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他們只是這個糟透了的世界裡迷失的羔羊,他們都是我們這個墮落時代的受害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惡童日記》是惡童三部曲其中之一,剩餘兩部分別為《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這是一部讀起來讓人很難受的小說,比起正常那種正能量的小說。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似乎是用從惡人的角度來訴說,一對雙胞胎男孩“作惡”的故事。

《惡童日記》簡單來說,是一對善良純潔的雙胞胎男孩,隨著父母的離開被寄養在外婆家。後來,被環境(外婆的冷血、戰爭)所逼,為了生存而看似變壞從而作惡的故事。

《惡童日記》的故事背景設定為戰爭年代,因為戰爭的殘酷,讓純真的孩童,終於被殘酷的現實生生逼成了惡童,變成人們口中的“惡童”。小說寫日記的形式,深刻記錄戰爭年代他們在外婆家和小鎮上人與事的生活片斷,這就是《惡童日記》的小說名由來。

這是本偶然從朋友那裡得知的小說,我很不敢看關於戰爭的小說,因為過於真實與殘酷。一般來說,凡是涉及戰爭的小說,就會直面描述戰爭以及背後的無辜。然而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卻以不一樣的方式,以雙胞胎男孩的自甘墮落,隱約揭示了戰爭給我們的沉痛思考:

戰爭都是“惡”的,我們在戰爭是堅守正義,還是為了生存墮落呢?

或許這就是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留給我們的思考,但答案與結局都是讓人沉痛的。這或許我不太想看戰爭小說的原因,那是些血淋淋現實。

因為戰爭是種惡行,會去摧殘一切人類的文明成果。那就以“惡”的角度,來解讀這部《惡童日記》的背後:理性的“惡”意,就應保持人性的距離。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01、【理性的“惡”意】:我們都以各種方式生存,理性與惡的矛盾關係,夾雜著善良,是無法定義的善與惡。

一開始讀到《惡童日記》時候,我從不解、不喜再到後面的釋懷,這對戰爭裡的雙胞胎男孩的種種惡行,背後卻有著不想說的苦衷:都是為了生存。

縱觀這些種種惡行,很多讀者開始都是非常不解的,直到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一步步的揭露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去釋懷他們的行為。或許戰爭裡的他們,一開始只是單純為了生存。

關於“生存”,很多人都有著說不清的感覺,我們在以各種方式去生存:有堂堂正正生存、也有卑微活著或是陰暗去生存著。但是這些生存方式的核心基礎是我們都在想盡辦法去生存,我們在生命的生與死麵前,並沒有那麼多的勇敢。

第一次解讀戰爭小說,我不由想起戰爭年代裡的“漢奸”。或許我們是厭惡他們的行為,但背後也有些是可憐的。人的生命是寶貴脆弱的,在面臨生死的時候,沒有什麼比活著更會去爭取,儘管有些生存的方式會讓人不恥。

再把生存的方式套用在現代社會,儘管已經沒有戰爭的殘酷,但我們還是不得去面臨著生存下的壓力。

在當代社會,負重前行的我們,還是能發現活著是件非常簡單但又難的事。因為生存有著一定壓力,就需要相對應的能力來面對。這時候就會有少許那些能力不足的人選擇極端的方式去生存,“惡”人般活著。

其實,“惡”是種很難去解釋的行為。但是,我深信,所謂的惡人那內心總有著善良的一面。因為有些作惡的人,始終是不會去欺負老弱病殘的。或許,這就是他們內心僅存的理性,是有著“理性的惡意。”

就好像《惡童日記》裡的雙胞胎男孩,為生存做了很多惡行,但這些行為卻是擁有一定的理性:他們威脅郵差,是因為郵差藏匿了他們母親寄來的信和錢;他們勒索神父,是因為神父和小兔子間的性醜聞;他們殺死女僕,只因為女僕用麵包調戲了飢餓的士兵;他們害死父親,是因為只有這樣他們中的一人才可能通過邊界……這些種種惡行,讓知道了原因的讀者們,竟然會覺得他們身上還留著善良的氣息,這可是來自人們口中的“惡童”行為。想想也是不可思議的,是理性的也是善良的行為。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是的,不少在我們眼裡是壞人的人,還是會在心中一絲僅存的善良,然後去做爭鬥。或許有點好笑,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行為裡,理性的背後是善良。

顯然,雙胞胎男孩他們的行為已經無法定義對錯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惡意裡,有著理性,那是“善良”的氣息。除了大惡之人,我還是深信所謂的“惡人”還是會有著善良。儘管他們表達善良的行為,看起來是惡意的,但理性始終會壓制他們的惡性,偶然有著一絲絲的善良。這就是理性與惡的矛盾關係,夾雜著善良。

這是種聽著很矛盾的關係,從小的原生家庭與學校教育,還是會影響到作為惡人的他們。我們時不時就會看到那些所謂的壞人,知途迷返而嘗試去做回好人。這也很好理解《惡童日記》裡的雙胞胎男孩,那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行為。在人們眼裡是惡人的他們,會去威脅、勒索,甚至是殺人。在知道真相的我們,還能定義他們是真的惡人嗎?內心也會有一絲的動搖,什麼是善與惡呢?

其實,有時候我們都無法定義善與惡。因為善與惡,更多的是人性的思考:有時候,我看到善良之人背後的惡意,這是非常惡的惡行,因為他們懂得用善良去偽裝;有時候,又可以看到滿身紋身的男人,去讓座老人。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善惡,並不全是真實的,也就無法定義好善惡。

在讀完《惡童日記》後,沒有想象那麼多的厭惡這對雙胞胎男孩的行為,說不清善惡的定義。或許正是是他們的行為,有著理性的惡意,更多值得敬佩的是他們會去保持人性的距離。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02、【人性的距離】:傳染的人性,才會更快的墮落。

在看完《惡童日記》時候,我們會發現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筆下的這對雙胞胎男孩並非是真正的大惡之人。那些所謂的惡行:威脅、勒索,甚至是殺人,其背後都帶著理性以及一絲的善良,想想也是心驚膽戰。我是第一次深刻讀到,原來眼中的“惡人”都是有著善良,而善良的人背後帶著惡。

最為代表與諷刺的是小說裡的神父,他雖然對小白兔做了犯禁的事,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接納無家可歸的人。儘管他過得緊巴巴,還是救濟著那些窮人。這是《惡童日記》裡讓讀者矛盾與恐懼的人,原來所謂的善良也會做惡,卻用偽裝來掩飾自己。我想生活之中也是存在不少這樣子的人,善良中會帶著惡。

相比之下神父“善良”虛偽的偽裝,我竟然反而欣賞這對雙胞胎男孩了,至少他們富有理性的惡意,是堂堂正正的樣子。

之所以欣賞是因為他們的內心還是有少許的理性,保持好人性的距離。在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惡童三部曲之一——《惡童日記》裡並沒有太多的善惡與對錯,有的只是生存。拋開那些理性惡意與為了生存的行為,我們就會發現雙胞胎男孩並沒有做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或許他們心中的惡意,並沒有真正吞噬與迷失他們。相反的,他們會去很好保持人性的距離:人性保持不被傳染。

一個真正壞人的快速形成,並不是通過自身品格,而是通過人性的傳染。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單純的人性與品格,要靠自身完全墮落是很難很久的過程,那就只能通過所處環境中的人,通過複雜的人性相互傳染,去助力形成。

人性是複雜的,尤其是看到有著優良美德的人,大多數人是欣賞和作為目標的心態。但是木摧於秀,也就有些人起了嫉妒心,就會“排斥”或“同化”的心理與行為形成: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先來分析一下心理,當一群平庸之人,突然有個優秀的人出現在人群中,那麼潛意識裡就會產生排斥感。尤其是過於優秀,就會引起平庸之人,心裡失衡且害怕被超越,從而有著害人害己的行為。

再來分析一下行為,隨著心理失衡,就會不擇手段去排斥或同化優秀者,讓其逐漸成為平庸之人。

這時候,優秀者面臨著三個結局:改變、退出或是被同化。

對比下來,就會發現人性是會有所惡性,也會有所相互傳染。所以,在人多的地方,人性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善惡一念之間的距離:善良,要去避免被傳染,加劇墮落的速度;惡,是複雜的人性,並不是我們所能想象與面對。

縱讀整本《惡童日記》,我們會發現這對雙胞胎男孩並沒有和真正大惡之人接觸。或許他們不敢想象與面對,也或許他們只是為了生存,並不是為了名利去墮落黑暗。我們在他們身上,還是能讀到人性在戰爭的可怕,每個人都有著善惡,就比如神父,最為印象的是個披著善良的惡人。

那麼,只能選擇彼此的距離度,不被牽進其中,但也能隨時置身事外,就是種交際裡的人性學。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性,始終是要去保持距離,不被排斥,但也不被同化。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03、理性的“惡”意,就應保持人性的距離。

這是一本值得看的書籍,《惡童日記》反應的是戰爭年代下,每個人的醜惡嘴臉:有虐待他們外婆、犯禁的神父以及雙胞胎男孩的父親。在讀完這本書,是久久無法釋懷的,人性在戰爭裡是很難定義善惡與對錯的。

惡童三部曲之一的《惡童日記》,縱觀這對雙胞胎男孩是矛盾的,他們的理性與惡性是無安全感與無法接納現實。

①、理性的惡意:培養安全感,去接納不安全的現實。

在看完《惡童日記》後,讀者是否能為這對雙胞胎男孩的惡行有所包容呢?我想很難但又會去同情他們,或許他們只是戰爭底下的犧牲品罷了,而兩人所處的環境是不安全的現實。

艾裡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說:“一個人能夠,並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

在那個年代,或是放到當今社會,我們不得不說自身安全感的重要性。當安全感不足時,我們的內心就會恐懼,然後做出行為,是不顧一切去抓緊,甚至都可以墮落自己,這是“理性惡意”的最常見形成過程。其實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會覺得這是個看似合情合理的事實,因為自身的安全感是無法獲得相對應的平靜度。

所謂的“冷靜”是基於內心的平靜度,越平靜的人才會能從容淡定去面對眼前的困難。平靜度越高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成熟、物質優越、內心強大的人,他們懂得去接納不安全的現實。

之所以,現實總是不安全的,是來源於外在的(經濟、環境、外人行為等等)與內在(自我質疑與否認)。基於這內外元素,才會覺得有著無處安放的驚慌失措。在缺乏安全感的自身與不安全現實的情況,善惡已經很難定義,有時候那些善惡也是在一念之間。

所以,我們先要去培養自身的安全感,強大自己的內心與成長出擁有物質能力,去滿足自己所需要的物質;然後是接納不安全的現實,要明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去打破這困境。

人性本善,但是卻有著相對面的“惡”。我們無法徹底消滅惡性,只能去控制與提防惡性去衝破理智,讓我們逐漸成為惡人。所以自身的安全感與接納不安全的現實,才是最好的預防人性中的“惡”。

這也很好解釋了《惡童日記》裡的雙胞胎男孩,因為缺乏安全感與無法接納戰爭之下的不安全現實,才會去墮落自己的行為。但是細細想來,在那個年代,我們已經無法遏制他們心中的“惡”了,就連那位神父也是如此。

因為,他們缺乏愛,才會無法保持人性的距離。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②、人性的距離:愛是化解的力量,愛自己的觀念是愛好自己與別人,從而更好的拉進距離。

《惡童日記》一開頭就表明了這對雙胞胎男孩被母親拋棄了,寄放在外婆家。而這個外婆不僅不識字,還很骯髒、吝嗇、兇惡,甚至可能是一名兇手。

就是在這樣子的環境,他們的心靈完整度是有所缺乏的。我停下筆很久,才得到了答案。這對雙胞胎男孩缺乏親情————愛。

佩索阿在《不安之書》中說到:“我們從未愛過什麼人。我們的所愛不過是某人在我們思想裡的觀念。我們愛的是我們自己的觀念——即我們的自我。這一點適用於愛的全部範圍。”

如果說安全感與接納不安全現實是最好預防惡性的方法,那麼愛是適用於全部的範圍。愛分為親情、愛情、友情,是我們成長路上最好的動力與責任。

為親情,揹負著為最重要親人所帶來的期待;為愛情,肩負起責任;為友情,不負期望的陪伴。

善惡與人性的距離,最好的化解力量就是有“愛”。壞人之所以知途迷返是背後愛的力量,讓他們心中的善意慢慢又一次甦醒,然後去戰勝以及擺脫惡意。所以我們要有愛自己的觀念,只有愛好自己,才能去更好的愛別人。同樣的,愛好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好好用愛的力量去化解我們心靈中的芥蒂,然後陪伴我們一生。

人性的根本,是複雜的且最好去保持距離,是因為我們不再是單純待人了:同事不再是朋友,鄰居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親人也是用有色眼光來衡量。這也就造成我們在對人時,在心存芥蒂的情況下,也就會用複雜的人性去套用在交際上。

所以,人性的距離是越來越遠的,而“愛”就能更好的拉進距離。我們要深信,人與人之間就算是有複雜人性的存在,就算有惡意,但也無法抵擋住這股化解的力量【愛】。那就去把愛的範圍去擴散開來,或許會有所吃虧,但吃虧是福,也就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所想要的“愛”。換個角度來說,我們要先去付出,才能得到。那麼人性之間的距離,也就會慢慢靠近了,最終得到的是伴侶、摯友、親人。

《惡童日記》裡雙胞胎男孩沒有得到太多“愛”,他們也沒能去付出,也就難以得到了。兩個迷失在“缺愛”的環境下,也就走的越來越墮落。

同樣的,換在戰爭的角度,這對雙胞胎男孩還是要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③、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惡童日記》是一部我們無法定義善惡的小說,或許有人對書中這對雙胞胎男孩的勒索、威脅、殺人行為,很是厭惡。但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也會忍不住同情他們。就算是如此,我覺得他們要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

有個同事經濟不太好,但她的衣服永遠都是最乾淨的,人永遠都是最有自信的。她那樣子說過:“經濟不好,有在努力。但生活還需要繼續,也只能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

以善惡的角度來看,好人或壞人都是有著一顆自我平衡的心態,從而去善待自己。每個人的生活並不是順風順水的,生活反而像是一場磨練,去磨練自己成長。那麼,既然如此,生活還需要繼續的情況下,是善或是惡也好,至少要先善待自己,去和解生活。

只有這樣子,人的思想才會得到成長。或許在我看來,真正的成長是思想的突破。只有思想成長了,才會有革命性的行動去改變自己。所以當我們迷失在“惡”時,就不應該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自由”是分為行為自由與思想的自由。拋開行為自由,我們來思想自由。那句“一切皆有可能”更多的是源於思想的改變。我想只有思想的不斷改變與調整,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有趣的是,我們最初的思想是有著自由性,對於動不動自由生出某個思想時,是疑惑不已的。因為我們在固定環境也就只有固定的思維,而對自由思想下所突然滋生的思想,一開始是疑惑,然後是恐慌,最後是逃避式的不了了之。

我想,這也是很多上了一定年齡的人所會面對的事,“人到中年不如狗”,有時候說的是把我們獨立向上的自由思想所遏制了,最終是庸庸碌碌,無任何太多的思想與改變行為。

所以就算年齡成為問題,我們也不應該去逃避思想的自由。一個有著自由思想的人,他的人生才充滿著挑戰與可能性。

《惡童日記》的結局是別有含義的,兩兄弟邁過父親的屍身從被封鎖的國境線,有一個逃了出去,而沒有另一人留下來照顧外婆。

這兩人所面對的是不一樣的結局,是自由之下的沉思:自由之下的(行動、思想)限制,足以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惡童日記》:去善待自己,和解生活,但不去逃避思想的自由


《惡童日記》是一本戰爭為背景的小說,兩兄弟有著理性惡意,讓人痛恨又忍不住同情。或許人性之間的距離才讓他們有著惡行後面少許的理性與善良。

整體讀下來,就會發現《惡童日記》是比現實還現實的小說。就連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本人說的“我想寫,但是我從來不敢寫現實,因為現實比這殘酷千百倍。”

《惡童日記》更是本讓人沉痛與沉思:

理性的“惡”意,就應保持人性的距離。

或許《惡童日記》裡的這對雙胞胎男孩是善良的,儘管是惡行滿滿,只是他們迫不得已吧。在和平的年代,我們還是去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