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淨土思想和唸佛法門,雖然在古印度就一直弘揚傳播,但並未建成一體獨具特色的淨土宗。淨土傳入中國以來,也一直表述為蓮社或者蓮宗。

淨宗這個名稱,一直到宋、元、明時期才開始出現。淨宗立祖之說開始於宋代,淨宗的祖師不像其他宗派那樣,有前後傳承的關係,而是後人根據其修持成就以及弘揚淨宗的貢獻而推選出來的。我們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就是經過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漸推選,而自然形成的。那這十三祖都有誰呢?下面分別簡述一下: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初祖:慧遠大師

遠公大師(公元334-416年),東晉時代人,出生於雁門樓煩(今山西代縣),世代書香世家,二十一歲舍俗出家,隨從道安法師修行。遠公大師在二十四歲時,便開始升座講經說法,一生德業隆盛,飲譽遐邇,許多外國僧人都說震旦有菩薩大士應化,經常焚香禮拜,欽仰廬山。

遠公在廬山東林寺結蓮社,率領眾人精進唸佛,共期西方。遠公享壽八十三歲,臨終預知時至,蓮社共修123人,均有往生淨土的瑞相。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二祖: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誕生於隋大業九年,安徽泗州(一說山東臨淄)人,年少出家,早年修習《法華經》、《維摩詰經》,後見西方淨土變相與《觀無量壽經》,心生歡喜,仰慕西方極樂世界,便開始修習和弘揚淨宗。

大師慧眼獨具,揭示持名乃淨宗之心要。大師唸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號,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大師圓寂於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享壽六十九歲。

三祖:承遠大師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川綿竹縣人。大師於天寶元年,在衡山之西南建立精舍,號彌陀臺,僅僅安置佛經佛像。大師一生投注唸佛實踐,不圖著作,萬緣放下,精進唸佛。有人供養食物則吃,無人供養則食野果花草,衣服唯求禦寒蔽體而已。與唐貞元十八年,安詳示寂於彌陀寺,享年九十一歲。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四祖:法照大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蹟大多不詳。大曆四年(公元769年)夏天,大師于衡州湖東寺,開啟五會念佛道場,行五會念佛法,教化信眾唸佛。

大師一生精修唸佛法門,精進勤苦,有諸多殊勝之感應。大曆十二年,大師率領弟子八人,在五臺山精勤唸佛,在東臺看到奇彩雲光,文殊菩薩乘青毛獅子,當時,天飄雪花,文殊菩薩的五色圓光,遍及山谷。

五祖:少康大師

少康大師(?-805年),浙江縉雲縣人。浙江唸佛是由大師興起。大師到浙江新定後,用乞食所得金錢,告訴兒童說:“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能念一聲,給你一錢。”眾兒童因為錢故,爭相念佛。幾個月後,唸佛兒童劇增,大師善巧方便,念十句佛號給一錢。如是一年後,新定地區大小貴賤唸佛之人,充滿道路。大師見機緣成熟,便在烏龍山開啟淨土道場。唐貞元二十一年十月,少康大師預知時至,後人稱其為後善導。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六祖:永明大師

永明大師(公元904-975年),諱延壽,本是丹陽人,後遷居浙江餘杭。大師集大乘佛法於一身,繼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會歸淨土的思想,主張祖佛同詮、禪教一體。大師不僅是淨宗六祖,還是法眼宗第三代祖師,一身雙任兩宗祖師,稀有難得。大師著作甚豐,有《宗鏡錄》、《萬善同歸集》等六十餘部問世。

七祖:省常大師

省常大師(公元959-1020年),浙江錢塘人,七歲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大師嚴持戒律, 辯才無礙,曾經刺血書寫《華嚴經.淨行品》,以唸佛法門自行化他,數十年如一日。天禧四年,大師於寺中端坐唸佛,不久,厲聲唱到:“佛來了!”便隨之而化,享年六十二歲。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八祖: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公元1535年-1615年),杭州仁和人,出生於世代望族之家。大師生於法道式微的明代末年,他以自己的真修實學,重振蓮風,精修淨業,廣弘唸佛法門,他的淨土思想別具一格,四百年來,流韻猶在。大師的著作甚豐,主要代表作有《阿彌陀經疏鈔》、《往生集》、《竹窗隨筆》等等。

九祖:蕅益大師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江蘇吳縣人,大師七歲茹素,十二歲讀儒書,以傳千古聖學為己任,誓滅佛老二教,作《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讀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序》與《竹窗隨筆》,才幡然醒悟,將所著《闢佛論》一把火燒掉。後因仰崇蓮池大師而作私淑弟子,在蓮池大師像前自誓受菩薩戒,開始言傳身教,廣學專弘,扭轉當時輕視淨土之勢,蓮風一時大振。

大師是淨宗祖師中著作最多的一位,猶以《彌陀要解》最為突出,是淨宗經典力作。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十祖:截流大師

截流大師(公元1628-1682年),清初順康間(今江蘇宜興)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大師二十三歲出家,於康熙三年,在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結庵,專修淨業。康熙九年,於虞山普仁院,倡興蓮社,信從者眾多。又經常發起精進唸佛七,曾經發起一次長達三年的佛七,專持一句佛號。大師特別指明,修淨土教法,在信、願、行三資糧中以真信為首要。大師著書不多,主要有《淨土警語》、《勢至圓通章解》、《蓮藏集》等淨土論述。

十一祖:省庵大師

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江蘇常熟人,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大師遵蓮池大師持戒唸佛之遺風,一生以“行在梵網,志在西方”自勵,精進修持,如救頭燃。省庵大師撰有《淨土詩》、《西方發願文注》、《勸發菩提心文》、《續往生傳》等流佈於世。

十二祖:徹悟大師

徹悟大師(公元1741-1810年),京東豐潤人,幼時聰慧穎異,長而喜好讀書,經史群籍,無不博覽。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師二十二歲時,因大病而感悟幻質非堅,世事無常,由此而立出世志。待病痊癒,遂即往投房山縣三聖庵榮池老和尚披剃出家。

徹悟大師早年參禪得悟,後歸心淨土,便專志開示唸佛宗旨以及實修踐行。大師將“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定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並詳細詮釋了這四句話的內在關聯。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十三祖: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公元1861-1940年),別號常慚愧僧,陝西郃陽人。幼年跟隨兄長讀儒書,以傳承儒學為己任,喜歡讀韓愈、歐陽修文章,經常闢佛。後因生病數載,始悟前非,洗心革面,於終南山五臺蓮華洞寺出家修道。

印祖一生淡泊名利,刻苦儉樸,注重惜福,平實無奇,與人往來,從不談玄說妙,皆是平常話多。印光大師的淨土思想,上承古佛、祖師之血脈,下契近代眾生之根機。印祖一生精修淨業,大力弘揚淨土法門,有《印光法師文鈔》、《印光法師嘉言錄》等著作流通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