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會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幻紫狐狸


人格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及在日常活動中待人處事的習慣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徵的綜合。人格的形成與先天的生理特徵及後天的生活環境均密切相關。童年生活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且人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就是俗話說的,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但重大的生活事件及個人的成長經歷仍會使人格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也說明人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人格障礙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性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異常。人格的異常妨礙了情感和意志活動,這種偏離廣泛存在,行為難以矯正,以及在大多情境中社會適應不良或功能障礙,有個人痛苦或對他人有不利影響,以及對社會的影響。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

舉例而言:偏執性人格障礙。這種人敏感多疑,心胸狹窄,對誰都不信任,不同情,傲慢,嫉妒心強,看問題主觀片面,同時又自我估價過高。工作不順事業挫敗,不檢查自己,總歸咎於別人。功勞歸於自己,錯誤推給旁人,聽不進批評。不願配偶與異性有任何交往。把旁人談話、咳嗽認為是針對自己。若是他們認為受了“冤枉”或“委屈”,則會奔走四方,到處申訴,進行不懈的“鬥爭”。

強迫性人格障礙。這種人疑慮多,自信不足,總有一種不安全感、不完善感和不確定感。由於對事事都追求盡善盡美和完整精確,不論做什麼事都要反覆地檢查核對,生怕出一星半點差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迴避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人格障礙主要是害怕遭到拒絕、不被贊同,過於敏感。他們極想得到愛,想被他人接受,但他們預期得不到,因此他們選擇迴避這些關係,他們自尊較低,感到抑鬱。

人格障礙還有多種,總之會嚴重破壞人際關係,破壞關係的和諧,影響心理健康,減低生活質量。人格障礙的人存在10%左右的自傷、自殺,甚至導致死亡的風險,對家庭造成生活的不穩定。

最後,給一點建議,及早發現,儘快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