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記碑林區區直機關工委副書記唐非

現代保健(通訊員 紀海)晚上10:00,區直機關工委副書記唐非接到組織部通知“馬上到東關南街古蹟嶺社區報道”,全面協助防疫防控工作。”第二天早上8:30,在社區辦公室,唐非做了這樣的開場白“我是區上派下來和你們共同工作並肩作戰的”。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從向每家每戶發放告知通知書,到為居民宣傳各類防疫工作信息,闢謠止謠安撫居民恐慌情緒,再到為居民送生活物資和消毒用具等等,她都身體力行並將各項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連續高強度的加班工作,長時間的睡眠嚴重不足,導致她身體出現不適。即便這樣,她沒有提出過任何特殊照顧的要求,也沒有給自己放哪怕一個小時的假,依然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餓了就吃碗方便麵,困了就趴在辦公桌上眯一會兒。她的家人、社區同事、居民群眾紛紛勸她:“別太逞強了。這病傳染性這麼強,萬一被感染了可咋辦啊!”面對這些善意的提醒,她除了道一聲感謝之外,依然一頭扎進社區疫情防控紛繁複雜的工作中去。在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工作時,社區同事有時擔心會被傳染,此時她說的最多的就是“沒事,我們一起去”。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體現了一位黨員怎樣的責任和擔當啊!

古蹟嶺社區老舊小區多,許多院落不僅沒有物業管理,還有多個出入口,這無疑給本就人手不足的社區增加了新的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唐書記嘴邊常掛的一句話。兩天時間,她和社區蔣主任走遍了轄區26個小區,對每個小區、每處門禁、每名人員的情況熟記於心。“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一遍遍地調整崗位、一次次地落實門禁,最終拿出了最適合古蹟嶺社區的管控方案,大家都被唐書記的毅力所折服。每日大量的數據需要彙總、大量的居民需要摸排,社區僅有的工作人員處理這些已是手忙腳亂、自顧不暇,現在急需人手應對接下來的“復工潮”。此時,唐書記想到了區上下派的幾名幹部,說到工作安排,平日裡輕聲細語的唐書記好似變了個人,話語間滿是著急,她迅速將幾名幹部安排在相應值守點上開展巡查,為本就分身乏術的社區同事減輕了壓力。“她總是將社區同事放在第一位,惡人讓她來當,剛到社區時我對她的態度不怎麼友好,現在想想真不應該啊!”社區蔣主任想起當時的情景感慨的說。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除了深入一線與大家共同抗疫,唐書記還承擔了社區的宣傳報道工作,大家都形象地稱她是“戰地記者”。每天她都用手機以工作人員的視角為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者們宣傳報道。截至目前,已在“奔跑吧,東關南!工作群”“古蹟嶺社區黨員群眾微信群”“碑林外宣新聞群”發佈《為愛堅守,有責則剛——記東關南街街道古蹟嶺社區的“鐵娘子軍”》《逆行,是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本色——東關南街街道古蹟嶺社區的微黨課》《“別進來!門守緊!”——東關南街古蹟嶺社區“硬核”“鎖”住26幢院門 強化“守住一道門 就是護好一城人”的責任擔當》《愛在左責任在右,拄拐奔赴疫情前線將這一徑“疫途”隨時撒種一路芬芳——為東關南古蹟嶺社區80後黨員馬月婷點贊》等疫情防控文章。“《疫情防控摸排表》、《疫情防控大消殺工作開展情況月報表》、《疫情防控工作日誌》等等數十種表格像小山一樣堆積在辦公桌上,想想都讓人頭大!”社區幹部馬月婷看著桌邊和手頭的表格發愁的說。疫情開始後,每日彙總數據已是一項龐雜的工作,更別提整理歸檔了,大量的文件表格只能暫時堆放在一旁,這既不美觀也影響工作。唐書記看在眼裡、記在心間,用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把各項表格資料一一歸檔記錄、裝訂成冊,她犧牲了僅有的休息,卻為大家提供了舒心的工作環境。“唐書記時刻想著大家,人回家了,心還在社區,我們心裡都暖暖的!”社區蔣主任說。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防疫物資緊缺是擺在大家面前最頭疼的問題,簡陋的口罩和數量有限的消毒液讓身在一線的社區人員開展工作時捉襟見肘。面對防疫物資短缺的難題,唐書記不等不靠,主動多方聯繫,積極發動身邊資源為街道和社區捐贈防疫物資。在她的努力之下,總計向街道及社區一線工作人員無償捐贈100斤消毒液、100斤酒精、100套N95專業口罩、14個手持測溫槍以及10面黨旗,為部分工作人員解了燃眉之急。“唐書記,我家裡的菜吃完了,你能幫我買點嗎?”“好的啊,你想吃點什麼菜嘞?”“我要點青菜、香菇…”。這是唐書記一天的通話日常。自疫情發生以來,為解決居家隔離群眾的生活採買問題,唐書記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實行免費“一對一”採買跑腿服務。看著滿滿一袋蔬菜水果的居家留觀人彭某語氣激動地說“我們一定積極配合社區,自覺隔離,咱們社區真誠細緻的關愛讓我們一家特別溫暖!”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從接到協助社區開展防疫防控工作任務通知的那天起,她是作戰“指揮員”、是社區工作者、是打字員、是臺賬資料管理員,還是“戰地記者”。可無論是什麼角色,她胸前的黨徽始終閃耀在戰“疫”一線。

我不是下派的領導 我是來和你們並肩作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