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為啥要撞敵艦?多年後打撈,專家發現答案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段充滿屈辱的血淚史,當時的清朝廷軟弱無能,面對西方列強的瓜分,一味割地和賠償,加劇了清朝廷的沒落和老百姓的貧窮。

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為啥要撞敵艦?多年後打撈,專家發現答案

就在這萬馬齊喑的年代,中國湧現了一批愛國人士,他們明知自己的朝廷無力對抗西方,但他們依然用他們微薄之力對抗入侵的侵略者,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參與了甲午戰爭的鄧世昌的事蹟,在甲午戰爭中,鄧世昌在缺乏彈藥的情況下,讓受損的“致遠艦”向日本列強的吉野號撞去,他自己拒絕了愛犬的援救,沉海犧牲,為後人留下了悲愴壯歌。多年後有人提出了質疑,致遠艦已經受損嚴重,離吉野號那麼遠,鄧世昌和致遠艦還沒來得及撞吉野號就沉沒了,鄧世昌為啥要做這無意義的撞艦行動呢?

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為啥要撞敵艦?多年後打撈,專家發現答案

鄧世昌,1849年在廣東番禺呱呱墜地,他的父親是做茶葉生意的,多年和西洋人打交道,思想比較開明,他看到老婆生下的兒子後很高興,希望他的兒子將來長大,無論是繼承家業還是找工作,必須先學會洋文。後來鄧世昌稍微大了一點,父親就把他送到教會學校,這位鄧世昌的良好英文打下了基礎。

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為啥要撞敵艦?多年後打撈,專家發現答案

1867年是鄧世昌人生的轉折點,當時清朝重臣沈葆楨開辦了輪船駕駛培訓班,鄧世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培訓班,後來李鴻章建立北洋水師,需要一大批優秀人才,沈葆楨把鄧世昌推薦給李鴻章,鄧世昌進入北洋水師,如同一條魚進入大海,開始施展才華,李鴻章把鄧世昌送到英國海軍深造,鄧世昌一回來就當上了北洋水師的營務處副將銜參將兼“致遠”艦艦長。

甲午戰爭中,鄧世昌為啥要撞敵艦?多年後打撈,專家發現答案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敵不過日本海軍,鄧世昌和致遠艦受傷,鄧世昌下令向日本的吉野號撞去,最終壯烈犧牲,此時過去了100多年後,我國在丹東附近打撈出清朝船舶,經過鑑定這正是當年鄧世昌的致遠艦,專家檢查了致遠艦全身,最終發現了鄧世昌要撞吉野號的秘密。

原來,致遠艦已經準備好發射魚雷,但魚雷射程太近,射擊精度差,鄧世昌為了擊中吉野號才故意靠近吉野號,於是多年謎案得以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