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乒80年代末90年代初陷入低谷,是如何復興的您知道嗎?

李家慧說排球


1988年漢城奧運會,國球乒乓球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作為中國競技體育王牌之師,國乒奪得中國全都五枚金牌中的兩枚金牌,但在被普遍看好的男子單打項目,卻不幸慘遭滑鐵盧,其中賽事頭號種子江嘉良和三號種子陳龍燦,雙雙止步1/4決賽無緣四強。89年第40屆世乒賽,瑞典三駕馬車進入巔峰狀態,輝煌不在的中國男乒在男團決賽0:5慘敗於對手。世乒賽後,江嘉良和陳龍燦兩大主力退役,中國男乒陷入低谷。

91年第41屆世乒賽,中國男乒再遭重創,不僅男單男雙顆粒無收,男團更是創下第七名的最差戰績。93年第42屆世乒賽,中國男乒在男團決賽再次負於瑞典,僅靠王濤/呂林的一個男雙冠軍保住顏面。在那個歐洲選手製霸天下的時代,國乒一哥馬文革為低谷期的中國男乒,在單打項目保住一席之地,他在89和92年世界盃的兩個男單冠軍,以及92年奧運會的男單銅牌,留住了中國男乒復興的希望。而王濤/呂林黃金組合在92年奧運會的男雙金牌,則吹響了中國男乒王者歸來的號角。

91年世乒賽慘敗之後,蔡振華臨危受命,回國執教困境中的中國男乒,對男乒落後的技術進行大膽革新,並同時培養出劉國樑和孔令輝兩位優秀選手。95年天津第43屆世乒賽,中國男乒迎來歷史性的轉折時刻,由王濤、馬文革、丁松、劉國樑和孔令輝組成的中國男乒,在蔡振華的帶領下一路過關斬將,與瑞典隊再次會師男團決賽,並以3:2險勝對手,奪回闊別六年之久的斯韋恩林杯,拿到隊史第11個世乒賽男團冠軍。

95年天津世乒賽男團決賽,中國男乒派出王濤、馬文革和丁松三員大將出戰,其中此前很少出場的削球手丁松作為奇兵,在第三盤天王山之戰,用削攻結合的打法力克瑞典卡爾松,拿到極為寶貴的一分,為中國男乒最終3:2險勝對手奪冠,立下奇功。男團成功奪冠後,中國男乒又趁勝追擊,拿下男單和男雙冠軍,其中男單雙子星劉國樑和孔令輝成功會師決賽,孔令輝則在0:2落後的情況下,以3:2逆轉劉國樑斬獲冠軍,成為中國男乒第一個橫拍世乒賽單打冠軍,而王濤/呂林繼93年世乒賽奪冠後,成功衛冕了男雙冠軍。最終國乒在本屆世乒賽,再次創下包攬全部七項冠軍的神蹟。

95年天津世乒賽,宣告了中國男乒的全面復興,開啟了中國乒乓球的又一個輝煌時代。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男乒實現了單雙打金銀牌的包攬,男子乒壇正式進入雙子星時代。


土家菜根


89世錦賽後許紹發辭職,郗恩庭上臺91年世錦賽打了個老七立馬藉口身體有恙辭職,蔡振華上臺,蔡振華是89年慘敗後回國的,老婆懷孕待產情況下回來的,對國乒真的是真愛。他推倒重建國乒男隊,從雙打入手,雙打歐洲人相對單打不那麼重視。因為在當時中國男隊單打只有馬文革一人有實力與歐洲那邦人抗衡一下,王濤還不夠格,他自己都說92年後才有信心與歐洲一邦人抗衡。直至劉國樑孔令輝的出現,特別是孔,當初蔡堅決把他送去瑞典聯賽,從一開始一場贏不了到後來勝率上升,孔開創了中國式快弧的新一代打法,從他開始在中國橫板才真正開創了新時代。再加上奇兵丁松,蔡帥率五虎將才把中國男隊拉出泥坑進入了第三次輝煌直至今。89後至93年中間不光外國人認為,中國大部分人也認為中國乒乓似匈牙利一樣肯定起不來了。連體委機關雜誌乒乓世界都很悲觀,認為中國男隊重新崛起要十年。另外女乒不代表男乒,美國女足拿十次冠軍也沒人認為美國男足是世界強隊,美國足球跟巴西德國一樣牛逼。


雁過有痕


88年乒乓球進入奧運會,陳龍燦/韋晴光雖然奪得了一枚男雙金牌,但那時中國男乒已經開始步入低谷。89、91、93年,連續三屆世乒賽中國男團都無緣金牌。

1991年日本千葉世乒賽上,中國男乒遭遇重創,僅僅獲得團體第七名的成績。是的,您沒有看錯,世乒賽男子團體第七名。

遠在意大利執教的蔡振華,積極響應祖國的召喚,毅然決然放棄優越的國外待遇,懷著為國球打翻身仗的滿腔熱忱,回到國內接過了男乒的教鞭。

少帥蔡振華審時度勢,確定了以男雙為突破口的振興計劃,而王濤/呂林不辱使命,第二年就在巴塞羅那奧運會登上最高領獎臺。

95年天津世乒賽,以王濤、馬文革、丁松為主力的中國男乒重奪失去三屆的斯韋斯林杯,小將孔令輝和劉國樑會師男單決賽,標誌著中國男子乒乓球徹底復興。

從88年乒乓進入奧運開始,到08年北京奧運雙打被團體取代,共誕生了五組男雙冠軍,全部是中國選手,依次是:

①陳龍燦/韋晴光(88年漢城奧運會)

陳龍燦(四川),右手直板近臺快攻打法,手腕力量大,球路刁鑽;

韋晴光(廣西),左手直板近臺快攻打法,現入籍日本,改名為韋關晴光。

②王濤/呂林(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

王濤(北京),左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反手彈擊為一絕;

呂林(浙江),右手直板近臺快攻打法,步伐靈活,善於跑位。

③劉國樑/孔令輝(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劉國樑(河南),右手直板,率先使用反手橫打技術,男單大滿貫,現為中國乒協主席;

孔令輝(黑龍江),右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男單大滿貫,人稱乒壇王子。

④王勵勤/閻森(00年悉尼奧運會)

王勵勤(上海),右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步伐好,正手力量大,有王大力美名;

閻森(江蘇),左手直板近臺快攻打法,與王勵勤配合默契,“閻王”威名震天下。

⑤馬琳/陳玘(04年雅典奧運會)

馬琳(遼寧),右手直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正手側身暴衝是其殺手鐧;

陳玘(江蘇),左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兇悍,人稱“殺神”。

現在雙打不是奧運會的一個單項了,但團體賽中仍保留了雙打,儘管只有一分,這一分也十分重要。

最關鍵的是,男雙是中國男乒復興的“功臣”,尤其是王濤/呂林在巴塞羅那取得的那枚男雙金牌,意義極其重大。











李家慧說排球


技術變化沒有適應 。男乒技術沒有及時更新換代,弧圈球技術剛剛問世時,威力不大,主要是器材原因,拉球旋轉不大,抵不住快攻打法,隨著器材的升級換代,粘性套膠,硬木夾軟木膠合板出現後,弧圈球質量大增,尤其是歐洲選手把弧圈球和快攻結合起來,讓我們純快攻打法很不適應,實戰中防不勝防,防守失誤率極高。江嘉良在新德里世乒賽艱難戰勝老瓦後,人們已經發現了問題,國內女乒有這種技術,例如何智麗就是快狐打法,男隊有,但是不突出,畢竟練的人太少了。所以那段時間男隊乒乓球成績一落千丈。但是,我們畢竟群眾基礎好,那時候就開始在青少年中普及歐洲的弧圈球技術,結合我們傳統打法,十年後就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劉國樑,孔令輝等等一大批。這期間雖然有起伏,但是又過了十年,優秀隊員更多了。就連剛剛在奧運會上擊敗王皓的柳承敏(參加過中國聯賽)都說,韓國國家隊員的水平就相當於中國省隊隊員的水平。當然了,他指的省隊隊員肯定是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這些乒乓球水平很高的省隊。


鋼鐵俠舅舅592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男乒隨著以江嘉良陳龍燦為代表的傳統正膠直板快攻打法的全面落後而陷入低谷,之後不滿三十歲的少帥蔡振華臨危受命,帶領著中國男子乒乓球隊走過了一段艱難泥濘的道路,打法不夠成熟和全面的兩位橫拍選手馬文革和王濤是那個時期中國男乒的頂樑柱,艱難的復興之路先是馬文革戰勝了神一樣的瓦爾德內爾獲得了1990年世界盃男單冠軍,後來是王濤呂林獲得1992年奧運會男雙冠軍,之後隨著直板橫打的劉國樑和純粹歐洲橫板快攻結合弧旋打法的孔令輝的橫空出世,再加上削球結合快攻打法的奇兵丁松,終於在1995年世乒賽3:2戰勝了老冤家瑞典隊,時隔八年徹底復興再一次走向世界巔峰,並將這種巔峰狀態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少帥蔡振華是居功至偉功勳卓著,蔡振華的繼任者劉國樑更是一個為乒乓球而生的偉大的天才球員和天才教練。


老007231968452


中國乒乓球能再創輝煌,蔡振華功不可沒,在80年代中國乒乓球男隊青黃不接,隨著江嘉良,陳龍燦的退役,只剩下馬文革一人在苦苦支撐,期間召回王浩和陳志斌歸隊,但效果不理想,最後只好召回去加拿大人援外的蔡振華回國任主教練,在任期間,蔡振華教出了孔令輝,劉國樑,劉國正,丁松等一代國乒新力量,他們在比賽中橫掃世界,所向披靡,把霸權從瑞典手中搶了回來,隨著他們的不段努力和創新技術,國乒已走過了30多年的輝煌來到現在,在劉國樑的帶領下將會一直長盛不衰。


晚風86329644


1988年乒乓球作為正式比賽項目進入奧運會,奧運會金牌馬上超過了世乒賽7個獎盃的影響力。

奧運會項目只設置了4枚金牌,男女單打和男女雙打,男女團體和混雙沒有進入奧運比賽。

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中國奧運軍團發揮最差的一屆,一共獲得了5枚金牌,其中包括乒乓球的兩枚(女子單打和男子雙打),總算是保住了乒乓球的半壁江山。



雖然那一屆奧運會,韓國名將劉南奎奪得了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但並不能掩飾中國乒乓球直拍近臺快攻打法的落後事實,隨著瑞典名將瓦爾德內爾為代表的,橫拍左右弧圈球技術日趨成熟。

中國乒乓球兵團出於完全被壓制狀態,一代名將江嘉良退役。在1991年的日本千葉世乒賽上。中國男團更是以團體第七的名次,刷新了團體賽名次的最差記錄。


那幾年是歐洲人的天下,瑞典的三駕馬車(瓦爾德內爾、佩爾森,阿佩伊倫),是各國乒乓球運動員難以逾越的一座大山。

比利時的賽弗,法國的蓋亭,交替佔據著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振興乒乓球,成為所有乒乓球愛好者共同願望。

在國外執教的蔡振華在危難時刻出任乒乓球隊總教練。在1995年天津世乒賽決賽賽場上,中國隊對陣瑞典隊,雖然最後以3:2的比分奪得了斯韋思林杯,但最後只是依靠削球手丁松奇兵突出打敗了卡爾松,而男乒主力王濤和馬文革對陣瑞典選手,依舊不佔上風。


直到一年後,中國乒乓球雙子座孔令輝和劉國樑技術日趨成熟,尤其是劉國樑的直拍橫打技術,完全剋制了歐洲選手,中國男子乒乓球,耗費了將近10年時間。

終於確定了在世界乒壇上的霸主地位。後來隨著劉國樑出任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中國乒乓球隊的優勢更加明顯,高處不勝寒,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們終於有了獨孤求敗的感覺。


花近高樓1


低谷那時候國內沒出現人才,只有馬文革,惠鈞,於沈童,王浩(不是現在那個王皓)苦苦支掙,好不容易於沈童得了個並列第三名,那段時間國乒男隊缺乏人才,沒人挖掘人才,以後王濤,呂林的出現才有了轉機!


快樂老人210707407


蔡振華教練,90年代初用王濤呂林的雙打突破,單打重用新秀孔令輝劉國樑,國球艱難重生。


用戶6180126809155


是蔡振華迴歸,劉國樑孔令輝出現挽回局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