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樑王吉慶:疫情短期對樓市影響可控 長期衝擊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房地產行業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疫情抗擊戰: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捐款、捐物;對所管理小區及時採取一系列防控措施;根據廣西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的《關於全力做好房地產行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停止對外開放商品房銷售現場(售樓部)促銷等活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房企承擔起了責任,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重重困難下,樓市的未來會怎樣?開發商又將如何應對?直面疫情,正視困難。2月3日起,樂居發起全國線上沙龍,與本地房地產業內一起尋找積極應對策略,共克時艱!2月11日,樂居廣西連線中梁控股南方區域集團廣寧區域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吉慶,對此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直播回顧:連線·疫情下的南寧樓市】

疫情下的南寧 | 中梁王吉慶:疫情短期對樓市影響可控 長期衝擊大

  疫情對今年南寧房地產市場發展主要有哪些影響?王吉慶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疫情短期對房地產影響可控,長期衝擊大

  此次受疫情影響,各地政府更快採取延期開工、暫停線下售樓等措施,對行業及開發商的考驗將更大。若疫情短期得到控制,考慮2月佔全年開工銷售比例較小,加上後續趕工加推等措施,對全年地產建材衝擊仍相對可控;若疫情短期未受到明顯控制,各地停工、停線下售樓管制延續,將對節後房企推盤銷售持續產生衝擊,同時中期還將通過影響資金及開工制約可售貨值,影響全年銷售、拿地及投資表現。

 2、市場購買力整體變少,購買需求推遲或減弱。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在出現有效疫苗且數量足夠送達各地之前,樓市“金三銀四"小陽春已經不可能出現。能力方面,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無疑會讓人們的收入變少,或至少預期收益減少,從而影響市場購買力。

 3、疫情影響需求的時間,會短暫抑制剛性需求,但不會讓需求消失。

  這次疫情,為了隔斷傳染鏈條,很多小區不允許租戶回來,特別是一些城中村的回遷房,因為裡面居住的大部門都是村民和租戶,村民抵制租戶迴歸的意願非常強烈。這也反映了剛性需求的存在,購房對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仍是剛需。而對於改善群體,經過封閉會發現自己的家太小,有條件的會繼續換房,一樓帶花園的房子會繼續受歡迎,畢竟,在特殊時期,需要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地兒供熊孩子們玩耍嬉戲、供大人們喝茶消遣,但一樓帶花園終究還是很少的。所以,低容積率、高贈送、好景觀、有品質、有氣質的高端改善產品,在同質化嚴重的剛需產品市場中會脫穎而出。疫情會暫時抑制需求,但卻不會讓需求消失。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需求也會逐步釋放,市場還是會慢慢升溫。


疫情下的南寧 | 中梁王吉慶:疫情短期對樓市影響可控 長期衝擊大

中梁控股南方區域集團廣寧區域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吉慶

中梁控股南方區域集團廣寧區域公司營銷負責人王吉慶

 4、客戶對產品的需求的改變。

  此次疫情提升了客戶對綠色、環保、健康、智能等更加人性關懷的產品需求,房企應繼續加大綠色、環保等人文要素融入產品與服務,營造健康智慧生活平臺,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重點關注兩類產品:第一類是健康化的產品,第二類是信息化的產品。由於對醫療的關注和對信息及時反饋的關注,這兩類產品肯定會受到客戶青睞。過去房地產產品強調學位和其他的資源的導入,經過這次疫情,社區醫療未來在房地產產品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強,。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王吉慶建議房企應對疫情策略應該是保證安全、晴耕雨讀、修煉內功、提前準備下半年衝刺。積極應對疫情有6方面的措施:

  (1)加強疫情防禦:強化宣傳、消毒防疫、物資充足、風險排查。

在疫情尚未結束的形勢下,房企首要應密切關注疫情,加強疫情防治宣傳和管控工作,將安全放在第一位。

  ① 多渠道宣傳,普及防疫知識。防疫知識普及應儘量多樣化,其中微信、社區公告欄等渠道可作為防疫知識宣傳主要方式,多渠道為業主傳達即時信息。

  ② 加強消毒防疫,保障環境安全。注重公共區域防疫,建立了定期消殺制度,開展全方位的消毒工作,對主要人流密集點、地庫、樓梯間、垃圾桶等進行全方位零死角的消殺作業,加強樓道車庫等衛生通風工作。

  ③ 加強物資採購,確保防疫物資充足。醫用物資需從專業渠道統一採購,以保證質量和安全;及時儲備防疫相關物資,如口罩、消毒液、體溫監測儀、洗手液等,確保春節假期及復工後防疫工作進行。

  ④排查梳理,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實全員口罩佩戴,物業需勸導業主外出佩戴口罩;加強出入人員體溫體溫監測和健康狀況調查;加強外來人員管控,嚴格核實登記工作;建立追蹤系統和人員隔離制度,尤其節後復工人員梳理,必須做到科學進行隔離。

  (2)緊盯營銷:關注回補需求釋放,疫情消除及時開盤

  本輪疫情對全國項目營銷都帶來一定影響,開盤節奏和節點均受到一定影響。因此,企業應隨時關注疫情的恢復和政策調整。之前抑制的需求會有一波回補的需求釋放,企業應做好開盤的準備,抓住特定市場中的回補放量機會,促進項目的銷售去化。

 (3)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運用新技術加快線上銷售彌補損失

  風險醞釀機遇。2003年SARS疫情期間,電商平臺空前發展,房地產行業門戶網站迅速成長。本次疫情將再次推動我國生產、生活業態朝智能化、線上化發展,或將催生新的業態。居家隔離、人口流動減少必將推動線上消費、線上教育、在線辦公、視頻會議等新方式流行;在數個月的適應嘗試後,可能自此改變未來的工作方式。

  應對線下銷售停擺的局面,謀求數字化轉型的房地產企業可嘗試將此次疫情作為線上銷售“試驗田”,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尋求精準營銷投放。房企加大線上銷售渠道的推廣力度,通過自有平臺、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進駐電商平臺等多種形式,在線上持續更新和升級項目資訊、戶型、圖片、各類音頻視頻,建立銷售社群,開發VR看房等功能,為客戶提供提前看房選房體驗。但是,由於購房線下實地調查難以完全替代,當前房企佈局線上銷售渠道,更多地是為疫情後的去化做宣傳、蓄客,如何進行後續的客源轉化是房企應該思考的問題。待疫情穩定後,房企可申請獲批後逐步嘗試採用預約錯峰看房方式啟動銷售。

 (4)力所能及提升企業形象、為疫情過後銷售做好輿論鋪墊

  面對疫情,我國房企展現出極強的社會責任心,做出巨大犧牲,自覺關閉售樓處。為馳援武漢,截至2020年2月3日上午9點,據中國房地產報統計,全國共有149家涉及房地產的企業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區進行了捐款,累計金額超過20億元,涉及恆大、碧桂園、萬科、中梁等上百家企業。疫情面前,有條件房企的善舉藉助媒體宣傳,比傳統廣告投入更能提升社會形象,對於企業爭取政策支持、未來經營銷售都將產生積極效果。

  (5)主打綠色健康、安全新概念,主動適應城市居民新需求

  SARS發生後,北京中心城房子尤其是高層塔樓一度無人問津,而通風好的板樓、郊區低密度住宅開始受到置業者空前關注,通風好、人口密度低、環境通透的建築受到歡迎,一些房企也曾推出“後SARS時代”的健康生態概念住宅。本次疫情無疑將再次重新定義城鎮居民對城市安全、居住環境質量、配套軟硬件設施條件的需求。疫情使人們對小區健康標準重視程度空前上升,對小區景觀、樓盤容積率、戶型設計、配套生活保障設施的需求將更高。主打綠色、健康、生態、安全概念的“新健康住宅”可能成為新的賣點和風口。

  同時,疫情危機也提升了居民對居住社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社群凝聚力的重視程度,是物業管理企業贏得口碑、建立客戶黏性、接受考驗的關鍵期。

  (6)修煉內功,調整戰略,重塑企業結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疫情使得快節奏的房企工作難得放緩,讓每個企業有機會暫緩衝鋒的步伐,回顧總結經驗教訓,調整經營策略,對未來經營佈局和重點進行及時優化,對企業內部運營管理進行反思和改進,調整部門和人員設置,為疫情過後的衝刺積蓄力量、保存體能。

 而對於2020年樓市走勢,王吉慶認為樓市短期(2-3個月)看疫情,中期(半年內)看政策,長期(1年以上)看基本面。

  短期內2-3個月,樓市看疫情。疫情一天不結束,全國不管是任何線位的城市,樓市的好轉就一天不會到來。買房是為了生活更美好,而為了買房不顧生命安全,這種事情哪怕你願意,其他人不會願意,國家更不會願意。

中期也就是半年內,樓市看政策。這一次疫情,對全國經濟影響都非常之大。而因為疫情影響,1季度的經濟增長數據會比較難看。那發展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二三四季度甚至是下半年,國家大概率會出臺相關政策刺激樓市,比如繼續放寬限購、降準降息、寬鬆的樓市政策出臺,穩定市場。

  長期也就是1年以上,樓市看城市基本面。在當前,控制疫情、戰勝疫情是擺在國家面前的第一重任。但是很快,也就半年甚至用不了半年,發展經濟還是我們的第一重任。而我們國家的發展,各大城市的發展空間、城市產業的定位規劃、人口的流動方向,這些長期的結果,完全不會被疫情這個短期因素給影響。所以,樓市是否有發展空間,房價能否繼續上漲,依然是看回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

  新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整體不大,疫情結束後市場將逐漸恢復。當前樓市已處在穩步調整通道,短期在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疊加售樓處關閉、中介機構暫停營業等,房地產市場交易規模短期將出現回落,規模下行將更多地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焦慮緊張的情緒會嚴重影響購房群體上半年的購房熱情,隨著疫情的結束,房地產市場或迎來回暖。特別是一季度,二季度會逐漸恢復。

  推遲的“小陽春”或者將轉變為“小盛夏”:黑天鵝打亂了樓市的固有周期,2020年小陽春是不會再有了,但是會順延推遲,演變成小盛夏!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對樓市的影響都是很短暫的,而且無一例外的都在下半年強力復甦。所以,2020年消失的小陽春,大概率會演變成下半年成交量的報復性反彈。

  房價以穩為主,短暫性促銷活動有利於購房者當前置業:房價方面,需求短期疲軟,疊加房企加大促銷,或將導致房價存下調壓力,但部分重點城市房價已穩步調整一段時間,在“穩房價”政策下,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有限,房價整體仍將處在平穩運行狀態。

預計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需求也會逐步釋放,市場將有所回溫,但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三穩目標下,宏觀及樓市政策或將及時跟進,防範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現象,房價整體平穩運行的態勢不會改變。

  面對疫情的衝擊,王吉慶對行業、購房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對行業:冬去春來,靜待拐點

  總體來看,疫情短期會對新房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主要是在一季度。二季度以後,市場或會呈現逐步回溫的態勢,相應的銷售節點也將向後順延。“因城施策”仍將是行業調控主基調,本輪疫情過後行業調控尤其是重點疫區政策或將出現靈活調整,但不會與中央層面“房住不炒”定位出現衝突。為保障經濟發展活力,貨幣金融環境將相對寬鬆,此外,在疫情之下,在稅收、社保等方面,財政政策也釋放了積極信號。在金融、財政政策相對積極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受益。

 對購房者:一切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

  房地產短期內會受當前瘟疫影響有所降溫,但是降溫不會意味著整體大幅降價,在別人懈怠的時候,你做好準備工作,自然會快人一步。

  疫情期間,剛好給我們足夠多的空閒時間,你需要多下載幾款買房app,在線看房,在線研究對比,終歸在未來買房路上避免掉一些坑。

  短期的市場下行,其實是難得的好機會。在別人樂觀時保持悲觀,在別人悲觀時適度樂觀!因為在最冷的市場買房有利於購房者,議價空間更高,筍盤也居多。

  在線與中介建立聯繫加微信,疫情期間,中介生意極為慘淡,只要你主動聯繫中心,他們一定會全身心為你付出,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術業有專攻,80%的購房者對政策和樓市的知識比不過銷售員。所以此時是向他們學習的最好機會。

  鑽研各區域的學區政策、研究各學校升學率。研究地鐵規劃,區域規劃,最好再結合各小區過去房價漲幅同步分析。

  請記住,疫情總會過去!相信中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利好政策,都會在後續產生積極作用的,而你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穩定好心情!然後在好時機,一把抓住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