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都曾錯過了什麼?

房東家的貓咪


改革開放是整個社會每個人的大好時機,沒有文化的農村人沒見過大事面,那信代員天天在村裡轉問:“誰代款,誰代款,我給你辦手續”。可是一個村裡也沒有一個敢代款的,三五個村碰巧有個大膽的敢代。生產隊裡每戶一年不見百元誰敢代那千八百.萬元,嚇死人!什麼社會還大膽的好,有發大的,有經驗不足平大膽破產的,九零年左右有代款幾十萬上百萬破產也就算了,幾間破屋什麼沒有,也不負法律責任。總之錯過的難以回來,只能是很多人的記憶和人生過程,失去就失去,錯過就錯過,安渡晚年,潦草一生。


W雨亭


這個問題很好,也是一種總結。

那些年我們錯過的東西太多了。

一個是大膽地走出去。當時深圳剛剛建立特區大量地吸引人才或者打工者,由於戀家情結沒有大膽地走出這一走,思想極不開化,剛改革開放,思想受到極大的限制,極左極右思想都在作怪,如果那時走出去,在深圳特區肯定大多數人過的生活與現在不一樣。


二是沒有賺錢的腦袋。剛改革開放時,政策太寬了,賺錢的機會太多了,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長在紅旗下,認為出去賺錢是不光彩的事,不顧正業,所以只有個別的大膽闖的人出去了,賺到了第一桶金,而思想僵化的、膽小的人走的是老路,且反應過來時已經為是過晚。

三是錯過真正的愛情。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許多婚姻是將就的,到了結婚的年齡,特別是超過結婚年齡的人都是經過人介紹的,基本上沒有認識多久就結婚了,根本談不上自由戀愛,不是真正意義上自己理想中的夢中情人。雖然過了小半輩子了,其實婚姻是不幸福的,錯過了許多機會。


雪域高原攝影人


曾經錯過了物質享受和大把的時間,卻得到了充實的精神力量。也許今天物質生活相對充裕的人們,無法感受那種滋味,也是時過境遷的原因,一些人們已經難以理解這樣的問題了。

不然當兩代人涉及生活困難時代的話題時,怎麼會有小字輩認為,吃不飽為什麼不去超市買東西的疑惑呢?錯過的時間無法彌補,缺失了的東西永遠成為了遺憾。

但是,撫今追昔,卻懂得了珍惜。珍惜眼前的人和物,珍惜美好的時光,多了一份善意和愛心,少了怨悔和自私,某種程度和意義上,又不是對於曾經錯過了的東西,另一種形式的補償嗎?

有得必有失。如果只得到了物質和金錢,卻舎棄了不該忘卻的歷史和精神及其靈魂與良知,這種情況下,錯過了的東西只能在追悔莫及時,才能遲到的感悟透徹吧?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