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經常看著她的照片流淚發呆

1937年,溥儀為了懲罰婉容,將她打入冷宮,自此溥儀就變成了孤家寡人,本來溥儀對結婚已經失去了興趣,但身為皇帝,哪能沒有妃子陪伴?就這樣,溥儀經親屬介紹認識了譚玉齡。

譚玉齡便成了溥儀的新“貴人”,她原姓他他拉氏,是北京一個初中的學生,和溥儀結婚時是十七歲。隨著時間的延續,譚玉齡以其年輕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溫婉、對溥儀體貼備至,深深感動了溥儀。譚玉齡與溥儀的關係很好,深受寵愛,溥儀經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譚玉齡聰明能幹,溫順賢惠,待人接物十分穩妥。

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經常看著她的照片流淚發呆

譚玉齡

溥儀非常喜歡照相,宮中遺留下來很多照片。而在這些照片當中,皇后婉容和譚玉齡的最多。這些可以看出溥儀確實喜歡“詳貴人”譚玉齡。不過好景不長,溥儀這樣幸福的日子沒過幾年。 禁宮裡的封閉,加上不習慣東北的嚴冬,1942年8月,譚玉齡生病了,而且病得十分嚴重,以至於臥床不起。

有天深夜,譚玉齡竟自己坐了起來,深情的看著溥儀,有氣無力的問:“皇帝進膳了嗎?”溥儀聽到這句話後,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令人悲傷的事情還是來臨了,凌晨時分,譚玉齡便閉上了眼睛,離開了人世。這對溥儀的打擊很大,溥儀頹廢了一段時間,經常會拿著譚玉齡的照片發呆,一看就是一個小時,有時想著想著還會落淚,最後溥儀將這張照片放在它的錢包裡,錢包放在胸前的衣兜裡,其實溥儀只是想,讓譚玉齡離自己的心臟更近一些。但伊人已逝,這份感情是留不住了。

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經常看著她的照片流淚發呆

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記載:譚玉齡得的病,中醫診斷說是傷寒,醫生並不認為是個險症,溥儀認為中醫對傷寒是有把握的。後來,不知何因,溥儀的醫生黃子正突然介紹了市立醫院的日本醫生來治,吉岡表示“不放心”,破例地搬到宮內府的勤民樓裡來住,說是要“照料”。日本醫生來了,給譚玉齡診斷說是顆粒結核,在進行洽療的第二天,她就突然死去了。

令溥儀奇怪的是,日本醫生一開始治療,表現得非常熱心,在她身邊守著她,給她打針,讓護士給她輸血,一刻不停地忙碌著。這時吉岡突然出現了,他把日本醫生找到另外一間屋子裡,關上門談了很久時間的話。正當醫生忙著治療,有什麼更重要的事必須在這時候要談,而且談得這麼久呢?更奇怪的是,那個熱心的日本醫生走出了那間屋子,再也沒有了原來的治療熱情,沒有再忙著注射、輸血,而變成了沉默而悄悄的。吉岡這天在勤民樓裡整夜不住地叫日本憲兵給病室的護士打電話,訊問病況。這樣過了一夜,次日一清早,隨侍報告溥儀說:“貴人殯天了!”

據溥儀回憶:譚玉齡生前時常和他談論日本人的。她在北京念過書,知道不少關於日本人的事,也說了不少學校裡的抗日活動的事。自從德王那件事發生後,溥儀有時疑心德王亂說,譚玉齡死得太奇怪了,溥儀懷疑日本人在治療祥貴人時動了手腳,這讓他十分後悔讓日本人來治療。然而,伊人已逝,說什麼都晚了。

溥儀最愛的女人是她,經常看著她的照片流淚發呆

譚玉玲死後,溥儀追封譚玉齡為“明賢貴妃”,並擇定“吉日”舉行了“冊封”儀式,親自書寫了“封譚玉玲為明賢貴妃”的諭旨。她的照片也被溥儀放入錢包內貼身珍藏,這張照片的背面還有溥儀的親筆題字“我的最親愛的玉玲”,溥儀特赦後,便把譚譚玉齡的骨灰盒接到自己家裡。1967年末代皇帝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骨灰安放在八寶山,生前,溥儀有意把譚玉齡的骨灰與自己死後合葬,但當時的環境無法使譚玉齡同溥儀安放在一起。

溥儀這一生娶過5個女人,她們分別為皇后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和在新中國成立後娶的護士李淑賢。而在這5個女人當中,祥貴人譚玉齡便是他一生最愛的女人。

參考資料: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