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是 “洋人”傳過來的嗎?

用戶61402240


中國用的農曆是自己弄的,西曆才是洋人弄過來的。比如今天是2019.3.19是是西曆。以前古代是以帝王在位和年號來記年。比較周武王三年,就是周武王繼位第三年。到了漢朝以後就用年號來記年。比如貞觀元年、洪武元年。農曆就是記錄月、日的氣候變節,除了記錄時間外還有用於農耕。辛亥革命後民國成立,有人提議廢農曆改用西曆。但必竟農曆用了幾千年,影響太大。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農曆,叫聲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稍微有點不同,因為每朝代氣候都會有稍微變化。古代王朝成立都會立馬頒發當朝的新曆,以表明正統。現在農村地區用農曆多。在我那裡大人說時間都是說農曆的,現在年輕人說西曆的多。

農曆是多和曆法彙集,有夏曆、華歷、周曆、漢歷等。每朝每代的歷法都有所有同,都有自己不同的算法。漢書:故自殷、周,皆創業改制,鹹正曆紀,服色從之,順其時氣,以應天道。夏商周因戰亂,曆法有所遺失。武帝時群臣上書:曆紀壞廢,宜改正朔。就是說要造部漢歷,表明正統。武帝下詔讓大臣造漢歷。漢書:遂詔卿、遂、遷與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議造《漢歷》。到了南北朝隋朝又造了不少曆法。隋書:宋祖沖之《甲子元歷》。西魏入關,行李業興歷。周武帝,乃有甄鸞造《甲寅元歷》。開皇四年,乃改用張賓歷,十七年,復行張胄玄歷。(開皇隋文帝年號)所以歷來新朝建立或者稱帝建國都會馬上發佈自己的歷法,其言就是表明正統。


從漢朝到唐朝一共頒行了二十種曆法。唐書:自《太初》至《麟德》,歷有二十三家。每朝每代都在不斷的改曆法。明史:黃帝迄秦,歷凡六改。漢凡四改。魏迄隋,十五改。唐迄五代,十五改。宋十七改。金迄元,五改。惟明之《大統歷》,實即元之《授時》,承用二百七十餘年,未嘗改憲。就說從黃皇帝到明朝一共改了五十七次。明朝一直都是用大統歷。明朝的大統歷實際上就是元朝的《授時》。明末時徐光啟編寫《時憲曆》,但還沒有發行明朝就亡了。清朝入關後在《時憲曆》的基礎上重編寫《西洋曆法新書》。主持編寫的湯若望是神聖羅馬帝國傳教士。雖然叫西洋曆法但藍本還是中國古代的歷法,只是有結合部分西曆。不能講是洋人傳過來的。今天的農曆大體沿用清朝的《西洋曆法新書》。也可以說今天的沿用元明清三朝的歷法。古代的歷法、禮儀等基本上是漢承秦制、唐承漢制、宋承唐制、明承漢唐制、清承明制和吸收其他朝代。

民國時有人是採用農西曆並用。一開始有些人提議廢除農曆只用西曆,因受到激烈反對。新中國成立後並用。現在多是父輩多講農曆,年輕一輩的比較少。


小鴻哥


我們現在用的農曆,是洋人用西洋的知識編的 是如假包換的洋貨。

農曆印刷出來的時候,它的書名就很準確,都能查到的,就叫《西洋曆法新書》。

《西洋新法曆書》是我國第一部引進西方天文學理論編著的歷書,系統地介紹了歐洲古典與近代的天文學知識,包括理論、儀器、觀測、計算諸方面的內容。是當時最主要、最全面地介紹和引進西方天文學的著作,標誌著我國的天文學從傳統的中國舊式體系轉向了西方近代的天文學體系。

今天我們很多人的態度,心胸,連滿清的統治者都不如,滿清的統治者他們還敢於正視,面對這個問題,直接給他這樣的名字《西洋曆法新書》

農曆24個節氣的劃分,是按照地球圍繞太陽黃道每15度一個,360°正好24節氣,中國古代沒有關於太陽的天文學知識。這些新的,關於太陽的知識,是外國傳教士帶來的。


這本書的主編叫徐光啟,但是,真正操作的是湯若望和羅雅谷,還有他們的學生。湯若望大家熟悉就不多說了,羅雅谷著有《測量全義》十卷、《五緯表》十一卷、《五緯歷指》九卷、《水木土二百恆星表》等(應該是他翻譯的,不會是原著)

歐洲人把太陽軌道劃分為黃道十二宮,傳到中國之後,在十二宮之間加了中氣,變成24節氣。冬至,夏至,秋分,春分,這些詞中外都在用的。

沒有數學知識,沒有望遠鏡,就不會有日心說,沒有日心說,就沒有24節氣。

這一部法歷,經過幾百年的使用,慢慢已經變成了我們的傳統文化一部分,大家產生一個錯覺,好像這是我們自己發明的。

說到底:中國古代沒有日心觀念。


愛恩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陰曆”(民間通俗叫法),它是漢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對山川、河流、星空等研究過後的依靠地理、天文知識創立的一項偉大的非物質文化傳承和遺產。

當然,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歷史悠久,所以在農曆的發展史上也有少數民族政權對它作出了一些細節上的補充和針對某一環節的獨創貢獻,如:南北朝時期的後秦三紀曆 、北涼玄始歷 、北魏正光歷,元朝授時歷等(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曆法主要時繼承和發展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元朝時期的歷法是在南宋統天曆基礎上繼承後再進行一些獨創)。農曆的通俗叫法雖然是“陰曆”,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純陰曆(以月相變化計算的歷法),主要在於它是建立在陰曆的基礎上,融合陽曆(太陽歸年)而成的一種曆法,即取月相的變化週期(以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同時以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並通過設置閏月來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匹配而成的一種陰陽合曆。

在我國曆法的發展史上,曆法從來不是單一發展的,大體上遵循著一條規律,即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繼承、批判後,再融入自己的考究後,從而形成新的歷法。

總體上來說,從最初三皇時期的干支紀法到清朝的癸卯元歷,我國曆法一脈相承,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五次曆法改革,即太初曆改革、大明曆改革、戊寅元歷改革、授時歷改革、時憲曆改革,才完善了我國傳統的農曆算法。

主要曆法具體如下:

1、干支歷:即我國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元法,包含: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依次對應匹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元素,按固定的順序,以時、日、月、年進行各個時間單位階段的排序,其中紀年以六十年為一個輪迴,這是我國曆代曆法的基礎。2、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佈,以夏曆正月為歲首,吸收了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作為農事生產的指導,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以滿足農時季節的需求。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曆法改革,比古羅馬儒略曆早了58年。

3、大明曆: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由我國著名科學家祖沖之創立,也稱“甲子元歷”,南朝梁天監九年(公元510年)正式實施。它引入了“歲差”的概念計算,採用朔望月長度為29.5309日,並求得迴歸年長度為365.24281481日,這與現代測得迴歸年長度僅差萬分之六日左右,即一年只差50多秒,是一種非常精確的歷法資料,這也是我國古代曆法的第二次改革。

4、戊寅元歷: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由博仁鈞和崔善為二人創制,改平朔為定朔,並在全國範圍施行的第一部曆法,也是我國曆法史上第三次大改革。

5、統天曆: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由天文學家楊忠輔創制,它以29.530594日為一月,以365.2425日為一年,這樣的計算結果只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實際週期差26秒,這一算法比西方早了400多年。6、授時歷,即明朝延用的大統歷: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它廢除了傳統曆法採用的上元積年,並以29.530593日為一月,以365.2425日作為一年,而這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僅差了25.92秒,這樣的精確度和今天的公曆相當,比西方早了300多年;同時創立了“三差內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這也是我國曆史上第四次曆法改革。

7、時憲曆,即《崇禎曆書》: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至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由明天文學家徐光啟主持(徐光啟死後由李天經主持),並邀請當時在華的西方傳教士,如:湯若望、羅雅谷等,結合西方天文知識編纂的一部新式曆書。

該曆書中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此時的西方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所以曆書中雖然提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但還是堅持“新地心說”,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並且靜止不動,月亮、太陽繞地球轉動;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五大行星在繞太陽旋轉的同時,跟隨太陽一起繞地球轉動。

這一思想比中國傳統的地心體系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和歐洲已經流行1500多年的托勒密地心學說要進步得多。當然,明末正處於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西方的科學知識對中國傳統文化衝擊很大,所以當時的士大夫們對這部新曆法的優劣進行了長達近10年的爭議。

在這個過程中,新曆法對日月交會(日月食)、日躔(推算太陽位置)、月離(推算月亮位置)、辰星(水星)、太白(金星)、熒惑(火星)、歲星(木星)、鎮星(土星)等天體運動軌跡和時間的計算及推演非常精準,讓崇禎認識到了新曆法的優越性,並在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下達了頒佈新曆的旨意。

只是當時李闖的農民軍已經佔據了河南,並回師陝西和孫傳庭決戰於潼關;而在此之前的五月,張獻忠已經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權,大明朝處於嚴重的戰亂、混亂之中,而且隨著崇禎帝於1644年自縊煤山,新法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和施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

清朝入關後,曾經參與編著《崇禎曆書》湯若望,於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將137卷的《崇禎曆書》刪減至103卷,並改名為《西洋新法曆書》進獻給當時的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作為自己進階的資本,以此獲取了清廷太常寺少卿的職位。

這本刪減版的《崇禎曆書》,被清廷命名為“時憲曆”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多爾袞也由此完成了崇禎皇帝未盡的事業,而這部曆書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編制農曆的基礎!

只不過因為湯若望這個洗稿者,把徐光啟、李天經等中國科學家剔了出去,把《崇禎曆書》刪減後據為己有,並通過清廷的授權(即康熙曆獄事件)確立了他對這部新曆法的版權,也就給今天不清楚農曆發展史的我們造成了如題的困惑,即農曆是由洋人傳過來的,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事實上,時憲曆的本質其實還是對中國傳統曆法的改革。

只是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西方對天體運動的科學計算方式被中國傳統天文學進行吸收和融合,同時廢除了此前的把全年分成二十四份的以確定節氣的平氣(恆氣),正式採用了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為標準的定氣(以太陽的運動軌跡制定二十四節氣的日期,以及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從而推動了中國曆法推演的新思路,這是中國曆法史上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改革。


結語:

農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而且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印證了中華文明(漢文明)兼容幷包、積極學習的態度。

當然,歷代農曆的修證和編撰遠不止以上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關鍵的歷法(包括沒有推行的),如下圖表格。

這些曆法對構建我國古代的科學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農曆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不是什麼洋人傳過來的。

只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過程中,文藝復興後的西方科學給了我們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很大的啟發,這一點是需要認清和承認的,但不能因此將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打上“洋”標籤,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看了答案,許多答主認為中國的農曆由洋人傳過來,這種文化傳播是不負責任的。他們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來自西曆,這完全是不懂歷史。


而現在所說的農曆,實際是陰陽曆,即太陽太陰之結合,紀年用太陽曆,紀月用太陰曆。<strong>


關於太陽曆,可以參考《夏小正》,這是一本相傳為夏代遺留之物候及農事曆書,文極簡奧,古老。


現在所講的陽曆,指西曆,當然從上看出,


二十四節氣的來源,是用我們所說的農曆(陰陽曆)來定日子的,與西曆無關,所以每個節氣的日期不是固定的,才會有幾天變動,這也能說明與西曆紀年的不同。




二十四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 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節氣是根據太陽曆得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立竿見影”,太陽曆是根據圭表的一年的影子長短而確定,簡單如下:


1、一年分春秋。最早一年只分春秋,按太陽在圭表的投影,最長與最短點,確定冬至與夏至,以前太陽曆,冬至就是一年之尾。

2、春秋分四季,把春秋的中間點按春分、秋分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3、四季分八節,將四季的中點分別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把一年分為八節;

4、八節分二十四氣,每節時間均分為三氣,一年共二十四氣,稱之為節氣;

5、一年360天,每5天為一候,氣候之說,就是這麼來的。那時一年按360天,沒有西曆365那麼精確


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紀年,從商朝的帝名(天乙、武丁、祖辛等)也可以看出天干紀年應用得很早了。

<strong>

之所以說現在用的農曆,實際是陰陽曆,因為紀年是根據地球公轉時,太陽與地球的位置決定的,特別是近地點(冬至日)、遠地點(夏冬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形成的四季變化。而紀月是根據月亮圍繞地球轉時的陰晴圓缺變化,從朔月(初一)、霸月(初二)等月亮(太陰)變化紀月,併發明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紀每日時辰及紀月。


曆法、二十四節氣是誰發明的,中國人不講神話,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觀察自然,總結出來的。


我國法律明文規定把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春節作為傳統節日,作為公眾假期。

節氣的劃分,體現出古人高超的智慧,“清明時節雨紛紛”,馬上就到清明瞭,每到清明前後,都會下雨。

一春之際在於春,清明前後,是植物生長最快的時候,明前茶,也是最好的茶。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合格的漢字老師、一名漢字啟蒙師!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如何得到漢字創新思維訓練手冊資料,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801”


漢字谷主


先看了一下已有的評論,我才知道什麼叫無知加愚昧,跪舔加自卑。我今天才知道大棚金翅鳥,不會是知了飛進了塑料棚了吧!所以啊,本不想說什麼,看來不說還真是不行了!

所謂農曆,在我記事起大人們有說夏曆,有說陰曆,很少有說農曆。我很是迷茫,明明日曆上印的是農曆,為什麼又是夏曆又是陰曆?大了就不斷的找答案,最後明白了。我們中國人是以月亮運行週期,以一個月亮圓缺為一個週期算作一個月,以此來推算人們的日常作息和農耕生產。中國人以陰陽為哲學基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為一,太陽為太陽,月亮為太陰,地球為三,萬物以陰陽合為一(比如:男、女,陰陽合二為一,是為人),萬物繁衍,生生不息。所以,農曆稱為陰曆,陰曆全稱為:太陰曆。西洋人更早認識到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以哥白尼焚身為代價終結了教皇的桎梏。陽曆也叫太陽曆,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四季對應固定,而月亮地球系統需要協調與太陽週期才能對應相協同。古人經過長期觀察研究,最終凡陰曆(月亮週期)月份中有節無氣(請參考節氣)就加一閏月,以此來修正太陰太陽的週期誤差。所以才有了三年兩頭潤的說法。

由於古代天文學的侷限,和人們認知的侷限,在不閏月的情況下誤差加大,古曆法經歷了幾次修正,最著名的就是郭守敬修訂後一直沿用到明朝末期的《授時歷》,由於累積誤差過大又經修定,再到後來才是湯若望參與修定的現代曆法,而他的藍本是經過明朝修定的《時憲曆》。

所以,我們不能否認湯若望等天主教徒對於中國現代曆法所做出的貢獻,但是同時,我們也不能就此就否定歷史,否定我們民族的過去。中國以月亮運行而建立的太陰曆,歷經一百多次的註定,直到今天這個模樣,他就在那裡放著,不完美,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存在的價值,西洋歷,他先進,他的曾經與現在,也是在不斷的修訂中走到今天,所以請正視歷史,無需自大,也切莫自卑!正視自己和歷史,承認不足和落後,知恥而後勇,學習先進的,摒棄落後的,在清醒中前行,而不是一味的自我作賤,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正確的現實的態度。


行雲流水


既我所知。謹疏前代曆法於後。

《四分曆》,顓帝本連山首艮之《易》而作;祖《河圖》數,十衍數為百,壹百分為四個二十五,以應天數四分之一度。秦用此歷,建亥為正。至漢武帝改為《太初》。

《太初曆》,武帝即位,唐都洛陽下閡等所作。以建寅為正,改元封七年丁丑為太初元年,月名畢聚。甲子夜半朔日一一冬至,武帝改元,上合顓帝甲歲起歷之元,以應合璧連珠之祥瑞。其年,即甲寅。

《三統曆》,劉歆改《太初曆》而作。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是為統母。黃鍾為天統一甲子元首,林鍾為地統二甲辰元首,太簇為人統三甲中元首。元與太初,同起黃鍾之律。

《太玄歷》,漢揚雄所作。與《顓歷》相應。《太初》以九九衍數,四分之《洛書》,總實之數。《顓歷》以十十衍數,四分之《河圖》,虛中之數。《太初》以九九,八十一為日法。《太玄》以八九,七十二為日法。《太初》以八四,三十二為抄法。《太玄》以九四,三十六為抄法。以《玄》比《初》,分以九而減一秒,以九而加一,同得二千五百九十二秒。始雖異而終同。

《太衍歷》,唐一行所作。自漢至隋,歷皆從律,一行專倚大衍,本乎卦氣。即《河圖》虛中之數,取四方,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之合,以象四時。取虛中五與十合以為衍母,取:老陽九,老陰六少陽七,少陰八,之老少為用。爻數通乎六十策,數行乎四百二十是大衍,為天地之樞。

顯德《通天曆》,五代王樸所作。自立一家。陽三十六策,陰二十四策。陰陽數合而化成,同得七十二,重(chnóg)之得七百二十,又重之得七十二萬,又重之得七千二百萬。而元紀生元,則歲月日時皆甲子。

古今曆法,前莫如漢《太初》,後莫如唐《大衍》二歷。同起《河圖》,六律用《洛書》,數起奇。八卦用《河圖》,數起偶。取用雖不同,率皆為後天之易。

《先天曆》,邵子《皇極經世》之所作。其法本以天干地支相乘,日甲月子,星甲辰子,謂之四象。大數謂元會運世,小數謂歲月日辰。日甲一統月子十二,星甲三百六十統辰子四千三百二十。凡三十六甲,均布於十二辰。每辰皆得三百六十。

《後天歷》與《先天曆》不伺,除閨計之,一年十二會,三百六十運,四千三百二十世,一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是地球的一個輪迴) 遁環往復,自然天成。

《陰曆》太陰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盈消規律制定的。紀天地交合之度,助行生成萬物之功。《陽曆》太陽曆,是根據二十四節氣,太陽的運行規律(二至,四立)制定的。它對勞動人民的農耕生產取著指導性的作用。

《萬年曆》,俗稱老皇曆,是我國數千年來延續至今的農家歷。古人觀察天象的運動規律,採用干支紀元,是我國古文化的智慧結晶。是民間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記錄時間範圍內(500一1000年或更多)的年曆,包括公曆與陰曆,農曆和干支歷等多套曆法,更能包含黃曆相關吉凶宜忌、節假日、提醒等多種功能信息,極為方便人們查詢使用,是一部成熟的歷法。現代的萬年曆也能同時顯示公曆。

康熙八年(1669年)後,清朝滅亡。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1912年),民國政府採用公曆作為國曆,並欲廢除中國傳統歷。

《公曆》即西曆,是民國元年, 孫中山就職當天,向全國及世界鄭重宣佈改用公曆,將將農曆11月13日改為公曆1月1日。

《中西合曆》俗成陰陽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保留中國傳統歷——農曆的使用,並於公元2017年頒佈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現行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計算,屬於官方曆書《中國天文年曆》的組成部分。


易指節182571156


這又是網絡歷史發明家的傑作吧。他們慣用的伎倆就是以偏概全,根據一兩個字就摳字眼,然後得出全新的主張,顛覆你的思維,打亂你的三觀,以彰顯自己學識過人。

這裡說說中西曆法的起源。在古代決定曆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因為關係到人民的生產生活。西方的歷法起源於古羅馬歷,也是太陽曆。東方的歷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傳說中的顓頊時代。所以又叫“顓頊歷”。但比較公認的中國的歷法起源於夏朝。所以就叫夏曆,但夏朝本身不為外國人所承認,所以就成了個傳說。從現在的歷史記錄和曆法痕跡來看。夏利已經有了比較高的水平,它確定了一年有四季,然後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大概時間。它不光是根據太陽的迴歸時間來計算日期,也根據月亮的圓缺時間計算日期,所以叫陰陽合曆。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對農業生產有比較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在商周秦易代之後,依然迴歸了夏曆。因為它最科學。

但人制定的東西,畢竟會有漏洞。因為人對曆法的認知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太陽迴歸年的時間不是個整數時間。如果按簡單認知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多次重複使用的話,將會是時間出現誤差。比如應該春季播種的日子,還是大雪紛飛。日曆上已經到了秋收的季節,人們就還在炎熱的夏天裡。所以就必須要修正。否則不利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制定新曆。中國歷史上多次修訂曆法,如漢武帝時,召洛下閎制定“太初曆”。唐朝時僧一行制定大衍曆。就這樣反覆訂正,一直到了明朝末年。徐光啟和外國人湯若望一起制定了崇禎新曆。這也就是有人提到的《西洋曆法新書》。由於湯若望的加入,裡面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歷法成果。但根源還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夏曆。等到了明朝滅亡之後,湯若望就把這本曆書上給了清朝廷。成為了現代的農曆。所以叫做《西洋曆法新書》,應該是對湯若望的貢獻的肯定。但其和西方的歷法有本質的區別。最簡單的一個就是它採用干支紀年,與中國曆代一致。那些說這是外國人發明的歷法的人怎麼不動腦筋想一想,難道中國的干支紀年法也是傳自外國嗎?中國人在《西洋曆法新書》頒佈前的幾千年都是用外國曆法記載歷史?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農曆也叫老黃曆,是由黃帝歷演化精算而來,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歷法,切合黃河流域的氣候日照特徵,不可能是“洋人”傳過來的,因為洋人不是在黃河流域孕育的文明。不過在天干地支紀念的算法上不排除借鑑過蘇美爾人的一些技巧,按黃帝歷此時是4700餘年,比蘇美爾要晚1000多年,根據埃及法老墓中有絲織品這一證據來看,上古時中華和兩河流域還有尼羅河流域的文明還是有一定的交流的。一甲子60年的算法和蘇美爾有些類似,而人家又早1000多年,所以可能有借鑑。

但我們由黃帝歷而夏曆又殷歷、、、等一路轉化修正誤差時,當時的“洋人”還是蠻荒時代呢,怎麼可能有曆法,自己都沒有更不可能傳給我們了。

不過到明清時,西方“洋人”在數學方面精進細緻,且不端有傳教士來中國宮廷任職,所以可能在曆法的修正精算方面提供了影響。


家郭山河


農曆是根據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制定的,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曆法,不是洋人傳過來的。

農曆指導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活動,是中國目前與公曆並行使用的一種曆法。雖然人們習稱“陰曆”,但和真正的“陰曆”是不一樣的,它只是陰陽曆的一種,並非只按月相週期制定曆法的陰曆。除了清明節是按照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制定的以外,中國其他傳統節日是以農曆日期制定的,至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民族多仍慶祝農曆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而洋人的歷法,籠統地講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公曆,陽曆。


鞏翔宇


為什麼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在日眨低中回古老文化的發明,把中國古代說得一無是處 ,後這是一沒從人方向發出在不聚我們民族,我們國家的業流,這其中為中國幣上的叛徒,漢奸,奸臣,賣國賊翻案,同時醜化中國的優秀功史,發明,英雄人物等等,把中華民族說得一無是處。對這一股逆流,應該很狠打擊,觸犯法律的應予以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