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新能源領域的廠商,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憑藉多年的技術沉澱和口碑積累,在高速發展的純電動車市場搶佔先機,於多個細分市場都推出了頗具競爭力的產品;而在近些年有很多新勢力造車逐漸進入我們大眾視野,也讓更多消費者看到了未來的發展前景,對於傳統新能源企業的競爭沒有停歇。新勢力的品牌有小鵬汽車、蔚來、威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進步也同樣迅猛,對傳統勢力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在競爭最為激烈的純電緊湊型SUV細分市場,傳統豪強和造車新勢力都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比亞迪宋Pro EV

補貼後售價:17.98-21.98萬元

工信部續航:502km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比亞迪宋Pro EV繼續沿用了家族最新的龍臉設計,矩陣式格柵設計也是比亞迪EV系列的標誌性設計語言了,整體呈現出大氣時尚的造型設計。前大燈方面,小鵬G3同樣採用極簡主義的設計,而前大燈內部由兩個燈組合而成,由三條光條組成,靈感來源於星際大戰影片中的光劍元素,再輔以“光劍”LED日間行車燈整體營造出濃郁的未來感。比亞迪宋Pro EV則採用了較為簡潔大方的造型設計,LED光源也讓它擁有出色的照明效果。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比亞迪宋Pro EV車身側面飽滿,簡潔大氣的造型較為耐看。此外,D柱採用銀色塗裝進行點綴,讓人眼前一亮。比亞迪宋Pro EV車尾同樣採用的是上窄下寬的造型設計,營造出SUV車型獨有的厚重感。此外,比亞迪宋Pro EV也採用了貫穿式LED尾燈設計,夜晚時點亮後視覺效果也相當出眾。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比亞迪宋Pro EV同樣採用的是簡潔大方的設計,絕大多數功能控制也被集成在10.1英寸的中控屏上,偏駕駛員一側的內飾設計方便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對功能進行控制。比亞迪宋Pro EV配備的是一塊10.1英寸自適應旋轉屏,顯示效果與響應速度也還不錯。在娛樂導航方面,比亞迪宋Pro EV同樣支持導航、在線廣播以及雲音樂等娛樂實用功能,滿足車內乘客對多媒體功能的訴求。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比亞迪宋Pro EV行李廂空間表現同樣出色,也支持後排座椅放倒,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日常儲物需求基本是沒什麼壓力的。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比亞迪宋Pro EV採用了一臺120kW最大功率的前置永磁同步電機,電池容量達到59.1kWh,能夠為該車帶來405km的NEDC工況綜合續航里程。比亞迪宋Pro EV採用的是傳統的變速檔杆,同樣採用的是電動車單速變速箱。

小鵬G3

補貼後售價:15.98-19.68萬元

工信部續航:520km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小鵬G3外觀設計較為簡潔,整體風格犀利、更加運動。採用“鯊魚式運動前臉”,看上去很像鯊魚的頭部,呈現一種侵略性的造型。在車輛尾部,小鵬G3採用了當下最流行的左右貫穿式尾燈,燈帶非常寬大,辨識度極高。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小鵬G3的內飾也沿襲了外觀所呈現的簡潔設計風格,整體內飾風格與特斯拉類似。我們在儀表臺上幾乎看不到實體按鍵,絕大部分功能都被集成在15.6英寸中控大屏之上。前擋風玻璃採用了與特斯拉Model X相同的天幕設計,其面積達到了1.889㎡,能夠為前排乘客帶來極為寬闊的視野。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小鵬G3的行李廂容積為380L,屬於同級別車型中的正常水平,不過小鵬G3的後排座椅可以按4/6比例放倒,行李廂容量最大可以擴展至760L。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小鵬G3搭載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 ,最大功率 為145kW(197Ps),最大扭矩 為300Nm,官方公佈的小鵬G3百公里加速時間為8.2s。此外,小鵬G3搭載寧德時代新一代三元鋰電池,電池容量為66.5kWh ,NEDC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為520km,快充30min可將電池電能從30%增加到80%。

北汽新能源EX5

補貼後售價:16.99-19.99萬元

工信部續航:415km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北汽新能源EX5一改此前新能源產品的設計,多種元素使它更加“新能源”化。封閉的格柵,精緻的大嘴,大面積的鍍鉻裝飾,讓它的顏值比此前EX360等產品更加地精緻大氣。同時它也並沒有用大量的藍色裝飾去“證身”,可見北汽新能源在外形設計上逐漸地成熟了起來。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位於前臉處的充電接口在關閉時,與前臉渾然一體。開啟後,它的快/慢充接口都位於此處,集成式的充電接口讓車主想充電時無需考慮停車方位,更加方便。EX5慢充(30%-100%/25℃)的時間為10.5h,快充(30%-80%/25℃)時間為30min。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車尾的設計十分簡潔,尾燈組的造型配合鍍鉻裝飾擁有著不錯的辨識度,內部還採用了樣式挺有個性的LED光源。不過,新車的保險槓還加入了類似排氣口的裝飾,有些過分。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EX5的內飾沿襲了北汽新能源一貫的設計風格,不過它的設計更加簡潔,通過不同材質的拼接和多樣的紋理,讓它的座艙內極具視覺質感,在控制了成本的同時,也能給人良好的體驗。 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功能非常豐富,無論是觀感還是功能上都有些類似奧迪的虛擬座艙。而且它還可以通過智能飛屏和多媒體屏幕進行導航、音樂等多種互動。更讓人驚喜的是,全液晶儀表盤和9英寸中控屏均為全系標配。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EX5的行李廂內部非常平整,受限於車身尺寸,兩側輪拱侵佔了一定的內部空間。後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並且基本可以放平。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EX5搭載北汽新能源自主研發的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密度較之前提升114%,最大功率160kW(218Ps),電動機扭矩為300Nm,動力水平可以大致和低功率調校的2.0T汽油發動機類比。0-100km/h加速時間為9.08s。EX5採用了一塊61.8kWh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為146.5wh/kg,這樣一塊大電池為它帶來的好處是可以實現NEDC工況下415km的續航能力,而同時也使它的整備質量重達1770kg,大體和一款中型SUV相當。

威馬EX5

補貼後售價:16.98-18.98萬元

工信部續航:520km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外觀方面,威馬EX5 2.0智行版車型,外觀光潔如玉,科幻範十足。在極簡設計美學的指導下,車與自然的溝通更加和諧,渾然一體。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下,車側和車尾都沒有使用複雜的線條進行修飾。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585/1835/1672mm,軸距為2703mm。車尾富有層次感,橫貫車尾的線條讓它整體性更佳,並且不顯臃腫,貫穿式尾燈使之更具視覺衝擊力。在車尾兩側的鯊魚鰓設計與車頭霧燈造型相呼應,而且它的慢充接口則被有機地融合在了左側。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內飾方面,威馬EX5的內飾簡潔而極富科技感,可旋轉的12.8英寸多媒體大屏和全液晶儀表盤UI設計動感活潑,不拘一格,配合可調色的氛圍燈,整體設計透露出年輕的朝氣,而其不僅採用了對稱式的設計,還在儀表臺上方、中控臺以及車門上使用了大量的皮質包裹。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四款純電緊湊型SUV推薦“老字號”與“新勢力”競爭激烈

動力方面,威馬EX5 400 Mate威盟版搭載的三元鋰電池組容量為52.56kWh,匹配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60kW(218Ps),峰值扭矩為315Nm,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00km。

總結:四款車型,可以說在續航水平、設計、動力、配置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都屬於目前純電動緊湊型SUV細分市場的主流選擇。面對來自以小鵬汽車、威馬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的強勢挑戰,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這樣的老牌車企無疑也感受到了壓力,繼續提升各個細分市場的產品競爭力才能穩固住自己的“行業地位”。“老字號”與“新勢力”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最終受益的將是消費者。也可以給更多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喜愛的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