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什麼會有親姐妹嫁一個男人?不彆扭嗎?

715457390177張建軍


有什麼可別扭的?時至今日,中國的婚姻法也只是規定“三代以內血親禁止結婚”,並沒有說親姐妹不能嫁一個男人(當然是先後嫁,並不是同時嫁)啊!因此到現在也有姐姐/妹妹離婚或去世,妹妹/姐姐嫁給姐夫/妹夫的事情啊!其實只要不是違背倫理道德的,親姐妹先後同侍一夫並無不妥之處。



而在中國封建時代,對此更無不準親姐妹同侍一夫的規定,只是規定堂兄妹或堂姐弟不能結婚,也就是父親這邊子女之間是不能結婚的,其餘的並無規定。同時古代也是允許“三妻四妾”的,因此親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不是什麼稀罕事。

以清朝皇帝為例。

如皇太極有史可查的妃子是姐妹的就是孝莊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她們皆為博爾濟吉特·布和所生,孝莊文皇后是姐姐,敏惠恭和元妃是妹妹。



再如康熙有史可查的妃子是親姐妹的就有多達四對。一孝昭仁皇后和溫僖貴妃,孝昭任皇后與溫僖貴妃皆為遏必隆與其側室舒舒覺羅氏所生。孝昭任皇后是姐姐,溫僖貴妃是妹妹。二孝懿仁皇后和愨惠皇貴妃,孝懿仁皇后與愨惠皇貴妃一等公佟國維所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孝懿仁皇后是姐姐,愨惠皇貴妃是妹妹。三孝誠仁皇后和平妃,孝誠仁皇后與平妃皆為一等承恩公噶布喇所生。孝誠仁皇后是姐姐,平妃是妹妹。四宜妃和貴人郭絡羅氏,宜妃和貴人郭絡羅氏皆為佐領三官保所生。宜妃是姐姐,貴人郭絡羅氏是妹妹。



因此,說實在的在古代親姐妹同侍一夫實在不是啥稀奇的事情,那時候的人們早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

同時,在古代還經常出現姑姑與侄女同侍一夫的事情。如皇太極時期,孝端文皇后和孝莊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就是姑侄關係,孝端文皇后就是姑姑,孝莊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是侄女。再如同治時期,莊和皇貴妃和孝哲毅皇后就是姑侄關係,莊和皇貴妃是姑姑,孝哲毅皇后是侄女。



此外更有甚者,還有娶嫡親表姐表妹的。依舊以清朝為例,如順治時期,廢后靜妃她就是順治的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女。再如康熙時期,孝懿仁皇后、愨惠皇貴妃就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侄女,也就是說她們是康熙嫡親表妹。

因此,綜上所述,說真的,在古代連娶嫡親表姐表妹、娶姑侄的都有,因此娶親姐妹真的不算啥,也就更談不上什麼彆扭啦。


澳古說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親姐妹嫁給同一男人,這種情況多的是,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那是封建制度造成的。

就說當今世界吧!在民間,姐夫喜歡小姨子這種事情也是常有的事,不奇怪!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姐夫也是相當疼愛我的,給我買好吃的東西,給我買好看的衣服,關心照顧我無微不至,我也是很喜歡我姐夫的。

但是,我國婚姻法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不然的話,我也是很願意嫁給我姐夫的。



跟進2020


別說是親姐妹嫁給一個男人了,就算是親生母女嫁給一個男人這種情況都是存在的。比如說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因為和武則天的關係非常好,所以經常到宮裡面和武則天一起玩耍談心什麼的。武順長的非常的漂亮,可以說顏值絕對不遜於武則天,李治沒見幾次面,便對她非常的喜愛,於是她便和李治瞞著武則天,發展了不正常的關係。

當然了,紙是包不住火的,這件事情還是被極其聰明以及敏感的武則天給發現了。武則天便給武順撂了一句狠話:要不是看在你是我的姐姐的份上,你必將和王皇后一個下場。王皇后是李治的原配妻子,被武則天收拾的 非常慘,在爭寵的過程中,先是遭到武則天的陷害,死後又被武則天肢解。下場可以說是非常的悽慘。武則天對武順說出這句話,令武順那是非常的害怕,她出宮後,沒過多久便死了。雖然沒有確鑿的說法是武則天干的,但和她肯定脫不了干係。

武順還有一個女兒,賀蘭敏月。這個女人非常的漂亮,並且當時正值青春,把李治迷得不要不要的。李治也知道,武則天是一個充滿了嫉妒心的人,所以在武則天面前,並沒有多麼地表現出對賀蘭敏月的寵愛。在武順沒有死之前,這對母女就一起侍奉著李治,可以說是一起“嫁給”了李治。唐朝確實是非常的開放。賀蘭敏月對武則天也是很看不慣,覺得自己的母親的死亡和武則天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武順死後,她一直極力討好李治,希望得到更多的寵愛,讓自己更有權力,好和武則天鬥上一鬥。而李治也覺得武順的死也和自己有關,於是對賀蘭敏月也是非常好,多少有點內疚之心起作用。可是,她雖然有這種野心,但是無奈實力不足,和心狠手辣的武則天比起來,她確實太年輕了。武則天看到李治極為寵愛賀蘭敏月,心理也是非常的不爽,她心想,這對母女怎麼都和我作對。於是,她便在自己兄弟送來的特產中下了劇毒,讓賀蘭敏月吃了。吃後她便七竅流血而死,非常悲慘,而他的兄弟變成了替罪羊。這對母女可以說都是死在武則天手上。

古代皇帝的妃子中有很多是親姐妹,武則天和武順就是。很多的時候,因為對權利的渴望,她們並不會覺得尷尬。她們內心想的都是怎麼爭寵。武則天則是霸氣十足,不允許高宗寵愛其他人。還有的親姐妹則聯合起來,想要在後宮稱霸,比如說趙飛燕和趙合德,這對姐妹可以說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一個比一個有手段,將漢成帝那是迷得不行,心思全放在她們兩個身上。這對姐妹也不覺得有絲毫的彆扭。

在古代,有的時候為了生存,民間的有些貧窮的親生姐妹也會嫁給一些有錢的大戶人家,也會和睦相處,沒什麼可尷尬的。因為古代確實三妻四妾很正常。


徐聊


大家應該聽過“小姨子半個屁股是姐夫的”這一句俗話,這句話完美說明了男人變態畸形的心理,但有這些心理是正常和可控制的,如果你沒有非分之想什麼事也沒有。

親姐妹嫁一個男人現在我們想一下都很變扭,這是因為現在的我們更加文明,對於人倫道德更加看重,而且現在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也不可能實現這種荒謬的事。

但是在古代這一切大有不同,首先是一夫多妻制為親姐妹嫁一個男人提供基礎,試想如果古代是一夫一妻制,親姐妹沒有機會同時服侍一個男人,如果是一個死後親姐妹再嫁給姐夫,別說古代,近代現代也不少。

其次,古人對親姐妹嫁一個男人沒有人倫道德上的指責,法律上也是許可的,所以心理沒有很嚴重的厭惡感,更沒有羞恥感。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不少見,大家見怪不怪。

彆扭是一種心理,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尷尬,親姐妹是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人,嫁同一個人真的很尷尬,再想到親姐妹與一個男人坦誠相見,實在想不出比這還變扭的事了,這和兔子不吃窩邊草是同一個道理。

但你再想一下就算你不和你的親姐妹與別人坦誠相見,也要和其他人坦誠相見也不那沒尷尬了,往好的說,親姐妹相互照應也是一不錯的選擇,如果是嫁到皇家可能可以信任的人只有你的姐妹了。

最後,她們真的是沒有選擇權,就算她們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古代能像《詩經》裡一樣自由戀愛嗎?就算有也寥寥無幾,古代人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的的話可能比自已的戀愛更加重要。

曹操把自己七個女兒嫁給皇帝,他的女兒能有選擇嗎?連選擇都沒有何來變扭。

古代不僅親姐妹嫁給同一個男人,還有父子共享一個女人,不要以現在人的目光來看古人的生活。


那把彎刀似明月


現代社會里,哪個男人不暗戀自己的小姨子,恨不得將姐妹倆都娶到手,只是現實不允許罷了。


古代能同時娶到親姐妹的絕非普通人家,一般都是王公貴族,特別是帝王家,古代帝王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他的,娶親姐妹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像三皇五帝時期的舜帝就娶了堯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漢成帝娶了趙飛燕姐妹,曹操將他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武則天和姐姐武順也曾共侍過李治,南唐的李煜娶了大小周後,皇太極娶了孝莊姐妹加姑姑,康熙皇帝更厲害,他一生娶了四對姐妹花,光緒皇帝也娶了珍妃姐妹倆。


古代的女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她們的命運不能由自己掌控,只能聽從於父母、家族,是家庭用來交易的棋子,聯姻的工具。

畢竟皇權是至高無上的,多少人都想依附於他,能夠跟皇權沾上關係那將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而聯姻是最簡捷便利的方法,因此許多大戶人家都將自己的女兒送進皇宮,孝敬皇帝,為了增加保險係數,將自己其他的女兒也送給皇帝,以求得家族飛黃騰達。
兩姐妹共侍一夫要說不彆扭也是不可能的,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女人本來就是醋罈子,相互爭寵,爭權,有時親人也會變為仇人,像武則天的姐姐武順就因為爭寵觸犯了武則天的利益而被武則天處死了,趙飛燕姐妹也曾爭寵而一度失和。
當然了,皇帝的老婆實在是太多了,鬧彆扭而不和畢竟是低概率的,至於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彆扭應該不會有吧,古代的男人妻妾成群,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都是別人的老婆,幸與不幸,和與不和只有她們知道,我們不能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去揣摩古人,她們認為合適就合適。






遺產君


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如花似玉的美人姐妹嗎,又有哪些美麗的姐妹花嫁給了同一個男人?世上的美人千千萬萬,而世界上的漂亮的姐妹花也許是因為基因的相似,也是挺多的。啊,她們不管是真心的還是假意的嫁給了同一個男人,總會有一些或者說是好事或者說壞事發生。就讓我們盤點一下歷史上漂亮的姐妹嫁給同一個男人的故事吧。

中國古代的社會是男性為主的社會,簡直就是男人們的享樂的天堂了。擁有多個老婆,絕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雖然古代有嫡庶之分,大老婆小老婆,還有平妻什麼的特例。姐妹嫁給同一個丈夫的例子也不少。

先讓我們追溯一下很早很早的時候。早到我們的傳說中,舜的故事。堯有兩個漂亮的女兒,他還有兒子,當然,那個時候也不看有沒有兒子的,因為很有可能,嗯,他的接班人不是他的兒子。於是他找到了一個優秀的青年才俊經過考核覺得當他的繼承人非常合適。一窮二白的小夥子,就憑藉得到青睞,順便也娶得了白富美,而且不是一個白富美,一來就來兩個。這絕對是人生一大樂事。還有兩個妻子也是善解人意,還十分的痴心。當丈夫死在異地,她們千里尋夫萬念俱灰下還投水自殺。他們就是有名的娥皇,女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另一對姐妹花裡面的其中一個也叫娥皇,而兩個姐妹也是嫁給了同一個男人,當然,結局是沒有前者的幸運。雖然說她們家的男人也是一個挺有才華的男人,但這種才華不應該一個當皇帝的人。他的風流多情惆悵,這詩人詞人的傷感,以及後來的痛苦之感,更是在他亡國以後了。姐姐便是那個有著相同名字卻結局不同的人,周娥皇。在野史中也曾記載她有過多的追求者,甚至後來的宋朝皇帝也曾心儀她,為她不惜滅了南唐。可她卻始終只有一人,便是她丈夫。當年也曾對鏡畫眉,夜半剪燭,只是恩愛兩凝枉,又何況是帝王。

世界上最怕的就是是丈夫出軌,何況對象是自己的親妹妹。自己的妹妹很漂亮,來看自己,卻被自己的丈夫看上了,偷偷的在一起。他自己甚至還懷著孩子,看著他們在一起,心會是何等的痛啊。我有時在想,大周后的早早離世也許是件幸事,她沒有看到國家破滅,以及她親愛的丈夫成為亡國之主,以及她成為皇后的妹妹更受侮辱。我前面說娥皇和周娥皇他們有著差不多的名字,卻結局不甚相同,這一點是不對的。她們是相似的。對於他們愛的丈夫是付出了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也許就是一個身為女子痴心之處了吧。

作為姐妹,本應該是這世上最親近的人了,但如果嫁給同一個丈夫。在古代也許是一件幸事,也是不幸的事吧。


匹諾曹jun


姐妹同嫁一人,是古代陪嫁制度。如果這個男人有權有勢,而又註定會三妻四妾,作為妻子,與其和別的女人勾心鬥角共侍一夫,還不如和她的妹妹同嫁一夫,互相之間還有個照應。至於是不是彆扭,封建社會,有權勢的男人,非得要這樣,不是女人能左右的事,彆扭又能怎樣?

這樣的事例有好多,比如東周列國時期,衛莊公的次妃厲媯和她的妹妹戴媯同嫁衛莊公,厲媯無子,戴媯生公子完和公子晉。公子完就是後來的衛桓公,他被異母弟弟州籲謀殺,公子晉逃亡邢國。公子晉是後來的衛宣公。

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合德同嫁漢成帝,兩人分掉皇帝恩寵,架空別的妃子,有才的班婕妤都不是她們的對手。趙飛燕後來封為皇后。

孫堅的妻子吳夫人和她的妹妹同嫁孫堅,姐姐吳國太死之前,交代兒子孫權善待她的妹妹,所以孫權的親生母親去世後,孫權稱他母親的妹妹也是母親,書上稱她為吳國太,孫夫人是她唯一的女兒。

曹操的三個女兒都嫁給漢獻帝。

劉禪的兩任皇后都是張飛的女兒。

唐高宗娶了武媚娘之後,武媚孃的姐姐武順和她自己的女兒賀蘭氏也做了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唐高宗封武順為韓國夫人,封武順的女兒賀蘭氏為魏國夫人。但武媚娘並不高興。

唐玄宗娶了楊玉環之後,楊玉環的三個姐姐也做了唐玄宗的妃子,唐玄宗分別封她們為韓國夫人和虢國夫人、秦國夫人。

皇太極的宸妃海蘭珠和莊妃大玉兒也是兩姐妹。皇太極更寵愛宸妃。

光緒皇帝的瑾妃和珍妃也是兩姐妹。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但上面的這些人物都是歷史名人。











牡丹梅花鑫森淼


親姐妹事一夫歷史上記載不少主要權力利益家族宗親觀念在作祟,還有一部分是妹子小情竇初開被誘惑作罷。彆扭是肯定的!它不符合性的自私性、排它性、復仇性,他們解決這種彆扭的方法是把性公開化即和姐姐做愛時讓妹妹在跟前看,和妹妹做愛時讓姐姐看,一夫多妻制都是這種辦法,使家庭更和睦。前蘇聯訓練燕子時也是這種辦法,妓院如是!


平方1234


歷史上親姐妹共侍一夫的事情有很多,至於彆扭方面,任何事情見得多了也就不彆扭了。畢竟古代親姐妹共侍一夫最起碼可以互相幫襯,假如女子一人即使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兄弟姐妹扶持也難逃悽慘的命運,比如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其詞作獨步一時,被譽為“詞家一大宗”;然而金兵入據中原時,隨著丈夫趙明誠去世,李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一、

在古代親姐妹共侍一夫的有很多,從最早娥皇、女英兩姐妹共同嫁給堯帝開始,漢成帝劉驁寵妃趙飛燕舉美不避親,讓自己的孿生妹妹趙合德進宮共侍一夫,最後這對姐妹花終於把漢成帝玩死了。

此外比較有名的還有晉武帝司馬炎的楊豔、楊芷姐妹皇后,南唐後主李煜的大小周後,蜀漢後主劉禪先後納張飛兩女兒為皇后,十六國時期漢趙君主劉聰的靳月光、靳月華姐妹皇后,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馮潤、馮清姐妹皇后,周世宗柴榮的符氏姐妹皇后等。

姐妹共侍一夫在古代有許多好處,尤其是在皇宮,姐妹共同入宮就能容易結成利益聯盟,確保家族利益長久不衰。其中楊豔身為晉武帝皇后,就在自己即將去世之前,擔心晉武帝司馬炎立寵妃胡夫人為皇后,對太子司馬衷地位造成威脅,就推薦自己叔父楊駿的女兒楊芷入宮當皇后;結果顯而易見,遇到這種情況的的晉武帝司馬炎感動的稀里嘩啦,馬上就把楊芷這個美人迎進宮中並封為皇后;在楊芷皇后的保護下,弱智司馬衷也最終登上了皇位。

二、

在近代也有姐妹共侍一夫的故事,國民黨高級將領、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的錢大鈞就迎娶了一對姐妹花,曾為一段讓人豔羨的風流韻事。

錢大鈞的岳父歐陽耀如是老同盟會員,參加過辛亥革命,一直在上海從事銀行業。歐陽耀如一妻一妾,生有6個千金,其中長女歐陽藻麗早年許配於錢大鈞。

在1928年錢大鈞出任上海警備司令期間,夫人歐陽藻麗突患重病,經上海各大有名的醫院診治,病情始終不見好轉。眼看自己一天不如一天,歐陽藻麗年幼的兒女、年壯的丈夫,不由得擔心起來。歐陽藻麗心裡明白,以丈夫如今的地位和相貌,自己死後必然再娶,那時候自己的兒女也會受到後孃的排斥、虐待。於是歐陽藻麗就像晉武帝皇后楊豔那樣,把自己丈夫叫到病榻前,安排後事。歐陽藻麗就明確表示到,允許自己死後丈夫再娶,但是隻能娶自己妹妹歐陽生麗;錢大鈞面對年僅17歲、活波開朗、又有才華的小姨子,當然內心一萬個“我願意”。然後歐陽藻麗給自己父母和妹妹歐陽生麗做思想工作,父母看見女兒都成這個模樣,也只好同意;歐陽生麗面對軍人出身、文質彬彬的姐夫也是怦怦心跳,爽快地答應了姐姐。

就這樣,以照顧身患重病的姐姐歐陽藻麗為由,姐夫、小姨子兩人就提前生活在一起,就等姐姐閉上眼睛,順利接班成為錢司令夫人。可是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不久,奄奄一息的歐陽藻麗居然奇蹟般慢慢的好了起來,容光煥發,美貌依舊。但此時小姨子歐陽生麗與姐夫錢大鈞已經沉浸在浪漫的愛情之中,卿卿我我,面對如此局面,姐姐歐陽藻麗也只得接受姐妹共侍一夫的事實。

就這樣,錢大鈞與小姨子歐陽生麗正式訂婚結婚,兩美俱佔。歐陽氏家中便出現了兩女同婿的奇特狀況,倆姊妹親情融融,和睦相處,互相尊重體諒。其中姐姐歐陽藻麗生性沉默,持家沉穩厚道;妹妹歐陽生麗性格開朗,跟隨潮流,經常陪丈夫出入各種交際活動。直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姐姐歐陽藻麗故土難離,不願去臺灣,錢大鈞夫妻三人只得話別,帶著妹妹歐陽生麗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到臺灣後的錢大鈞失去在大陸時期的風光,基本上都是虛職,幸有歐陽生麗陪伴他走過這段時光,直至於1982年以90歲的高齡在臺北病逝。


安定郡小書生


說起這個喜聞樂見的話題,大家腦海裡肯定會有一些香豔的畫面,畢竟姐妹花同嫁一個男人,想想就刺激!但是,你知道歷史上有四個親姐妹同嫁一個男人的嘛?MG,這得有多刺激?這四姐妹都是誰?那個“喪心病狂”男人又是誰?他為什麼這麼牛?他們在一起不彆扭嗎?或者他們在一起是不是快樂的飛起呢?稍安勿躁,金鱗給你一一解答!

皇帝娶姐妹花是歷史傳統

在古代,姐妹同嫁一人的情況好像並不鮮見,尤其是帝王之家,好像還成了一個傳統。最早我們可以追溯到遠古,舜帝娶了堯帝的女兒娥皇和女英;漢武帝他爹,漢景帝娶了王娡當皇后,又娶了王娡的妹妹,跟姐妹兩個生了八個孩子,其中就有漢武帝;

漢成帝先娶了趙飛燕,又娶了趙合德,姐妹倆一起把漢成帝給耗的油盡燈枯,一命嗚呼;五代十國後周皇帝柴榮,先後娶了大小符後;南唐後主李煜先後娶了大小周後,不過南唐被宋滅亡,小周後被趙匡義給霸佔。清代康熙帝,更是一口氣娶了四對姐妹花,不過她們名字都太長,金鱗這裡就不列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皇家的婚姻大都是政治婚姻,一起嫁兩個女兒,或者嫁了一個死了,馬上再補一個,都是外戚為了維護家族權勢和地位的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手段,至於當事人彆扭不彆扭,那很難說,像漢景帝娶王娡姐妹好像就很和諧,但是李煜娶大小周後則眾說紛紜,把大周后氣的沒了命!

史上最傳奇兄妹

說完了上面那幾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給大家看下面一張截圖,當初金鱗看到這個截圖的時候,差點以為自己看花眼了,重新數了一遍後才發現確定無誤,是自己太孤陋寡聞而已。

從上面截圖可以看到,那個喪心病狂男人就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在位期間,極力推行改革,並遷都洛陽,其一系列舉動推動北魏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大力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太和改革”。

馮熙又是誰呢?怎麼會把四個女人都嫁給孝文帝呢?這裡少不得一句說來話長。話說中國在南北朝時期,有個北燕國,被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燾給滅了。馮朗是北燕皇子,歸順北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遼西郡公,後因事被誅。

馮朗有個兒子叫馮熙。馮朗被殺後,馮熙由母親帶著逃到羌氐中長大,學到一身好武藝,後來又回到長安,學習《孝經》、《論語》和陰陽兵法,成為文武兼備的青年才俊。

馮朗還有個女兒,國破家滅之後被送進太武帝拓跋燾掖庭,成了一個奴婢,後來被選為貴人,又成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死後被諡“文明太后”。

電視劇《錦繡未央》中李未央的原型就是馮太后。在電視劇中,李未央雖然成為皇后,但因為丈夫英年早逝,她從23歲起就開始守寡,並且二度臨朝稱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實際主持者,並對孝文帝改革產生重要影響。

馮太后入宮之後,派人找到了馮熙,並把他接入宮中,封為冠軍將軍,賜爵肥如侯,並且給他迎娶了景穆帝拓跋晃之女博陵長公主,拜為駙馬都尉。可以看到,馮太后是個妥妥的扶弟魔哈,不過人家這個弟弟也確實扶的起來。

馮熙成親之後,出任定州刺史,進爵昌黎郡王。後來更是一路高升,尤其是孝文帝即位後,拜為侍中、太師、中書監、領秘書事,出除車騎大將軍、洛州刺史,侍中。入朝則授內都大官、太師,封京兆郡公。馮熙去世的時候,追贈假黃鉞、侍中、大司馬、太尉、都督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備九錫,諡號為武。備九錫是個什麼概念?不用解釋,基本上就是曹操和司馬昭之類的角色。

作為被亡國皇族,馮熙和馮太后這對兄妹,實在是太勵志了,可謂史上最傳奇的兄妹了,用一種很不一樣的方式完了對北魏的復仇!

孝文帝是不是爽的飛起呢?

看到這裡,大家也應該都理解了,馮熙的四個女兒都嫁給孝文帝,實際上還是外戚和皇族聯姻,繼續維持外戚家族的權勢和地位,只不過這裡做的有點過分,一下子給塞進四個人,東南西北,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立體關愛(監控),分明是要把皇帝的雨露全給截流了。

實際上,馮熙不但將四個女兒嫁給了孝文帝,還將其他六個女兒全部嫁給了北魏皇族,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喪心病狂了!

孝文帝英明神武,是不是真的願意娶這個四個姐妹呢?而這四個姐妹是不是會和諧共處一致對外呢?作為權勢熏天的馮家,他們的女兒不用跟其他人爭寵,那隻能跟自家姐妹爭了。尤其是幽皇后馮妙蓮,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孝文帝英年早逝,或許有她的原因。

馮妙蓮和妹妹馮清一同入宮,先是妹妹受寵幸,而且馮妙蓮有段時間得了咳血癥,出宮回家養病,回來後妹妹已經是皇后。不過,做為姐姐的馮妙蓮不甘居於妹妹之下,終於“譖構百端”把妹妹逼得出了家。《魏書》記載:


昭儀自以年長,且前入宮掖,素見待念,輕後而不率妾禮。後雖性不妒忌,時有愧恨之色。昭儀規為內主,譖構百端。尋廢后為庶人。後貞謹有德操,遂為練行尼。後終於瑤光佛寺。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南征北戰,很少留在皇宮。馮妙蓮寂寞難耐,就找來了出宮治病時的一個叫高菩薩的醫生,扮作宦官在宮裡尋歡作樂,孝文帝則一直矇在鼓裡。後來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因為被逼婚,逃出宮揭發了馮妙蓮淫亂後宮的事實。

正在病中的孝文帝五雷轟頂,派人回洛陽調查,殺了高菩薩等人,但因為顧忌馮家,只和馮妙蓮分居沒有廢黜她,只是死後拉她一起陪葬了。看來娶四個姐妹的孝文帝,並沒有爽的飛起,而是被氣的要死,這種刺激還是不要的好!

還有沒有更刺激的?

除了姐妹同嫁的,還有沒有更刺激的?還真有,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唐高宗李治,娶了武則天,但是又把她姐姐武順,以及武順的女兒賀蘭氏。武順被封為韓國夫人,賀蘭氏則被封為魏國夫人,不過後來被姨母武則天毒殺,並嫁禍給她的從父舅父武惟良、武懷運。金鱗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句,李治同學,你口味好重呀!

前兩年大熱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秦嵐和大豬蹄子聶遠。大豬蹄子就娶了祖孫輩的兩個人。孝賢純皇后《富察皇后》和皇祖晉妃,她們都是出自同一個家族,但並不是直系的血緣關係,按照家族的輩分來看的話,皇祖晉妃要叫孝賢純皇后祖母,只不過那個皇祖晉妃沒啥存在感!

最後的結語

說了這麼多,歷史上親姐妹嫁給一個男人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很多呢?尋常百姓有沒有,多不多?因為沒有相關記錄和數據,咱們所知甚少,不過按照常理推測應該很少。其實就算是帝王之家,如果按照比例統計的話,也不算多,只是因為這種情況太吸引大家的眼球,讓後人津津樂道,以為這種情況很多,算是數據統計上“倖存者偏差”,我們對那些香豔的後宮秘聞太感興趣了。

不過,金鱗以為不管是姐妹花,還是娶了姐妹花的男人們,肯定還是會彆扭的,更不可能爽的飛起,從愛情和婚姻的角度來說,兩者都是要求排他性獨佔性的,就算是姐妹,分享同一個男人的事情還是很難接受的,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反目成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