨之而來,讓我應接不暇。面對著生活壓力,我迫切需要這份養家餬口的工作。辭職不工作,一家老小就得餓著肚子。作為家庭頂樑柱,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父母妻兒儘可能提供更好地生活環境。

我非常滿意我現在的工作,也非常專心於目前的工作。我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我的百姓。


態度決定一切。對於工作,我們要認真對待,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的工作,不能三心二意,摻雜雜念。同時,辭職不是小事,需要格外的謹慎小心,並統籌全面考慮,認真對待。


請你善待你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來之不易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你全身心的付出。不怕勞累,不懼困難,樹立目標,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工作。



我是職場百靈鳥,專注職場領域,喜歡聊聊職場的經驗,喜歡談談公務員那些事。歡迎關注我,歡迎討論溝通!我的評論區,始終有你一席之地!

職場百靈鳥


曾有過天天想辭職,上班如上墳的日子。

當時初到一傢俬企,公司新建時間不長。百事待舉,而老闆急要成果。

目標壓力讓人崩潰到想離開。

在一個組織結構尚未完善的企業裡,剛試產就要在二個月內實現與同行成熟產品比肩的目標。就如同一個剛剛知道老婆懷孕的爸爸,二個月就要見到孩子一樣。在老闆這種粗暴急切的領導思維下,悲催的我精神陷入極度抑鬱的狀態。為了讓目標成為現實,沒日沒夜的工作,真正體驗什麼叫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地步。饒是如此,老闆的臉色就沒見到過陽光。

那段時間,每天都有想過不如走人算了。

企業氛圍讓人絕望到想辭職。

私企中最常的問題如果全都遇到是什麼感覺?老闆疑忌經理,裙帶人士成堆,權力不肯下放,飲賭蔚然成風....面對林林總總的問題,你發現下面沒人去管,因為老闆親屬不肯做事。當你親手去管時,又發現沒有權限來從根本上解決。當你在上班時間找老闆談工作時,才知道老闆還在喝酒打牌,同時帶著一幫業務員......只能仰天長嘆,壯懷激烈了。


後來,員工竟然為工資失信而罷工了。

這種有心無力的絕望讓我恐懼每天清晨的上班鬧鐘。

相信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是在負重前行,你不是一個人。別人工作的輕鬆愉悅或許是歷經黑暗後贏來的光明。

抱怨改變不了什麼,確定自己盡力就好。如果不能改變一家企業,可以選擇離開或堅持。

我是職場本紀,可以關注我為您職場解惑,分享人生智慧。


職場本紀


我現在就有。每天上班前都要做自己的心理建設,多想工作能帶給我哪些好處,比如報酬,福利,社會地位,咬咬牙堅持上班,到了下班的點就想趕緊走,一刻都不想在辦公室多呆。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我的直接領導就是一個加班狂,他想把我變成與他一樣的人,總暗示我要加班。看著他40出頭,滿頭的白髮,突出的肚腩,孩子病了都沒時間去醫院看孩子,我真的很恐懼成為他那樣的人,但是該加還是要加。

感覺自己都有點抑鬱了,生活壓力又無法輕易辭職。壓力最大的時候,靠聽德雲社的相聲來轉移注意力。最近又經常看李子柒的視頻,很羨慕她的田園生活,看了她17年發的長信以後,才明白哪有無憂無慮的生活呢,每個人都在咬牙負重前行。

調整好心態,多看些積極向上的東西。珍惜好家庭,讓家庭成為支撐自己的強大動力。要保持善良,留住心底裡最重要的一份純真。保持學習的狀態,持續提高自己,提高到一定的層次,看待問題就會跳出侷限性。

最後的最後就是靠熬,熬過去了,就好了。其實工作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還是要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我常常做假設,如果現在讓我的人生快進30年,直接退休,沒有財務壓力和工作煩惱了,我是否能接受?

我想我不願意。30年的美好時光,不能隨意快進啊。當我老了以後,應該會很後悔年輕的時候,為什麼只會抱怨,只會退縮,只會焦慮?雖然衣食無憂,不用工作,但社會已經不需要我了。

這算是自勉吧。對腦袋不太靈光的我來說,只能想到這些了。


林深花滿溪


還記得剛步入社會工作前幾年,只要我在工作中受到挫折,被上級指責幾句,和同事拌嘴,吵架,不開心了立刻就去辭職,說走就走。我還曾試過一個月的工資都不要,拍拍屁股走人的經歷。

尤其是看見和自己一起來的同事,辭職走了,心裡更加不願意再待下去了。

如今,哪怕在工作中受再多的委屈,遇到再大的打擊,也不會輕易辭職。也明白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或許是經歷多了人慢慢變得成熟,很多事情也就看開了,替別人打工又怎能為所欲為呢。


新菇涼


有,上班的時候天天想著辭職,完了現在真的辭職了。

我是2015年開始上班的,之前在家待了三年,所以到15年的時候我就非常迫切得到一份工作,那時我在想無論什麼工作我都做了。後面應聘到自傢俬企做文員,平時沒項目的時候也是很自由的,有項目就偶爾加班,但是一年下來加班不會超過一個禮拜,辦公室就幾個年紀相仿的女孩子,沒有那種勾心鬥角,上班5.5天制。

後面上班到2018年就逐漸厭倦了,天天都是很不情願的去上班。一旦有了這種不想上班的情緒,在公司覺得看什麼都不順眼,脾氣也暴躁了。終於在2018年底提出了辭職。

辭職之後回到老家的城市,回來之後是各種不習慣。對比原來的城市真的是差遠了,一個是對人的不習慣,一個是對環境的不習慣。原來的城市路寬、綠化好、各種生活設施方便齊全、人文素質高,現在這個地方真是一言難盡啊!

要是能回到2018年,我肯定不辭職,只是真的回不到從前。



木子塗塗


人生在世,誰都不易,辭職雖然說時常在想,但是每次寫好辭職申請,準備拿到領導辦公室,一扔了事的時候,最後還是猶豫了,因為念頭歸念頭,吃飽飯才是最重要的,曾幾何時也曾夢想仗劍走天涯,曾幾何時也曾想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曾幾何時,我也想瀟瀟灑灑放蕩不羈,可是生活的束縛,家庭的捆綁,在無盡的社會壓力之下,我在被生活虐的遍體鱗傷的時候,我依然撿起了我那無數日夜想扔掉的低賤卑微的面孔,微笑的撕了一遍一遍改過的辭職申請,背起我那該有的責任,繼續為艱難的人生奔波前行,晚上睡覺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洗把臉該幹嘛還是幹嘛去,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

別看我是堂堂七尺男兒,小時候也會有很多夢想,像長大了開豪車,住別墅,看著肥皂劇,想想自己長大了之後就會成為裡面的男豬腳,可是歲月如梭,現如今我長大了,除了每天的奔波勞碌,早起晚歸,做的比牛還累,可是過的連豬都不如的生活,拿著每個月發下來微薄的薪水,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像電視劇的男主角了,能活著就非常慶幸了,每次發工資都想著我明天就辭職,這他媽是人乾的事嗎?操著買白粉的心,拿著買白菜的錢,別說追女孩子了,就算女孩追我我也得躲起來了。曾經我也看到過在大馬路上哭的稀里嘩啦的為愛情崩潰的年輕人,也曾在醫院看到過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手裡拽著一張醫療單,在走廊裡失聲痛哭的那種無奈感,人生嘛,就是在懸崖峭壁上摸黑艱難前行的苦行僧,稍微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所以辭職想想家庭,想想生活還是想想就算了,畢竟年紀不小了,該懂事了

辭職雖然說是小事,但是奉勸在職的每位年輕人在辭職之前還是要好好想想自己辭職之後,有沒有存好了維持自己在找到工作之前的生活費用,不然你辭職了,在沒有找到下份工作,口袋也分文不剩

,家裡又沒錢給你匯來的時候,那你可能要挨餓受凍,風餐露宿了,這種感覺可不好受


菇涼你站住


從畢業到現在我也工作了七年。

剛開始第一年工作很開心,因為終於可以自己賺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每天都很努力,很有熱情,從來不覺得辛苦。

做錯事情被罵,也都提醒自己要記在心裡,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年紀比我大的同事都覺得我是很開朗的人。

第二年第三年,因為搬家換了幾份工作,但是依然很樂觀。

因為我覺得我可以存錢買房了。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對吧!

我就是每天上班,偶爾還兼職,一直存錢想買房。

可能真的比較神經大條,所以被有心人背地裡黑我也是很久之後才知道。

然後就開始有點說話比較拘謹,再也不會我行我素。

後來家裡開了超市連鎖,自己也在裡面看著。

每天茫茫然的,行屍走肉一般。

事情總是一樣繁瑣枯燥,每天的事情都差不多,沒有意外。

而且我的心態也是慢慢發生了很多變化。

感覺沒那麼帶勁,脾氣也是日漸暴躁易怒。

感覺沒意思,但是畢竟自己家裡的,還是要看著。每天最不想起床,晚上最不想早睡。

然後還有了自言自語的毛病。

後來我就想辦法分散注意力。

養了一隻狗,因為狗要按時餵狗糧,按時帶出去遛,所以讓我養成了早晚散步的習慣,除了上班,大部分精力都是在想它的生活瑣事。

我現在比較有動力去做事,也能早睡早起。


貓眼椒蔥


我想對於初入職或者工作一直不順利的人來說,可能每天都會有這樣想辭職的衝動。我當然也不例外。

記得我剛調換工作到一個新單位,自己覺得人生地不熟,工作也不熟悉,就努力學習技術,無論誰讓自己幫忙,自己都願意去幫,即使當時累的精疲力盡。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觀察,我才發現這個新單位人事問題,會溜鬚拍馬的人,會裝無辜裝可憐的人反而工作的輕鬆,獎金還比踏實工作的同事拿的多,真是應了那句: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段時間,領導把什麼活都壓給我,甚至把別人的活也壓給我,我不得已常常把工作帶回家做。可是,一旦出現問題,領導就找到我問責。我當時真他媽地想不幹了,辭職算了,每天只要上班就心情不好。

可後來我還是忍住了,但我還是鼓足勇氣找了領導,說了自己的委屈。因為我不能辭職,我還要養孩子,我不能讓愛人一個人去承擔我們小家的全部生活,他上班也不容易,我還要贍養父母。再怎麼樣我都要堅持,過了那一段時間,如今想起早已雲淡風輕。有時當你心灰意冷真想辭職不幹的時候,就是考驗你的時候,你經過了考驗,你戰勝了自己,你就是勝者。所以說,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們想辭職不外乎有以下幾個原因:工作單位環境不好,包括人為環境和企業文化;自己不喜歡這項工作或者覺得沒有發現前途;自己能力有限;自己有能力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創業。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辭職,我想大家都是想讓自己的未來更加美好。但辭職之前一定要想好,經過深思熟慮。畢竟現在的工作都不好乾,能找到滿意的工作還需要時間和能力,在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前,自己能否接受現實。

平時多鍛鍊鍛鍊自己的心智和應對問題的能力。要想工作不受氣那也是不可能的,人無完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給自己也給別人一個機會,讓自己不斷成熟,不斷強大。

最後祝大家都工作順順利利,開開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