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終於開工了!今年春節因為肺炎的影響,沒能出門給家人拍些照片。還記得20年前,家家戶戶都會拿出相機,拍攝21世紀的第一張全家福。更早的90年代,每次爸媽都會很有儀式感得拿出一臺傻瓜膠片機,在按下快門之前都要反覆思考,因為每張膠片都彌足珍貴。而專業的膠片單反相機價格之昂貴,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

雖然攝影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但直到1975年,柯達才發佈了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1萬像素,使用磁帶作為存儲介質,曝光時間長達23秒,當時只是作為一項技術公佈於世,並不商用。可這臺結構複雜看似機床的怪物,讓攝影史邁向新的紀元。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

所以70年代起,數碼相機開始走上飛速發展的道路了嗎?並沒有。20世紀末,索尼、富士、尼康、佳能,甚至蘋果都推出過造型各異的相機,受制於傳感器技術發展以及高昂的製造成本,拍照這門技術活並不普及,但是相機的造型已經趨於一致,跟當下常見的卡片機和數碼單反並無太大區別。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尼康1999年發佈的D1

我去2000年

現在的你已經無時無刻不用手機攝像頭記錄周圍的生活,可是你知道第一臺拍照手機誕生於什麼時候嗎?答案是:2000年。

記憶裡的2000年,還停留在藍綠屏手機,而日本公司夏普發佈了一款彩屏手機:J-SH04。它是全世界第一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像素只有10萬,不過由於當時日本市場的封閉性,這款手機並沒有掀起足夠的波瀾,短短2、3年之後索尼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等巨頭聯手推出拍照手機,才激活了這個市場。所以拍照手機20年前就存在了,是不是感覺很驚訝?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夏普J-SH04

同樣在2000年,佳能發佈了數碼單反相機EOS D30,它並不是佳能發佈的第一款數碼單反相機,外表平淡無奇,參數也並無亮點,可它是第一臺配備佳能獨自研發CMOS圖像感應器的相機。現在我們使用的拍照手機、微單、攝像機等等幾乎都使用的是CMOS傳感器,要知道在20年前CCD傳感器才是主流,畫質優於CMOS,但CCD傳感器存在讀取速度慢、生產難度高、良品率低等缺點,因此佳能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佳能EOS D30

來猜猜價格?之前提到這只是一臺普通的單反,但當時官方發佈的售價是35.8萬日元,按照當時的匯率來算,將近28000元RMB,而那一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月薪為780元。對於一般人來說,這臺相機過於遙遠。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悲慘的先行者

時間來到2001年,這一年中國申奧成功,還加入了世貿組織。當時的豪門康泰時推出世界首臺35mm數碼全畫幅數碼相機:康泰時N Digital。超前的設計、不計成本的用料使得這款相機在當時官方售價達到了80萬日元,只有土豪和專業圖片輸出公司才買得起。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康泰時N Digital

但是這臺相機的銷量直接撲街,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推出時間過於超前了。當時的市場更加接受膠片單反,對於數碼單反接受度還不夠,尤其是這款機身價格當時足夠買3臺尼康F5或者佳能EOS 1V。

2.糟糕的機身表現。相機故障率高、畫質奇差、對焦速度慢、連拍慢等等也全方位落後當時的頂級膠片機,因此接受程度低也很正常。

雖然康泰時N Digital失敗了,但全畫幅的誘惑力卻沒有衰退,當越來越多機身可靠性能成熟的全幅相機出現時,也不要忘記N Digital的那份功勞。


抓緊,準備起飛!

2002年是相機發展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135相機第一次邁上千萬像素大關,柯達發佈了當時最高像素的Pro 14n,佳能發佈了極具實用性的EOS 1DS,適馬SD9則開始了自己X3傳感器的道路,一時間百家爭鳴。相機廠商之所以開始發力,也跟傳感器技術有關,傳感器的製作水平幾乎決定了相機的水平,加上家用電腦的普及,因此大家對於數碼相機也逐漸接受起來。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康泰時N Digital

2003年,佳能發佈了數碼單反300D,這款塑料做工、用料低廉、玩具感十足的相機根本不入專業攝影師的法眼,但我認為它是一臺極具意義的相機,正式因為大幅節約成本,價格才降在9k左右,一年之後更是迅速跌落至6k,讓攝影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全民攝影時代,似乎馬上就要到來。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佳能EOS 300D


《Hey Juliet》

對我來說2003年還誕生了我最喜歡的一首廣告歌曲,來自奧林巴斯的《Hey Juliet》:

“Hey Juliet

I think you're fine

You really blow my mind

Maybe someday

You and me can run away”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廣告截圖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廣告截圖


廣告片中兩位韓國演員趙允熙和李民赫熱戀的鏡頭以及最後的那句“My digital story,Olympus”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裡,廣告拍攝地點在上海,所以這就更有意思了:日本廠商邀請2位韓國演員在中國拍了一部廣告片。


“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2004年尼康發佈了最後一代膠片機皇:F6。從此無數老一輩攝影師們使用的尼康F系列只能活在回憶裡了,其他膠片機們也集體放棄了掙扎。我在2010年的時候曾經買過一臺1975年產的尼康F2,機身異常結實,機械性能完好,明亮的取景器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往後幾年,數碼影像行業進入軍備競賽,像素、對焦點、屏幕等參數連年大幅提升,佳能、尼康、索尼、賓得等品牌先後推出了極具代表性的器材:小馬三的10張/秒連拍、D3的無敵高感、A900的高像素、K10D通透豔麗的色彩...那一刻彷彿置身1975年的世界足壇,貝克漢姆、羅納爾多等球星出生的年代。雖然有些相機如今以及不再被提及,但歷史的天空,他們也曾來過。


還記得那年,滿載迴憶的QQ空閒嗎?

同樣,數碼影像的迅速發展也加速了手機行業前進的步伐。2004年松下和夏普先後推出了可以自動對焦以及光學變焦的手機。2005年索尼愛立信K750i首次集成了自動對焦系統和氙氣閃光燈。2006年的三星B600像素提升至1000萬。還有2007年並不為人所知的初代iPhone。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即使是國產手機,攝像頭也是主流配置,我很清楚得記得所有人開始將自己的照片上傳到QQ空間,配上各種相框,寫一點火星文,提醒同學們來踩,這些都成為了80後一代人美好的回憶。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所鉯,還記得那年,滿載迴憶的QQ空閒嗎?


迎接無反新時代

2008年之前,人們對於相機的選擇非常有限,要麼買傻大黑粗的單反,要麼買可以放進口袋的卡片機,而這年松下G1誕生了,猶如一隻揮動翅膀的小蝴蝶,卻在數年之後掀起了影像行業的颶風。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松下G1是世界上第一款無反光鏡可換鏡頭大底相機,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微單”,由於取消了反光板結構,從此告別了傳統單反每次拍照的“啪啪”聲,部分機身性能也開始得到了大幅飛躍。我個人認為這一年是十分值得銘記的一年,取消了反光板和五稜鏡在當時看來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也正是因為這場革命,在單反時期鬱郁不得志的索尼,卻把微單發揚光大,席捲整個市場。

同樣在2008年,歷史上堪稱神機的佳能單反EOS 5D Mark II(簡稱無敵兔)誕生了,至今依舊不落伍的成像質量、可拍攝全高清視頻(要知道當時根本沒有vlog的概念),一時間影樓和電視臺瘋狂購入,而尼康和索尼在相當長時間裡都沒有拿出能撼動其地位的產品。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劍走偏鋒,出奇制勝

進入2010年前後,隨著人們對於拍攝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相機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各大廠商們意識到這可是一門大生意,跟汽車市場一樣,需要更多不同檔次不同風格的相機來撐起這個市場,於是我們看到了理光GXR這樣的模塊化相機、復古的富士X100、造型非常別緻的賓得K-01、迷你玩具化的賓得Q。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要我說一定要提及的必須是2011年卡西歐發佈的TR100,這個系列被大眾稱為“自拍神器”,這系列相機打破了傳統相機的設計,參數也平平,由於卡西歐的設計師敏銳察覺到了女性對於便攜拍照和美顏的需求,儘管TR價格賣得跟同期iphone差不多貴,還供不應求。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卡西歐TR100

往後各大數碼廠商進行了產品策略調整,幾經折騰之後,各家都找出了自己的所長:佳能尼康依舊是單反相機老大,索尼擁有最為全面的微單相機系統,富士專心做高端以及走精緻復古相機路線,松下發力做視頻功能,而底蘊深厚的品牌奧林巴斯和賓得等逐漸被邊緣化。


“老鐵雙擊666”

2013年“自媒體”概念浮現、4G開始普及、手機流量開始變得便宜,於是出現了少部分喜歡在人群中舉著自拍桿直播的網紅們,接著資本瘋狂湧入直播市場,帶動直播行業以及短視頻行業的飛速發展。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老鐵雙擊666”

“來都來了,刷個火箭再走唄”

“大哥卡個牌子唄,下播加我粉絲群”

...

曾經被無數人藐視的網紅,如今卻撐起了互聯網行業的半邊天:主播跨越各行業,vlogger們一夜成為大明星,李佳琦薇婭吸金能力勝過上市公司,抖音、B站成為不少人的創業基地...影像和通信行業的共同發展,構築了多元化的互聯網社會,每個人都能在鏡頭前勇敢表現自我。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有70%的網絡主播月薪過萬,這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行業。


“萬物都有泯滅的時候,唯記憶永存”

近年來手機行業迅速發力,當手機硬件發展已經遠遠超過人們對於遊戲性能的需求時,拍照攝像成為了手機廠商們搏鬥的下一個陣地,與此同時相機的出貨量逐年下滑,原因很簡單,諸如iPhone、P30等手機已經有了不俗的畫質,許多人已經不願意在出門時再多待一個專門拍照的設備。但我相信特定人群依然會使用相機,只是多數人已經不再需要。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影像激盪20年,還記得20年前怎麼拍照的嗎?

雖然相機不是必需品,但照片和視頻卻永遠是。跟20年前需要專業的攝影師幫忙拍攝全家福相比,現在要生成一個高質量的影像作品,從過程和成本上都快速和降低了許多。影像20年,改變的不僅僅是當下的生活,也讓這個時期人們的回憶擁有了更多的載體,最後引用著名攝影師森山大道給富士相機拍廣告時,說過的一句臺詞:萬物總有泯滅的時候,唯記憶永存,過去種種,如臨其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