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最近和一些做生意的中小企業主交流,大家在今年這個春節期間幾乎都沒有生意做,有些人損失不小,一下子傷了元氣,今年乾脆不打算折騰了。有的雖然沒賺錢但也沒虧,還惦記著等事情過去後能大賺一筆。他們的理由是,今年春節大家本來該有的消費都被耽擱了,在加上長時間的假期,大家都別動的節省了消費,事後一定會有一個消費的爆發期。

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不過我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消費爆發是肯定的,畢竟現在很多消費都處於停滯狀態。恢復正常後消費一定上漲,但會不會爆發還真不一定。就算會有高潮,也不一定能有原本春節假期的消費預期高。

這麼說是有依據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2003年非典之後的消費變化。非典在03年的4-5月是最為嚴重的時期,當時的快消品消費總額相比3月幾乎少了一半。在6月之後,雖然有了回升,但並沒有出現暴漲,多出的消費額大致與之前跌掉的相等。而當年還沒有如今發達的電商和物流體系,大家購物依賴的還是線下。在受影響被憋了倆月後,消費也僅僅是回升了一些而已。

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再看今年,首先各地商業受到影響大多是從1月23號之後開始的,有的地區是年後才有的反應。大部分家庭年貨的採購沒有受到影響,該花的錢都花了。受影響比較大的是春節期間的消費,比如餐飲娛樂旅遊等等。而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全國基本都是有條不紊,該買的還是都買得到。而年後物流部分恢復,網上購物也開始恢復。除了個別情況嚴重的地區快遞有些麻煩,很多地方還是可以進行網購的。

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物流發達的今天,消費憋不著。

而春季期間受到影響的餐飲、旅遊和娛樂等消費都是享樂形式的消費,本身很依賴假期。等事情過去後肯定都開始忙碌的工作了,尤其被耽誤了很多事,大部分人估計沒時間去享樂了。而且,享樂類的消費一大特點就是,少吃少玩錢省就省了。比如我每年春節假期幾乎天天都有朋友飯局,少說要在外面吃七八頓飯。今年一場沒去。那這幾頓飯我也不可能說恢復正常後都去一一吃回來,最多約人出去聚聚慶祝一番。而就算沒有這個事情,我在非假期的時候享樂消費也保持在一定的頻次,一切恢復正常後這個頻次並不會因為之前被耽擱了而變多。舉個形象的例子就是,你餓了三天,最多有飯的時候吃的飽一點,但也不可能一天吃五六頓,一頓吃過去兩倍的飯量。

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往年過節天天有飯局,今年倒是省了。

除了上面幾樣享樂式的消費,其他的一些領域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比如衣服,這個冬天沒來得及買的在開春之後也不可能再去買了等明年穿。比如交通,這期間少花的油錢、車費等等,也不存在之後補償性消費這一說。雖然很多人都在講危機中蘊藏著商機,事情過後會有很多機遇,但這些機遇更多的是屬於行業轉型,而非補償性的消費高潮。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2019年其實很多朋友過的並不容易。本身這兩年經濟就不太景氣,加上去年豬肉價格等等連鎖反應,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抱怨錢不好賺了,手裡錢不富裕。而這次事情又對很多人的經濟狀況造成了進一步打擊,這種大背景下,廣大人民群眾手裡到底有多少錢能夠用在之後的消費回升中呢?

疫情過後迎來消費狂潮?潑個冷水:不大可能

很多朋友的情況是,口袋裡沒錢,想消費也沒辦法。

我的判斷是,長期的消費壓抑給更多的人帶來的是理性,甚至於可能會培養出一些省錢的習慣。如果只是一個春節假期也許會有爆發式的消費補償,長達一個月以上的消費抑制,之後迎來的回升要理智很多。

所以在這給很多想之後大賺一筆的朋友提個醒,別現在不賠,之後錯判了形式賠了。可以預見之後消費會有一定的回升,也許會在一些行業有短暫的扎堆消費,但出現消費狂潮的可能性不大,對於很多行業來說也僅僅是略微挽回一些春節期間的經濟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