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看上千本書,是什麼概念?

阮小虎


三年看上千本書,平均也就是一天看一本書而已。自己抱著讀書破萬卷的目標。自己這些年看的書至少有超過上萬本了吧?因為自己也沒有計算過。但是隻是自己的讀書筆記也有幾十本了吧。這是自己年前辦理了梵登讀書會的會員卡。在46天之內聽完了梵登讀書會全部的262本書。也算對自己的一個小小挑戰吧。

當然關於讀書的方法,網上介紹的也很多。樊登老師自己也介紹了自己的讀書方法。當然我在頭條上的文章專門論述了自己的強盜讀書法,可以如何高效的讀完上萬本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自己看一看。你們可以不喜歡我的讀書方法,但是至少可以本著學術包容的態度,知道書還可以這樣讀。

而中國很多有名的學者讀書根本不是1萬本為基礎進行計算,而是以十萬本計算。李敖家裡收藏了幾十萬本書。他把這些書分門別類,他靠剪刀和膠水組建的龐大的資料庫,而現在掌握了科技的我們,僅僅是一個電腦就能存下的上千萬本書。但是我們的學問又有多少呢?





不是壞人


3年1000本書,平均下來1年333本,相當於每日一本了。這個數目還是蠻驚人的,相比於現在人們的讀書量,略顯誇張。

擱以前,我覺得這種數目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吧,但是現在,我不這麼認為了。

去年開始讀書,一年讀了65本書。

今年半年讀了80+本,期待年底能突破200本。

那接下來呢?

看書的速度是越來越快的,這點在我以往的讀書經驗中能體現出來,很早前讀一本書要1個月,然後2周,然後1周,慢慢地,你會發現,一週甚至可以讀3本書了。這就是書讀多了,帶來的速度上的提升。

另一方面,書讀多了,一個領域的基礎知識會了解的差不多,再讀這個領域的書的話,就能很快領悟到書中的內容,對書中的一些比較尋常的觀點也可以很快過濾掉了。這個時候速讀就能發揮作用了,這一方面會擴充自己的知識量,提升認知,另一方面會極速提高閱讀速度。一天一本書是有可能的。

一本書只有20%的有用信息,算下來,也就幾十頁甚至十幾頁的有用信息,當你書讀多了,會能很快地找到這類核心信息,也就是找到重點,這樣不僅書讀的快,還讀的懂,這是下一境界了。

每個人都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只是有些人沒有見識到一天讀一本書的人,所以在其認知中,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但當你接觸了一些讀書大咖,知道了這世上真有日讀一本書甚至日讀n本書的人,你的認知就升級了,就覺得這是可能的事情了。放到自己身上,如果有追求進步的人,也會想既然別人可以,那麼我也應該可以。於是就開始嘗試了,當你嘗試之後,有了一定的進步,你會發現,真是有可能的。而我,正在這條路上試驗。

只有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時,你才能從心底裡面認同讀書這一做法,從而在讀書的路上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有了這一認知後,配合各種習慣養成的方式,比如從每天翻幾頁書開始,堅持打卡,朋友圈分享,跟別人共讀等,就能做到每天看書了。養成習慣後,就能從中獲取很多知識技能經驗,那會有一種不斷升級打怪的感覺,比玩遊戲爽多了。想象一下人生就是一個遊戲場,想要快速升級,你需要很多技能和攻略,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遊戲攻略,她能加速你的進步,提升你的層次,豐富你的人生閱歷。何樂不為呢?!


gorxm


三年看上千本書,我不知道你是不全部吸收還是隻是看過就算,就比如走馬觀花一覽,只是看個大概,視為浪費。或比如看完一本吸收其中精華,為自己所用,視為用心。

還有一種就是帶著什麼初心去看,學習的心?打發時間?或者其他什麼的。

我大學一個同學喜歡武俠小說,沉迷於武俠世界,無法自拔,兩三天一本,幾乎一直保持這個速度,四年大學也不知他看了多少,反正見他隔三差五的就去圖書館借書還書。我問他看了這麼多小說是不是準備要寫,而他回答就是喜歡,當時很無語,你上大學就是每天上課看小說,原因只是喜歡,沒有其他目的,那就是浪費時間,如果你看這麼多書是學習其中的思路,加以創作自己的作品,那我還覺得你是有目的的去看,雖然勸了很多次,也變相的打趣她,見沒改變,也就只能無語了。

對於三年能看這麼多書,我個人是比較佩服的,因為你足夠堅持,如果是用心的看,那就更上一層樓了,我敬仰你,因為我個人是很難做到,所以你能做到,說明你值得我學習。

我很敬仰我一個大學師兄,不是一個專業,可我很佩服他,他大學的專業它不是很喜歡,就用三年半學習所有的辦公軟件到精通,這個值得我學習,他沒有人教,每天有時間就自己上網查,各種請教相關專業的人,這種精神和三年讀上千本書應該差不多,只要是抱著目的去的,就值得我們學習。


風隨我動


三年看一千本書,應該很愛看書,看書很快,能堅持。

一般的閱讀速度與閱讀目的、讀物性質、難易程度,以及閱讀者已有的知識水平、閱讀技能、理解能力有密切關係。普通人的閱讀速度;600個字/分鐘以上的那就是比較好的;300個字/分鐘~600 個字/分鐘這是最普通的閱讀速度一般人都是這個水。300個字/分鐘以下這個閱讀速度比較慢。可這是一般普通人的閱讀速度。

那些閱讀大神們的閱讀速度不在這裡,有記錄的閱讀最快的人是美國人霍華德·伯格(Howard Stephen Berg)曾作為世界上讀書速度最快的人,被載入1989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速度是每分鐘讀書8頁。

掌握了速讀技能的人他能以超過平常人十倍、甚至幾十倍的速度進行閱讀。掌握“速讀”技巧的人能以(2000~5000)字/分鐘的速度閱讀書籍和資料,熟練者則可達到10000字/分鐘的速度。下面是速讀等級表:

分享一下世界神一樣的閱讀數量和速度:

哈莉葉特·克勞斯娜今年50歲,住在佐治亞州的毛羅市,平時大約只用一兩個小時便能讀完一本書,通常一天讀兩到三本。現在,克勞斯娜是亞馬遜網上書店的頭號讀者書評員,在該網站上,有她所寫的4100多篇書評。

患失眠症的老太太瑪麗·愛麗絲·豪恩來自俄亥俄,每週的讀書量是13本,主要是通過當地的圖書館借閱。在過去的12年裡,她每年讀的書都在600本以上。1999年最多,高達729本。

在速讀的世界裡我們沒有入門。


I乾元亨利貞I


本人愚魯,所以,對所謂的“三年讀上千本書”,談不上什麼概念,只能稱之為“現象”,要麼令人仰視,要麼讓人“呵呵”……

令人之“仰視”者,是因為我等從不懷疑最強大腦的天才者存在,其讀書的方法與效率,對愚魯若我者而言,不論能不能理解和接受,不論相信與否,我都從不懷疑其客觀存在的真實……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凡夫來說,所謂的“三年讀上千本書”,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而對於那些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媒體論壇大談特談其可行性並“授人以漁”者,我們只能“呵呵”了……

三年讀上千本書,平均下來毎天的閱讀量低估下來也應讀一本吧?問題來了,這一本的概念,是薄薄幾十頁甚或十幾頁的圖文並茂的小冊子?還是字數幾十萬至上百萬的皇皇鉅著?是通俗易懂淺顯明瞭的網絡閱讀?還是深奧堅澀微言大義的“三墳五典”?是社會科學如意識流世界上只有百分之四左右的人才能讀懂的《尤利西斯》?還是自然科學峰巔全世界只有少數幾人才懂的“相對論”?是真正讀懂讀通的學以致用?還是似懂非懂食而不化的沽名釣譽……數字,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收穫,才是真正實在是東西。

對於真正的愛書人來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卻大可不必規定具體的數字。讀書應該有目標,但卻絕不可規定超越實際自我的量…… 真正的讀不在你讀了多少,而在於你讀懂和收穫了什麼


如義齋人


書不在多而在於精。

現在很多書都不值得讀,現在書籍出版屬於流水,是個人都能出書,所以很多都屬於毒雞湯之類,純屬浪費時間,這種書不讀也罷,要有選擇性,也要會選。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不要去拼量,重在質,如果有餘力,可以保質又保量。宋相趙普不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不管是不是吹牛但可以看出好書的重要性。

多讀經典,外國的先不說,中國幾千年文明,留下了很多著作,這些歷經千年考驗而流傳下來的,自然有他的價值所在,當然時代不同了,有些東西不適用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像詩經,唐詩宋詞,有比這培養氣質更好的嗎,另外,“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萬經之王”道德經,一生能參透一本足矣!!!不要看不上古人的東西,沒有古人的傳承就沒有今天的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代表可以藐視巨人。

本人喜歡國學,所以對國學就比較推崇,比較喜歡的學者,南懷瑾先生,曾仕強先生,這兩位也都先後離世了。兩位先生講學或講座比較多,所以他們的書大多是講出來然後整理出版出來的,道理精深但通俗易懂。像我比較喜歡的南先生《易經系詞別講》《老子他說》,曾仕強先生的《易經的奧秘》《道德經的人生智慧》《道德經的玄妙》《道德經的奧秘》。

書籍浩如瀚海,讀書,要讀喜歡的書,讀好書,好讀書。


輕似夢細如愁


三年看上千本書,是什麼概念?

老爹認為:三年看上千本書?是存在疑問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做到這點。

這麼說的理由,主要有三點:

  1. 時間和精力上,普通人做不到這點。

  2. 這樣的看書,真的有效果嗎?

  3. 會不會對他的生活、工作、學習,造成影響?

1.時間和精力上,普通人做不到這點。

這是經過計算得到的,我們來一起算算:

一年按365天來算,3年就是1095天。

上千本書,我們就給他,湊個整數,按照1000本來算。

三年看上千本書,也就是說,他平均1天看完一本書。

這是什麼概念?驗鈔機都沒你這麼快。

我們再看看,讀書量非常大的梁文道。他在一期《奇葩說》中,親口承認:“他迄今為止讀了12000本書。”

梁文道13歲開始讀書,今年47歲了,就是說他花在,讀書這件事上的時間是34年。

34年,一年按照365天來算,就是12410天。

12410天,12000本書,說明了什麼?

就算是讀書很厲害的梁文道,他都不可能做到1天讀完1本書。是那種讀完書後,真正掌握這本書的內容。

普通人很難做到這點,你不需要學習、生活、工作嗎?

如果只是翻書式的看書,那倒是有可能。

2.這樣的看書,真的有效果嗎?

還是有一個疑問,他看的是什麼書啊?

看書的速度可以這麼快?

這樣的看書,真的有效果嗎?

會不會導致看了書,跟沒有看書一樣。

當然,也不排除,那種看書又快,又能徹底吸收書中知識的人存在。

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但是概率太低了。

3.會不會對他的生活、工作、學習,造成影響?

三年看上千本書,不會對他的學習、工作、生活造成影響嗎?

看書只是一種興趣愛好,如果盲目的追求,一年讀了多少本書,這種目標的話,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

讀書這件事,它不能成為我們攀比的工具。

老爹有話說:你對“三年看上千本書,是什麼概念?”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裡,發表你的看法。


老爹有話說


首先來說一下三年讀上千本書的可能性,平均下來,1天就要讀1本書,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太可能,但也有能人存在,只因他們掌握了閱讀的方法,快速閱讀讓他們馳騁“沙場”。

他們採用的讀書方式也有很多,有紙質版書籍、電子書籍,還會選擇聽書,書中重要的部分會精讀,而不重要的內容則會略讀,畢竟一本書的重點往往只有10%。下面來說一下三年讀上千本書會有哪些改變。



1,改變心境

現在的時代很浮躁,激烈的競爭讓人很難靜下來,一些人選擇了讀書來抵抗和克服時代的浮躁,在業餘時間,一個人,一本書,一個世界,用心讀書,從而進入書中的理想世界,這時你的心境就會有很大改變,從浮躁變得沉靜,從多慮變得少思,從不願意看見不想見的人和事到能試著接納他們。

所有的改變都會從靜心開始,然後再用這顆沉下來等我心用應對這大千世界。



2,改變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古人對氣質的解釋,也是對讀書對氣質的認可。讀書賦予的氣質是外表難以相比的。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有時一張奇葩或是耐看的臉,隨便被某傳媒公司包裝一下,也許就會火遍全網;但熱度很難持久下去,因為觀眾見多太多這樣的面孔,如果你沒有一兩樣殺手鐧,想要持久的留在觀眾心中是不可能的。而一個人獨特的氣質卻能讓觀眾記下,因為氣質不同於顏值,顏值僅是外在的表現,而氣質則是由內到外處處彰顯的。而要彌補自身的氣質,讀書是條不錯的路。

若想要非凡的氣質,讀書必不可少。



3,改變才華

改變才華意味著讓才華昇華,讓自己的知識和見識更上一層樓。才華的表現無外乎知識和情商方面。

遍佈天下的景物可能沒有親眼目睹,但它能畫在書中,讓人們再見輝煌;古今中外聖人和學者的智慧可能無法直接傳承,但它能寫在書中,讓人們再受聖人的影響,感受知識的薰陶。

華羅庚曾說過:“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聰明才智絕大部分是靠學習,而學習則是依賴於知識。



讀書,讓才華藏於心中,讓氣質彰顯在外,裡外結合,眾人難攀!

作者:愛讀書的易先生;喜歡文字,以文字觸碰心靈為己任,雖無橫溢才華,但求上進,大千世界,唯以文字為伴侶。

易心讀書


因為大家質疑本期茅獎獲獎作品,有些得獎的很是不如一些沒得獎的作品!某茅獎評委說,他三年讀了千本書(長篇)。意思大家不用質疑,所有的長篇他都看了,孰優孰劣,他很公正的!

大家就更質疑了,在三年內讀了一千多部長篇,也就是說,一天讀一部長篇,不知怎麼讀的,這麼神速!大家都說做不到!開始驚訝,後來恍然大悟,原來說謊可以順嘴就來!



不演戲


說實話,如果是看網絡小說,穿越的啊,霸道總裁啊什麼的,你看了一萬本也就那麼回事。

說實話,如果是老舍,巴金等大家的書,三年一千本,你也記不住什麼東西。

說實話,如果是邊看邊思考,結合歷史,結合實際的思考,三年看一千本,那你其他的也做不了什麼了。

說實話,別講一千本書,我讓你講一千個故事,你都得照書讀。

說實話,嗯,肯定有槓精來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