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未綠、花未開,早春時節忙備耕

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北方地區儘管依然寒風料峭,樹未綠、花未開、草未青,但勤快的莊稼人已著手為春耕春種做準備了。一年之計在於春嘛。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實行集體生產時,那時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過了破五就開始上工了。我們這些十多歲的半大小子在學校開學之前,也要拿起工具去勞動。


否則,多子女的大家庭僅靠父母親掙得工分是不夠的。即使我們得空就參加生產隊的勞動,一年結算下來,仍然欠生產隊的款,時稱我們這樣的家庭為欠款戶。

樹未綠、花未開,早春時節忙備耕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生產隊正月裡就開始的備耕勞動,最重要的就是砸糞(有的地方叫搗糞)、往地裡送肥。婦女老人孩子們體力弱,主要是用钁頭把糞堆刨開把糞砸碎;青壯年或是用馬車或是用人力拉著膠輪的小平車往地裡送肥。


為了多掙工分,到年齡大點時,我們也幹起了拉車送肥的夥計。幹這活真的得有把子好力氣。我們那地方地勢不平,要拉著裝滿糞的小車上大坡,沒有力氣是上不去的。

樹未綠、花未開,早春時節忙備耕

更費勁的是把車拉到地裡要把糞成行的卸成一堆一堆的時候,地是暄的,車輪陷下去,前面人要用盡力氣往前拉,後面要人推才行,這時拉車的人弓著腰,頭都快貼住地面了,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


鋤禾口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幕勞動場景永遠映在我的腦海中。


那年月,農家是比較辛苦的,一年四季忙碌著……當然,秋收時節的歡愉也是難言的,每逢收割苞谷那天,在老公社大院裡堆滿了才收割的苞谷,社員們圍坐在苞谷堆前撕去苞衣,然後在大院走廊裡懸掛的鐵絲上辮成一長掛一長掛……


每當這時,大夥一邊坐著撕苞衣,一邊放聲高歌,從毛主席頌歌,唱到那時流行的電影插曲,又唱到革命歌曲和革命樣版戲的唱段,一曲緊接一曲。互相比著拉歌,看誰唱得好。


在下鄉知青們的指撥下,唱得可真是原模原調,真象是一場的大型音樂會。

樹未綠、花未開,早春時節忙備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