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災難大片《釜山行》背後的故事

(有興趣的觀眾爸爸可以去我主頁觀看精彩片段)

一、動畫《首爾站》成就了真人版《釜山行》

本片的導演延相昊本來是一直致力於批判現實的動畫創作的,並且在十年前起開撰寫以病毒疫情爆發為題的動畫《首爾站》。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由韓國的N.E.W.電影公司的CEO金宇德看到了這部作品,並且建議導演延相昊將這部動畫版的《首爾站》拍成如今的《釜山行》。這才讓我們看到了如此震撼的災難大片。

韓國災難大片《釜山行》背後的故事

動畫《首爾站》劇照

1、電影《釜山行》中本來在原劇本中主人公石宇(孔劉飾)的孩子是一個男孩,但是電影為了更加讓影片變的災難中帶點溫馨感,也是天意弄人。在選角過程中遇到演員金秀安,便將該角色改成了女孩子。於是整部電影變的更加的完善。

2、如今相信很多人多知道馬錫東這個男人,本片馬東錫(飾尚華)於影片中的摔角選手角色,每一出現鏡頭都是劇組預計的趣味性亮點。最後這部片子也成為日後馬錫東硬漢形象的代表之作。

韓國災難大片《釜山行》背後的故事

馬錫東生活照

3、當年的戛納電影節曾邀請《釜山行》 參加戛納國際電影節時,電影的完成度只有95%而已。

4、之前在韓國災難片《釜山行》首曝預告的時候,首爾喪屍來襲 "想活命坐高鐵"還曾經被大家廣為吐槽。想做高鐵可以來我大中華,別的沒什麼就是速度快。

5、當年《釜山行》於2016年7月20日在韓國上映,上映首日是以87萬2349人次刷新韓國影史首映日的最高觀影人次紀錄。2016年7月23日又以128萬738人次創下了韓國影史單日票房最高紀錄。最後累計以1,156萬5479人次成為2016年韓國最高票房紀錄電影。(災難電影的春天)

6、電影拍攝的時候所使用LED後方投射技術於列車運行畫面上,場面時分的恢宏和逼真,這技術亦曾用於美國電影《地心引力》中,該LED投射設備(Gloshine)產自中國。(大愛我中華)

韓國災難大片《釜山行》背後的故事

《地心引力》電影海報

7、在電影海報中的鐵道縱橫的背景來自與韓國的大田站,電影所說的釜山站設罝則是以釜田站拍攝影像加工而來的。電影的後期技術可以說是很無敵的存在。

8、影片《釜山行》在影片的結局是孕婦和女孩存活了下來,可是據說真實的原著是由金義城飾演的自私自利的金常務和孕婦和女孩生存了下來,但是在過隧道的時候。自私自利的大樹害怕於是讓孕婦和女孩先行進去,當他們進去之後卻被軍隊射殺了。最後也只有自私自利的大叔活了下來,本人自己的感覺就是原著的這種大結局的方式或許更加的適合這部電影的整體影調和中心主體。但是為了更加體現人性和希望的主題,或許讓受到丈夫和父親保護的孕婦和女孩存活到最後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關注電影本身的話,人類在災難面前太過於的弱小和無助。災難的爆發受傷害最大的永遠都是我們人類自己。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為自己爭取一片美好的天地。祝願大家平安(加油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