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流行病調查發現這些陸續出現的肺炎病例都與武漢市“

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後續調查研究證實該肺炎疫情為病毒性肺炎,該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暫時命名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除了隔離、治療,加快特效藥和疫苗研發以外,還需要儘快弄清楚該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中間宿主,才能更好更快地戰勝病毒。

1月22日,國家疾控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表示,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新冠病毒來自蛇?

1月22日,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雜誌上發表了來自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等單位聯合完成的題為: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ithin the spike glycoprotein of the newly identified coronavirus may boost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from snake to human 的研究論文。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該論文通過同義密碼子使用偏向分析,認為是造成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爆發的最可能的野生動物庫

但是該研究結論並未得到業內研究人員的廣泛認可,因為同義密碼子使用偏向分析並不適合用來研究冠狀病毒的宿主,所以論文結論不一定可靠。

新冠病毒自然宿主仍是蝙蝠

2月3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雜誌以加快評審文章形式上線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的研究論文(該論文主要內容已於1月23日在預印本bioRxiv上線)。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石正麗團隊論文

自18年前SARS爆發以來,在其自然宿主蝙蝠中發現了大量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先前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蝙蝠來源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可能會感染人類。

在這篇論文裡,石正麗團隊報道和表徵了引發此次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

石正麗團隊在疫情爆發早期,從五名患者中獲得了病毒全長基因組序列。這些病毒彼此幾乎相同,並且對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基因組序列相似性。通過七個保守的非結構蛋白的成對蛋白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該病毒屬於SARSr-CoV物種。

此外,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與蝙蝠冠狀病毒具有96%的同源性。證實了此次發現的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為蝙蝠

最重要的是,該研究從分子水平揭示了2019-nCoV與SARS-CoV使用相同受體ACE2進入細胞

中間宿主是水貂?

1月25日,北京大學朱懷球、浙江大學肖永紅合作在預印本 bioRxiv 在線發表題為:Host and infectivity prediction of Wuhan 2019 novel coronavirus using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通過比較脊椎動物宿主所有病毒的感染模式,發現水貂病毒顯示出與2019-nCov更為接近的感染模式。傳染性模式分析的這些結果表明,水貂可能是2019-nCov的中間宿主。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中間宿主是穿山甲?

2月6日,華南農業大學官方發佈: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據瞭解,研究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這些結果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對本次疫情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為野生動物管控的相關政策調整提供了科學依據。

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教授表示:“鑑於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性,我們選擇將研究結果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希望有助於疫情的科學防控,併為更多科學家開展進一步工作提供借鑑。”

目前該研究論文還未上線,具體研究細節還無從知曉,我們期待後續報道,論文正式上線後,

生物世界將第一時間為讀者解讀報道。

自此,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已經明確是蝙蝠,但在武漢地區,蝙蝠直接與人類接觸的機會很小,且疫情爆發在冬季,冬季也沒有蝙蝠出沒。再結合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檢測到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從蝙蝠到人類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或多種中間宿主,就像當年的非典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樣是蝙蝠,但是通過中間宿主果子狸傳播給人類。

這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到底是哪種野生動物呢?水貂?穿山甲?還是其他動物?現在依然不明朗,我們能做的就是遠離野生動物,拒絕接觸、非法捕捉、食用野生動物。

穿山甲

病毒株相似率99%,華南農大發現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穿山甲在亞洲被廣泛獵殺,以作為食物及傳統中藥材使用。該物種在其原生棲地均大幅減少,中華穿山甲自1990年起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任何從野外捕獵的商業用途均被禁止。在我國,穿山甲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捕殺和食用,非法捕殺、走私或販賣,可被判監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嚴重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目前,穿山甲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極危表示該物種所面臨的威脅及危機等級為最高,是僅次於滅絕及野外滅絕的評級。這一評級意味著穿山甲的野生種群面臨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12-7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1.9140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