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房企境外發債創歷史新高,融資成本上升至9.2%,對此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國內融資環境收緊,房企融資需求轉向境外

由於受到國內對於房地產行業整體調控的影響,房企在境內融資受阻,從而轉向境外。境外機構對地產行業融資政策相對寬鬆,國際投行和國內的新興投資銀行有年初穩定業績需求,所以年初發債金額較大。


借新還舊的需要

境外融資資金進入境內相對輕鬆,但是境內資金流出境外相對困難,受外管較多政策和操作上的限制。據報道,1季度有110億美金境外債到期,房企歸還這部分債券,將資金劃出境外,手續流出非常麻煩,所以,大多數房企都是以發新債還舊債的模式來操作的,這也導致發債量上升。


房企債評級低,導致成本較高

境外債有一套成熟的體系,且境外評級機構主要就那麼3家,標普、穆迪、惠譽。境外發債的國內房企雖然在境內評級交高,基本在AA+以上,但是在境外評級基本不高,大多數都在BBB以下,即實際這類債可以歸類為“垃圾債”(非投資級),所以,發債成本也相對較高。



融資成本在房企可接受範圍

房企融資其實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為開發貸、另一為拿地前融。

目前開發貸在國內已經非常成熟,且相對來說成本比較低,但是由於需要為4證齊全,融資門檻較高,所以這方面的融資需求相對可控。

房企目前融資需求最大的實際為拿地前融,基本所有房企都會對接外部渠道資金。目前各地地價上漲很快,基本一個項目土地都是10億起步,所以融資需求強烈。這類融資的成本基本都在年化13以上,所以,境外在9.2的成本,還是屬於比較低的。


綜上,個人認為,房企境外發債創新高,也是符合目前國內的調控情況,整體的融資成本表面上看相對較高,實際在行業內仍舊屬於可接受範圍,畢竟房企的盈利能力也相對較高。

今年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較大,穩增長和保就業的任務壓力很重,房地產業涉及的整個產業鏈很長,宏觀政策上可能會有一定的放鬆。

另外,各地由於疫情影響出了很多控制政策,拿本人所在地杭州來說,許多租客被房東勸退,中介已經根據這個情況編輯了很多段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房市,房地產業的調控,可能在今年出現反覆。


強言無忌


一、房企大規模海外發債在於政策面相對平穩,一般1-2月是銷售淡季,在此期間通常會增加融資為未來開發房地產所需資金做準備,而且年初房企發債額度較充足,包括中國恆大、融創等在內的多家大型房企選擇在海外發行債券。

95家典型房企2020年1月的融資總額為1810.1億元,環比上升42.4%,其中境外債發行量為1075.3億元,環比上升1066%,同比上升20%,境外發債量為歷年單月最大。由於年初房企和各機構發債額度充足的供應滿足,因此房企迎來了境外發債潮,包括中國恆大、融創、新城發展、華夏幸福等在內的多家房企選擇在海外發行債券。

1月發債最高的企業為中國恆大,發債總量461.2億元,其中系恆大發行的60億美元的境外票據;境外發債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2019年房地產融資環境不放鬆,而導致的房企2019年年底融資量少,從而環比出現較大增長,境外債券融資成本達9.20%,同比增長1.19個百分點,而房企境內發債成本僅為4.5%,相較於2019年同期,在發債水平相當的情況下,房企的境外發債成本上升明顯。


二、年初房地產企業債券到期較多造成融資需求上升也是境外發債增長的因素之一。

2020年第一季度美元債到期償還金額為110.75億美元,佔2020年全年的33.27%。1月房企有25筆債券到期,金額共計524.5億元。其中,到期金額最高為中國恆大2016年1月發行的100億元的私募債,以及其11億美元的境外優先票據。此外,世茂房地產本月共有2筆債券到期,包含一筆境外優先票據和一筆中期票據,金額合計約62.8億元。年初債券到期較多造成融資需求上升也是境外發債增長的因素之一。


三、2020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整體偏寬鬆,但在防範金融風險的政策背景下,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持續收緊,資金流入地產業可能性較低,這也導致企業轉向境外融資,房企境外發債創新高,融資成本同比上升。

1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嚴控信貸資金流入房地產仍將成為未來監管關注重點,嚴防違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再加上央行也在1月16日表示要繼續嚴控房地產在信貸資源中的佔比。從政府的這些表態來看,房企的融資環境預計仍將持續處於收緊狀態。1月境內債權融資543.0億元,環比下降40.8%,同比下降29.2%。這也導致企業轉向境外融資,房企境外發債創新高,融資成本同比上升。


紅牛財經一號


老安認為,這個融資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地產行業的國內融資渠道幾乎是中斷的,對房企來說,2020年處於集中還債潮的壓力下,估計本輪融到的資金,基本用於還債。眼下的形勢,對於房地產來說,就是保命大於發展,現金流重於利潤,快速回款是最緊要的事情。另外,房企也急需抓住政策從嚴到微松的窗口期,中小房企更要注重多渠道融資,否則很容易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迪相財經


房企非常缺錢,而且交易量在下降,住房不炒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持續下去!19年倒閉了400多家房地產公司就是最直接的證明!有房子住合適就好不要再往買房子上投資了!非常危險!


趨勢價投50


很多房企因為前兩年漲價去庫存導致瘋狂拿地積極擴張,所以導致現金流極其緊張,由於之前貨幣超發嚴重,所以我國目前的政策是採取瘦身,就是降槓槓,社會整體都在降槓槓,所以產生了錢荒,房企在國內融不到資的情況下迫於生存,只能尋求高利率的短期債來週轉。因此,整個房地產也即將引來兼併寡頭的時代


曉曉談


房企在黃金期都沒有降下負債率,現在是高負債率的企業怎能存活呢?


用戶2143881698064


今年壓垮房企的稻草就是利息了,國內基本上堵住了融資缺口,高利息的境外融資很難撐得住,疫情影響下個人收入至少影響4-5個月


普樂曼


我感覺房企融資成本增高 資金鍊受到影響 房價可能會適當的波動下降 不知正確與否[呲牙][呲牙][呲牙]


缺錢看我資料


今年應該會有不少房企破產,行業會向融資成本只有4%的萬科保利等集中


世一教克洛普


房企借錢越來越難,活著的越來越少。炒房地產的崩盤還在後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