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在我還沒有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之時,我便在網上看到了許多關於太宰治以及《人間失格》的負面評價。

陰暗,扭曲,精神有問題。看到這些評價,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打開這本書。

據我瞭解,太宰治英年早逝。有一個很有趣的評論說,他這一生不是在作死,就是在作死的路上。

他一生自殺過多次,甚至有幾次帶著情人,妻子一起自殺。結果是她們死了,太宰治被救了回來。

終於,百無聊賴之際,我還是打開了《人間失格》。一開始的確不能融入到詭異的氛圍中,但是讀第二次的時候,我便能深切感受到那種沒有自我,得不到認可的悲哀。

因為在生活中,這樣的人的確真實存在。他們在同伴中沒有地位,沒有影響力,沒有存在感,只能通過一些滑稽或者愚蠢的行為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看,還挺可悲的。

《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01

太宰治的人生

太宰治幼年時,因為母親體弱多病,便被交由姑母撫養長大。

由於長期缺乏母愛,太宰治的性格膽小懦弱,對他以後的生活影響很大。

從他小學開始,太宰治便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學時期,就有了很多作品。

太宰治最喜歡的作家是芥川龍之介和泉鏡花。不幸的是,在太宰治十八歲的時候,芥川龍之介自殺了,這給太宰治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或許,太宰治以後的自殺也多與比相關。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處處能夠看到他消沉,幻滅,不滿現實人生,幾次自殺都未成功。

《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02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人生折射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為出名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說誕生於1948年,同年,太宰治和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

小說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生活展開,開頭第一句便是: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的過往。

基調消沉,陰暗。

葉藏,一個沒有任何慾望的極其無趣的普通人。他在家裡的地位,完全是被忽略的。家裡不喜歡他,他就通過做一些可笑的動作來取悅父親,只要能讓父親高興,他無所謂尊嚴和喜不喜歡。

翻看我那時和家人的合照便會發現,其他人都一臉嚴肅,只有我一個人莫名其妙地笑著,笑的詭異而扭曲。那其實是我幼稚而可悲的取悅他人的一種方式。

不只是葉藏,還有我們自己。

《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這世上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人,他們性格消極,不,有些甚至是積極的。但是他們永遠是別人眼裡的小透明。他們無法融入到別人的生活中,無法融入到社會的生活中。

但是,為了生活,他們改變了自己的本心。假意附和別人的說法,即使不贊同也要說讚美的話。目的就是通過這種低劣的手段來獲取認可。以為這樣就能合群,就不會孤獨不會被排斥。

其實,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從來沒有融入到別人的世界中過。

我們只是假裝和別人有相同的觀點和愛好,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脫下面具,給自己療傷。

人都是善於偽裝的,目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

《人間失格》:這世界上總有人活的卑微,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認同

03

為什麼太宰治受人追捧

答案是:“太宰治”還有很多。

我們身邊不少人,甚至包括自己。總是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在工作中,同事們總能有共同話題,休息時間侃侃而談。而“太宰治”們對比毫無興趣。但是又不得不勉強接受,甚至參與其中。

在生活中,朋友們總會對喜歡的明星首飾聊的上癮,即使自己不喜歡也要假裝說喜歡。

違心話說多了,連自己都分不清自己的本心。

這就是“太宰治們”的苦惱。

追捧太宰治,其實,更是許多小透明的自我安慰。彷彿太宰治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太宰治。只有在太宰治的小說裡才能發現自己,找到自己。才能逃離那個令自己感到疲憊的群體,得到心靈的解脫。

我是遠方來信,一個執著於文字的普通人,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變優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