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極十年不出門”說起

縱觀現今武壇,常可遇到嫌太極拳費時太多且於技擊無大用處的議論,即“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此議弦外之音是:太極不實用。以至有人無比感慨道:“人生有幾個十年,何時方可打出門?”

  十年時間委實不短,但是欲在一門拳技拳理(其它行業、科研亦然)上有所成就,十年功夫真的長麼?

  以在下淺見,至今為止,在武術上有一定造詣者,無不歷時十載左右,甚至數十載乃至一生的刻苦鑽研與反覆實踐。性急,想一夜之間便成了大纛者,只跟學煮乾飯一樣,往往不是夾生便是燒糊。

  不久前,看到一位武術愛好者(原諒我不敢恭維其為武術家)的文章,稱其曾在武林徘徊六年之久而一事無成,後拜某拳師學某拳,二十天即輕鬆將其師兄彈飛,四個月內達到令人滿意的發力和搏擊水平云云。真可謂神速!看了使人激動敬佩不已。

  激動敬佩之餘又生出一些遐想:將師弟彈飛猶為可信,師弟嘛,總歸入門遲些,少吃了師父的鹽,鹹淡難免不濟:而將“師兄”也彈飛……何哉?……

餘不敏,妄猜其入師門之前武林徘徊的六年,怕不至於沒有學會“煮乾飯”吧;要不,難圓其說。據稱其師父已有二十餘年苦修之功,是其習武總時間的幾倍。難怪沒有講把師父也彈飛出去,否則,只怕難免。

  如果撇開其前六年徘徊不算,僅從二十天彈飛師兄弟,四個月內達到滿意的搏擊水平看,此技著實不錯!照此進步速度推算,彈飛其師當為期不遠。然而,說完矛再想盾——你師兄弟咋不能把你彈飛?莫非師父偏心,對你們不一樣?只怕未必。因此,我在此斗膽奉勸類似的有了些功夫的見異思遷型的技擊家一句:千萬別以為只是最後那張春餅填飽了肚子(筆者按:此處“見異思遷”絕非貶意;師拜三門,技高一籌。)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的說法,細加掂量,實乃極而言之,有誇張之嫌,不足為訓。

  在下的看法是“太極十年不出門”的看出什麼樣的門:家門、校門、抑或市門、省門,還是國門?總要有個分類別,看檔次才行。再說,十年不出門,總比二十幾年不出門花的時間少吧?

  若論“形意一年打死人”,也須看打死什麼樣的人。《武魂》1991年第5期“談心窗”中有人撰文說,他曾在一位習武四十餘載,深諳形意、八卦兩派拳術的拳師指導下練了十餘年。“雖具有一些功力,但對於實戰技擊還有許多不瞭解之處,與人交流常顧此失彼”。如果這是真話,那麼,可見,縱然是形意拳,且有十餘年修煉之功,若無明師指點,也不能“打死人”,何況僅學了一年的功夫。

  既然如此,那麼世上(武術界)為什麼普遍流傳這兩句話呢?它的流傳實質上反映了一部分人對某些拳種的不完善的認識,同時反映出這部分人習武的動機和修養。特別是當今連傳人也只傳拳架,不傳實作,至多教個推手,怎不教人產生誤解呢?

  對中老年人來說,學拳(特別是太極拳),是為了健身治病,不是練武功,去防身。對青少年來說,學拳就是為防身,只知快打為拳,不懂慢打為功,更不懂太極拳屬功技拳,除了技法上柔化,引進落空外,也要近身靠打,也要急應快打。而這些技法非入室弟子一般是不教的。這是年輕人不知太極厲害的主要原因。年輕往往急於求成,恨不得一天學下來便無人與之匹敵;學了幾天便儼然一付武林高手的軒昂氣派。更令人生畏的是剛學兩手便想跟老師較量較量了。試想,存此心計者,焉能學成太極?

從“太極十年不出門”說起

  說一般人短時間練不出高深的太極功夫,這我相信。但是不是短時間就能練成形意呢?前面我們已經用事實回答了這個問題。我不反對有選擇地學拳,也不反對改學它拳,我擔心的是國產的土拳還沒入門就改用進口的洋拳(拳擊),學了三天又改“中外合資”的散打了。整個一個朝秦暮楚的典型。別說十年,只怕一輩子也不能學成什麼。

  任何拳種,只要拳理清楚,拳法齊備,並無優劣長短可言。關鍵是你能否適應和有無悟性。至於個人拳技水平如何,則受年齡、體質、情緒、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決不會老是停留在一個水平層次上。應該看到,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真正拔尖的人物是極其有限的——冠軍只能是一個;再有就是別的項目了。關公戰秦瓊的事只有出現在相聲裡。

  中華武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內涵之博大,其理法之精深,絕非一般舶來品可比。學習武術,除了要有明師指點引路,自己有悟性肯下工夫之外,不花上個十年八年的潛心研究刻苦磨練,只怕連門都沒進去,更不要提出門了。太極拳是如此,別的拳又豈會不是如此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