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多少人逆向而行,用堅守和付出構築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牆”。在727平方公里的菊鄉大地,有這樣一群可愛可敬的人,在大街小巷、村頭巷尾、鄉村公路、小區樓道,處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每天步行數在微信朋友圈運動排行榜位居前列,他們就是浙江省桐鄉市農業農村局“黨員碩士團志願服務隊”的隊員。他們的名字也許您並不熟悉,但是在春耕、芒種等時節,您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生產一線,傾情服務“三農”的身影。面對疫情,他們主動請纓,同向而行,毅然踏出一條“逆行路”,以“我自愛桐鄉”的情懷奮力投身抗擊疫情第一線。


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讓我來,來自疫情一線的“請戰書”

“我沒娃、沒對象,腳力好、體力強,父母身體也還可以,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我不去,誰更適合?”這份詼諧又懇切的請戰書,來自“黨員碩士團”成員鮑崢諭,一名“90後”共產黨員。短短20餘字卻透露出一名年輕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身為局團支部書記的鮑崢諭,除了堅守在執勤卡點等一線崗位外,還自發組建了“紅色暖心關愛服務隊”,化身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盡心盡力盡情當好“代跑員”“服務員”,為蹲點值守一線的黨員幹部送上薑湯、麵包、暖寶寶等貼心物資,讓戰鬥在疫情一線的“三農”黨員幹部感受到來自單位“孃家人”的溫暖。

“這兩天,我常聽見這樣一句話‘我是黨員,晚上我來值班!’看著組裡的黨員同志們挺身而出,包攬了所有晚上和凌晨的值守。自己內心深處油然而發的是對‘共產黨員’這四個字的那份崇敬與感動。”因此,年僅26歲的趙惠蓮火速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在老百姓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也能站出來,說一聲“我是黨員,讓我來!”這份入黨申請書不就是一份“請戰書”嗎,言語樸實卻鏗鏘有力。“有志不在年高”。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前言陣地,44名朝氣蓬勃、“疫”往無前的“黨員碩士團”成員,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紛紛加入防疫宣傳、卡點排查、蹲點執勤、穩產保供等戰“疫”前線,累計走訪排摸住戶6230餘戶,設卡排查過往車輛3750余車次,測溫5570餘人次,24小時全天候蹲點值守居家隔離點13個。


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請停車,用堅守奏響防疫堡壘的“最強音”

時針緩緩劃過夜晚9點,室外溫度2℃,小區卡點上的往來車輛及行人逐漸稀疏,在九曲社區卡點值守的“黨員碩士團”成員馬良和黨員志願者吳勇絲毫不敢鬆懈。“快快快!前面有燈光,有車過來了!”馬良立馬起身,拍了拍同事吳勇的肩膀,拿起測溫計徑直走向前方,熟練地伸手攔停即將駛入小區的車輛。“您好,請停車,打開車窗配合體溫測量”,“阿姨,請問您是住這個小區的嗎,明天開始這個入口要憑通行證才能進出了,請拿著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等證件儘快去居委會辦理通行證”。“小夥子,外面這麼冷,這麼晚了你們還在點上啊,真是辛苦你們了!今天是元宵節,我給你們帶了點湯圓,來來來快趁熱吃吧!”“阿姨,怎麼稱呼,太謝謝您了!”“湯圓味道怎麼樣,還熱乎吧?”“好吃,真甜!太感謝了,阿姨!”馬良和吳勇接連點頭回應。

“陸站,測溫計是不是沒電了,測不了溫度了。”“黨員碩士團”成員錢偉納悶著對陸建興說道。“室外溫度太低了,低於測溫計的最低檢測線了,所以罷工了”,眼見著陸建興話還沒完,就拿起測溫計,往胸口大衣裡面塞了進去,當起了“人體暖寶寶”,用體溫捂熱測溫計。在三班24小時的堅守中,儘管他們身體凍得瑟瑟發抖,但測溫計始終正常運轉,一天下來總共監測體溫1620餘人次、人員登記表足足寫了64頁。


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巾幗紅,柔肩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

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疫情面前不分男女,我們都是‘黨員碩士團’的成員,防疫戰線的一個兵。別看我身體嬌小,幹起工作來不比男同志差!”局機關第二支部黨員沈丹婷爽朗的說。作為社區防控宣傳組成員的她,為了加快宣傳資料張貼速度,一有空就提前在身上粘好膠帶,把自己的手臂裹得像個“粽子”。從最初蹲點值守的3條褲子6件衣服,到現在縮減到單褲、薄外套,一天幾個單元跑下來,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全溼透了。這兩天微信朋友圈每日步數排行榜都是我們組的成員,多的有22000餘步樓梯數,好似天天在爬“88層金茂大廈”,沈丹婷開玩笑地說道。

“媽,咱斷了吧,讓寶寶吃奶粉好了!”這是章甜甜主動報名參加“黨員碩士團”志願者活動後,中午都會接到婆婆打來的電話,電話裡首先傳來的就是7個月大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女兒餓了,章甜甜又何嘗不知,雖然不捨,但在疫情面前,她將小愛埋藏心間。這些天,她挨家挨戶摸排走訪,風雨無阻動態監測,“我的家人都支持我,我的寶寶將來也會理解我的!”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信!


浙江桐鄉:“黨員碩士團”疫線秒變“防疫兵”

保供給,全力守好疫情防控“後防線”

“金龍,你的車輛通行證辦好了,給你帶來了。另外,還給你帶了點速生類葉菜種子。受疫情影響,這段時間基地上的蔬菜銷路行情怎麼樣?”這是“黨員碩士團”成員、馬常念這兩天下來跑的第11個生產基地。疫情發生後,農產品交易正常流通秩序受到影響,生產物資進不來,原本要流向餐飲渠道的蔬菜等農產品無法正常流通,董金龍基地上的蔬菜也一度面臨滯銷。“這段時間正好是越冬蔬菜集中上市時間,愁於外地運不出去,影響是肯定有的。好在,基地75%的蔬菜都供應到了本地超市。價格我們基本上還是維持原價,堅決不漲價。如果周邊菜農有需要,也可以到我這免費領取種子,這也算為本地蔬菜供給做一點貢獻。”董金龍說道。為保障“菜籃子”“米袋子”和春耕農資方面的供應,“黨員碩士團”組建7支“三農”志願服務小分隊,及時對接公安、交通等部門,幫助農業主體辦理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指導農戶切實抓好糧油、果蔬等生產供應。截至目前,已辦理通行證60張、發放救災儲備種子1000餘斤,全力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順、供得上。

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誠然“黨員碩士團”每一份子是黨員,但他們更是妻子和丈夫、父母和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逆行向前的勇士。身臨一線,他們也會擔心。然而一旦社會需要,他們總是義無反顧,全力以赴,共克時限。因為他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