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點的“清毒俠”

在運河區各個隔離點,有一群“清毒俠”。隔離點每戶人家的生活垃圾需要單獨消毒和清運,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把好這一道重要的關卡。

李德是運河區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抗“疫”以來,他與副站長劉建民,運河區城管局法規科科長劉智、司機張斌一行四人成立了全程監督小組,跟隨滄州市益康醫療廢棄處置有限公司的人員來到運河區各個隔離點,收集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並對垃圾進行消毒、焚燒處理。

隔離點的“清毒俠”

隔離點生活垃圾被打包收走

9個小時沒喝水 腿累得直打哆嗦


2月9日6時,李德、劉建民、劉智、張斌四人戴上口罩,跟隨處置廢棄物的專業人員前往運河區各個隔離點,收集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

根據運河區各辦事處上報的隔離人員情況,李德與同事制訂出了計劃,當天要去23個隔離地點收集隔離人員的生活垃圾。

這23個隔離地點比較分散,每進入一個地點,他們都要提前聯繫所屬社區。進入隔離地點前,幾人還要進行登記、測量體溫等。李德告訴記者,每去一個隔離點,收集完生活垃圾再到離開,差不多要用40分鐘的時間。

當天15時,記者採訪時,李德剛剛回到環衛站進行全身消毒。李德說,算下來,幾人已經9個小時不吃不喝了。時間緊,任務重,他們顧不上喝水。

為了保證隔離人員生活垃圾不會撒漏、漏收,專業人士爬樓到各家門口去收集垃圾。李德等人在樓下將垃圾稱重、核對。當天,他們共收集了726公斤的生活垃圾,並對垃圾進行了消毒、焚燒處理。一天下來,李德手機上顯示他走了14000多步。

“2月3日我們第一天開始收集生活垃圾,從早上六點半一直到下午一點半才結束,近三點鐘吃的午飯。一天下來大家的腿累得直打哆嗦。這幾天我一直服用止痛藥,才堅持下來。”李德說,第一天,清理隔離戶的垃圾,不免有些害怕,他告訴大家既要膽大,更要心細,與垃圾保持安全距離,上車前每個人全身進行消毒。嚴格規範的程序,徹底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提前制訂處置預案 147人籤請戰書


李德告訴記者,當上級領導給他們安排疫情防控任務後,他們就預見到疫情防控的嚴峻性,不僅提前把隔離人員生活垃圾等廢棄物處置應急預案制訂出來,還成立了由運河區城管局副局長高鳳潮任組長、李德任副組長的隔離人員垃圾廢棄物處置工作小組。

小組成立後,運河區城管局有147人簽下了請戰書,申請參與此次廢棄物收集工作。

後來,這項工作由滄州市益康醫療廢棄處置有限公司負責。李德幾人便又組建了一個全程監督小組,跟隨專業人員進行收集工作。

收集隔離人員生活垃圾需要準確無誤,不能有一絲馬虎。在收集環節中,工作人員先確認垃圾,對垃圾當場消毒並裝入專業危廢處置箱密閉後,再進行二次消毒。關閉集裝箱門並鎖死,再對周圍地面消毒後,工作人員才能離開現場。李德說,確保垃圾收集不出一點差錯,避免二次汙染現象發生,是關鍵的一環。

截至目前,他們已收集到隔離觀察點的生活垃圾2000多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