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每天的确诊数字还在爬坡,坏消息不少,但好消息也在加快脚步。


在疫情时刻,谣言满天飞的背后,本质还是恐慌和焦虑。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会一厢情愿的告诉自己说:不管真假,听了再说。理性,在这个时候极为脆弱。即便有了大数据助力,我们也能体会到官方辟谣团队此时的工作状态,谣言与真相,哪一个跑在前面,哪一个更能占领公众认知,或许比事实本身更重要。


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这个时候,提你读过《乌合之众》一点都不骄傲。如果真读过,还能在每一次谣言面前“躬身入局”,那不恰恰说明这本书没看懂吗。读书不难,认知晋级很难,能否用到自己身上,更难。在这场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的认知、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正在接受现实的考验。于管理角度而言,这场疫情让我们之前忽视的很多问题,现了原形:


01


现金流


很多人没有想到,西贝、外婆家等明星餐饮企业,居然爆出“现金流只能扛三个月”的消息。疫情时刻,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很多企业家与管理者第一次意识到现金流有多重要。


著名投资人,金沙江创投的朱啸天在微信上呼吁“一定要严控成本,死卡现金,最少要保持假设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6个月的现金流”,说实话,这个标准,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不是一般的高。疫情过后,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少中小企业倒掉,熬,可能就是当下最关键的动作

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现金流同样重要。房贷、车贷、育儿、日常花销……在收入正常的情况下,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刷卡、微信支付、支付宝,可一旦出现家庭现金流危机,那就是要命的事。可以预见的是,疫情过后,现金流将成为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考量。对房市、车市、股市、债市、保险、金融等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02


危机管理


曾几何时,很多人觉得任正非天天说“华为的冬天”,就是在给员工洗脑。现如今,在疫情时刻,大家发现,这真的不是什么洗脑,而是企业中每个人的必修课。假如客户取消了所有订单,假如合作伙伴不再合作(比如这次的多国禁航)、假如员工出现了罢工(比如法国这次),这种情况下,企业拿什么存活?


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可以想到,像华为这样在平时强调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的公司,在重大突变面前会更加冷静应对,而那些养尊处优、管理混乱、靠垄断地位或某项特殊优势盈利、连库存物资都管理不善的企业,将面临市场出清。因此,这次疫情时刻,也给企业家和管理者提了个醒: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平时多演练,战时好应对。别再把危机当忽悠了,这本该是每家公司日常管理的优先选项


03


第二曲线


在国内,混沌的李善友老师最早将“第二曲线”普及开来。说的更直白一点,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能将身家性命全部放在“第一曲线”(传统优势、主营业务或个人的主要工作、职场优势等)上,要在“第一曲线”蒸蒸日上的时候,及时构建自己的“第二曲线”(种子业务或个人的第二职业等)。在疫情时刻,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可能瞬间失去收入,“怎么活”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因此,提早规划公司的“第二曲线”,早点设计自己的“睡后收入”(可自行百科),将是公司和个人在疫情过后的“战略必选项”。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疫情过后的公司战略规划和个人战略规划,再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04


免疫力


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它却给那些免疫力强的人,更高的通过概率。免疫力,有人说天生的,有人说后天的,这种争论基本没啥意义。对你我而言,如何在日常提升免疫力,如何强身健体,如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恐怕才是更现实的话题。广场舞也罢,马拉松也罢,高尔夫也罢,在提升免疫力这件事上,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坚持不懈。选择一项运动,坚持周期打卡,或许可以让很多只去一次的健身卡重新激活。


杨继刚:一场疫情,让谁现了原形

更进一步讲,身体需要免疫力,难道大脑就不需要免疫力?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才能关键时刻不糊涂。所以,身体免疫力、大脑免疫力、社交免疫力、管理免疫力、家庭免疫力……,总之,要时刻为你的免疫力添砖加瓦。

既然现了原形,就该痛定思痛,从现在起,为你和家人的健康未来,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