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序言:1802年3月,英國與法國簽訂的《亞眠和約》,給這兩個歐洲強國帶來了暫時的和平時期。在英國,對法國的厭惡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退,如同數年前被革命"恐懼"激發的情緒已經消退一樣。法國拿破崙的統治似乎給人以秩序和穩定的希望,而英國方面樂於把注意力轉向海外,把精力用在發展貿易上。

但是,這兩個民族是根本不同的。英國人儘管願意為自己的生存鬥爭到死,為自己的海軍及其功績而自豪,在各階級的民族信念中有一種深深的自豪,認為英國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strong>此時,法國已經依賴法國軍隊和拿破崙的軍事才能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拿破崙畫像示意圖

1803年5月,英國向法國宣戰,“拿破崙戰爭”爆發

<strong>拿破崙既有在和平時期作為一名卓越的行政管理者的能力,更有成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征服者的致命野心。1804年他加冕稱帝,一個龐大帝國的夢想一直未曾釋懷。即使沒有這個夢想,他的地位是一個僭主,為了維持這個地位,他不得不借助常新的勝利來供養軍隊,逐漸地發展為供養全體人民。他是靠刀劍崛起的,也將不得不靠刀劍生存或滅亡。國內國外,自由被專制和榮耀所取代。

與此同時,在意大利,皮埃蒙特被法國兼併,另外兩個意大利城邦成為法國的傀儡,接下來就是一個法國的"意大利王國"。一部新憲法被強加給荷蘭。瑞士被征服。拿破崙從舊德意志合併和建立起來的新國家,只不過法國的衛星國。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拿破崙畫像示意圖

拿破崙還向印度發兵,遠征埃及,從西班牙手中接管了廣袤的北美領土路易斯安娜,那是密西西比河谷西邊的一大片土地。他撕毀了保證荷蘭和瑞士獨立的《呂內維爾條約》,卻在1802年一直抱怨英國不履行自己的承諾,把馬耳他轉交給一箇中立的大國。英國是因為面對拿破崙自己的行動和日益增長的危險形勢才拒絕那樣做。

在法國和荷蘭的港口,拿破崙親自準備戰爭,佔領了整個海岸,包括與英國隔海相望的比利時。1803年3月,《亞眠和約》簽訂後僅僅一年,英國政府要求議會採取應急準備。<strong>1803年5月,沒有一個盟友的英國,向法國扔下戰書,正式向法國宣戰,“拿破崙戰爭”徹底爆發。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拿破崙戰爭示意圖

“拿破崙戰爭”初期,英國政府高層相互對立,使得英國政府處於軟弱時期

<strong>拿破崙戰爭持續了漫長的十二年。在拿破崙戰爭初期,法國具有由一個絕對獨裁者集中指揮的優勢,而英國政府既軟弱,又被一些變動分散了精力。英國首相亨利·阿丁頓對國家沒有信心,人們高聲籲請小威廉·皮特復出,但他拒絕辭職,堅持了一年。

當小威廉·皮特重返英國首相職位時,他患了嚴重的殘疾。他曾希望吸納兩黨中所有可用的能人進入內閣,尤其是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但國王不准許他把自己的宿敵延攬進來;而一些輝格黨要員拒絕加入,除非福克斯在職,但福克斯心甘情願退到一邊。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畫像示意圖

<strong>結果,小威廉·皮特帶著重病上陣,領導著一個軟弱的英國政府。不幸的是,1806年初小威廉·皮特就去世了,當是是英法角逐的最陰鬱時刻之一。最後,英國國王同意了一個包括福克斯的聯合政府,一個新的十足的託利黨政府上臺,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戰爭。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與小威廉·皮特為時勢所逼而導致彼此對立而不是合作,這是英國的悲哀。兩個人都是貴族出身,儘管層級有別。福克斯嗜酒、賭博、喜歡運動,比起城市裡的俱樂部更心儀那個時代的鄉村生活,並如同當時的許多人一樣,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對文學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贊助之中。

皮特則非常嚴峻,以他的年齡來說有些冷漠,二十四歲領銜英國內閣,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各方面與壯實而快活的福克斯形成鮮明對比。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英國首相“小威廉·皮特”畫像示意圖

兩個人都是無私的愛國者,儘管皮特有無節制的雄心而福克斯有一種隨和的懶散。兩人都贊成改革,但皮特以一種冷靜、理智的方式,與福克斯的慷慨、熱忱成對比。皮特在組織和財經方面的卓越才能——或許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改組政府機構和重建國家信用——與福克斯同樣卓越的、不同類型的才能相結合,本可為正處於危難時期的英國作出諸多建樹,不幸的是,這並沒有發生。

<strong>然而,如果說在英國現在不得不挺過的鬥爭中,對比明顯高效得多的專制政權,英國的遭遇與任何自治國家沒有什麼兩樣,可它有一些優勢,這些優勢將會改變歷史的天平。個人自由的願望將會證明比軍事榮耀或軍事征服的慾望更能從失敗中挺過來。事實上,失敗會強化爭取勝利和避免屈從於個人統治的意志。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霍雷肖·納爾遜畫像示意圖

霍雷肖·納爾遜率領的英國海軍,給予了英國人民極大的戰爭自信

<strong>不過,在無與倫比的領導者霍雷肖·納爾遜的統帥下,英國皇家海軍處於它發揮威力的巔峰時期。儘管大陸有強大的陸軍和地面戰役,海上力量最終會被證明是決定性的因素。最後,雖然有兩年時間英國是單槍匹馬地對抗拿破崙及其附庸國和盟國,但整個民族團結一致,下定決心抵禦征服。

1803年,羅伯特·埃米特領導的愛爾蘭起義被迅速鎮壓了。在漫長鬥爭的餘下歲月中,即使愛爾蘭也沒有製造任何麻煩,還為軍隊提供了許多兵員。在舊世界,拿破崙從未遇到像大不列顛這樣一個保有強烈民族意識的民族的反抗。因為他的大部分對手是一些戴著虛弱王冠的君主,他們的治理不善導致他們失去了臣民的愛戴和忠誠。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拿破崙戰爭形勢示意圖

實際上,拿破崙在法國所建立的強大有序的政府,引誘歐洲大陸的其他民族接受而不是反對他的霸主地位。當拿破崙重塑德意志邦國、剝奪奧匈帝國統治者的"羅馬皇帝"稱號、安排自己的兄弟分別擔任那不勒斯和荷蘭的國王之時,都沒有激起強烈的不滿或憤懣的忠誠,無論是個人的還是民族的。

同時,在拿破崙戰爭初期,拿破崙把自己的軍力集中在海岸,準備入侵英國本土。在法國人駐紮在狹窄海峽的對岸的數月中,島上有深深的緊張但是沒有恐慌,大約三十萬志願者參加了國家的防衛。除了天生的自信之外,以下兩個因素鼓舞了英國人的鬥志。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霍雷肖·納爾遜畫像示意圖

<strong>第一個因素是近七個半世紀以來,沒有哪一次對英國的入侵獲得成功,1688年11月,英國發生光榮革命,隨後荷蘭執政威廉三世登陸英國,但是威廉的登陸是受到這個國家邀請的,不算入侵;第二個因素就是納爾遜統帥下的英國艦隊給予了英國人民極大的戰爭自信。

第二個因素也在拿破崙的考慮之中,他不耐煩地等待了數月,要對這個幾乎在他的家門口占據著世界最富庶的島嶼、被他蔑視的英國民族發動他認為的有把握的打擊。

在晴天,拿破崙可以從自己的岸灘上看到多佛的白色懸崖。然而,儘管他集中了世界上最好的陸軍之一準備登船,他意識到他必須通過一個優勢的海軍力量控制海峽至少六天來讓自己的陸軍通過。<strong>法國海軍分成分隊分散在自己的港口中,主要是佈雷斯特和土倫,無法出海,因為英國的監視分隊在一刻不停地監視著他們。兩年中這種英國人特有的頑強的堅守持續著,而法國戰艦和船員則因為不能出海而日益惡化。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拿破崙戰爭示意圖

1805年10月,英國海軍贏得“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勝利,英國海軍贏得海上霸主地位

<strong>最後,1804年12月,拿破崙迫使西班牙參戰,共同對付英國軍隊,這似乎為他利用西班牙的港口和艦隊開闢了一條途徑。計劃被制定出來,就是在條件有利時由一個或數個法國海軍分隊潛行越過障礙,加入他們在“加的斯”的西班牙盟軍,然後聯合艦隊直奔英屬西印度群島,如果可能的話就奪取它們,但不論如何都要誘惑英國海軍去追捕。然後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將立即返回,對英國人隱蔽行蹤,在英國人之前到達海峽,英國人將會搜尋他們,那時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strong>拿破崙的這個作戰計劃雖然太複雜,但幾乎成功了。法國海軍上將維倫紐夫利用有利時機確實使自己的船隊離開土倫,讓英國海軍將領霍雷肖·納爾遜摸不透他的目的地。在沒有電臺和其他快捷通訊的時代,納爾遜花了一個月時間試圖鎖定他的位置,而不知道他已經加入了加的斯的西班牙人,並且駛向西印度群島。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特拉法爾加海戰示意圖

海戰英軍將領納爾遜憑著自己的直覺,感覺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些不妙,於是出發追尋,及時到達西印度群島挽救了他們,並使敵人艦隊又一次橫渡大西洋,儘管在茫茫大海的漂浮中還不確定敵人的意圖。

突然一陣靈感,納爾遜意識到了拿破崙的整個戰略,儘管西印度群島的人請求他留下來,但他率部以最快的速度向加的斯進發,幾乎與敵人同時抵達歐洲。他加強了守衛地中海的艦隊,然後駛向海峽。拿破崙被挫敗了。法國海軍與西班牙海軍經過短暫分開之後在加的斯匯合,納爾遜從英國的維多利亞港出發,與科靈伍德和遠離該港的封鎖分艦隊匯合。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英國海軍軍艦示意圖

<strong>法國海軍上將維倫紐夫雖然有三十三艘軍艦對抗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的二十七艘軍艦,但他知道自己不是英軍的對手。另一方面,納爾遜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只要他能夠把敵國艦隊引出海。幸運的是,拿破崙命令那位不情願的指揮官就赴厄運,納爾遜率領的英軍取得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偉大勝利,這或許是英國曆史上最具決定性的海軍事件。

1805年10月21日早晨,納爾遜升起英軍司令旗,向全體艦隊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英國期待每個人恪盡職責。"至下午4時30分,敵人被完全擊敗。一艘軍艦被炸燬,二十一艘在當時或隨後被俘獲。<strong>當一場可怕的大風暴襲來時,法國海軍其餘的艦船落荒而逃,拿破崙被迫放棄攻打英國本土的策略,英軍取得了特拉法爾加海戰的絕對勝利,從此,英國海軍贏得了海上霸主地位。

歐洲史談:拿破崙戰爭如何爆發?英國海軍如何奪得海上霸主地位?

霍雷肖·納爾遜指揮海戰示意圖

結束語

總而言之,英國海軍勝利的代價是不可估量的,因為海軍將領納爾遜犧牲了。他的名聲如此閃耀,英國人對他的愛如此深切,以致當凱旋的艦隊回到他使之成為海上霸主的這個島國時,他去世的消息立即使欣喜轉為悲痛。他的才能如此卓越,要是他在尼羅河戰役中犧牲而不是在特拉法加,世界歷史會大大改變。<strong>然而命運如此安排,納爾遜的確為英國而犧牲,他拯救了英國並把它推上了頂峰,就如他的塑像今天在帝國心臟的特拉法加廣場高高聳立。

<strong>霍雷肖·納爾遜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海軍統帥,在危急時刻挽救了歷史上最大的海上帝國。他身上有著許多英國人特有的情懷甚至感傷情緒,加上永不言敗的勇氣自信,以及對祖國的完全的獻身精神。在他彌留之際,戰鬥獲勝了,他牽掛著自己的祖國和親人。納爾遜為英國奉獻了無與倫比的服務和作出了最大的犧牲。


參考文獻:

《英國簡史》

《拿破崙戰爭》

1802年英法《亞眠和約》

1805年英法“特拉法爾加海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