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你罵我媽,我招誰惹誰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瞅誰都不順眼,勾對勾,角對角,陰對陰,陽對陽的…隔牆有耳,你聽著,你聽著……我瞅你就有氣,是不是傻,沒地方……

小燕聲嘶力竭地叫喊著,光著腳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來回走動,時而摳嘴、揪舌頭、擠眉弄眼;時而咯咯地笑,時而又大哭不止;時而跪在地上,祈求上蒼;時而用手使勁拍打牆壁,然後看著自己紅腫的手,嘿嘿地笑道:“疼……”

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她已經完全“亂”了,真正變成了人們印象當中“瘋子”的形象。母親看著她的樣子痛哭失聲,她還是個孩子呀!

小燕只有13歲,初中一年級,她出生於農民家庭,幼年生長髮育都很順利,與同齡小朋友相處融洽,只是性格較內向,沉默寡言,遇事愛鑽牛角尖。

初一第一學期末,因考試緊張,感到頭疼,睡眠不好。春節期間較興奮,有時半夜起來唱歌,或突然背起書包,要出去找叔叔。後來發展到言語零亂,大聲罵人,說“我是觀世音菩薩”、“我是白素貞”、“我是討債鬼”等,嚴重時當著家人和親屬的面將衣服脫光,在炕上做一些怪動作,並大聲說髒話:“我讓你們瞅,我讓你們……。我不怕你們,你們看不見我,我看見你們了。

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小燕是急性起病的,發病不到一個月就住進了醫院。進院時,她蓬頭垢面,口中罵罵咧咧,對自己來到的新環境毫不關對醫生的問話也置若聞,一會兒大聲喊叫,二會兒喃喃自語;一會兒唱歌,一會兒罵人—她似乎已經與世隔絕,進入了另一個癲狂的世界。

入院後,醫生為小燕進行了藥物治療。開始幾天,小燕仍哭笑無常,有時無目的地踢門、砸玻璃等,有時甚至用棉球蘸了大便團成一團在手中玩搓。

人院一週後,小燕逐漸安靜下來,並能夠簡單回答醫生的間題了。

如,問:“這裡是什麼地方?”

“來了幾天了?”

答:“沒幾天”

“臉這麼黑,去洗一洗吧!”

答:“我一會兒就洗”。

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但她偶爾還不明原因地哭一陣,說一些大家都聽不懂的話,如“我是白素貞轉世”,

“雞蛋碰石頭越碰越硬”等。

入院一個月以後,小燕的言行基本恢復了正常,並對入院時的表現給予了一定的解釋。訴當時認為自己是仙女下凡,看到過觀世音;自己是從苦水裡長大的小白蛇,即白素貞的化身;覺得舌尖、頭上有許多小蝨子,所以不斷揪頭髮、拽舌頭。感到自己當時就像是“丟了魂似的”。人院第七週,自知力恢復,認識到自己以前的表現是“病態”,是“胡說八道”、“大腦失去了控制”。繼續鞏固治療兩週,以“臨床痊癒”出院。

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小燕患的是“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其主要表現為思維的連貫性和條理性遭到嚴重破壞,情感極不協調,行為雜亂無章與偏執型的主要區別在於,沒有或較少出現幻覺和妄想。小燕是青春型的典型病例,她的主要症狀有思維破裂,情感倒錯和青春性興奮。青春型的病人精神活動的“分裂”是最為嚴重的,通常人們說一個人“瘋”了,多是指這一型而言的,因此,也稱這種病人處在一種“瓦解”狀態。

既沒有家族遺傳史,也沒有受過什麼重大刺激,小燕為什麼會“瘋”呢?小燕的父母對此百思不解,醫生也沒有辦法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這可能永遠都是個謎。但是不管怎麼說,小燕已經病了,全力以赴地讓她接受治療,這才是當務之急。好在她治療得還比較及時,療效也很好—住院兩個月就達到了臨床痊癒。

14歲的小燕完全“瘋”了,變成了“武瘋子”,她是怎麼了?

studio shot

儘管急性發病的精神病人在首次接受系統治療時,多數療效令人滿意,但小燕的起病年齡太早了,她屬於兒童精神分裂症患者(14歲以下),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令人擔憂。而且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本來就很容易復發,出現精神衰退的時間也比較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