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蹭疫情熱點遭“打臉”永太科技回覆問詢函“露底”5漲停後2跌停

多家公司蹭疫情熱點遭“打臉”永太科技回覆問詢函“露底”5漲停後2跌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王穎 杭州報道

肺炎疫情何時結束尚不明瞭,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已實實在在反應出來。

2月3日股市新年開盤第一天,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太科技”,002326.SZ)就在“互動易”平臺回覆投資者稱:“公司有涉及生產武漢新冠肺炎相關的藥物及中間體”。公司在2月5日繼續通過互動易放出和Remdesivir(瑞德西韋)的研發者吉利德科學公司(下稱“吉利德”)有接觸的信息。受此影響,一週時間裡,永太科技的股價如坐上火箭,連續5個漲停。為此永太科技一週內兩次發佈《異動公告》。

“碰”上肺炎疫情以及潛在治療藥物概念的永太科技,2月10日開盤突然跌停。永太科技於當天晚間回覆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透底”——與吉利德的合作只屬於初步接洽,是否能達成合作尚存在不確定性。2月11日,永太科技開盤繼續跌停。

“涉及肺炎疫情的信息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永太科技)有信披違規的嫌疑。”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股價異動遭交易所問詢

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於2月6日下發的《關於對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中小板關注函【2020】第 120 號)中提到,上述互動易回覆時間均早於《異動公告》披露時間。

深交所要求永太科技說明,披露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的情形,是否存在利用互動易平臺迎合市場熱點、影響公司股價的情形;相關信息是否對公司股價具有較大影響,是否達到臨時公告披露的標準,僅在《異動公告》中進行簡單披露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的情形。

吉利德科學公司是美國一家以研究為基礎,從事藥品的開發和銷售的生物製藥公司,其研發的瑞德西韋原系針對埃博拉病毒的一款抗病毒新藥,此次在新冠病毒體外細胞實驗中獲得成效,被認為是潛在的抗疫新藥。

永太科技回覆稱,股價明顯波動,系資本市場原因所致。公司與吉利德的合作事宜只涉及到業務詢盤,只屬於初步的接洽,對公司業績影響未知,且截至目前並未簽訂任何協議,是否能達成合作尚存在不確定性,非股價波動的主要原因。

永太科技認為,該事項未達到應以臨時公告披露的標準。考慮到近期疫情,為了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故在異動公告中進行相關說明 和風險提示,不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的情形。

律師認為涉嫌信披違規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和疫情相關信息對公司股價具有較大影響,已達到臨時公告披露標準,因此他認為永太科技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的情形,涉嫌信披違規。

天元律師事務所楊慧鵬律師認為,對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上市公司應按照信披公告格式在證監會指定信披媒體及時、公平地披露信息。而互動易平臺是上市公司自願性、交互式信息發佈和進行投資者關係管理的綜合性網絡平臺,是上市公司法定信息披露的補充,不能取代法定信息披露渠道,因此在互動易上提前進行披露,存在信披不完整和違反公平性的嫌疑。

《華夏時報》記者嘗試聯繫永太科技方面,但在交易時間,其公開的投資者熱線始終無人接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2月11日有眾多投資者關於和吉利德合作以及永太科技是否是瑞德西韋中間體供應商的提問,但永太科技的回答一概是“關注公司公告”。

與此同時,世界500強浙江物產中大(600704,SH)旗下江蘇科本藥業有限公司(下稱“科本藥業”)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效藥瑞德西韋10T/製劑1000萬支”項目,獲得江蘇啟東市行政審批備案批覆。該項目為江蘇科本藥業的技術儲備項目,建成後將生產防治重大疫情的抗病毒類特效藥瑞德西韋。

《華夏時報》記者從科本藥業辦公室得到證實,已經和吉利德合作,有開始瑞德西韋項目的計劃,何時開始生產具體情況要向銷售部瞭解。記者多次聯繫科本藥業銷售部,電話始終無人接聽。科本藥業官微披露,2月8日江蘇南通副市長姜東等到公司調研,總經理王海平彙報了將要實施的新冠肺炎抗病毒特效藥瑞德西韋項目。

2月7日晚間博騰股份(300363,SZ)公告,已收到核心客戶吉利德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中間體訂單確認函件,公司將密切關注瑞德西韋的中國臨床試驗進程,並積極與吉利德科學團隊做好溝通協調和全方位的準備。

有公司蹭疫情熱點被打臉

找到救治藥物是控制疫情的關鍵。在傳出雙黃連能抑制病毒的消息後,當夜線上線下各藥店雙黃連即告售罄。具備雙黃連生產資格的上市公司如哈藥股份(600664,SH)、人民同泰(600829,SH)、太龍藥業(600222,SH)、福森藥業(01652,HK)、珍寶島(603567,SH)等均出現大漲,醫藥行業股價整體上漲20%。之後“雙黃連抑制病毒”的消息被闢謠,國內最大雙黃連口服液製造企業富森藥業(1652.HK)股價大幅下跌。

雅本化學(300261,SZ)在2月4日的互動易平臺上被投資者問到,是否生產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二者此前被中科院專家李蘭娟院士團隊初步證實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公司稱子公司樸頤化學是藥物達蘆那韋( Darunavir )關鍵中間體的主要供應商,公司主要生產其手性藥物中間體。

2月5日雅本化學開盤即漲停,隨後深交所下發問詢函,雅本化學即改口稱,子公司樸頤化學研發的是瑞德西韋中間體,但目前沒有向吉利德供應。公司未再提及達蘆那韋。

此前,抗體研製服務商京天成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1月21日下午在公號發了一篇題為《京天成生物成功研製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的文章,稱“僅用17天就完成了多肽設計、合成、偶聯和動物免疫,於19日成功研發出可識別2019冠狀病毒N蛋白抗體,為應對突發傳染病重大疫情提供關鍵技術支持。”之後公司又發文稱“標題包含誇大誤導內容”,稱產品尚處於研發中。記者發現,該公號現在已不見這兩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