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網聚正能量

  這是無數鮮活生命與疫情的碰撞,這是一輪又一輪真相與謠言的賽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集結號,在中華大地吹響。人民解放軍和各省市專業醫療團隊的馳援、更多的物資補給源源不斷輸送至武漢主戰場,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成竣工,全體中國人選擇希望、滿懷信心。

  這既是必須打贏的全民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互聯網輿論場上捍衛真相、抵禦謠言的保衛戰。在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關鍵時期,網絡謠言窺機而動,對疫情防控造成負面影響。此時此刻,更需億萬網民的同心協力,更需網絡空間的愈發清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網聚無限正能量。

  倡導“指尖文明”,齊心爭做疫情防控好網民。居家隔離,拒絕集聚,一時間讓手機成為了人和人交流溝通的主渠道。適逢農曆新年,闔家團圓之時網絡拜年一時間風靡互聯網。無數溫情暖心的留言,無數為一線醫護人員激勵打氣的話語,無數樂觀積極的短視頻,無數滿懷勝利信心的表情,共同組成了“指尖上的文明”。當前,更需大力倡導“指尖文明”,持續助力“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為全民共識,讓積極爭做疫情防控好網民的向善向上選擇蔚然成風。

  不信謠不傳謠,讓網絡謠言毫無立錐之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之時,網絡謠言一度興風作浪,部分網民為其矇蔽,“塔西佗陷阱”一觸即發。君不見“捕風捉影”就是別有用心之徒的慣用伎倆,君不見“杯弓蛇影”就是網絡謠言所綁架的心理。面對網絡謠言,要回歸認知上的常識,主動判斷其是是非非,從邏輯上常識上甄別它、肢解它;遇到網絡謠言傳播,既不信謠也不傳謠,用行動讓網絡謠言“到此為止”。與此同時,多關注主流媒體和官方闢謠消息,在讓家中“多透透氣”的同時亦讓各自的互聯網空間“多通通風”,一起讓網絡謠言毫無立錐之地。

  積極有序參與,助力網絡公益直達最前線。短期內,疫情防控物資消耗速度快於補給速度,不少醫院“網上求助”。在國家集中生產調配物資的同時,網絡公益置身其中,盡其所能為一線醫院解燃眉之急。網民的善意在網絡公益中得到無限舒展,更多物資用品踏上互聯網的“快車道”,疾馳前往疫情防控最前線。更多依託互聯網的求助平臺陸續上線,各類資源、信息、數據得到有效整合,急需幫助的人們在這裡找到家的意義。網絡公益,因為網民的參與成為了支援疫情防控的“快變量”。積極引導網民有序參與,才是讓這一網絡“快變量”持續發力的題中之義。

  共享網絡文明,為疫情防控阻擊鼓勁打氣。為最前線醫護人員捨命相搏的“中國精神”而感染,為火神山、雷神山建設彰顯出的“中國速度”而自豪,為億萬中國人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而動容,一大批反映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網絡正能量作品應運而生。我們看到,一線醫護人員擔當奉獻、不計生死的網上報道源源不斷推送到手機上,讓我們動容流淚,感動不已;我們聽到,“武漢挺住!湖北加油!中國加油!”的齊聲吶喊在互聯網上持續傳遞。既有群星抗疫的公益歌曲《我們一定會勝利》,也有武漢人民《春暖花開時,山河定無恙》的樂觀堅毅;既有一線醫護工作者們《向生命逆行》的無悔擔當,更有萬千網民把《愛的誓言》溫暖傳遞。共享網絡文明,遠離惡語相向、遠離謾罵抱怨、遠離網絡暴力,一起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鼓勁打氣。

  春風必將吹走寒冬的凜冽,生命的繁花也會如約綻放。就讓網絡空間愈發清朗,網聚起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無限正能量。(胡喬林,湖北省荊門市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