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 冯智君 通讯员左虹、李佩珊、刘建莹、赵星、何晓 报道:这是一个似乎只记得“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的新春。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淡薄了年味儿,却使“逆行”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共克时艰的团结精神更加耀眼。与诸多的最美“逆行”者一样,大批深圳民航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防疫战线上严防死守。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1月30日,刘勇毅为监管局准备消毒物品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以其极强的包容性和求贤若渴的姿态吸引着大量人才。春节过后,大量人员密集返深,深圳的防控工作真正迎来“大考”。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就像改革开放41年来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一样,勇于担当的深圳民航人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共克时艰,在坚守岗位中展现忠诚担当,以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书写着“答卷”,用当代民航精神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让生命在坚守岗位中绽放光彩,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民航深圳监管局飞标处监察员刘勇毅:我熟悉今春凌晨2点的深圳

“叮叮叮……”2月4日凌晨1:00,刚刚躺下休息的他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辖区某航空公司说,因前期执行的航班上有疑似人员,要将几名正在国外执行航班任务的乘务员紧急运送回国,公司需要协调到港后处置事宜。他立刻向值班领导报告情况,并多方协调,最终确定了处置方案。凌晨2点半,在一一通知完相关单位后他才躺下。凌晨5点,公司电话来报5名机组人员顺利乘坐航班回国。此时,没有睡到两个小时的他又起床开始了信息报送工作。凌晨2点的深圳,是刘勇毅在这个春节的熟悉的“老朋友”。

不停变化的疫情、巨大的数据统计、连续的深夜奋战、连日的用眼过度,导致他的右眼因睑腺炎肿胀发炎。而他只是简单涂抹了药膏又继续工作。

他也有“小家”。他的“小家”距单位50公里,开车单程近1个小时。虽然信息报送工作可以远程完成,但为了及时对接防疫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几乎每天下午他都会去到单位了解更详细的情况。由于所住小区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妻子亦回到了工作岗位,为了降低老人外出面临的风险,他每天早上下楼买菜回家后,就又把自己关进书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暖男”陀螺一样连轴转,暖了“小家”,更把炽热的情怀献给了“大家”。

民航深圳监管局运输处监察员陈佳佳:“慢不得、等不得,我们得以‘深圳速度’开足马力输送抗疫物资。”

“从1月24日到2月7日,顺丰航空累计运输了防疫物资900余吨。”辖区的防疫物资运输数据,陈佳佳张嘴就来。“多一份物资运到武汉,武汉就又多一份力量。身在深圳还能为武汉做一点事情,再好不过了。”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1月27日,陈佳佳检查顺丰航空防疫物资保障情况

陈佳佳是深圳监管局运输处监察员。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请战,年初二便从广州赶到深圳回到工作岗位。她老公是人民警察,两口子都在第一时间返回岗位。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她将5岁的孩子送到了自己父母家。

“防疫物资运输慢不得、等不得,我们得以‘深圳速度’开足马力,让防疫物资早一点、更快一点送到抗疫一线。”陈佳佳如是说。

2月6日,中南局支援武汉的消毒粉、消毒液运抵深圳后,身为危险品监察员的陈佳佳一眼就看出物资超量了,无法进行航空运输。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我们要以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把好安全关,将防疫物资安全、快速地运送到一线。”她说。

此时辖区内没有合适的内包装再分装,她与运输处的同事一起连夜联系厂家,又通过鉴定机构联系供应商,多方想办法,制定了3套运输方案。几个小时后的黑夜中,该批消毒物资按危险品运输要求包装好,装载在了即将飞往武汉的顺丰航空货机上。这时,毫无睡意的陈佳佳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任务有许多,深圳监管局像刘勇毅、陈佳佳一样的党员干部也有很多。他们积极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充分发扬当代民航精神,在防疫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深圳机场安检站邓乐思:特殊时期的战役“夫妻档”

“你先离我远一点,我接触的人太多,先把衣服消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晚上12点,邓乐思刚回到家,妻子刚忙完手头的工作,想要接过他的外套,他连忙退后几步,摆摆手拒绝了妻子。妻子黄宝玲微微一愣,随后便停下了动作,身为一名医护人员,这话,也是她常跟丈夫说的......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1月31日,邓乐思在安检现场为旅客耐心解释物品携带事宜

邓乐思是深圳机场安全检查站的一名中队长,每天深入现场保障现场旅客的正常放行与异常情况的处理。他的妻子是宝安中心医院的一名护理组长,每天在社康中心为保障疫情做统计工作。平时他们的工作没有太多交集,但在这次防“疫”战中,他们成了一对特殊的战友。

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也为了两个女儿的健康,从大年三十这一天开始,两个孩子就一直被留在了爷爷奶奶家里,一岁的小女儿和四岁半的大女儿特别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邓乐思夫妇知道,在这个特殊时刻,还有更多的人也需要他们。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我必须坚守在岗位最前线,该上的时候就要上,我们两口子每天都互相打气,要保护好自己,把平安的消息当做给后方家人最好的回报。”邓乐思说,“入职17年来,我只陪家人过了一次年,但我不后悔成为一名安检员,坚守一线!”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邓思乐始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这次重大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以党员的标准和站位要求自己,希望能不负广大旅客平安出行的重托。

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部万磊:我参加过非典保障,特殊航班我去接

万磊是国际客运部的服务主管、业务骨干,年轻一些的同事们都喜欢称他为“小磊哥”。今年是他在深圳机场度过的第17个春运。不同以往的是,今年的春运保障他多了一个特别的身份,一名新入党的预备党员。更不同的是,突然而来的疫情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这个时候,肯定要有人顶上去,作为一名新党员,更应该在这时候发挥作用…”这已不是万磊第一次经历疫情保障。早在2003年,他就参加过非典时期的航班保障。“那个时候航班少,受疫情影响航班就更少了,遇到的疑似感染旅客的几率比较低。”今年,随着深圳机场国际航班增多,保障压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特殊航班保障”。每当有特殊航班落地,万磊都提出参与接机保障的请求,理由很简单,“我经历过非典、熟悉业务,特殊航班我去接!”

说起这次的肺炎疫情,问他怕不怕,他说:“2003年非典时,测量旅客体温只能依靠手持测温仪,要对每一位过往旅客检测体温,接触更近,我都不怕;现在有了‘黑科技’,测量体温简单便捷,我也有很多防护措施,更不怕了。要说怕,也只是去之前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

“大家保障时一定做好防护”。万磊叮嘱同事。由于很多国际进港都在凌晨,遇到特殊航班保障,万磊每次都要戴着戴着口罩、手套,在隔离区内忙上3-4个小时,通宵已是常态。由于乳胶手套密不透气,三四个小时下来,戴着手套的双手早已起皮发白……但当下一个特殊航班保障任务来了,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冲在前面…

面对疫情这场大考,不管是像万磊一样的新党员,还是更多的老党员,大家都响应号召,在各自岗位上主动请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用一次次冲锋在前的主动担当,让党旗在深圳空港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深圳航空客舱部吴文静:主动请缨执飞武汉医疗包机

吴文静是深圳航空公司客舱一分部党支部书记。1月27日夜晚,得知公司将于次日运输江苏省医疗工作人员前往武汉的航班信息时,她主动请缨。次日,她在航前准备会上针对这次航班的特殊性制定了严格的飞行安全要求和卫生防护要求,同时为了缓解乘务组里几名新乘务员的紧张情绪,她鼓励大家说:“只有我们有信心,才能发挥作用,完成任务。”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1月28日,吴文静(右一)准备执行武汉医疗包机

医护人员的随行行李体积、重量都比较大,身为乘务长的她主动带领乘务员把后舱衣帽柜里的物品清理出来,给医疗队放行李、物资。在这次航班上,吴文静同志连同两名区域乘务长准备了特色广播,让这139名“特殊旅客”承载着满满的祝福踏上了支援武汉人民的道路。

作为支部书记,吴文静把岗位看作奉献的舞台,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圳航空地面服务部高翔:退伍不褪色,战疫当先锋

高翔是深圳航空地面服务部旅客服务室送机B组主管。2007年退伍后,就入职了深圳航空。从军人到员工,他转换得非常快,而军人冲锋在前的精神则一直伴随着他。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2月3日,高翔在深圳机场24号登机口为ZH9105深圳-北京航班旅客进行登机前体温测量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是党员高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也是他常做的事。当新型冠状肺炎肆虐之时,高翔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第一时间自愿加入涉及武汉航班保障工作,第一个写下请战书,他说:“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作为党员更应该勇当先锋,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面对受感染的风险,他毫不惧怕,组织党员骨干组成冲锋队,负责现场旅客发热等异常情况处理,在党员骨干的带领和他的号召下,十几名团员骨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一名民航人,他时刻不忘为旅客、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责任心和爱心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展现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的优秀风采。

顺丰航空武汉站袁浩、陈羽翼:疫情不散,坚决不撤

1月23日,武汉全市公共交通处于关闭状态。在接到保障通知后,作为顺丰航空武汉站负责人的袁浩立即组织动员站里所有人员参与次日航班保障。与此同时,他积极协调机场保障资源,与顺丰速运华中分拨区联动,确保航班能够顺利运行,防疫物资能够及时运输。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2月10日,陈羽翼保障顺丰航空”杭州=武汉“航班

在袁浩的带动下,大家克服交通不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全力参与航班保障任务。陈羽翼就是其中一员。春节期间航班抵达时间不稳定,为了保障航班的正常运行,作为现场控制专员的他总是错过吃饭时间。后期工作调整分了白夜班,陈羽翼负责晚间库区的组板。在航班增加的情况下他一如既往积极工作,期间没有任何纰漏。上夜班后,白天他就在办公室休息。因为白天有人在办公室工作,他也只能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状态。

中南民航战“疫”先锋深圳篇:“深”入防疫一线“圳”守一方平安

2月10日,袁浩保障顺丰航空”杭州=武汉“航班

在此期间,武汉市疫情不断升级,管制力度也不断加强。为了不被封在家里出不来,也为了家人的安全,袁浩、陈羽翼等以办公室为家,以泡面为食,为随时可能发生的运行难题时刻待命。

民航人是属于蓝天的。永暑礁试飞,稳稳落下的飞机在通透的蓝天写下了当代民航精神;英雄机组,在飞过无数次的蓝天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写下了非凡的英雄精神。现在,疫霾让蓝天蒙了一层薄薄的灰,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民航人,定将发挥敢于拼搏奋斗、勇于攻坚克难的“特区特质”,与中南民航人、与全国民航人一起,发扬当代民航精神和英雄机组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严防死守,驱散疫霾,再次自由地在蓝天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