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全隊年薪加起來不超過500萬都比不上阿聯一人,你怎麼看?

KIRS985籃途先鋒播報


中國女籃全隊的年薪加起來只有500萬人民幣,中國男籃的核心球員易建聯的年薪應該是2000萬人民幣左右。女籃全隊的工資只能達到阿聯的四分之一左右,這與取得的成績是非常不對等的。對於這件事能怎麼看呢?只能說市場決定了一切。



中國女籃的工資和取得的成績非常不對等。

最近中國女籃在奧運會預選賽中先是擊敗了排名世界第三的強隊西班牙隊,隨後又大勝韓國隊40分,不僅成功獲得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而且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水平,為國人爭光。再想起前段時間痛失奧運會參賽資格的中國男籃,兩者之間的對比過於明顯,男籃小夥子們臉上應該掛不住了吧。中國女籃不僅最近發揮出色,她們在歷史上曾經獲得過奧運會的亞軍,在北京奧運會上也打進了四強,女籃姑娘們就是巾幗英雄,值得所有人學習。


即便如此優秀,可是她們的工資卻如此的低。有的隊員的工資都沒有普通的白領高,女籃姑娘們也都是在愛美的年紀,她們不僅在賽場上揮汗如雨,飽受傷病困擾,而且連買好一點的化妝品和漂亮衣服的錢也沒有。說起來確實令人唏噓,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造成了這個原因。

女籃比賽相比於男籃不夠精彩,所以獲得的關注度不足,很多高水平比賽甚至都沒有觀眾去看,而比賽的電視轉播也少,收視率也不高。正因為這個原因,女籃拉不來投資,也拉不來廣告,買票的錢更沒有了。女籃比賽就是賠錢賺吆喝,因為俱樂部都賠錢,所以球員們自然也就沒有高工資了,女籃姑娘也只能艱難度日。



如果我們球迷朋友們能夠多關注一下女籃姑娘,他們的收入就會提高,所以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


銳理體育觀


女籃的薪水低,幾乎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低到什麼程度?或許是很多球迷從來沒有想到的。在很多球迷眼中,在怎麼低,女籃球員的工資有個50-100萬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事實上,這個事情還真沒有,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下女籃姑娘的薪資構建。

女籃姑娘的工資

女籃姑娘的工資有多少呢?事實上爭氣的錢少,已經成為國內競技體育的一個奇怪的循環。通常WCBA聯賽中的角色是輪換的球員,每個的工資也就是4000-5000元,加上補貼的話一個月也就是7000-1000之間,一年下來球員的收入在8-10萬人民幣。

而像韓旭、李夢這樣的核心球員,工資自然會高一些,但也高不到那裡去。以韓旭威力,征戰WNBA的她,每年的年薪是5萬美元左右,扣掉稅務,實際到手2.5萬左右,摺合人民幣15萬左右。而像李夢等其他征戰WCBA的球員,情況也大抵如此,一年的薪水加上訓練補貼在20-25萬左右。競技體育是青春飯,雖然李夢她們的25萬會比很多上班族多,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不賺夠足夠的養老金,退役後的生活和傷病治療很容易讓她們生活陷入窘迫。

女籃的工資和男籃的工資對比

女籃鎖定奧運會參賽資格後,很多球迷拿女籃的工資和男籃相比,特別是拿當下年薪最高的易建聯。可是個人覺得拿易建聯比沒有意義,易建聯完全配的上這份工資,而且易建聯這份工資可以說友情價了,但凡易建聯願意離開廣東男籃,一定會有球隊開出超2000萬的價格。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球場上的作用還是場下帶給球隊的商業價值,易建聯都值得這個價錢。

個人覺得如果要對比的話,波蘭大魔王周琦才是最適合的人選。至今想不懂,新疆男籃為什麼要給他2000萬的年薪。昨個數字對比,12名女籃姑娘加起來年薪都按照15萬去算,一個月也就是180萬人民幣,而周琦一個月就166萬人民幣的收入,會不會替女籃姑娘感到更難過呢?

而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別再說市場決定了,把電視上的鬥地主,亂七八糟的國外聯賽都安排成女籃比賽直播,你看商業價值能不能得到提升?贊助商給了錢連個電視都上不了,誰還願意給錢,女籃的工資待遇又如何能夠提高?所以改變從轉播開始吧。


東球弟


2月9日,中國女籃以三戰全勝的優異成績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

這裡又不得不談談女籃隊員的工資。別看女籃隊員們為國家爭得榮譽,為球迷們帶來勝利的喜悅,但是工資不高。

一般的球員,每個月的薪水也就4-5千元,這與社會普通階層差不多。不過要不是有些開支俱樂部分攤了些,這薪水根本不可能在大城市生活的。水平高一點的球員,薪水也就在1萬元左右。只有像韓旭、李夢這樣的能夠征戰WNBA的球員,工資才算高一點,一年的收入20萬左右。大家也知道了,那個所謂的大魔王周琦,新疆隊開了2000萬元。在國家隊就當臥底的。



這個合理嗎?只能說找不到不合理的理由。都說存在就是合理,既然這樣的事實存在,那就是合理的。球員的工資都是俱樂部給的,俱樂部願意給,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也不能埋怨。


再來看看中國女排,獲得過十次世界冠軍,球員的收入也不高。別看朱婷年薪上千萬,那還是在瓦基弗銀行隊,在國內根本拿不到高薪。在國內打球的,普遍收入不高,也就幾千上萬元一個月。能夠進國家隊的還算好一點。除了工資還有代言,一年幾十萬不成問題。但與那些男足隊員比起來,那就差遠了。國內那些不入流的國腳,年收入千萬以上的很普遍。

男足收入高,成績根本拿不上臺面,出不了亞洲的門,能跟奪得世界冠軍的中國女排比嗎?

這麼大的差距,到哪說理去?


湘楚風雲


女籃全隊年薪只有500萬,而500萬的年薪何止不如易建聯一人,連很多CBA頂薪球員都不如,要知道目前的CBA頂薪也達到了七八百萬,所以女籃隊員的年薪與男籃隊員相比是非常低的。


上個賽季的韓旭在WNBA打了一個賽季,其年薪也只有五萬美元左右,一年也就三四十萬人民幣。而其她11名隊員中,年薪較高的也只有十幾萬,年薪低的甚至不到十萬,所以12名女籃隊員的年薪確實不到500萬,還不如一位男籃隊員的年薪。

年薪雖然不高,但是女籃取得的成績卻不是男籃可以相提並論的。雖然男籃多名隊員的年薪都超過500萬元,但是男籃卻很有可能無緣今年的奧運會,而女籃不僅獲得奧運會資格,而且還是以小組第一的排名獲得奧運會資格。如果男籃能夠在世界盃上獲得小組第一,哪怕是小組第二,也可以穩穩的獲得奧運會資格。

當然不止我們的女籃隊員的年薪比較低,WNBA隊員的年薪也非常低。目前的WNBA的頂薪球員的年薪也只有10萬美元左右,由此可見她們的收入與男隊員相比也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過WNBA正在改善球員待遇,她們已經計劃把球員頂薪提升到50萬美元,這樣可以更好的保障球員的權益。所以期待WCBA也能夠提升球員待遇,把球員的年薪提升到10萬元以上,頂薪更是應該超過20萬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女籃這項運動中。
不僅需要提升女籃隊員的待遇,同時也應提升教練組成員的待遇。許利民指導在三場奧運會預選賽中的臨場指揮讓大家看到了他對於球隊的熟悉,也看到了他對於比賽形勢的判斷。助理教練對球隊的幫助也讓大家看到了助理教練的作用,所以球員待遇需要提升,球隊工作人員的待遇也應該提升,這樣才會全方位的提升球隊的整體表現,讓球員和工作人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青蛙侃球


在剛剛結束的女籃奧運會落選賽中,中國女籃不負眾望三戰全勝,拿到了一個進軍東京奧運的入場卷。本屆賽事不光是湧現出了幾名優秀的球員,也讓球迷見識到了中國女籃的拼搏精神,和中國女足的鏗鏘玫瑰精神有一拼。尤其是第二場比賽險勝歐洲勁旅西班牙的比賽,讓我們球迷看到了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希望,或許以前是一種奢望,但是現在可以說是可以衝擊的目標了。在中國男籃世界盃尷尬出局之後,女籃贏下這幾場比賽也算是中國籃球爭得了些許顏面。最近中國女籃的關注度也隨之而升,有些球迷就談到了中國女籃工資的問題。說中國女籃全隊的工資加在一起只有500萬,都比不上中國男籃核心易建聯一個人的工資。那麼事實情況是不是這樣呢?中國女籃的待遇為什麼會這麼低?和男籃的差距為何這麼大?

還真沒有錯!中國女籃的收入確實不高,在國內的WCBA聯賽的明星球員,一年最高能拿到三四十萬的工資就不錯了。能夠入選中國女籃大名單的球員基本都算球星,十幾名球員工資加在一起可不是就500萬左右嘛!這還只是明星球員的工資,要是普通的替補球員月薪幾千塊的比比皆是,可見女籃還是不被市場青睞,要不是這次在中國男籃低迷之際,女籃不辱使命肩負重任打進奧運會,我估計關注度還是上不來。

反觀中國男籃的國手們,千萬年薪是最基本的。不管易建聯是1000萬,還是2000萬,從世界盃的表現來看至少人家是值這個價。但是相比易建聯,像周琦這些球員,球打得不怎麼樣,年薪卻是高出易建聯一大截。像郭艾倫這樣的球員,球打得不怎麼樣,綜藝參加的不亦樂乎,票子賺的不亦樂乎。反過頭來再看看我們女籃,再看看兩隊的成績,有時候想想真替女籃不值啊!


體壇視點


女籃全隊的年薪加起來不超過500萬,根本比不上年薪達到2000萬的易建聯和周琦,更比不上年薪1000萬的郭艾倫,這讓不少球迷憤憤不平。

女籃的收入其實前幾年就已經有人爆料過,國手級別的明星球員,一年能夠拿到三四十萬就不錯了,WCBA中的替補球員,一個月的月薪估計也就幾千塊錢,還不如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更讓人唏噓的是,一些女籃球員竟然是乘坐公交車前往比賽地點,有些人還是坐的地鐵,連大巴都沒有,不禁令人唏噓。

最近幾年來,WCBA雖然一度擁有20支球隊,規模比WNBA都還要大,但是解散的球隊不少,像老牌勁旅遼寧女籃就已經消失了,而沈部和八一合併,沈部也就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其實,這不僅僅是中國女籃的問題,整個世界女籃面臨的局面都是如此,就連WNBA排名前幾順位的明星球員,不一樣在賽季結束後來WCBA打球,一年打兩份工?

而那些口口聲聲罵男籃高薪低能的人,平日裡又有幾個人真正關心女籃的?我們可以看看平時WCBA比賽的一些戰報、特寫點擊率就知道,跟男籃相比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造成這種局面的,還不是因為女籃關注度低啊。

所以說,女籃的現狀絕對不是男籃所造成的,一味地罵男籃真心沒有任何意義,當然,督促男籃像女籃那樣狠抓基本功,將更多心思用在比賽上,別動不動就在世界盃上罰球命中率墊底,也是很有必要的。


大嘴爵爺侃球


中國女籃三戰三勝昂首進軍東京奧運會,簡直太給力了,給處在疫情陰影下的國人們長了臉。然而姑娘們所得到的年薪和所取得的成績卻不成正比,全體隊員們的年薪加起來還不超過五百萬,不及中國男籃隊長易建聯的四分之一,因此在大多數的籃球迷眼中覺得這簡直太不公平了,不過這也是全世界女子籃球運動所面臨的一道難題。



在本次女子籃球奧預賽開打之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中國女籃跟中國女足一樣經歷了非常多的磨難,咱們的主場被更換,備戰計劃也被完全打亂。不過在這種逆境下,中國女籃的姑娘們仍然頂住了壓力,首戰以10分的優勢擊敗英國女籃取得了開門紅,次輪爆冷擊敗排名世界第三、歐洲第一的西班牙女籃,末輪乘勝追擊以100:60大勝韓國女籃,以全勝戰績拿到小組第一,連續第五次挺進奧運會,也是令中國男籃的各位大爺們自愧不如啊!
到底女籃姑娘們的年薪有多少呢?咱們就拿加入了WNBA的李月汝和韓旭兩人來說吧!畢竟WNBA不是NBA,兩者的商業化程度有著天壤之別,當然球員們所拿到的年薪也是差距十分巨大的,就算你在WNBA是最頂級的球星,能拿到的年薪也僅僅只有10萬美元左右,而李月汝和韓旭兩人只能拿到的年薪是五萬美元左右,大部分在國內WCBA效力的姑娘們則可能更低一些,跟普通的白領階層差不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還是由其市場來決定的,雖然中國男籃和中國男足的成績拿不出手,但是他們的聯賽商業化程度高,除得到了球迷們更多的關注之外,各級贊助商們是蜂擁而入,加上近些年來賽事直播版權的分成也是水漲船高,因此球員們享受著聯賽商業化給帶來的巨大紅利,千萬年薪更是不在話下。然而女籃和女足聯賽則面臨著十分尷尬的境地,其關注度低,贊助商少,這些市場因素決定了她們的年薪,就算姚主席想給為國爭光的姑娘們漲薪水都沒有辦法,最多隻能發點獎金意思一下。


偷回憶的豬


隨著女籃成功晉級東京奧運會,她們再度獲得了國內球迷的高度關注,從此前女籃隊員陳夢在社交媒體上曬出的嚴重磨損的球鞋,再到現在的全隊年薪加起來都不夠500萬。可以得出結論,女籃的待遇相比於男籃來說真的低很多。

男籃待遇怎麼樣,阿聯年薪又是多少?

就拿廣東宏遠俱樂部來說吧,剛加入的年輕球員每個月的工資在2-3萬之間,加上一些補貼獎勵什麼的,一年下來應該在40-50萬元人民幣。而女籃呢,就拿在海外效力WNBA的韓旭來說吧,每年的年薪在5萬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30多萬,而韓旭是中國女籃未來的希望,以後也會成長為像阿聯一樣在中國男籃的角色。那麼阿聯的年薪是多少呢?

阿聯在2016年被洛杉磯湖人隊裁掉之後,當時的廣東東莞銀行隊(廣東宏遠華南虎俱樂部)馬上就與他簽訂了一份5年1個億的合同,所以阿聯的年薪目前是2000萬元人民幣。

阿聯值不值2000萬?

周琦都2000萬年薪,你說阿聯值不?阿聯完全配得上這個待遇,在他效力於廣東宏遠俱樂部期間,幫助球隊8次打入CBA決賽,5次奪得CBA總冠軍,個人榮獲4次常規賽MVP,3次總決賽MVP,同時他也是CBA常規賽最年輕MVP紀錄保持者。在姚明退役後,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男籃一哥”。

2015年他帶領中國男籃在亞錦賽上奪冠,並獲得里約奧運會比賽資格。2019年男籃世界盃,他拼盡全力,卻未能拖動隊友,基本無緣東京奧運會。在最後一場與尼日利亞的戰鬥中,阿聯幾乎是在以一己之力去對抗對方整支球隊,一次次不知疲倦的在前後場奮力奔跑,直到勝利無望,他才被換下場,下場後的他大口喘著粗氣累到無力抬頭。而此次在國家特殊時期,阿聯帶領全隊隊員,捐款200萬元,他是全隊中捐款最多的,周琦呢?一毛不拔!

女籃待遇低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女籃待遇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曝光率太低!不止國內女籃的待遇比男籃低,全世界國家基本都是這樣。因為籃球本來就是一項比較激烈的運動,男球員之間的對抗相比女球員之間更激烈,也更加具有觀賞性,觀眾自然也就意看,那麼電視臺和直播頻道就願意轉播。這樣一來,有了曝光率就會吸引來贊助商,贊助商多了,球隊收入增加,球員待遇自然也就提高了。所以要提高女籃的待遇,就要多轉播一些女籃的比賽,讓她們獲得更大的關注度。


博說體育


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中,中國女籃三戰皆勝,歷史上第9次登上奧運舞臺。在三場比賽中包括第二戰擊敗世界第三的西班牙隊的經典比賽,不僅幫助女籃提前獲得出線權,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了女籃的士氣。這場比賽使得中國女籃的實力可以媲美世界一流強隊。女籃的勝利給當前遭受疫情的中國注入一針強心劑,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半邊天。但是,女籃的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並不是成績好就會有高工資。現在是市場經濟,一位運動員的收入是由市場決定的。男籃成績不好,但是男籃受到的關注更多,同時贊助商也更多,因此男籃隊員的收入更好。我們要給予女籃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從而提高她們的收入。




燒個鐵塊


這是現實存在的,也是球迷憤憤不平的!悉數中國女子三大球成績,對男子是壓倒性優勢,但是在工資待遇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就拿剛剛三連勝的女籃來說隊內最高的也只不過年薪50萬,最低的年薪也就10萬不到甚至更低,即使韓旭到美國打球年薪也不過3/4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20萬左右的樣子,而男籃隊員動輒幾百萬像阿聯和周琦都是2000萬年薪,女籃隊員在他們面前的確是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關注度。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存在同樣的現象,即使美國WNBA球員年薪也是沒法和NBA球員相提並論,她們最高也只不過10萬美元樣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關注度,如果WNBA和NBA同時開打我敢保證沒有幾個人願意看WNBA比賽,因為女子的對抗和可觀賞性是遠遠低於男子的,這種與生俱來的差距根本無法改變。

同樣中國的WCBA有多少球迷關注?如果CBA和WCBA同時開球有多少人願意看女籃比賽?

關注度決定了商業化的基礎,沒有關注度就沒有贊助商或者贊助商很少,這種情況下門票又沒有多少收入,完全靠背後的企業支撐,做生意的都非常精明,他們的投入和產出是要成正比例的,達不到肯定會縮減投入,女籃隊員工資自然而然就會降低。

相反雖然男籃成績不咋地球迷願意看呀,關注的群體多呀,如此就會吸引很多贊助商加入,再加上商業化的操作所以水漲船高,男籃隊員的薪資待遇節節攀升,為了抑制過高的薪資待遇籃協已經出臺限薪政策,只不過筆者認為這個政策出來有點晚。

二、對抗強度和可觀賞性男籃是遠大於女籃的。

這一點也是無可爭議的,男人和女人身體條件的差距是根本原因,這是先天造成的,不可逆改的。

男人生來就是身高體壯運動素質和能力遠遠大於女人,而且無論力量還是那種勁爆的肌肉感男人也要遠遠優於女人,這就造成了對抗程度的差距,也造成了視覺上和觀感的差距,人性本身就喜歡“暴力”這也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遠古時代男人狩獵女人做家務,男人打仗女人做後勤,這種基因的延承就會造成這種本質的差距,男人展現的是力量,女人展現的是柔美,所以男人更適合這樣的對抗,更能帶來視覺上無與倫比的衝擊感,這也是球迷為什麼喜歡男籃比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政策傾斜度。這個也不可否認,正是因為男籃有眾多的觀眾,有眾多的球迷群體,有眾多的贊助商,所以主管部門也會朝這方面傾斜政策,加大商業化運作力度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一種普遍現象,無可厚非。

相反女籃沒有這樣的關注度、群體和贊助商,主管部門也會弱化相應的政策,很明顯主管部門也需要體育產業發展的最大化,以此獲得滾雪球效應,這也是人性的一種本真反映。

男籃、女籃的工資薪酬取決於商業價值。

這一點我想大多數球迷都清楚。說白了男籃聯賽所創造的商業價值是遠遠高於女籃聯賽的,而運動員的工資並非國家來出,也不是籃協所為,主要在於俱樂部,由背後老闆來出,老闆更多的是看商業價值,所以男女運動員的待遇就會出現這種差距,無論周琦的2000萬還是易建聯的2000萬籃協管不到,籃協只負責出政策和方向,所以姚明想給女籃運動員漲工資他也說得不算,當然國家隊獎勵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何解決?

一、提高關注度。球迷要想女籃隊員工資高那就必須更多的關注女籃、關注女籃聯賽這是基礎,這個基礎做不到一切都是空話,無論你怎樣喊口號為女籃鳴不平都沒有用。

二、提升商業氛圍。就在今年WNBA球員跟聯盟談判薪資,最終聯盟妥協提升球員薪資待遇,最高的可以超過50萬美金,主力的大約能達到20-30萬美金左右,輪轉的也差不多10萬美金左右,這是一個不小的提升。

相反我們的WCBA聯賽商業化還不足,說白了真正的薪資大權並沒有掌握在聯盟手裡,籃協和CBA公司也無法左右俱樂部老闆,什麼時候商業化達到了才能夠有所改善。

差距會永遠存在的!

客觀的說即使WNBA提高薪酬待遇和NBA那些球員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同理即使我們女籃成績再突出涉及到商業化的俱樂部時她們的工資也永遠趕不上男籃球員,這種男女差別是永遠存在的,並非一兩句話就能夠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