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型肺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面對新型肺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爆發,使人聯想起許多人對於2003年的“非典”SARS。每天都有新的病例被確認,公眾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雖然社會對於病毒的防範意識增強了,但是隨處可見的大口罩,熒幕、新聞上的疾病動態,難免引發大眾的恐慌。恐慌之下,情緒問題難以避免,但是同時也容易引起失眠、恐懼、焦慮、憤怒等很多心理問題,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

面對新型肺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什麼是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可以指心理狀態的嚴重失調,心理矛盾激烈衝突難以解決,也可以指精神面臨崩潰或精神失常,還可以指發生心理障礙。

心理危機時有哪些生理和心理反應?

個體面對危機時會產生一系列的身心反應,一般危機反應會維持6-8周。危機反應主要表現在生理上、情緒上、認知上和行為上。

生理上:失眠、做惡夢、容易驚嚇、食慾下降、腸胃不適、腹瀉、脫水、頭痛、疲乏、感覺呼吸困難、哽塞感、肌肉緊張等。

情緒上:出現焦慮、恐懼、害怕、失控、懷疑、不信任、沮喪、憂鬱、悲傷、絕望、易怒、絕望、無助、失去信心、麻木、否認、困惑、孤獨、緊張、不安、憤怒、震驚、煩躁、自責自罪、過分敏感或警覺等。

認知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從危機事件上轉移等。

行為上:反覆洗手消毒、社交退縮、逃避與疏離、不敢出門、害怕見人、暴飲暴食、容易自責或怪罪他人等。以思維、夢境、錯覺或反覆出現的表象的形式再體驗災難。明顯迴避喚起對災難的回憶的刺激,諸如思維、情感、談話、活動地點或人之類。兒童出現依賴,假裝或攻擊行為以及退縮行為。

如何面對新型肺炎的危機,如何安撫自己的心靈,增強自己的心理免疫力,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1)維持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合理安排飲食,多喝水、保證新鮮水果蔬菜攝入、將肉、蛋、魚、奶等動物性食物加熱熟透,保持適度、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活動。

(2)少刷手機和新聞

科技不斷髮展,不同於當年的非典,現在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途徑瞭解信息,打開手機,可以說各種信息不停轟炸,消息層出不窮,各種群消息不斷彈出,比如有的消息說應該吃板藍根,有的消息說板藍根沒用,讓我們無所適從,徒然增加自己的焦慮恐慌情緒,影響自己心情。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時查看手機新聞,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刷屏。

(3)充實生活,轉移注意力,不讓自己太閒

在不外出的情況下,可以適度選擇家中的娛樂活動。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麼事情會令自己開心,列出來,執行它。例如,玩一些不費腦的小遊戲,多運動,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沖澡,甚至做做家務,將家裡裝扮出新年的氣氛,和朋友家人聊天,總之,找出可以轉移注意力或者讓自己愉悅的事來做。

(4)正視並接納自己的焦慮恐懼情緒

首先,要正視自己的焦慮和恐懼情緒,面對未知的病毒,我們很難做到淡定。由於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讓很多人感到,病毒“無處不在”,難以預防。所以,當我們在這樣的大事件中,只要作為一個社會的人,都會自然地出現一些情緒的反應,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不要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脆弱,自己是不是意志力不夠堅定等這樣的自我貶低。允許自己哭一哭,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不要嚴苛要求自己。

(5)維持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當我們人類處於應激狀態時,身體自然都會出現一些反應,比如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體沒有力氣,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網絡上介紹的新型肺炎介紹的症狀,由於心理暗示,也會感到咽乾咽痛,胸悶,頭昏等等。首先要正視這些症狀,告訴自己情緒不好,恐懼害怕焦慮擔心時,就是會有這些不舒服,其次正常作息,規律生活,適量運動,轉移注意力等等。如果嚴重持續並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到專業的精神心理科就診,由專科醫生評估並制定治療方案。

(6)最重要的:做好個人防護

面對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級別的保護!如果出現早期的症狀,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狀比如乏力、身體肌肉痠痛、頭昏等,可以到定點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